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進黨當局積極展開「防疫外交」,口罩大放送。且先不論臺灣的口罩是不是已經到了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所說的「自己吃剩的才要給別人」的階段,單從送口罩時的政治動作看來,民進黨當局的所謂「防疫外交」就充滿了政治算計,令人嘆為觀止。
這幾天,民進黨持續撩撥「華航」改名的議題。蘇貞昌認為,運送口罩的「華航」名稱容易引起國際誤解,以為是對岸送的口罩,這豈不讓臺灣的好心變成做白工?因此蘇貞昌要求以後「華航」運送物資時不可自我宣傳,China Airlines(華航)的字樣閃得越遠越好。此外,未來「華航」的機身要把China字變小,然後再想辦法加上大大的Taiwan;更長遠的未來則是推動「華航」改名為「臺灣航空」。
其實,兩岸的航空公司在國際民航組織(ICAO)「航空器註冊編號」的首碼都是B,而「B」代表的是「中國」。ICAO和各地民航規範都是以此編號認定該架飛機的國籍。因此,在不改航空器註冊編號的情況下,單單把機身的China Airlines改成Taiwan Airlines,其結果反而容易變成與中國山東航空等航空公司同一等級的「中國臺灣航空」。這是民進黨當局要的嗎?
所以,民進黨有本事就去ICAO要求修改航空器註冊編號,不再適用與對岸相同的首碼B。不過,自從民進黨當局「執政」以來,臺灣連ICAO的年會都進不了,改碼之事就甭提了;更何況,要改「國碼」,還得先宣布「獨立」,然後以「臺灣國」的名義加入聯合國……算了,還是作夢比較快。
再說到「援外」口罩的數量,那真的是送心酸的。在臺灣人省吃儉用加上用電幹蒸蒸反覆使用之下,擠出第一批1000萬片送出後,日前又啟動了第2波援助行動,將捐贈總數600萬醫療口罩給北歐、中東歐地區的歐盟會員國、美國受創嚴重州、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國家、「新南向國家」及其他友好國家。算一下,到底每個國家可以分到多少片口罩?
以臺灣有限的物資真要助人,應該選擇情況確實十分嚴峻的少數國家,讓他們真的可以因為臺灣的物資渡過難關,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五湖四海的捐,因為受贈國能取得口罩數量實在太有限了。這麼做讓行政程序變得更複雜,且「華航」的飛行裡程增加了許多碳足跡,未免太不環保了。
當然,贈送越多國家就會收到越多「謝謝」的機會。這陣子,各國對臺灣表示感謝的新聞,汗牛充棟、幾近洗版,彷彿臺灣是個施粥行善的大員外,令人飄飄然。看來天女散花的送法倒也不失為是提高援贈口罩CP值的好辦法。而如果口罩送人後,竟有人不知感謝,還「Errrr」的,那自然會有臺灣網軍去「收拾」。
老實說,民進黨當局要捐口罩還真得快一點,因為很多國家的生產線已經開動,要不了多久,能捐能賣的口罩一拖拉庫,臺灣的口罩恐怕也值不了幾個謝字了。好處是,到了那時,「華航」也不用改名了啦。不該說的內情,臺灣公開支持統一人員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