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0日訊 從今年3月全省拉開「七賽七比」大競賽大比武開始,泰安市委、市政府結合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主題實踐活動和尋標對標爭先進位行動,圍繞著全市工作大局,搭建起「四個擂臺」,建立了「四個體系」,動員全市各級各部門單位和廣大黨員幹部比拼激情、考驗擔當、較量智慧,不光看誰跑得快,也看誰跑得好。8個月過去了,四個擂臺全面起勢,在營造了比實幹、賽實績濃厚氛圍的同時,促進工作落實,為「七賽七比」取得實質成效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敢為人先創佳績
堅定信心吹響決戰的衝鋒號
敢為人先,就要從「給我上」變為「跟我上」,領導幹部必須親自到一線去擂響「七賽七比」的戰鼓,帶頭衝鋒。
「『七賽七比』是實幹者的練兵場,擂臺賽是奮鬥者的大舞臺。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比實幹、賽實績,在擔當作為中抓落實、爭一流,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在今年6月24日召開的全市「七賽七比」推進大會上,市委書記崔洪剛言辭堅定。
站在新起點上,面對群眾的熱切期盼,泰安市著重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乘勢而上,通過「四個擂臺」的建設擂響了「七賽七比」的戰鼓。通過推行「一線工作法」,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員沉到一線、沉到基層,既掛帥又出徵,既督戰也參戰,既出好思路、好措施,又當「施工隊長」、「突擊隊長」,面對面解難題,實打實抓落實,真正做到「情況在一線掌握、決策在一線形成、問題在一線解決、作風在一線體現、成果在一線檢驗」。同時,通過建立市級領導包保重點項目、聯繫企業制度,包保項目領導同志「一竿子插到底」,全程介入、靠前服務,遇到困難不迴避、直面問題不繞道,比項目建設、賽項目推進,千方百計加快項目進度,形成了以上率下、埋頭苦幹的賽比局面。尤其是圍繞著市委年度的重點任務,我市搭建起「重點工作擂臺」,成立了產業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管理、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鄉村振興、黨建和人才5個工作小組和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城區、農村2個項目指揮部,形成「5+2」重點工作專班。各專班由市委常委任組長,分工副市長任副組長,形成「常委+副市長」的領導模式,黨政同責、黨政同心、黨政同幹,提出解決思路和措施,明確責任人和工作時限要求,為項目排憂解難,切實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與此同時,泰安市還搭建起「縣市區功能區擂臺」、「市直部門單位擂臺」和「黨員幹部擂臺」。6個縣市區和4個功能區同臺競技,重點比拼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完成情況。市直部門單位則以「尋標對標爭先進位」行動為載體,重點比拼敢打硬仗、攻堅克難、為民服務、經驗典型等。而「黨員幹部擂臺」更是以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重點比拼責任擔當、能力提升,爭當發展標兵、業務骨幹、崗位能手。
「四個擂臺」的搭建,制定了一系列群眾熱切期盼又極具難度係數的攻堅目標,涵蓋了發展目標、對標目標、創新目標和素質提升目標。圍繞著這些目標,全體參賽者堅持「跳起來摘桃子」,立下軍令狀,咬定目標、堅定信心、全力衝刺,吹響決戰的衝鋒號。
「四個體系」的確立,目標體系保證設定的項目、投資、進位等年度目標科學可行,責任體系壓實「四個擂臺」的推進力量,保障體系從財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方向出臺措施確保人財物智向「四個擂臺」集中,考核體系確定的考核辦法和獎勵政策提供了正向激勵,形成推動「七賽七比」的閉合鏈條,激發賽比鬥志,助推「七賽七比」,擂響決勝的助陣鼓。
大比武湧現泰山「挑山工」
推動全市經濟社會不斷向好
腳上沾有多少泥土,落實就有多少把握。11月12日,擂鼓石大街中段建設工程中首段主路瀝青作業啟動,望著軋實的瀝青層,市住建局擂鼓石大街工程指揮部工作人員高榮保心情格外激動。「從道路工程啟動以來,擂鼓石大街中段建設工程現場就成了我的『家』,一日三餐在這吃,每天從天剛亮待到深夜,家反倒成了旅館。」負責道路建設和協調工作的高榮保自從工程啟動已經曬黑了幾個維度,而面對這項十分具體細緻的工作,高榮保每天到的最早走得最晚,根據計劃調配人員和機械,檢查落實、分析原因、助推進度。在他看來,作為民心重點工程的參與者,十分光榮,也更應該堅持重擔在身不歇肩的精神。
人的精神狀態是決定事業成敗的關鍵,勇於攻堅克難,敢啃「硬骨頭」,詮釋著實幹者的擔當作為,體現出擂臺賽的奮鬥精神。今年以來,城市建設管理工作小組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斷頭路」問題,鋪開擂鼓石大街、天平大街、靈山大街、環山路東延等城區11條主幹道建設,岱廟廣場也於今年登山節期間投入使用,同時年內還將完成泰城30處農貿市場的改造提升,這些緊扣民心的比賽內容,改善了城市環境、方便了群眾生活、贏得了群眾讚譽。也正是通過深入開展大比武、大競賽、大練兵,有效夯實了黨員幹部的素質能力,提高了黨員幹部的專業素養,更湧現出了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的傑出代表。比如,擂鼓石大街拆遷工作中的一員吉偉,犧牲春節長假,與項目部全體人員加班加點,從設計方案、項目立項、施工圖審、預算編制、財政評審等各個環節全面盯靠,日夜奮戰,歷時140天完成農大新校區5.3萬平方米的建築任務,創造了奇蹟;面對城市地下錯綜複雜的管網設施,市城市管理局抽調了上百名同志,冒高溫、下河道、鑽溝渠、頂著臭味、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泰城113平方公裡範圍內排水管網普查。
通過開展「七賽七比」,全市上下比實幹、賽實績的氛圍更加濃厚,比出了幹勁、賽出了實效,比出了全市各級黨組織攻城拔寨、服務群眾的積極作為,賽出了廣大幹部群眾堅定信仰、攻堅克難的戰鬥激情,更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呈現出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前三季度,全市生產總值增長5.8%,高於全省0.4個百分點,增幅居全省第5位;重大項目開工率96.61%,列全省第三。
奏響「進行曲」,打好「擂臺賽」
為實現「走在前列、全面開創」做貢獻
既然是比賽,就要拿出成績。通過擂臺賽的深入推進,全市形成了爭先進、奪位次,樹標杆、爭一流的良好氛圍,在縣域經濟實現新發展的同時,讓服務質效實現新提升,工作作風也實現了新的轉變。
自從泰安市印發《關於開展尋標對標爭先進位行動的實施方案》以來,各縣市區、功能區重點瞄準全國、全省綜合實力排名強縣(強區),對標作戰、競相發展。同時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招商引資和園區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創新驅動、打造品質城市、鄉村振興等方面確定對標內容,規劃了三年行動計劃。高新區的峰松電子無車承運結算中心,10月份實現營業收入94.49億元,本月份將完成營業收入100億元的年度目標;岱嶽區年內新籤約投資150億元的魯商客天下、正威新材料產業園等正加快落地;肥城市的石橫特鋼產業集群項目,完成投資30億元……
與此同時,市直部門單位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取真經、學實招、謀發展,形成市級有總標、單位有分標、精準對標趕超的工作格局。共確定對標單位93個,梳理對標學習內容271項、申報特色亮點工作78個。目前,市直部門單位呈現出盡心助力發展、用心服務企業、貼心服務群眾的生動局面。
隨著「賽、比」的紮實推進,全市重點產業和項目插紅旗、賽進度,重點任務實現新突破。今年,泰安市不斷加快推進58個在建重大項目、22個籤約項目落地。其中,年產1.2萬噸高端芳綸、總投資69億元的碳纖維產業園項目相繼落戶,華能光纖預製棒項目年底前投產;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城區和農村兩個指揮部開工大項目64個、子項目312個,完成投資79.6億元。目前全市重點任務已完成20項,43項進展順利,9項正奮力攻堅,預計年底可以全面插旗。
大競賽大比武,最終要靠實幹來體現。目前全市的大比武、大競賽、大練兵,已經累計開展各類活動3390次,參加人數20.9萬人次,大家在競賽比武中,拿出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甩開膀子加油幹,頭拱地、往前衝,以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一件接著一件幹,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在新舊動能轉換上不斷前行,在高質量發展上乘勢而上。圍繞重點任務落實、重點項目落地、固定資產投資等,奏響「進行曲」,打好「擂臺賽」,為實現「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做出了積極貢獻。
通訊員 張隆德 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