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關於腹部腫瘤外科術法的前沿探討學術報告會在鄭州人民醫院舉行,來自省內各大醫院近200名專家,尤其是在腹部腫瘤領域的省內知名專家更是悉數到場。
到底是誰有如此的號召力?是他!中央幹部保健局外科組副組長,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的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邵永孚教授,今年7月正式受聘為鄭州人民醫院河南省院士專家工作站的首席外科專家。
86歲的王老太是位橫結腸癌患者。半年前,她來到鄭州人民醫院就醫時,因為腫瘤引起梗阻,導致她無法進食和排洩,經常心慌悶氣,偶爾還引發中毒性休克。邵永孚教授在鄭州人民醫院了解完病情,認為可以為她做腫瘤切除術。
「沒想到俺媽這麼幸運,能有全國這麼知名的專家給她做手術。」王老太的兒女接到電話,高興壞了。就這樣,王老太有幸成為邵教授在鄭州的第一位手術患者。整個手術過程用了兩個小時。「手術難度很大。病人的腫瘤長20公分,寬10公分,並且癌細胞已侵犯到胰腺及胃部,粘連情況十分嚴重,一般的外科大夫做這樣的手術至少需要4到6個小時。」曾經跟隨邵永孚教授學習十多年的鄭州人民醫院腫瘤外科主任劉家霖說。
如今,王老太不但梗阻被解除,日常生活質量也得到了顯著提高。「邵教授從醫40多年來,患者中年齡最大的有100多歲。」劉家霖告訴記者,現今69歲的邵教授1964年從南京醫學院畢業以後,一直從事腫瘤外科臨床和科學研究工作。他最擅長胰腺癌、大腸癌、胃癌、肝膽腫瘤、後腹膜腫瘤的手術治療,經他手術的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在70%以上,大腸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則在60%~65%,遠遠超過國內平均的45%。
他率先將國外先進的吻合器技術應用於直腸癌保肛手術,在國內最早開展保留乳房的乳腺腫瘤簡化手術,創新了肝癌的不阻斷肝門行肝切除術等。他獨創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應用胰管——空腸四點法吻合術」,採用黏膜直接吻合,縫合確切,大幅改進了手術效果,降低了手術併發症和死亡率。
作為全國腹部腫瘤界泰鬥,過去老百姓找他看病,要跑到北京,排10多天才能掛上他的號。如今,邵永孚教授每周三都在鄭州人民醫院定期坐診、手術,並參加腫瘤中心的業務查房、疑難病人會診。這無疑是中原百姓的一大幸事。
(本報記者 陳瀟 通訊員 宋連英 安華)
連結
邵永孚教授: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首席專家,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央幹部保健局外科組副組長。中國醫學會腫瘤學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
坐診時間:每周三 聯繫電話:0371—67077009
地址:鄭州市黃河路與文化路交叉口向西50米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