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亞馬遜AWS首席雲計算企業顧問張俠:雲計算普及是企業發展必經...

2020-12-13 每日經濟新聞

目前,雲計算產業已初步形成了網際網路、IT和電信運營商三大主流競爭陣營,2018上半年,產業鏈格局進一步發生演變。尤其是在IaaS領域,亞馬遜AWS、微軟和阿里雲佔據優勢地位,市場份額向頭部企業集中的趨勢日益明顯。

不過,雲計算產業的問題和挑戰也不能忽視,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上雲」的傳統企業只有14%。那麼在全球雲計算產業規模強勁增長的態勢下,雲計算廠商應該如何改造傳統與建構生態以應對各種複雜的需求?

近日,亞馬遜AWS首席雲計算企業顧問張俠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企業項目開發測試、信息雲存儲和雲備份以及大數據分析是雲計算常見的使用場景。

NBD:目前關注云遷移的企業越來越多,請問國內企業在上雲方面與歐美地區相比,處於怎樣的發展階段?

張俠:其實美國的企業在大約兩三年前就比較大規模地在談上雲的話題,而在國內總體來說,直到前一段時間一些創新公司、網際網路公司才開始大規模地使用雲,我們認為在未來的一年左右,這個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現在向雲遷移的數字增長非常快,僅從亞馬遜雲而言,目前已經有7.8萬套資料庫的系統,而且僅僅在四五天內就增長了2000套。那麼這個遷移是怎麼實現的呢?多數都是通過一個服務叫Data Migration Service(DMS),它可以把一個資料庫自動地從一個傳統資料庫上向雲上遷移。

在企業雲方面,市場需求目前還沒有完全釋放。前一段時間,重點行業用戶對雲計算的安全性、可靠性、可遷移性還存在一定的顧慮,不會上雲,也不敢上雲。但是據我們了解,多數企業並不是因為安全問題,而是企業自身還沒有準備好,或者相關的資源和能力尚未完備。所以一旦傳統企業有針對性去考慮上雲或者看到雲服務所帶來的競爭優勢,那麼雲計算產業的加速發展期就會到來。

NBD:未來什麼東西都可能上雲,這就涉及到計算能力的問題。現在很多廠商也在布局邊緣計算,它將會應用在哪些領域?

張俠:首先必須了解什麼是邊緣計算。雲廠商可以提供IoT服務,它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IoT的核心;另一個是邊緣計算。

當有一個萬物互聯的系統,有很多信息要拿到雲上中心處理,但還有一些信息可以直接留在邊緣,比如一個傳感器、一個攝像頭上去處理,這就是邊緣計算。

它有很廣泛的用處,比如亞馬遜雲推出了一個服務叫做AWS Greengrass Machine Learning Inference,就是我們可以在一個機器學習的模型上直接做推斷,它可以應用在製造業、智能城市、智能供電、智能照明等領域。

NBD:在您看來,雲計算會成為未來企業發展的競爭優勢,那麼雲計算能夠在哪些方面助力企業轉型和創新?

張俠:其實對於企業來說,沒有什麼事情不能用雲計算來做。因為雲計算最基本的用法就是當作「虛機」,任何的傳統方法幾乎都可以遷上來。

具體而言,最常見的有三個層面:第一,任何一家企業的開發測試工作幾乎都可以上雲來做。在雲計算出現之前,項目的開發測試工作需要企業自己購買伺服器,但是現在不需要,直接在雲上部署,很快可以做一個試驗,成功了可以在真實的生產環境中繼續走,不成功及時關閉也不會產生任何成本和費用,有利於降低企業的總體應用成本和IT系統風險,更重要的是幫助企業快速敏捷地創新。

第二,企業可以將許多額外的信息放到雲上進行存儲和備份。尤其是災難備份,一旦企業的整個數據中心出現問題,不需要再建一個數據中心,而是可以立刻在雲上部署一套。

第三,無論是數據還是數據分析工具或者是企業級的數據倉庫,都可以直接上雲進行大數據分析。然後你會發現,從計劃上雲到數據上雲再到關鍵業務上雲整個過程,發展到最後就是全部上雲。

大家應該真正看到雲計算的好處,比如說它能自動收放,不需要計算容量,可以不用固定資產投入,直接按需使用,按使用量付費等。我們簡單看一下矽谷的IT公司發展趨勢就不難發現,只要和雲有關係的公司,業績都是增長的,和雲關係越密切增長率越高。這意味著,雲計算的普及其實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相關焦點

  • AWS首席雲計算企業戰略顧問張俠:談談AWS雲計算的深度和廣度
    【TechWeb】3月31日消息,在AWS專家論道上,AWS首席雲計算企業戰略顧問張俠發布題為《談談AWS雲計算的深度和廣度》的署名文章。在這篇文章中,張俠就AWS雲計算的特點、優勢等進行了深入闡述,試圖勾畫出AWS雲計算這一全球收入超350億美元業務的全貌。
  • 直擊企業數位化轉型最前沿,深入討論雲計算趨勢、中臺架構以及數字...
    雲計算經過十多年的關鍵技術的突破和多場景融合落地,已被譽為是應用程式架構未來和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性武器。根據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諮詢公司Gartner披露,雲計算已經成為增長最快的科技領域,整體增長速度為25%,而整體IT市場的增長率僅為1.1%,換句話說雲計算增長速度是整個IT市場的25倍,向雲端遷移目前已經成為IT支出的主要驅動因素。
  • 亞馬遜AWS年增百億美元營收 看好中國雲市場
    來源:中國經營網記者/曲忠芳 李正豪 日前,AWS執行長安迪·賈西(Andy Jassy)在亞馬遜AWS年度開發者大會上披露,AWS在2020年第三季度達到年化收入460億美元,同比增長29%,相當於一年增長了
  • 亞馬遜CTO預測2021科技趨勢:雲計算、機器學習與量子運算
    2020年疫情使得人們使用網絡的習慣改變,也讓企業組織嘗試更多樣的工作模式、銷售渠道,也加速了相關科技的發展。身為科技巨頭之一的亞馬遜,本月在AWS re:Invent大會上分享他們對於2021年的八大科技趨勢預測,亞馬遜首席技術官認為,2020年的轉變不是短期的改變,而是長期趨勢。本文從雲計算發展、機器學習與量子運算,分別列出亞馬遜如何看待這三大科技將如何改變人類生活。
  • AWS張俠:數據湖到了重要發展期
    AWS首席雲計算企業戰略顧問張俠博士,用「河」和「湖」的字面意義,進一步解釋了數據湖和傳統的資料庫以及數據倉庫的區別。第一,存的是原始的自然數據,既可以是結構化數據,也可以是非結構化數據;第二,因為使用了雲計算,用戶可以快速縮放海量數據;第三,在數據查詢過程中,除了能進行建目錄、數據遷移和抽取等動作,還能進一步歸類、進行數據分析等等。另外,數據湖不僅是高可用、高持久、海量數據處理的選擇,同時還能滿足安全、合規和審計等要求。
  • 計算重塑 AWS如何定位雲計算市場的下一個十年
    在今年召開的亞馬遜re:Invent全球大會上,亞馬遜雲服務(AWS)第一天便發布了43項新服務和功能,涵蓋計算、存儲、資料庫、容器、機器學習運維、工業機器學習等多個方面,從行業來看,覆蓋汽車、金融、製造業等。這些新服務和功能包含了AWS對雲計算行業發展趨勢的看法以及AWS技術研發能力的展現。
  • 對話容永康、田溯寧:AWS如何在中國雲計算市場掀起風暴?
    而在近日,南京-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正式啟動,雷鋒網也與亞馬遜AWS中國區高層進行了新的對話,並對亞信集團、德勤中國、Infor公司以及銷售易、GrowingIO、外勤365等企業進行深度調研,以進一步了解AWS在中國的發展面貌。註:這個「聯合創新中心」是南京市人民政府、江寧區人民政府與亞馬遜AWS共同建設的,由亞信集團運營。
  • 專訪尚易:解密「雲計算」下的iCoremail字號
    金秋9月,在首都北京尚易隆重舉辦了「海納百川,有「融」乃大盈世2011「雲時代」下郵箱產業發展研討會」,推出採用「雲計算」平臺的,企業郵箱應用「私雲」服務iCoremail。並在會議期間設立了專訪室,接待了來自「計算機世界」、「信息方略」、「IT經理世界」、「中小企業IT採購」四家媒體記者的訪問。
  • 微軟Azure為世界打造雲端作業系統,挑戰亞馬遜AWS雲計算王座
    多次嘗試無果而終,微軟痛下決心換帥,任命時任雲計算和在線業務的納德拉擔任微軟史上第三任CEO後,真正以開放迎來了從公司到平臺全面轉向雲和生態,而Azure就是微軟煥發新機的關鍵。Azure雲平臺,面向未來的雲端作業系統Azure,微軟版雲計算,競爭對手是亞馬遜AWS、阿里雲等。
  • 雲計算對企業的作用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以及業務系統的日趨複雜,信息化系統也在不斷擴大,而且投入成本也在不斷增長,這是傳統製造企業在傳統IT架構下應用信息化系統所面臨的普遍問題,也是必須經歷的過程。二,雲計算對製造業造成的改變首先是,生產製造過程的智能化,並助力商業模式轉變。三一重工與騰訊雲的雲計算能力相結合,把分布全球的30萬臺設備接入平臺,實時採集近1萬個運行參數。
  • 急招FPGA工程師,亞馬遜AWS雲計算想要做什麼
    這一訊號似乎表明,亞馬遜正試圖將AWS雲計算服務延伸至半導體製造領域。2015年,亞馬遜收購了這家公司。FPGA以其高能效和可重編程的優勢,在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內部早有應用並逐漸成為常態。例如媒體壓縮、加解密、AI、大數據處理等領域,FPGA方案較傳統CPU和GPU,往往可達到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能效提升。
  • 雲計算可以為企業的業務做什麼?
    當今的雲計算服務主要來自亞馬遜、微軟、IBM、谷歌、阿里巴巴等知名科技公司,在這個行業中還有許多雲計算服務提供商進入這個市場。根據調研機構的預計,到2022年,全球公共雲服務收入將從目前的2060億美元增加到近3000億美元。
  • AWS re:Invent:雲計算重塑企業未來
    企業必須重塑自己才能生存「疫情讓所有的企業,包括亞馬遜自己,都在竭盡全力地思考如何節約成本,並進行戰略反思。很多企業因此加速了上雲的步伐,從過去的小心翼翼到如今的快速規劃,我認為這是最大的變化。事實上,疫情使得企業上雲的進程加快了至少幾年的時間。」
  • 大多數企業仍在努力最大程度地利用雲計算工作
    截至9月30日的季度,阿里雲的雲計算收入同比增長59%,至21.9億美元,這得益於中國各行各業數位化的加速發展。來自網際網路,金融和零售行業客戶的收入是主要的增長動力。AmalgamInsights執行長兼首席分析師HyounPark表示:「由於Google(雲)將其用於ERP(企業資源計劃)工作負載,分析和帳戶管理的工作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因此在2021年將獲得回報。」加州伯克利的一家技術諮詢公司。Amalgam預計明年GoogleCloud會實現40%以上的健康增長。
  • 12月7日:全球雲計算產業規模不斷增大;AWS年增百億美元營收看好...
    雲計算已成為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引擎。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並呈多樣化趨勢。相關預測認為,2022年全球市場規模將超過2700億美元。雲計算根據部署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私有雲、公有雲和混合雲;根據服務模式的不同,雲計算又可以分為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與SaaS(軟體即服務)。根據行業研究機構Gartner測算,2019年以iaas、paas和saas為代表的公有雲市場規模到達了1363億美元,增速23.01%,預計2022年將超過2700億美元。專家表示,未來數字經濟將引領中國雲計算產業快速發展。
  • 加碼Apple開發者 亞馬遜AWS CEO:未來20年雲計算潛力長足
    按照Gartner的數據,全球雲計算支出目前僅佔IT總支出的4%。」亞馬遜雲服務(AWS)CEO Andy Jassy在12月2日亞馬遜re:Invent全球大會的主題演講中表示,大部分的計算正在向雲遷移,在未來十到二十年,雲計算行業面臨很大的增長潛力。此次AWS帶來了Amazon EC2 Mac實例。
  • 連續推出2款數據湖新品,AWS張俠剖析亞馬遜的數據核心競爭力
    在近日的一場媒體溝通會上,AWS首席雲計算企業戰略顧問張俠如此感慨。這相似的一幕,雷鋒網編輯曾經兩次在AWS re:Invent現場聽到亞馬遜CTO沃納·威格爾提起過。然而,當年那場大獲全勝的「去O」僅僅只是開始,實際上AWS多年來對於數據做了相當多的細緻工作。
  • 全球僅4%企業使用的雲計算服務,未來前景還有多大?
    文 | 財聯社亞馬遜雲計算業務營收已經連續3季度超過100億美元,亞馬遜雲計算業務CEO近期表示,仍只有少量公司使用雲計算服務,佔比僅為4%。疫情帶來危機,同時也讓更多企業意識到向雲計算轉型的必要性。長期來看,當滲透率達20%時,雲計算的滲透率將進一步加速(從IT產業發展規律來看,滲透率20%是S型曲線的臨界點),所以,長期假設全球雲計算滲透率超過60%,那麼,雲計算滲透率將保持13%左右的複合增長。另外,IaaS的發展,依賴於伺服器資產規模的不斷擴張,所以,國內IaaS行業的發展,是由幾大網際網路巨頭推動的,首先從電商、遊戲、視頻等賽道切入,往後,才能再逐漸滲透到傳統產業中去。
  • 年增長100億美元,AWS的增長有盡頭嗎?|伺服器|雲計算|數據源|雲...
    re:Invent是全球雲計算引領者亞馬遜雲服務 (AWS)舉辦的年度盛會,被譽為全球雲計算領域的風向標,今年已經是第九屆。  「學習速度遠遠落後於AWS推出新服務的速度」,是不少參會媒體人的感慨。AWS在大會第一天就發布43項新服務和功能,涵蓋計算、存儲、資料庫、數據分析、容器、機器學習運維、工業機器學習等多個領域。
  • 全球僅4%企業使用的雲計算服務 未來前景還有多大?
    亞馬遜雲計算業務營收已經連續3季度超過100億美元,亞馬遜雲計算業務CEO近期表示,仍只有少量公司使用雲計算服務,佔比僅為4%。疫情帶來危機,同時也讓更多企業意識到向雲計算轉型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