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研究生自殺事件頻發,深層原因是什麼?

2020-08-28 明哥話教育

2020年5月1日下午6時,中國傳媒學院2017級動畫藝術生研究生黃靜怡同學在家選擇墜樓身亡。

2018年12月️13日,同濟大學醫學院研究生陸經緯因常年被其導師壓榨,不堪重負,跳樓身亡。

2017年12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研究生楊寶德被發現溺亡在西安灞河,後期聊天記錄表明,導師讓其澆花、打掃辦公室、拎包、拿水、陪逛超市,並稱其為「臭小子」,用詞曖昧,經常在網上夜晚十點以後找楊聊與學術無關的瑣事。

天啊!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在百度上搜索「研究生自殺」幾個字,會蹦出一連串的相關新聞事件。為何研究生自殺事件頻發?原因到底是什麼

一、很多高學歷的研究生,只會學習,缺少耐挫能力,習慣做「老好人」,不懂得拒絕不合理的要求。

有些高分學生,從小學開始就只顧埋頭苦學,不問世事,生活中遇到挫折,不知所措,也不會和其他人溝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忽視對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很多家長在孩子回家的第一句話往往就是「今天考了多少分?在班級裡面排第幾名?」絲毫不關注孩子在學校過得怎麼樣,開心嗎?其實,孩子的內心情感世界同樣值得我們關注,一個身心健康、人格健全、遇到問題能想辦法去解決,遇事喜歡溝通,敢於對一切不合理的事或人說「不」的孩子,遠比一個只會死讀書的孩子將來更容易獲得幸福。

我上高三時,我同桌給我講,他以前在其他高中讀書時,有一個學生,學習成績非常棒,就是有一個讓人很不理解的習慣,經常早上起來不刷牙、洗臉就進教室去學習甚至連他坐了一年的同桌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試想這樣的學生,將來怎麼能夠有健全的身心呢?人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學習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絕對不是人生的全部。試想一下,這幾位研究生如果從小懂得拒絕不合理的事情,擁有獨立的人格,敢於向權威說「不」,就不會因為內心積壓太大的壓力而導致崩潰自殺。

二、我們的學校教育中缺乏對生命的教育。

長久以來,我們的學校教育一直唯分數是從,重智育,輕德育,對生命的教育更是幾乎為0。作為人這樣一個個體,要知道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沒有什麼比好好活著更重要,要學會珍愛和敬畏生命。試想一下,就算你不聽導師的,導師故意刁難你,不讓你畢業,那又如何?這張畢業證的分量難道值得我們用生命去搏?我們可以跟父母溝通,可以通過走法律程序去起訴他們,把這些導師隊伍中的害群之馬清理出去,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的真面目。

三、「導師制」中的導師是不是權力太大了?

作為研究生的「導師」,不僅要能在專業上指導他們學習,讓他們學業有成,更要成為他們的「人生導師」,利用自己閱歷為他們解答人生中的困惑。絕對不能利用手中的權力,故意打壓、刁難學生,但是就有個別導師,不配為人師表,說難聽點,「禽獸不如」!

國家有關部門應該釋放研究生導師的權力,研究生畢業時,論文答辯等各方面硬性要求,可以選擇其他的導師來評判打分;或者成立導師委員會,一旦有研究生舉報導師,必須嚴查、徹查,結果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的監督。


總之,近幾年,研究生自殺事件頻發,給我們的教育敲響了警鐘,必須要引起重視。這是一個牽扯教育面廣、層次深的問題,需要我們全方位去思考和改變,讓類似悲劇不再重演。

相關焦點

  • 小學生自殺事件頻發!
    近年來,小學生自殺事件頻頻發生,令人震驚!網曝:9歲男童上吊自殺、13歲少女跳樓自殺、還有喝上農藥自殺等等,其自殺原因有時候僅僅是一句批評、一個指責、一場考試失利、不堪學業重負、不忍父母打罵......不管小學生自殺的動機、原因如何,可悲的是一朵朵剛剛綻放的生命之花就無聲無息地凋謝了,怎能不令人痛心和惋惜呢?
  • 半月談|學生自殺事件頻發,暴露了多少教育的短板?
    學生自殺事件頻發,暴露了多少教育的短板?半月談日前,中北大學大二學生補考作弊被抓後墜亡一事引發網絡關注和熱議。近期,類似事件已發生多起:合肥15歲女孩因學習問題與父母爭吵後欲跳樓後獲救、河北9歲男童因學習壓力過大跳樓自殺……在旁人看來可以承受的挫折,卻最終轉化為不可挽救的極端後果。許多網友在問:孩子們為什麼要以如此輕忽的態度對待生命?其背後的癥結在哪裡?學生內心的真實世界是什麼樣的?為什麼家庭和學校用心呵護培養的孩子,其心理承受能力有時卻「不堪一擊」?
  • 半月談 | 學生自殺事件頻發,暴露了多少教育的短板?
    學生自殺事件頻發,暴露了多少教育的短板?半月談日前,中北大學大二學生補考作弊被抓後墜亡一事引發網絡關注和熱議。近期,類似事件已發生多起:合肥15歲女孩因學習問題與父母爭吵後欲跳樓後獲救、河北9歲男童因學習壓力過大跳樓自殺……在旁人看來可以承受的挫折,卻最終轉化為不可挽救的極端後果。
  • 學生自殺事件頻發,我們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初雪|文近期,學生自殺事件頻發:中北大學大二學生補考作弊被抓後墜樓,合肥15歲女孩因學習問題與父母爭吵欲跳樓後獲救,河北9歲男孩因學習壓力過大跳樓自殺,湖南長沙一中學男生疑因考試作弊被抓寫遺書跳樓……一條條活生生的生命告別這個世界,一個個活生生的孩子眨眼間變成了冰冷的屍體
  • 未成年人溺水事件頻發的原因分析
    但看著媒體傳出的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被奪去,作為教師的我既感到震驚卻又無奈,如今還有哪所學校敢不宣傳溺水安全,還有哪位班主任敢不進行防溺水安全教育,但為什麼就不能阻止未成年人溺水事件的發生呢?通過媒體報導可以看出,這些未成年人溺亡事件主要發生在農村,尤其是周末和節假日更是溺水事件的高發時間。
  • 學生自殺事件頻發 誰該多反思?
    當今大學生自殺率上升,跟大環境有關,跟獨生子女的養育環境也有關,但是,有些以教書育人為業的大學和大學教師,也的確對本業馬馬虎虎,看重評價考核指標,重科研、輕教學、輕育人。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5月8日至17日,短短數天內,北京已相繼有5名高校學生墜樓身亡。
  • 日本高校恐嚇郵件事件頻發,背後原因是什麼?
    校方在第一時間嚴肅對待事件,緊急通知學生們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此類事件近年來也可謂層出不窮,給社會各界都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和壓力。雖然在多數情況下只是虛張聲勢,不排除學生學業生活壓力大報復學校、公司職員工作壓力大報復社會的情況。今年在日本疫情遲遲不見好轉趨勢的情況下,更加激化了潛在的社會矛盾。疫情期間,許多大學原本就在封鎖校園的狀態,甚至進入圖書館學習都變得困難。
  • 層出不窮的研究生自殺事件,中國研究生教育體制到底有什麼問題?
    這種學生與導師之間存在矛盾,以學生選擇自殺而告終的事件已經不是個例。 這一系列的事件難免會讓人去思考,去質疑: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些悲劇? 1:目前的體制中,導師的權利過大,學生過於弱勢。 在中國目前的研究生培養體制中,導師的權利實在是太大了。
  • 上財副教授涉嫌性騷擾,為何近年高校頻發性侵事件?值得深思!
    錢逢勝事件被爆後,該校第一時間作出了回應,表示會成立調查組,對事件展開調查。目前,錢教授已經辭掉了兩家公司獨董,並且被上海財經大學通報開除,性騷擾實錘,違背師德師風的行為令人寒心!除了他,近年來多所院校出現了導師、輔導員性騷擾女學生案例,為何高校頻發性侵事件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值得深思!
  • 峨眉山山林發現兩具遺骸系自縊身亡,自殺事件傳播現狀反思
    至此,該自殺事件基本退出公眾視野。從該事件具體的傳播主體來看,現場圖片及視頻通過自媒體流出,在網絡上首先形成了一定的懸疑色彩;媒體將自媒體流出來的視頻內容以及警方通報內容作為兩大傳播點,現場視頻成為媒體報導素材,失範行為明顯,遭到輿論詬病。
  • 兒童自殺的深層原因是什麼?寫在世界精神衛生日
    其實,自從我從事心理諮詢工作以來,過一段時間就會從新聞中得知兒童自殺事件。網評和好些博主文章,常常將兒童自殺歸咎於家長,不可否認,家長可能是導火索之一(當然還會有其他導火索,這裡就不列舉了),但咎其原因,不能全怪家長,因為家長也是人,不可能事事周全、更不可能每天都充滿激情、時時保持良好的耐心。有一種情況是:因為家長平日壓抑得太多,對孩子造成精神溺愛,終有一日憋不住了,全面爆發,這時候孩子又受不了了。
  • 大連理工一研究生上吊自殺身亡,死者遺書內容曝光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研究生中自殺事件頻發,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不管這些研究生是因為什麼原因自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壓力大。也確實,首先他們年紀已經不少了,一邊是生活的壓力,一邊是學習的壓力,甚至有的研究生還有情感方面的壓力,家裡一直催著要結婚。
  • 學生自殺事件頻發,暴露了多少教育的短板?
    近期,類似事件已發生多起:合肥15歲女孩因學習問題與父母爭吵後欲跳樓後獲救、河北9歲男童因學習壓力過大跳樓自殺……在旁人看來可以承受的挫折,卻最終轉化為不可挽救的極端後果。許多網友在問:孩子們為什麼要以如此輕忽的態度對待生命?其背後的癥結在哪裡?學生內心的真實世界是什麼樣的?為什麼家庭和學校用心呵護培養的孩子,其心理承受能力有時卻「不堪一擊」?
  • 研究生心理問題是如何被忽視的?微笑式自殺
    近年來,高校學生壓力過大,抑鬱頻發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我們每年都能看到本、碩、博因課業、導師壓迫或科研壓力等原因而自殺的新聞2017 年,Science 在線報導了針對位於比利時法蘭德斯的大學的一個小規模(3659 個研究生)的精神健康調研的結果,發現 51% 的研究生存在輕度心理壓力,32% 的研究生有罹患常見精神疾病的風險;
  • 學生跳樓事件頻發,愛運動的孩子卻是例外?
    複課後學生跳樓事件頻發,全國各地紛紛傳來了震驚的消息。這些孩子小到小學生,大到初中,高中,大學生。讓我們痛心不已的同時不禁思考,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孩子不堪重負,放棄自己的生命?,在開學第一天竟跳樓自殺,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 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自殺事件:看清原因後活著才是最應該學習的
    可是,近些年來,教育領域中不良事件時常發生,特別是高層次教育中,令人惋惜的人與事深深地揪著人心。10月本是舉國歡慶的時段,然則大連理工大學研三學生自殺事件卻給眾多人上了「濃墨重彩」的一課。可以獲悉大連理工大學在教育界的分量和地位,按一般規律來說,研三學生已經走過了研究生生涯的大半,只要好好堅持完成畢業論文,該學生的前途很可期。可是,為什麼他會在臨門一腳時退縮回去呢,更甚至於走了極端,了卻生命?
  • P2P為何負面事件頻發?
    (原標題:P2P為何負面事件頻發?) 北京P2P近期為何負面事件頻發?都是網際網路金融「李鬼」惹的禍。在日前由英凡研究院舉辦的網際網路金融學術沙龍上,專家指出,跑路事件中的所謂P2P,本質上都是偽網際網路金融,為防範這些「李鬼」爆發更多風險,監管上應將真偽網際網路金融區別對待。
  • 自殺事件頻發,逆商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能力?
    前不久,最讓人揪心的新聞,恐怕就是常州小學生繆可馨的墜樓事件了,她在上完兩節作文課後,跑出教室跨越欄杆跳了下去,結束了年僅10歲的生命。據統計,疫情複課後,僅短短一周,上海初高三跳樓自殺的孩子就多達24人。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研究所曾發布《中學生自殺現象調查分析報告》,冰冷的數據令人震驚:平均每5個中學生中就有1人曾考慮過自殺。較上個世紀相比,青少年自殺率提高了60%。
  • 學生跳樓事件頻發,該如何保護我們的孩子。
    複課後學生跳樓事件頻發,全國各地紛紛傳來了震驚的消息。這些孩子小到小學生,大到初中,高中,大學生。讓我們痛心不已的同時不禁思考,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孩子不堪重負,放棄自己的生命?6月6日,山西太原,一名大學生因考場作弊被發現,哭泣20分鐘後跳樓自殺;6月1日,河南信陽,8名小學生因為抑鬱、壓力大相約輕生自殺,幸好被家長及時發現阻止了;4月13日,江蘇無錫,一名12歲的女孩,在開學第一天竟跳樓自殺,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 985碩士研究生自殺,如何識別自殺的徵兆?
    ,實驗室自殺,發博告別。其實,很多人在遭遇到失戀、失業、喪親等重大生活事件時,會萌生自殺的想法,但這並不意味著他馬上要去實施自殺。 我們需要了解的是,他想通過自殺來告訴我們什麼? 比如上面發在朋友圈的自殺信息,可能會獲得大家的同情,也可能會獲得大家金錢上的資助,幫助他渡過難關,那麼警報就可能會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