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日報網訊(李嬌)生命需要血液,愛心需要奉獻。在每年的江陰市雲亭街道無償獻血活動中,志願者們都會按照醫務人員指示,排隊出示身份證、填寫登記表、抽血化驗檢查,待檢查通過後紛紛主動伸出胳膊,等待獻血。獻血時,大家彼此鼓勁,相互激勵,滿懷笑容將滿滿愛心凝聚進一袋袋鮮紅的血液,為有需要的人做一份貢獻。而在人群中,總有一個忙碌的身影,那就是新敔山社區紅十字會負責人王金華。
王金華,女,1970年10月出生,回憶起無償獻血的經歷,她臉上總是洋溢著微笑。她說無償獻血並不是一時的衝動,自1999年起開始參加無償獻血至今,她共獻血了15次,總計3900CC的獻血量,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人道主義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一次次展現了基層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良好形象。
回憶起第一次獻血,王金華仍感覺記憶特別清晰,仿佛就發生在昨天。1999年,王金華散步的時候看到了旁邊的獻血屋,不由自主地走了過去,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了她,並為她做了輸血前的一系列檢查。當檢測結果顯示她的血液合格時,她特別高興,但由於第一次接觸獻血,內心還是有點忐忑不安。最後,心靈深處埋下的大愛火種促使她克服對未知的忐忑,毫不猶豫地獻出了200毫升血液。從此之後,她便與無償獻血結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緣,開始了她的獻血生涯,從一人獻血到發動周邊群眾獻血,王金華始終堅定地在無償獻血的道路上前進著。
王金華的記憶中,清晰地記得在志願服務中發生的這麼一件小事:有一位母親,因為對無償獻血工作不是很了解,在女兒想上前獻血的時候極力反對,擔心獻血會對女兒身體造成影響,在一旁勸告女兒,情緒很是激動。王金華見狀便上前耐心細緻地講解,王金華的現身說法,讓這位母親的態度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她自己竟然也主動地參加了血液檢測。後來,女兒的血液檢測沒有達標,母親的卻合格了,結果實際參加無償獻血的人戲劇性地變成了母親。王金華說,這個母親的轉變和對無償獻血的支持是對她工作最大的肯定和鼓勵。在王金華的發動下,單位同事、親朋好友紛紛加入了無償獻血大軍。
王金華心中把無償獻血放得很高,對榮譽卻看得很低。她笑言,精神收穫最大,都是意外之喜。王金華表示:要無償獻血到不能獻為止,要把志願工作做到做不動為止。
在2020年的抗疫戰爭中,她一直堅持在前線,排查隔離、清消殺毒等等,每天加班到深夜回家。她努力工作,關愛別人,友愛鄰居,與同事、家人、鄰居相處融洽,不管是在家庭中,還是在工作中,都堪稱典範。無償獻血事業正因有了無數位像王金華這樣的志願者才更顯大愛無疆;我們的社會,正是因為這樣群起湧現的道德典範而變得四季如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