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改名成「中國臺灣航空」,是民進黨想要的嗎?

2021-02-14 臺灣邱毅

近日民進黨當局積極展開「防疫外交」,口罩大放送。且先不論臺灣的口罩是不是已經到了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所說的「自己吃剩的才要給別人」的階段,單從送口罩時的政治動作看來,民進黨當局的所謂「防疫外交」就充滿了政治算計,令人嘆為觀止。

這幾天,民進黨持續撩撥「華航」改名的議題。蘇貞昌認為,運送口罩的「華航」名稱容易引起國際誤解,以為是對岸送的口罩,這豈不讓臺灣的好心變成做白工?因此蘇貞昌要求以後「華航」運送物資時不可自我宣傳,China Airlines(華航)的字樣閃得越遠越好。此外,未來「華航」的機身要把China字變小,然後再想辦法加上大大的Taiwan;更長遠的未來則是推動「華航」改名為「臺灣航空」。

其實,兩岸的航空公司在國際民航組織(ICAO)「航空器註冊編號」的首碼都是B,而「B」代表的是「中國」。ICAO和各地民航規範都是以此編號認定該架飛機的國籍。因此,在不改航空器註冊編號的情況下,單單把機身的China Airlines改成Taiwan Airlines,其結果反而容易變成與中國山東航空等航空公司同一等級的「中國臺灣航空」。這是民進黨當局要的嗎?

所以,民進黨有本事就去ICAO要求修改航空器註冊編號,不再適用與對岸相同的首碼B。不過,自從民進黨當局「執政」以來,臺灣連ICAO的年會都進不了,改碼之事就甭提了;更何況,要改「國碼」,還得先宣布「獨立」,然後以「臺灣國」的名義加入聯合國……算了,還是作夢比較快。

再說到「援外」口罩的數量,那真的是送心酸的。在臺灣人省吃儉用加上用電幹蒸蒸反覆使用之下,擠出第一批1000萬片送出後,日前又啟動了第2波援助行動,將捐贈總數600萬醫療口罩給北歐、中東歐地區的歐盟會員國、美國受創嚴重州、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國家、「新南向國家」及其他友好國家。算一下,到底每個國家可以分到多少片口罩?

以臺灣有限的物資真要助人,應該選擇情況確實十分嚴峻的少數國家,讓他們真的可以因為臺灣的物資渡過難關,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五湖四海的捐,因為受贈國能取得口罩數量實在太有限了。這麼做讓行政程序變得更複雜,且「華航」的飛行裡程增加了許多碳足跡,未免太不環保了。

當然,贈送越多國家就會收到越多「謝謝」的機會。這陣子,各國對臺灣表示感謝的新聞,汗牛充棟、幾近洗版,彷彿臺灣是個施粥行善的大員外,令人飄飄然。看來天女散花的送法倒也不失為是提高援贈口罩CP值的好辦法。而如果口罩送人後,竟有人不知感謝,還「Errrr」的,那自然會有臺灣網軍去「收拾」。

老實說,民進黨當局要捐口罩還真得快一點,因為很多國家的生產線已經開動,要不了多久,能捐能賣的口罩一拖拉庫,臺灣的口罩恐怕也值不了幾個謝字了。好處是,到了那時,「華航」也不用改名了啦。不該說的內情,臺灣公開支持統一人員名單..

相關焦點

  • 民進黨要給華航「正名」,臺媒:是要改成「中國臺灣航空」?
    【來源:中國臺灣網】臺灣中華航空。(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對外捐贈口罩,卻因臺灣中華航空機身印有公司英文名「China Airlines」,遭指恐被誤會是大陸捐助,使得華航應否改名的問題又被重提。對此,臺灣地區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與蔡英文辦公室都回應,機身可先增臺灣標誌,改名則再討論。華航董事長謝世謙則表示,會遵照辦理。
  • 改名假議題 民進黨「搞飛機」
    疫情當前,民進黨當局挑動華航改名的敏感神經,既無助抗疫,也無益臺灣團結,更坐實「以疫謀獨」,激化兩岸對立,粗暴的手法,不只會傷害臺灣好不容易獲得的抗疫美名,也會讓臺灣當前些許的國際空間,陷入困境。    「華航改名」其實是被政客玩到老掉牙的假議題。
  • 民進黨把「China」變小,華航哭了
    多家臺媒11月26日消息稱,被逼改名的臺灣中華航空(華航)最新塗裝出爐了。近日有國外航空迷拍到華航最新塗裝,不僅將英文名「CHINA AIRLINES」移到機尾,字體也同步縮小。對此,有網友認為「多此一舉」「可恥又可悲」「浪費錢」。
  • 中華航空新塗裝C內藏臺灣地圖 網友:代表臺灣屬於中國
    不過,此舉仍舊讓力圖「去中國化」的民進黨相關人士不滿。綜合臺灣媒體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外蔓延初期,臺灣地區援助國外千萬片口罩,由華航貨機送至歐美,但華航英文名「China Airlines」字樣被被誤認是中國大陸航空公司的可能,因此臺灣當局藉機試圖讓華航「改名」。在當局施壓下,4月份華航討論改名議題。
  • 臺灣華航因機身標「CHINA」被民進黨要求檢討 新標識遭臺網友嘲...
    華航貨機新塗裝曝光:英文標識裡藏臺灣地圖。據島內綠媒「三立新聞網」消息,臺灣中華航空(華航)777F貨機新塗裝14日被曝光:機身英文「CARGO(貨機)」裡藏臺灣地圖形狀。
  • 華航「去中國化」新設計,網友:更突出中國臺灣了
    有關華航改名的議題在島內引發關注,14日,華航公布了家族新成員777F雙引擎全貨機的全新塗裝,只不過眼尖的網友卻認為,新設計反而更加突出了中國臺灣。
  • 被逼改名的華航機身新塗裝曝光,「CHINA」被他們弄小了
    被逼改名的華航機身新塗裝曝光,英文名「CHINA AIRLINES」縮小且後移至機尾,島內網友:多此一舉多家臺媒11月26日消息稱,被逼改名的臺灣中華航空(華航)最新塗裝出爐了。近日有國外航空迷拍到華航最新塗裝,不僅將英文名「CHINA AIRLINES」移到機尾,字體也同步縮小。對此,島內網友批評稱「多此一舉」「可恥又可悲」「浪費錢」。華航現行飛機塗裝(資料圖)。圖自臺灣《聯合報》華航最新塗裝將「CHINA AIRLINES」字樣移到機尾,字體也同步縮小。
  • 臺灣華航換了新塗裝,島內又有人「玻璃心」了?
    12月14日,中國臺灣的中華航空(華航)更新了其貨機(Cargo)的新塗裝。一些島內綠媒歡呼「機身上有臺灣」沒多久,就發現裡面中國臺灣地區的形狀,在大寫的單詞字母C裡面,而C正好是單詞China(中國)的首寫字母。
  • 被逼改名的華航機身新塗裝曝光,英文名「CHINA AIRLINES」縮小且……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多家臺媒11月26日消息稱,被逼改名的臺灣中華航空(華航)最新塗裝出爐了。近日有國外航空迷拍到華航最新塗裝,不僅將英文名「CHINA AIRLINES」移到機尾,字體也同步縮小。對此,島內網友批評稱「多此一舉」「可恥又可悲」「浪費錢」。
  • 華航貨機新塗裝英文標識暗藏臺灣地圖?
    華航貨機新塗裝英文標識暗藏臺灣地圖?據島內媒體報導,臺灣中華航空(華航)14日在公司內部網站上公布了777F貨機新塗樣貌,在圖片上可以看到,機身上的英文「CARGO」(貨機)中的字母「C」中暗藏了一個臺灣地圖形狀。  綠營政客炒作華航改名話題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而這次花樣翻新,在華航飛機外觀塗裝上放入臺灣地圖形狀,這背後的謀「獨」操作意圖也是顯而易見。
  • 被逼改名的華航機身新塗裝曝光,英文名「CHINA AIRLINES」縮小且後...
    多家臺媒11月26日消息稱,被逼改名的臺灣中華航空(華航)最新塗裝出爐了。近日有國外航空迷拍到華航最新塗裝,不僅將英文名「CHINA AIRLINES」移到機尾,字體也同步縮小。對此,島內網友批評稱「多此一舉」「可恥又可悲」「浪費錢」。
  • 被逼改名的華航機身新塗裝曝光,英文名縮小且後移至機尾,島內網友...
    多家臺媒11月26日消息稱,被逼改名的臺灣中華航空(華航)最新塗裝出爐了。近日有國外航空迷拍到華航最新塗裝,不僅將英文名「CHINA AIRLINES」移到機尾,字體也同步縮小。對此,島內網友批評稱「多此一舉」「可恥又可悲」「浪費錢」。
  • 「臺灣」有了?華航貨機新塗裝曝光:英文標識裡藏臺灣地圖
    據島內綠媒「三立新聞網」消息,臺灣中華航空(華航)777F貨機新塗裝14日被曝光:機身英文「CARGO(貨機)」裡藏臺灣地圖形狀。對此,有島內網友諷刺稱是「自嗨」「鬼鬼祟祟」↓有網友批評「正事不做,整天搞三搞四」「民進黨一天到晚都只會做偷雞摸狗的事」↓今年稍早前臺灣向歐洲捐贈口罩時,由於華航英文名「CHINAAIRLINES」中有「CHINA」,引發民進黨當局不滿,要求華航檢討塗裝。
  • 又搞「護照正名」,曾經的民進黨人揭露「臺獨」戲碼
    張孟崇:綠營其實不在乎華航是否能夠真的改名,只要過程中能夠凝聚選民支持,把反對者都貼上不愛臺灣的標籤,製造對立和仇恨,便有利民進黨永久執政。趁著臺灣捐贈口罩等防疫物資,島內「獨派」掀起一波「正名潮」。根據一些「綠委」的邏輯,華航運送貨時掛著「China Airlines」的布條,容易讓人誤以為這些物資是「中國」所贈送,讓臺灣白忙一場,因此華航必須改名。
  • 臺灣華航新塗裝曝光,英文標識裡暗藏臺地圖,臺網友嘲諷「鬼鬼祟祟」
    華航貨機新塗裝曝光:英文標識裡藏臺灣地圖。據島內綠媒「三立新聞網」消息,臺灣中華航空(華航)777F貨機新塗裝14日被曝光:機身英文「CARGO(貨機)」裡藏臺灣地圖形狀。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4月14日受訪時曾聲稱,華航這次在運送物資時,全世界感謝臺灣,但因為華航機身上標有「CHINA」,讓很多國家民眾誤以為是中國大陸送的口罩,「我們吃這種虧很多」。當時,華航稱,經討論認為要改名困難度較高,可優先在即將租借、採購的新機上,先以彩繪機方式,來增加臺灣識別。
  • 「綠委」是批評華航,還是批評蔡英文?
    華航公布貨機的新塗裝。(來源:華航)古人有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可悲的是,民進黨當局卻只會在枝微末節的小事上做文章。今年七月臺灣立法機構通過民進黨黨團的提案,建請臺交通部門應研提分期可行的華航改名計劃,前期以不涉及改約航權談判的飛機塗裝重新設計為主,並邀相關單位研議更改華航英文譯名及華航改名的各項可行方案與配套措施。簡而言之,民進黨就是對華航英譯中的 「China」看不順眼,想要去之而後快。
  • 被逼改名的華航機身新塗裝曝光,英文名「CHINA AIRLINES」快看不見了
    11月25日,有國外的航空迷在某網站上分享自己日前拍攝到臺灣中華航空(下稱華航)最新機身塗裝的照片。通過對比華航現行的機身塗裝,可以發現,英文名「CHINA AIRLINES」被移到機尾,字體也同步縮小。由此,臺媒聯合新聞網當天在報導此事時發出了前述感嘆。
  • 民進黨要再「去中國化」?綠營慣用的鼓譟炒作,這次引起反感了!
    文丨景思 審丨吉安 島內一些綠營政客一直以來試圖「去中國化」。近期,他們更是小動作不斷。相關報導稱,臺灣中華航空在內部網站上公布了華航777F貨機最新的外觀圖,根據圖片上的畫面,字母「C」中暗藏了一個臺灣地圖的形狀。
  • 省吃儉用送口罩竟用「中國」飛機運送?臺灣政客的玻璃心又碎了!
    民進黨當局最近大手筆將臺灣老百姓省吃儉用(蘇貞昌語)剩下來的口罩進行對外捐贈,但還沒高興多久,玻璃心的臺灣政客發現,執行捐贈任務的華航(臺灣中華航空)因為其英文名為「China Airlines」容易被誤認為大陸的航空公司,揚言「華航改名的時候到了」。
  • 中華航空改名第一步「先換飛機外觀塗裝」 臺灣當局要求加快進度
    航空圈訊趁著新冠肺炎疫情,臺灣當局臺灣當局繼續「去中化」,要求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華航)改名,華航最大股東——中華航空事業發展基金會(航發會)表示,已與華航開會討論此事,有共識希望在飛機塗裝上加入臺灣元素,華航評估需要1年時間,而航發會希望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