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永孚教授:腹部腫瘤的「剋星」

2020-12-17 大河網

  7月15日上午,關於腹部腫瘤外科術法的前沿探討學術報告會在鄭州人民醫院舉行,來自省內各大醫院近200名專家,尤其是在腹部腫瘤領域的省內知名專家更是悉數到場。

  到底是誰有如此的號召力?是他!中央幹部保健局外科組副組長,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的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邵永孚教授,今年7月正式受聘為鄭州人民醫院河南省院士專家工作站的首席外科專家。

  86歲的王老太是位橫結腸癌患者。半年前,她來到鄭州人民醫院就醫時,因為腫瘤引起梗阻,導致她無法進食和排洩,經常心慌悶氣,偶爾還引發中毒性休克。邵永孚教授在鄭州人民醫院了解完病情,認為可以為她做腫瘤切除術。

  「沒想到俺媽這麼幸運,能有全國這麼知名的專家給她做手術。」王老太的兒女接到電話,高興壞了。就這樣,王老太有幸成為邵教授在鄭州的第一位手術患者。整個手術過程用了兩個小時。「手術難度很大。病人的腫瘤長20公分,寬10公分,並且癌細胞已侵犯到胰腺及胃部,粘連情況十分嚴重,一般的外科大夫做這樣的手術至少需要4到6個小時。」曾經跟隨邵永孚教授學習十多年的鄭州人民醫院腫瘤外科主任劉家霖說。

  如今,王老太不但梗阻被解除,日常生活質量也得到了顯著提高。「邵教授從醫40多年來,患者中年齡最大的有100多歲。」劉家霖告訴記者,現今69歲的邵教授1964年從南京醫學院畢業以後,一直從事腫瘤外科臨床和科學研究工作。他最擅長胰腺癌、大腸癌、胃癌、肝膽腫瘤、後腹膜腫瘤的手術治療,經他手術的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在70%以上,大腸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則在60%~65%,遠遠超過國內平均的45%。

  他率先將國外先進的吻合器技術應用於直腸癌保肛手術,在國內最早開展保留乳房的乳腺腫瘤簡化手術,創新了肝癌的不阻斷肝門行肝切除術等。他獨創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應用胰管——空腸四點法吻合術」,採用黏膜直接吻合,縫合確切,大幅改進了手術效果,降低了手術併發症和死亡率。

  作為全國腹部腫瘤界泰鬥,過去老百姓找他看病,要跑到北京,排10多天才能掛上他的號。如今,邵永孚教授每周三都在鄭州人民醫院定期坐診、手術,並參加腫瘤中心的業務查房、疑難病人會診。這無疑是中原百姓的一大幸事。

  (本報記者 陳瀟 通訊員 宋連英 安華)

  連結

  邵永孚教授: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首席專家,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央幹部保健局外科組副組長。中國醫學會腫瘤學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

  坐診時間:每周三  聯繫電話:0371—67077009

  地址:鄭州市黃河路與文化路交叉口向西50米路北

相關焦點

  • 腫瘤的剋星,竟然是一種野菜,富含7種抗癌物質,終於被重視
    腫瘤的剋星,竟然是一種野菜,富含7種抗癌物質,終於被重視  我們平時都害怕自己身患惡性腫瘤,也是我們常常說的癌症這種疾病,這種疾病到目前醫療技術還是沒有辦法治好的,其實癌症這種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只是有一些知識我們並不了解,腫瘤的剋星,竟然是一種野菜,富含7
  • 63歲阿姨上腹部疼痛入院 竟是十二指腸乳頭長了腫瘤 以為要動...
    遇到來查房的李寧教授,她有些激動,忙讓家人給她和醫生們拍個合照。回想十幾天前,自己陷在剛發現腫瘤的恐懼和糾結是否做手術的煩亂情緒裡,龐阿姨忍不住對醫生們說:「沒想到這麼大的手術,這麼快就能出院了。」突然感到上腹部疼痛竟是十二指腸乳頭長了腫瘤龐阿姨一家是台州人。在親友的印象中,她的身體一直都不錯,幾乎很少生病。
  • 產後腹部有硬塊是腫瘤?
    1.腹部有硬塊,是腫瘤嗎? 有的新媽媽會發現,孩子都已經生了,可肚子還是硬硬的,不會是長腫瘤了吧?劉嘉琦表示,這不是腫瘤而是子宮。劉嘉琦進一步解釋說,剛分娩的子宮在肚臍周圍位置,位於臍下一橫指位置,大小與20-24孕周腹部的大小差不多,新媽媽可以自己在腹部摸到硬硬的東西就是子宮。
  • 湖南省抗癌協會腫瘤轉移專業委員會第四屆學術會議暨第五屆腹部...
    11月27日至28日,湖南省抗癌協會腫瘤轉移專業委員會第四屆學術會議暨第五屆腹部惡性腫瘤綜合治療湘江論壇在長沙順利舉辦。湖南省抗癌協會腫瘤轉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省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段華新主持開幕式。
  • 巨大腫瘤佔體重的三分之一!時隔兩周,劉穎斌教授領銜膽胰外科團隊...
    巨大腫瘤佔體重的三分之一!時隔兩周,劉穎斌教授領銜膽胰外科團隊再次挑戰超高難度手術!,經腹部增強CT檢查發現腹腔內巨大囊實性佔位,因腫瘤巨大,六月份以來輾轉多家三甲醫院均被婉拒。
  • 哈爾濱市兒童醫院專家提醒成功救治10歲腹部罕見腫瘤患者
    醫生為患兒會診 孫燁涵/攝 經濟視野網7月14日電(裴振萍 魏然 馬計超)記者從哈爾濱市兒童醫院了解到,近日醫院收治一個10歲男孩,左腹部隆起,腹腔內長有巨大腫瘤,將腎臟擠到肋下,也壓迫得左腿運動不靈,因手術病理診斷為罕見的小圓細胞惡性腫瘤,
  • 63歲女子腹部隆起以為是小肚腩 檢查竟是近10斤重腫瘤
    與此同時,CT檢查結果顯示,她一直以為隆起的腹部是「小肚腩」,不想卻是一個近10斤重的大腫瘤。經手術切除,楊女士已痊癒出院。▲楊女士隆起的腹部以為是小肚腩 檢查確診竟是腫瘤楊女士今年63歲,體重只有60斤。
  • 10歲男孩腹部包塊患罕見腫瘤 醫生提醒:要學會「兩會自查手法」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魏然 馬計超)10歲男孩左腹部隆起,腹腔內長有巨大腫瘤,將腎臟擠到肋下,也壓迫得左腿運動不靈,因手術病理診斷為罕見的小圓細胞惡性腫瘤,免疫表型符合腎外惡性橫紋肌樣瘤伴出血壞死。據男孩回憶說,只記得從一個月前被桌角撞了一下後就開始感到不適。
  • 著名腫瘤專家康靜波教授將每周五、周六坐診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
    為方便群眾就醫,讓廣大腫瘤患者在廣州即可掛號全國著名腫瘤專家進行看診,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特別邀請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總醫院著名專家康靜波教授,逢每周五、周六在醫院國際腫瘤醫療中心
  •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王悍教授:腫瘤治療也可「無創」!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放射科主任王悍教授勇於創新,緊跟國際前沿,帶領團隊將磁共振引導聚焦超聲術這一國際先進的腫瘤無創介入治療新技術引入工作中,為廣大腫瘤患者帶來福音。長期從事醫學影像學的臨床和科研工作,擅長磁共振引導的超聲聚焦治療,神經系統、腹部影像診斷,是國內最早將磁共振引導的聚焦超聲術(MRgFUS)應用於臨床的醫生之一。曾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華夏醫學科技獎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等。
  • 4個月寶寶患腫瘤,術後複查腹部竟不見傷口
    新湖南客戶端2月15日訊(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周蓉榮)4個月寶寶患肝臟腫瘤,這麼小的孩子全身血液僅400ml左右,不到一瓶礦泉水的量,手術中一旦失血達10毫升就可能危及生命。 2月15日,術後1個月,寶寶回湖南省人民醫院複查,腹部竟然已經看不到傷口。醫生檢查後各項指標正常,與正常孩子無異。 5cm腫塊藏在肝臟裡 邵陽女嬰囡囡(化名)3個月大的時候,總是原因不明的哭鬧,在當地醫院檢查發現肝臟長有一直徑約5cm的腫塊,多次求醫未果最後入住湖南省人民醫院。
  • 終於找到癌細胞的「剋星」了,每天堅持吃點,既防癌又抗腫瘤!
    終於找到癌細胞的「剋星」了,每天堅持吃點,既防癌又抗腫瘤!蘆筍,著名的美國生物學家盧茨曾致力於蘆筍抗癌作用的研究,他指出,蘆筍富含蛋白質、葉酸、核酸,這些物質都與細胞的某種功能有關,因而斷定,蘆筍具有抗癌特性。盧茨還進行了大量的臨床調查,其結果令人鼓舞。
  • 卵巢腫瘤可影響月經、排尿和陰道,但腹部某些「信號」,也要警惕
    對於女性來說,卵巢腫瘤是非常危險的疾病。卵巢腫瘤的症狀有時候不是非常明顯,因此很多時候疾病被發現時,腫瘤已經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分,無法有效治療。對卵巢腫瘤狀有一個深刻的理解,有助於疾病的防治。哪些異常或提示卵巢腫瘤作怪?
  • 武漢動物園25歲東北虎腹部囊腫 切下腫瘤1.5斤
    這隻東北虎叫「紅紅」體重就有260斤在武漢動物園生活了18年生下11隻虎寶寶是一隻功勳母虎現在已經25歲了相當於人類的七八十歲手術難度非常大在全國實屬罕見高齡東北虎肚子裡長包塊精神也開始不好了今年3月份,細心的飼養員在餵養25歲的高齡東北虎紅紅時,看到它後腹部出現異常
  • 第五屆中國(國際)腹膜後腫瘤論壇順利召開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腹部軟組織腫瘤多學科團隊(MDT)和北大國際醫院作為本次會議的共同承辦方,精心籌備,力求打造出一次高水平的腹膜後腫瘤專業會議。本次論壇的執行主席陸維祺教授、周宇紅教授邀請了國內外腹膜後腫瘤領域的各路專家,以「肉瘤生物學特徵為基礎的精準治療」為主題,設置了手術、綜合治療專題,深入探討如何根據腹膜後軟組織肉瘤不同的生物學行為制定合理的手術計劃和綜合治療手段。
  • 一場結腸癌手術 實現腹部零切口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梁超儀 通訊員簡文楊、于田、黃亮)繼在國內較早系統地開展完全經肛門直腸癌根治術(taTME)之後,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康亮教授團隊宣布,他們首次運用經肛腔鏡平臺,完成了5例完全經肛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病人在腹部無任何切口的情況下順利完成了升結腸癌的根治術
  • 劉金英教授:20%腫瘤患者死於營養不良 營養治療是腫瘤不可或缺的...
    今天健康界採訪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營養科副主任劉金英教授。 40%-80%腫瘤患者存在營養不良,20%死於營養不良 劉金英教授向健康界表示,腫瘤患者是營養不良高發人群,40%-80% 存在營養不良,50%-80% 存在惡液質,20% 直接死於營養不良。
  • 中國醫學醫科院腫瘤醫院蔡建強教授:推動腫瘤MDT診療新發展
    會議前夕,華夏腫瘤高峰論壇大會主席、中國醫學醫科院腫瘤醫院副院長蔡建強教授接受了健康界等媒體採訪,並就此次高峰論壇召開的背景、意義以及腫瘤防治熱點問題等作了解答。蔡建強教授創國際品牌會議,促腫瘤防治事業發展蔡建強教授談及華夏腫瘤高峰論壇召開的背景時指出,在醫促會組織下完善了關於腫瘤的專科分會,包括肝臟腫瘤分會
  • 安慶市第六屆腹部外科手術學沙龍暨安慶市第三屆青年外科醫師論壇...
    12月5日-6日,安慶市立醫院腫瘤外科成功舉辦安慶市第六屆腹部外科手術學沙龍暨安慶市第三屆青年外科醫師論壇,來自安慶市及周邊地區醫院近100人參加會議。黨委副書記、院長劉建出席會議並致辭。此次會議由腹部外科手術學沙龍和青年外科醫師論壇組成,其中青年外科醫師論壇設胃腸一、二,肝膽一、二、疝及軟組織等五個專場,「腹部外科手術學沙龍」聚焦相關領域研究熱點,邀請了省內外知名專家現場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