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梁超儀 通訊員簡文楊、于田、黃亮)繼在國內較早系統地開展完全經肛門直腸癌根治術(taTME)之後,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康亮教授團隊宣布,他們首次運用經肛腔鏡平臺,完成了5例完全經肛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病人在腹部無任何切口的情況下順利完成了升結腸癌的根治術,相關學術性論文在結直腸外科國際專業期刊「Techniques in Coloproctology」上發表。
經過術後半年的追蹤複查,這些患者均恢復良好,手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得到了初步驗證。對於這一全新的手術方式,康亮表示,完全經肛腔鏡腸癌手術目前全世界局限在直腸癌領域,對於結腸癌特別是右半結腸癌暫未見有報導。
來自廣西的劉女士今年30歲,因為一個多月的「黑便」來到中山六院就診,通過腸鏡檢查確診為升結腸癌(臨床分期中早期),經評估後排除遠處轉移。考慮到患者的病情以及身體狀況比較虛弱,康亮教授團隊決定採用 「完全經肛腔鏡下右半結腸切除術」。
手術當日,患者提前在腸鏡下行納米碳腫瘤定位,經肛門置入單孔平臺,患者腹部沒有任何切口,切開直腸前壁進入腹腔。自下而上的將右半結腸游離,同時清掃血管根部淋巴結,同時在完全經肛腔鏡下完成迴腸橫結腸的吻合,最後經肛門取出手術標本並縫合直腸切口。手術過程很順利,並且未放置引流管。劉女士術後2天恢復排氣排便,手術後6天即出院,在根治腫瘤的前提下實現了最小創傷及快速康復。
劉女士的手術方式是經肛腔鏡手術,在腹部毫無切口,經肛門就能把20cm以上的腸管及腫瘤切除並取出,除了給患者免除手術切口帶來的痛苦及快速康復,在抗癌的心理上也帶來了極大的信心。一直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外科手術必然伴隨「手術切口、疼痛」、「切口越大表明手術創傷越大」,這些固有想法隨著醫學的進步而不斷被突破。目前,康亮教授團隊現已成功完成5例完全經肛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與傳統的腹腔經手術相比,該手術方式徹底性和根治範圍相同,在經肛腔鏡平臺下完成了腸道切除及規範化淋巴清掃的同時完成重建,並將腫瘤經肛門完整取出,是完全的經自然腔道微創手術,腹部無任何手術切口,降低了手術創傷及併發症的發生。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