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特別的「亞太裔美國人傳統月」
儘管2020年的「亞太裔美國人傳統月」現場慶祝活動受疫情所限,但隨著汙名化與騷擾事件的持續增加,亞裔精英和社區正努力通過線上會議、社交媒體宣傳、募款、志願服務等多種方式,建立起新一輪「統一戰線」,以「強化泛族裔認同」為底色,揭露並譴責各類種族主義劣行。
-
美聯邦眾議員趙美心:實際仇視亞裔數字應比統計數字更多
趙美心表示,美國多地存在不少亞裔被歧視和仇視情況,真實個案數字應比統計數字更多。趙美心表示,早前看到帕沙迪納市辦公室附近的公共車站,有一幅迪士尼電影《花木蘭》海報被人惡意塗鴉,涉事者為花木蘭塗上口罩,並寫上"有毒,武漢"。藝人馬泰在帕沙迪納市超市外被人用言語悔辱。舊金山市一名收集鋁鑵的人被一名聲稱討厭亞裔的人士襲擊,洛杉磯一名16歲男青年因亞裔身份被毆打而被送去醫院。
-
三個月內加州發生800多起反亞太裔仇恨事件
華人權益促進會行政主任崔貞文(Cynthia Choi)表示:「針對種族歧視的煽動行為與反移民政策相結合,一直被用來剝奪亞裔美國人所有的社會和政治權利。在加州,我們不僅要譴責種族主義言論,還必須做更多的事情,包括必須採取大膽的行動,以應對無論是在雜貨店、工作場所還是校園內發生的襲擊。」
-
美東地區亞太裔商業高峰會召開 11華人獲服務獎
美東地區亞太裔商業高峰會召開 11華人獲服務獎 2008年05月11日 17: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朱林驥(前排左三)代表美東地區亞太裔商業發展高峰會,向聯邦消費品安全委員會代理主席諾德(前排左四)頒獎,感謝她對亞裔商界的支持。前排右三為董繼玲。
-
拜登新政府:華裔尚無一人入閣,非裔拉丁裔已有4人
),以及被提名為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非裔女性,塞西莉亞·羅斯(Cecilia Rouse)。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的主席德裡克·詹森(Derrick Johnson)周三告訴CNN,他認為目前至少有兩個候選人提名,對非裔美國人社區來說很有問題的,即前白宮辦公廳主任拉姆·伊曼紐爾(Rahm Emanuel)被提名為交通部長,前農業部長湯姆·維爾薩克再次獲得這一職位的提名。
-
拜登提名的首位華裔貿易代表,會將美國貿易政策領向何方?
「戴琦將成為第一個擔任該職務的華裔美國人,她打破了種族身份的限制,為其他有色人種擔任此類政府要職掃清了障礙。」美國眾議院亞太裔小組主席趙美心(Judy Chu)9日發表聲明稱。美國貿易代表是政府中的關鍵職位,負責執行美國的貿易規則,並與其他國家談判貿易條款。而自現任總統川普上臺以來,該職位的重要性進一步得到提升。
-
美華裔女議員親歷暴亂,日裔議員:民主制度會崩塌
抗議者就在門外,高呼『美國、美國』,這太嚇人了,但是我還好!謝謝大家的祈禱。」在這條推文下,一些美國網友譴責了國會山發生的暴力事件,並將衝擊國會的抗議者稱為「暴徒」,還有一些網友提到,這進一步證明了白人至上的危險,並認為川普煽動了「白人至上主義恐怖分子」。
-
尼爾·布希:主張美中合作的美國人必須發出自己的聲音
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2019年7月11日以《美中關係是互利的,人們應該放下猜疑,回到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的對華政策道路上去》為題刊發了美國喬治·布希美中關係基金會創始人和董事會主席 隨著中國崛起,針對中國的負面聲音也逐漸多了起來。在聽了那些反華言論之後,你會覺得中國一直在處處利用美國以便獲得對美優勢。在座的各位都知道,事實上,美中兩國在過去40年裡從密切的商業、教育、政治和文化交往中都獲得了大量利益。
-
川普改口保護亞裔美國人?英媒:帶有明顯政治動機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鄭琪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鹿文】口風突變?當地時間23日,美國總統川普一改之前的口徑,在白宮記者會上當眾宣稱要「保護我們的亞裔美國人群體」。而就在數日前,他還竭力捍衛自己對新冠病毒的歧視性稱呼。
-
美媒:亞裔美國人群體虛假信息之戰 挑戰重重
四分之一的亞太裔登記選民被識別為無黨派,隨著每個選舉周期越來越多人成為入籍公民,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各自選民的爭取上,都有了鮮明的計劃。 據2020年亞太裔選民調查數據顯示,在6個參與調查的群體裡,只有越南裔美國人對川普(48%)的支持率高於拜登(36%)。對比2012年大選數據,共和黨的支持率雖仍然較低,但在逐步上升。
-
外交習語丨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習主席怎麼說?
應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1月20日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會議將以視頻方式舉行,習近平主席將在北京出席有關活動並發表重要講話。 7年前,在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峇里島會議期間,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要牢固樹立亞太命運共同體意識。
-
抗擊疫情亞太翻譯雲論壇向翻譯工作者發出「雲倡議」
5月11日,由亞太翻譯論壇聯合委員會和中國翻譯協會聯合主辦的抗擊疫情亞太翻譯雲論壇舉辦,論壇主題為「匯聚翻譯力量 助力亞太抗疫」。為增強亞太翻譯工作者的團結協作,促進亞太翻譯界為疫情防控和各國文明交流互鑑做出更大貢獻,論壇向亞太翻譯工作者發出「雲倡議」,倡議翻譯工作者團結一心、攜手並進,凝聚翻譯共識、匯聚翻譯力量,堅持做堅守使命的踐行者,堅持做消除隔閡的助力者,堅持做促進民心相通的貢獻者,在抗擊疫情中浴火重生,共同創造亞太翻譯美好的明天。
-
美國對亞裔存「外國人感」 專家稱隱形偏見比明面偏見危害更大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為什麼部分人對「定錨嬰兒」問題那麼敏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分析稱,研究表明,移民對美國經濟並沒有負面甚至有正面影響。而少量富裕的亞洲移民來美國生產更不會對美國經濟帶來絲毫影響,甚至會帶來大筆收益。因此真相是,他們不是白人,而共和黨長久以來一直擔憂非白人少數族裔的壯大。
-
西班牙裔美國人生活境況不佳
新華網洛杉磯7月16日專電美國西班牙裔人的最大組織「全國種族理事會」16日提供的一份報告表明,儘管西班牙裔美國人的總人口在不斷增長,但他們的生活水平繼續落後於白種人。 根據「全國種族理事會」在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市召開年會期間公布的這份報告,1999年,有五分之二的西班牙裔成年人稱在他們的「黃金」工作年份裡享受不到健康保險,而只有四分之一的非洲裔美國人和七分之一白人才會有同樣的境遇。同年,只有46%的西班牙裔家庭擁有自己的住房,而非西班牙裔的白種人家庭擁有自己住房的比例則達到了72%。
-
印度裔美國人,為什麼比華裔、日裔、菲律賓裔都混得好?
印度裔美國人是美國第二大外來族群,也是增長最快速的族群之一:他們在過去10年間增長了約150%。他們也比其他族群更富裕、教育程度更高,並且所得中位數幾乎是美國平均水準的兩倍(2015年估計值為10萬美元)。菲律賓裔排第2,這個是很多人難以想明白的,日本裔第3,華裔第4,越南裔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