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到大一直被老師和父母教育要活潑要多說話,小時候見人不願意打招呼,媽媽就會說這孩子就是太內向了,要學著改變,學習別人家的小孩嘴甜又活潑;長大後不喜歡跟人打交道,喜歡獨處,不愛表現,被人稱為傳說中的「社交恐懼症」,其實性格內向不是病,只不過外向的人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去展示自己,而內向的人這方面的機會就比較少。你認為性格外向一定比內向好嗎?
網友A說:兩種性格各有所長吧,不能用好壞去一概論之。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結交新朋友,更能融入到一個新的朋友社交圈裡,更容易積攢人脈,所以在銷售行業裡更佔優勢,和性格外向的人交朋友也不怕會無話可說,因為他們往往哪都能扯出一個話題來。
性格內向的人大部分偏害羞,不敢在大眾面前表現自己,但這不一定就是劣勢,在一些辦公部門或助理行業,他們會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本職工作,不給別人添麻煩。我個人其實是偏內向性格的,儘管我也嘗試過向外向性格去轉變,但好像天性不可違,索性就安穩做一個內向的人吧!
網友B說:首先我想說一下,內向和外向有時候定義並不是那麼明確,現在更多的人是介於兩者之間,就是慢熱型,就是一開始感覺不怎麼說話時間長了就感覺這人貼別能說。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都是通過網絡去和別人打交道現實生活中見了面就不知道怎麼辦了,然後現代人的防備心也比較重,見面都會自帶一面隱形的盾牌。
其次,內向和外向來講我覺得90%的工作學習社交方面都是外向比較好,但是也不能太外向,太外向了就讓人覺得這個人浮躁,不腳踏實地,內向也有好處一些比較需要安靜,耐心的工作,就需要內向的人去做。
最後我想說內向和外向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內向的人鍛鍊鍛鍊也能外向外向的人需要一些不可逆轉的變故也會變內向,我建議大家還是多多走出去,多多交朋友,然後變得外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