COVID-19的影響將持續到2021年,雲服務訪問性,可擴展性和靈活性的優勢將進一步增強.ForresterResearch稱,全球公共雲基礎設施市場到2021年將增長35%,達到1200億美元。Gartner預測,全球最終用戶的公共雲支出明年將增長18%,達到3049億美元。
無伺服器,SASE;AI工程;雲提供商產品融合正成為2021年雲計算的趨勢
Gartner預測,全球最終用戶的公共雲支出明年將增長18%,達到3049億美元,高於今年的2575億美元
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支撐世界經濟,全球供應鏈和遠程員工隊伍的雲計算將繼續成為尋求在2021年提高可擴展性,業務連續性和成本效率的組織的基本目標。
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的IT服務提供商InterVision雲服務領域首席技術官DustinMilberg表示:「COVID-19的影響將持續到2021年,因為企業將尋求為提高敏捷性奠定基礎。和AWSPremier諮詢合作夥伴。「鑑於雲具有改善的可訪問性,可擴展性和靈活性的優勢,它將成為該目標的重點。」
但是米爾伯格認為,那些將雲視為旅程而不是目的地的公司將會獲得更大的成功。
他說:「這是因為僅僅』上雲』並不能自動意味著您將看到性能和支出的提高。」「相反,雲是優化和創建安全性的迭代過程,可以通過設計滿足您現在和長期的公司目標。」
斯科茨代爾市LimelightNetworks邊緣策略和解決方案架構副總裁史蒂夫·米勒·瓊斯(SteveMiller-Jones)指出,由於在大流行期間工作場所迅速分散,全球各地的遠程工人,企業的技術需求在過去一年中變得越來越複雜。基於亞利桑那州的內容分發網絡(CDN)服務提供商。
他說:「與此同時,令人興奮的新技術使即時生成,處理和分析數據變得更加容易,從而提高了業務績效。」「這些運營需求正在改變企業利用雲計算的方式。」
全球公共雲基礎設施市場價格達到$120B
據ForresterResearch稱,隨著雲繼續在大流行的復甦中佔據「中心位置」,全球公共雲基礎設施市場到2021年將增長35%,達到1200億美元。
總部位於麻薩諸塞州劍橋的市場研究公司表示:「在大流行發生之前,向雲計算的積極遷移已經在健康的過程中爆發,將在2021年激增,從而產生更大的企業採用率,雲提供商的收入和商業價值,」預測2021」報告。
Forrester此前預測,明年公共雲基礎設施市場將增長28%,達到1,131億美元。
2021年,專門用於雲的全球IT支出百分比將繼續加快。總部位於康乃狄克州斯坦福德的研究和諮詢公司Gartner預測,全球最終用戶的公共雲支出明年將增長18%,達到3049億美元,高於今年的2575億美元。
Gartner研究副總裁西德·納格(SidNag)在本周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大流行證實了雲的價值主張。」「使用按需,可擴展的雲模型來實現成本效益和業務連續性的能力,為組織快速推動其數字業務轉型計劃提供了動力。公共雲服務使用的增加使雲的採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成為「新常態」。」
儘管軟體即服務(SaaS)仍將是最終用戶雲IT支出的最大細分市場-預計將增長約16%,達到1,178億美元,而應用程式基礎結構服務(PaaS)則有望增長26.6%。根據Gartner的數據,這一數字約為555億美元。它說,PaaS的增長將受到遠程員工對通過現代化的雲原生應用程式訪問高性能和可擴展基礎架構的持續需求的推動。
「雲被用於便利我們的大部分遠程工作環境,因此公司將繼續遷移工作負載並開始使用更多的PaaS資源,以利用這些被迫改變的最大財務優勢,」雲運營高級顧問GeorgeBurnsIII說。在位於芝加哥的技術現代化公司SPR任職。
雲系統基礎設施服務(IaaS)支出預計將增長26.9%,達到653億美元。
三大雲提供商的重排座次
2021年,排名前三的公共雲提供商將發生改組,中國的阿里雲將取代GoogleCloud,成為全球公共雲基礎設施市場收入的第三名。根據Forrester的說法,僅次於AmazonWebServices和Microsoft。
截至9月30日的季度,阿里雲的雲計算收入同比增長59%,至21.9億美元,這得益於中國各行各業數位化的加速發展。來自網際網路,金融和零售行業客戶的收入是主要的增長動力。
GoogleCloud的收入(包括來自GoogleCloudPlatform(GCP),GoogleWorkspace(以前稱為GSuite)生產力工具和其他企業雲服務的收入)增至34.4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23.8億美元。
AmalgamInsights執行長兼首席分析師HyounPark表示:「由於Google(雲)將其用於ERP(企業資源計劃)工作負載,分析和帳戶管理的工作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因此在2021年將獲得回報。」加州伯克利的一家技術諮詢公司。
Amalgam預計明年GoogleCloud會實現40%以上的健康增長。
他說:「(谷歌雲執行長)託馬斯·庫裡安(ThomasKurian)在過去兩年中表現出色,將谷歌的技術轉化為明確的企業產品,服務和關係。」
Amalgam估計AWS的收入將超過其後三大競爭對手的總和,並預計AWS的收入增長將在2021年低於GoogleCloud和MicrosoftAzure的總和。
「對於商業世界來說,這是個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雲市場最終將是一個競爭性市場,而不是亞馬遜和矮人。」Park說。
Park表示,AWS將在通信,消息傳遞和運營服務(例如AmazonChime,AmazonSimpleQueueService,AWSChatbot和AWSRoboMaker)的基礎上,進一步提供運營管理服務。
他說:「儘管AWS提供了可擴展的技術,但規模更大的亞馬遜公司卻將流程,運營和物流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了飛速增長。」「AWS可以共享更多的亞馬遜核心DNA作為服務和軟體,以進一步發展AWS業務。」
同時,由於對雲的長期市場需求和「亞馬遜和谷歌無法匹敵的合作夥伴信任」,微軟在2021財年的Azure雲收入將超過250億美元,並最終在其年度報告Park中打破Azure收入投射。
邊緣計算是新雲
根據Forrester的預測,Edge是新的雲,新的邊緣供應商將在明年的公共雲增長中削減5個百分點。
「在2021年,我們將看到新的業務模型,這些業務模型將促進邊緣的部署,雲平臺競爭的努力,以及AI和5G促進邊緣用例的擴展,」Forrester說。
根據Forrester的說法,包括Dell,HPE,IBM和Intel在內的大型供應商正在通過可部署到任何地方的類似雲的解決方案加倍邊緣化,內容交付網絡和數據中心託管供應商正在數百或數千個本地點提供邊緣計算服務。存在。
「在接下來的三年中,購買者將把他們的雲戰略轉移到邊緣,以捕獲所有這些創新並變得更加緊密聯繫,」Forrester說。「儘管公共雲將發揮作用,但我們認為它們不會佔主導地位,因為它們的文化基於海量數據中心和對體系結構的嚴格控制,這與公司需要在本地為客戶提供服務的情況恰好相反。」
根據Miller-Jones的說法,儘管集中式雲無處不在,但無伺服器計算模型的發展以及圍繞雲的分布式服務層的創建正在推動新的實時IT應用程式的發展。
Miller-Jones說:「企業希望通過網絡邊緣來彌合集中式雲與最終用戶之間的鴻溝,從而為所有用戶提供低延遲的應用程式和內容性能,無論他們在哪裡工作。他說:「將分布式邊緣策略整合到更廣泛的雲計算工作中是2021年持續創新的關鍵。」「在網絡邊緣可以在需要時擴展,可以立即訪問並且可以作為服務使用的環境是此新範式的關鍵發展。」
Miller-Jones指出了網絡邊緣明年將轉變和擴展雲計算的兩種關鍵方法。
他說:「通過將網絡邊緣集成到他們的雲戰略中,開發人員能夠輕鬆地在邊緣部署服務,而不必擔心管理更多基礎架構的運營開銷。」「通過集成的開發和部署管道,開發人員可以將應用程式服務和功能從雲移動到網絡邊緣位置。這將有助於創建更具響應性和動態的應用程式。」
隨著企業擁抱分布式應用程式環境,Miller-Jones還將在2021年看到對企業網絡邊緣安全性的更大重視,並保護用戶,服務,應用程式和數據。
他說:「在整個網絡邊緣以及分發的最後一英裡中實現高級別的安全性是企業面臨的主要挑戰,並且將通過網絡邊緣的安全服務來實現。」
人工智慧工程
Gartner在其「2021年頂級戰略技術趨勢」報告中表示,組織需要強有力的人工智慧(AI)工程策略來確保其AI項目不會失敗。
Gartner說:「如果沒有AI工程,大多數組織將無法將AI項目從概念驗證和原型轉移到全面生產。」
Gartner認為,由於可維護性,可伸縮性和治理問題,人工智慧項目通常不會成功,但是強大的人工智慧工程策略將有助於人工智慧模型的性能,可伸縮性,可解釋性和可靠性,同時實現人工智慧投資的全部價值。
人工智慧工程使人工智慧成為主流DevOps流程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系列專門且孤立的項目。
Gartner說:「人工智慧工程站在三個核心支柱上:DataOps,ModelOps和DevOps。」「DevOps主要處理高速代碼更改,但是AI項目會經歷代碼,模型和數據的動態更改,所有這些都必須加以改進。組織必須在DataOps的數據管道和MLOps的機器學習(ML)模型管道的整個數據管道中應用DevOps原理,才能獲得AI工程的好處。」
根據Gartner的說法,在治理和AI工程方面,負責任的AI逐漸成為AI實施某些方面的總稱,以應對AI風險,信任,透明度,道德,公平,可解釋性,責任感,安全性和合規性。
它說:「負責任的AI標誌著從聲明和原則向AI問責制在組織和社會層面的轉變。」
多雲和聯合雲提供商產品
明年,隨著雲提供商和供應商意識到他們可以合作以加快上市進程,利用相互的優勢並「佔領800磅重的大猩猩」AWS,他們將看到多雲和聯合提供商雲產品的開始。
帕克說:「這個想法在201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對雲提供商造成了打擊,因為從理論上講,擁有雲平臺的目標是成為公司使用的唯一平臺。」「但是,隨著多雲環境的發展,廠商競爭的發展以及龐大的雲市場的持續存在,雲廠商必須重新考慮他們如何進入市場。」
Young說,從2019年6月開始的甲骨文與微軟的互連關係就是可以擴展以利用甲骨文網絡和微軟ML功能的關係的一個例子。
競爭對手微軟和甲骨文去年宣布,他們將雲連接在一起,以允許共同客戶跨MicrosoftAzure和Oracle雲遷移和運行其企業應用程式工作負載。總部位於華盛頓州雷德蒙市的微軟(排名第二的雲提供商)和加利福尼亞州雷德伍德城的雲服務商甲骨文(Oracle)競標此舉是為了更好地與AWS競爭。
走向無伺服器
總部位於麻薩諸塞州Needham的Silk的首席技術官DerekSwanson表示,無伺服器是單片應用程式架構的繼從單片式應用程式架構的下一步發展,該公司的雲數據平臺使公司能夠採用混合雲。
根據《Flexera2020年雲狀況》報告,Serverless是2020年增長最快的五項PaaS雲服務之一。
斯旺森說:「無伺服器是真正的雲計算範例,很難高估它將影響多少雲消耗量。」「這是一個令人信服的模型,未來將設計和開發應用程式以使其與無伺服器一起工作,而不是為了與我們當前開發應用程式的方式一起而開發無伺服器。」
Swanson表示,該行業已經開始使用容器和雲託管的通用應用程式,因為它們推動了由較小組件組成的應用程式的需求,這些較小的組件可以接受不同的處理,包括在不同的位置運行。
他說,無伺服器是各種開發人員的福音。
他說:「到目前為止,了解AWS,Azure或GCP功能是雲應用程式開發人員的關鍵要求。」這些資源需求很高。展望未來,這種詳細的知識水平將由無伺服器解決,而雲中的無伺服器接口將成為開發人員與之交互的接口,而不是較低層的接口。」
自動化的雲編排和優化
Park表示,由於跨應用程式和服務管理互連服務的數量和質量的複雜性甚至淹沒了最精明的IT組織,雲平臺將繼續開發自動化的雲編排和優化。
帕克說:「自動化的服務和性能管理必須成為2021年選擇雲提供商的最重要方面之一,因為公司可能必須從單個雲提供商管理一百或更多服務。」
SASE採用率的增長
根據Derek的說法,安全訪問服務邊緣(SASE)處於Gartner的「炒作周期」(HypeCycle)的頂峰時期,它將繼續獲得採用,因為企業將放棄他們今年制定的快速響應措施,以實現遠程工作人員連接的大規模而出乎意料的增長。Brost,InterVision安全與合規性專業服務總監。
SASE被稱為「sassy」,主要作為基於雲的服務提供,是一種網絡體系結構,結合了軟體定義的WAN功能和雲原生網絡安全服務,包括零信任網絡訪問,安全Web網關,雲訪問安全代理和防火牆作為服務。
「不幸的是,許多IT網絡小組發現了他們的遠程訪問虛擬專用網絡集中器的壓力和局限性,即使克服或解決了這些突破點之後,他們接下來仍應對帶寬限制,網絡分段不足,端點安全解決方案的弱點以及連接到敏感公司系統的無數不受信任的設備。」「明智的IT小組將預算並開始計劃針對遠程設備,員工和分布式安全技術的更加融合和集成的基於雲的方法。」
數據隱私和雲遷移的「完美風暴」
數據治理和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商Privacera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BalajiGanesan表示,冠狀病毒大流行和雲基礎架構的增長將在2021年為數據治理和合規性創造「完美風暴」。-ApacheRanger的創始人。
組織將繼續啟動項目,以確保將數據安全地遷移到雲中-即在允許其IT或數據團隊將數據從本地遷移到雲之前,對企業數據治理團隊所需的所有數據進行加密。。
他說:「在2021年,數據治理將成為CIO,CISO和CDO越來越普遍的話題,以確保負責任地使用和可用性雲數據。」
明年,Ganesan稱之為「信息共享的狂野西部」的終結。隨著各國越來越多地遵循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的規定,全世界的監管立法將朝著加強對個人身份信息(PII)數據的控制以保護消費者的隱私。
「冠狀病毒數據的最新政治化-結合基於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體平臺的個人數據的手動和機器人輔助傳播信息和錯誤信息-預示著個人的「狂野西部」的終結網際網路上的信息,將開啟消費者隱私的新時代。」Ganesan說。
Ganesan認為,獨立的數據安全和治理工具最終將成為關鍵任務業務流程的組成部分。
他說:「到2021年,安全,隱私和治理將在業務流程的早期嵌入。」「開發人員和技術團隊將在構建新系統時儘早納入這些要求。IT團隊將投資工具,以提供對數據的安全訪問,同時兼顧易用性和性能。結果,數據安全性,治理,隱私將成為所有IT戰略中的賭注。」
越來越多的雲管理和成本控制挑戰
對於許多企業而言,將工作負載轉移到雲中可以極大地提高一些運營效率和協作,但事實證明,這樣做的成本很高。
斯旺森說:「與客戶使用傳統遺留基礎架構的方式相比,客戶在技能方面還太不成熟,並且以低效的方式使用其雲基礎架構。」「實際上,雲浪費是一個阻礙雲採用的問題。運營效率仍然過高,客戶看不到成本曲線下調,而是保持1:1的比例。」
Swanson認為,除了雲浪費之外,系統平臺和管理供應商還希望與快速增長的雲計算市場相關,他們了解管理和運營雲計算是一種新的運營範例,需要新的平臺和工具。
「儘管許多新公司完全致力於雲成本控制,但由於供應商希望通過內置的雲效率和成本管理元素使他們的產品更具吸引力,因此希望將這些工具整合併擴展到生產應用程式堆棧中,「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