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結腸癌手術 實現腹部零切口

2020-12-22 瀟湘晨報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梁超儀 通訊員簡文楊、于田、黃亮)繼在國內較早系統地開展完全經肛門直腸癌根治術(taTME)之後,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康亮教授團隊宣布,他們首次運用經肛腔鏡平臺,完成了5例完全經肛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病人在腹部無任何切口的情況下順利完成了升結腸癌的根治術,相關學術性論文在結直腸外科國際專業期刊「Techniques in Coloproctology」上發表。

經過術後半年的追蹤複查,這些患者均恢復良好,手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得到了初步驗證。對於這一全新的手術方式,康亮表示,完全經肛腔鏡腸癌手術目前全世界局限在直腸癌領域,對於結腸癌特別是右半結腸癌暫未見有報導。

來自廣西的劉女士今年30歲,因為一個多月的「黑便」來到中山六院就診,通過腸鏡檢查確診為升結腸癌(臨床分期中早期),經評估後排除遠處轉移。考慮到患者的病情以及身體狀況比較虛弱,康亮教授團隊決定採用 「完全經肛腔鏡下右半結腸切除術」。

手術當日,患者提前在腸鏡下行納米碳腫瘤定位,經肛門置入單孔平臺,患者腹部沒有任何切口,切開直腸前壁進入腹腔。自下而上的將右半結腸游離,同時清掃血管根部淋巴結,同時在完全經肛腔鏡下完成迴腸橫結腸的吻合,最後經肛門取出手術標本並縫合直腸切口。手術過程很順利,並且未放置引流管。劉女士術後2天恢復排氣排便,手術後6天即出院,在根治腫瘤的前提下實現了最小創傷及快速康復。

劉女士的手術方式是經肛腔鏡手術,在腹部毫無切口,經肛門就能把20cm以上的腸管及腫瘤切除並取出,除了給患者免除手術切口帶來的痛苦及快速康復,在抗癌的心理上也帶來了極大的信心。一直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外科手術必然伴隨「手術切口、疼痛」、「切口越大表明手術創傷越大」,這些固有想法隨著醫學的進步而不斷被突破。目前,康亮教授團隊現已成功完成5例完全經肛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與傳統的腹腔經手術相比,該手術方式徹底性和根治範圍相同,在經肛腔鏡平臺下完成了腸道切除及規範化淋巴清掃的同時完成重建,並將腫瘤經肛門完整取出,是完全的經自然腔道微創手術,腹部無任何手術切口,降低了手術創傷及併發症的發生。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廣州醫生再創新:結腸癌手術腹部零切口
    經過術後半年的追蹤複查,這些患者均恢復良好,手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得到了初步驗證。對於這一全新的手術方式,康亮表示,完全經肛腔鏡腸癌手術目前全世界局限在直腸癌領域,對於結腸癌特別是右半結腸癌暫未見有報導。 來自廣西的劉女士今年30歲,因為一個多月的「黑便」來到中山六院就診,通過腸鏡檢查確診為升結腸癌(臨床分期中早期),經評估後排除遠處轉移。
  • 男子反覆便血竟是結腸癌作祟 腹部無切口手術幫患者重拾自信
    龍頭新聞訊(嶽金鳳)家住綏化市的劉先生反覆多次出現大便帶血的症狀後懷著忐忑的心情就診於當地醫院,經腸鏡檢查後確診為乙狀結腸癌,最終他選擇就診於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胃結直腸外科。胃腸外科主任陳洪生教授充分了解病情和患者實際情況後,經過嚴格的術前準備,很快為劉先生進行了腹腔鏡乙狀結腸癌根治手術。手術非常順利,術後第一天劉先生便可以下床直腰行走,腹部幾乎沒有任何的疼痛感覺。當醫生給劉先生腹部切口換藥時,劉先生看到剛做完手術的腹部只有4個不到1cm的小切口,根本沒有長長的切口痕跡。
  • 周海濤醫生:我們為什麼要做結腸癌的「完全腹腔鏡手術」
    因此,對於結直腸腫瘤外科醫生來說,所考慮的手術方案不是糾結於選擇傳統開放手術還是微創的腹腔鏡手術,而是能否在常規的腹腔鏡手術基礎上,進一步減少對患者的損傷,在保證腫瘤根治效果的同時,使患者恢復更快,能否實現「微創中的微創」治療。儘管目前在大的醫療機構,有90%的結直腸癌患者都接受了腹腔鏡手術治療,但嚴格的來講,都是叫「腹腔鏡輔助結腸癌根治手術」。
  • 腸癌術後切口長出「大西瓜」,原是巨大「切口疝」「雜交手術」解除...
    揚子晚報網6月28日訊(通訊員 孫卉 羊城 記者 萬凌雲) 一年前,家住金壇的七旬老人陸祥生(化名)因患乙狀結腸癌,在當地醫院做了根治手術。但出院沒多久,老人發現手術切口上漸漸鼓起了一個包塊,用手推一推或者躺下後就自行消失了。
  • 中年女肚大如西瓜 專家提醒:腹部手術後需防切口疝
    日前,武漢市第一醫院疝和腹壁外科治療中心專家團隊行腹腔鏡下微創手術,在蔡女士肚子上打了4個「操作孔」並置入疝修補片,將其破了5年的肚皮終於修補完整。蔡女士家住仙桃市,於2015年在接受腸切除及腸造口手術後形成腹壁切口疝,1年後在當地行造口還納手術後,再次出現腹壁切口疝。5年來,腹壁上的兩處巨大切口疝不斷加重,腹部高高隆起,仿佛足月孕婦。
  • 什麼是結腸癌 結腸癌術後注意事項有哪些
    結腸癌主要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解癌。大體形態呈息肉狀、潰瘍型等。結腸癌可沿腸壁環行開展,沿腸管縱徑上下延伸或向腸壁深層滋潤,除經淋巴管、血流搬運和部分侵略外,還可向腹腔內栽培或沿縫線、切口面分散搬運。緩慢結腸炎患者、結腸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為易感人群。結腸癌的檢查方法1.肛管指診和直腸鏡檢檢查有無直腸息肉、直腸癌、內痔或其他病變。
  •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開展首例3D無腹部切口胃癌手術
    近日,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胃腸外科學科帶頭人蔡建春教授帶領團隊在胃癌患者身上成功進行了第2例無腹部切口的腹腔鏡輔助經陰道取標本(LA-NOSE)遠端胃癌系統性胃繫膜切除術,至此初步取得了全消化道腫瘤的LA-NOSE術的「大滿貫」的可喜成績。
  • 為體重超200斤的七旬老人做結腸癌手術,有多難?
    12月9日,76歲的張燁(化名)回到了青海家中,就在幾天前,他剛剛在一千多公裡外的重慶接受了結腸癌手術。老人只覺得手術之後一身輕鬆,卻並不知道,因為他身體的特殊性,醫生挑戰了結腸癌手術的諸多不可能。如果只是一個「單純」的結腸癌患者,那麼可以直接用傳統腹腔鏡手術的方法來切除病灶。如果患者基礎疾病較多的,為了手術成功,醫生會考慮選擇開腹手術。但張燁的情況卻讓醫生們難以下手,「他很可能因肥胖導致手術切口縫合困難和術後感染,無法進行開腹手術。
  • 腹部手術史並非腹腔鏡手術的絕對禁忌
    一般情況下,原先做過腹部手術的患者,沒有醫生願意給他做腹腔鏡手術。因為上一次的手術,會導致腹腔內嚴重規粘連,腹腔鏡手術難度和風險都將增大。多數醫生將既往有腹部手術的患者列入腹腔鏡手術的禁忌。其實,很多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我在2016年5月,接收一位70多歲的腹股溝疝患者。
  • 腹部粘連有多常見?腹部手術患者的痛
    在腹部手術中,外科醫生通過切口或切口進入患者的腹部,分為腹腔鏡手術或開放式手術。 每十個人接受腹部手術的人中,超過九人都會發生腹部粘連。但是,大多數腹部粘連的人不會出現症狀或併發症。與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後的腹部粘連較為少見。 誰更有可能發生腹部粘連?
  • 結腸癌+肝轉移,冰城醫生一臺手術同時切除4處腫瘤
    手術團隊第一組(左起:王貴玉教授、湯慶超副主任醫師、馬天翼博士)負責右半結腸癌根治手術結腸癌 + 肝轉移 醫生妙手治頑疾家住哈市的王大娘今年 62 歲,近幾個月來出現了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便血、腹痛等症狀,到醫院進行腸鏡檢查和病理檢查,結果顯示王大娘患有右半結腸癌,並在進行肝臟磁共振檢查時發現了三處肝轉移灶
  • 微創技術治好了腹部大洞 腹腔鏡腹壁切口疝修補術
    什麼是腹壁切口疝?疝,在醫學上是個大概念,是指組織或器官離開原來的位置,通過先天或後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空隙進入另一部位。而腹壁切口疝,顧名思義,是指腹部手術後腹壁起主要支持作用的肌腱膜層癒合不良,腹內臟器或組織經腹壁切口突出而形成的疝,是腹部外科術後常見併發症之一。為什麼會患有腹壁切口疝呢?
  • 腹痛、便血兩個月被確診結腸癌,93歲「超高齡」老人接受結腸癌根治術
    但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高齡不一定是絕對的手術禁忌。近日,家住長沙的93歲老人張奶奶因腹痛兩個月、反覆粘液膿血便入住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微創外科,醫生結合腸鏡、病理檢查及臨床分析,張奶奶被確診為結腸癌。該院微創外科主任何恆正教授團隊,在家屬理解和有意願的前提下,做好圍手術期各項風險評估及充分應對方法後,成功為張奶奶實施了結腸癌根治術。目前張奶奶已康復出院,隨訪情況良好。
  • 中晚期結腸癌,要手術嗎?還能手術嗎?
    我們國家每年新增結腸癌患者大約20萬,腫瘤好發於回盲部、乙狀結腸,若疾病到了中晚期還沒有有效措施幹預,會是什麼樣呢?有一年,一個70多歲的老人發生了腸梗阻,腹脹如鼓,痛苦不堪。灌腸時導管進入約30多公分受阻,且有汙濁的血液流出,高度懷疑乙狀結腸腫瘤,該怎麼辦?急診行造瘻術以緩解梗阻,簡單、有效!
  • 創可貼蓋住手術切口(新術亮相)
    過去,婦科手術大多需腹部開刀、傷口較大;而如今,從住院部到門診,從釐米到毫米,從數個小時到幾十分鐘,從疤痕數十年到無疤痕,婦科手術進入到微創無痛時代。
  • 治療結腸癌的方法有哪些,怎麼治療結腸癌
    治療結腸癌的方法有哪些,怎麼治療結腸癌 時間:2020-12-10 14:54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治療結腸癌的方法有哪些,怎麼治療結腸癌治療結腸癌的方法有哪些呢,怎麼治療結腸癌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吧眾所周知,結腸癌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腫瘤疾病
  • 結腸癌肝轉移症狀有哪些?結腸癌肝轉移後肝功不好是什麼意思?
    結腸癌在臨床上比較常見,而且有些患者平時感到身體不舒服,卻經常拖延治療,最後在醫院檢查時發現得了結腸癌。後來做了手術不過遺憾的是有了肝轉移的症狀。下面我為大家講一講結腸癌肝轉移肝功不好是什麼意思,希望對於廣大朋友們防病、治病能帶來一絲幫助。
  • 醫療糾紛:結腸癌手術時,應遵守診療規範,以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
    【摘要】石某某因結腸癌在被告醫院接受治療,被告醫院違反診療規範,20天內連續做了三次手術,導致原告腹部腸瘻嚴重感染。醫療事故技術鑑定認為,構成三級戊等醫療事故,醫方承擔主要責任。法院認為被告醫院應按照70%賠償比例予以賠付,合計105791.45元。
  • 下頜角手術在哪裡選擇切口
    下頜角手術是通過磨骨、切除咬肌和手術等方式矯正肥大的下頜角,適合下頜角角度過小和下頜骨外翻增厚的人。到目前為止矯治下頜角肥大可採用口內和口外切口方法來矯治。下頜角手術在哪裡選擇切口?1、耳後切口在耳朵後面做3~4釐米切口,把下頜角切除,切口隱蔽且操作起來簡單。2、下頜下微切口應用口內外聯合切口插入電鋸的0.5~0.8釐米微小切口,切口是在下頜位下面,一般3~6個月後切口就會消失。此方法口內沒有切口,手術創傷小,手術後恢復速度快。
  • 骨科手術切口管理(綜述)
    外科手術切口併發症在臨床並不少見,如感染、切口開裂、組織癒合不美觀等。文獻報導年發生率在 1.9% 左右。對有感染高危風險的患者,如開放骨折、糖尿病神經病變等,其感染發生率急劇增加。近期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骨科的學者在 Current Orthopaedic Practice 上就骨科手術切口關閉的問題進行了詳細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