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水之教堂 - 1988年
建築是生活中的一幅畫。時常的,你融入其中,你參與其中的美,因而就此你也是美的一部分。
安藤忠雄的建築,無論大與小,都有著一種哲學氣質。他非科班出生,但也就此他的建築思想無拘無束。當然,從他建築的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受到柯布西耶的強烈影響。
現代主義是幾何的,因為幾何恰好介於具象與抽象的中間,我們甚至可以稱之為兩者之間的橋梁。
安藤忠雄的建築考慮功能的同時似乎也在考慮著哲學與宗教。
水之教堂是宗教的建築。從其名字本身及其功用即是如此。宗教本身本與任何場所毫無關係,宗教建築的目的是使得人的心靈更為聚焦於本該聚焦的東西,抑或我們可以稱之為宗教的精神。
半開放式的空間像是人半開的心扉。一半在陰暗的角落(我們總是這樣,這是人性的本性所在),一半在未明的前途與光明。前途是未明的又是光明的,這亦是宗教的教義及目的所在。
安藤忠雄設計的目的,水面是一種隱喻,是水波蕩漾,是綠草茵茵,抑或是白雪皚皚,一年四季風景隨季節而轉換,但未明的光明卻一直是在的。
那隱喻是每一個人心中的痛,又是每一個人心中的快樂。是每一對新人的企盼又是每一對新人對於未來的忐忑與不安。總之,一切都包容在了那半開半閉的空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