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一般指人均年收入低於一個數值的家庭人口,我們將其統稱為弱勢群體。不同國家、不同時期或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不同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貧困的標準不同。那麼農村貧困戶大病補助政策是怎樣?費用報銷流程和報銷情況怎麼樣?
農村貧困戶大病補助政策是怎樣?
1、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農村貧困人口住院費用城鄉居民醫保報銷比例提高10%;提高大病保險保障水平,降低農村貧困人口大病保險起付線50%,大病住院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提高到90%以上;提高醫療救助水平,將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範圍,對貧困人口中患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終末期腎病、兒童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等9種大病(簡稱9種大病)住院治療的低保對象和非低保對象,其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及各類補充醫療保險、商業保險報銷後,政策範圍內的自負費用,醫療救助分別按照70%、50%的比例救助。
2、農村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個人繳費部分,財政整合扶貧專項等資金,給予50%以上的補貼,特困人口全額補貼,參保達到全覆蓋;農村貧困人口參加「扶貧特惠保」家庭綜合保障保險的保費,當地政府給予不超過90%的保費補貼。
3、對罹患9種大病農村貧困人口實際醫療費用,經由基本醫療保險等各類保險以及醫療救助基金等渠道支付後,個人自付部分由定點醫院給予50%的減免。
4、農村貧困人口通過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商業保險賠付等綜合補償及定點醫院減免後,剩餘合規自付醫藥費個人支付仍有困難的,實行政府兜底保障,減輕或免除個人負擔。省級財政將適當安排獎補資金,推動市縣政府落實健康扶貧救治救助主體責任。
農村貧困戶大病補助費用報銷流程和報銷情況怎麼樣?
1、大病患者住院後,必須儘快將診斷書、本人基本醫療保險診療手冊等材料,送所住醫院醫保科登記、審驗,以免影響住院醫療費用的報銷。
2、門診醫療費用需要按照規定時間申請報銷,肝硬化等23種病門診報銷一年有兩次申請機會,白血病等7種病則每季度末都有一次申請機會。
(1)申請肝硬化等23種病的門診報銷,參保居民要持本人基本醫療保險診療手冊及申報病種所需材料於每年5月、11月到規定的定點醫院醫保科填寫相關表格進行初審;定點醫院將初審合格參保居民信息報各城鎮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最終審核合格的參保居民由各城鎮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組織發放《xx市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病醫療證》,蓋章後生效,從7月、1月開始享受門診慢性病待遇。
(2)申請白血病等7種病的門診報銷,則需要參保居民持本人基本醫療保險診療手冊,攜帶申請病種所需材料於每季度末到選擇的首診醫院醫保科進行初審,初審合格後填寫相關表格。對符合規定的門診慢性病患者發放《xx市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定病醫療證》,並按照相應的時間享受相關待遇。
以尿毒症為例,患者首先要住院治療。對於住院費用的報銷規定是這樣的:一甲醫院超200元開始報銷,符合政策的報銷比例為85%;二甲醫院超400元開始報銷,符合政策的報銷比例為70%;三甲醫院超800元開始報銷,符合政策的報銷比例為60%。
3、每個縣市對此都有出臺相關政策,例如:
(1)彬縣,所有貧困患者在縣內住院時實行「先看病、後付費」,即:取消住院押金,患者入院時只需登記備案即可。出院時鎮衛生院報銷比例由原來的90%提高到95%,取消起付線;縣級醫院扣除起付線,剩餘部分報銷比例由原來的80%提高到95%;市三級醫院報銷比例由65%提高到75%(出院時合療報銷70%,出院後患者持市三級醫院合療報銷憑證在縣市民中心「一站式」窗口,由縣民政局報銷5%),群眾一次性結算。鎮衛生院和縣級醫院在合療報銷的基礎上,提高的5%先由醫院墊付,每月月底和縣民政局結算,由民政局撥付。
(2)桐梓縣,參合群眾在縣人民醫院,中醫院,鄉鎮衛生院,縣鄉新農合經辦機構可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報。貧困人口實際報銷比例在90%以上,年度住院自付費用不超過1000元,五保戶住院實行全部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