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旅遊,日本拉麵種類繁多,有沒有一款適合你
拉麵的故鄉毫無疑問是中國大陸,在日語中也寫拉麵,如今早已成為日本民眾的摯愛,是與咖喱飯齊名的國民食品,日本拉麵不斷進化,味道愈加醇厚,種類不斷增加,而且還打入了歐美各國的餐飲市場,如今又衣錦還鄉,在他的故鄉中國也很受歡迎。日本的拉麵館多達35000家,回到日本,第一想吃的東西就是拉麵,這是派駐中國的日本人常說的一句話,而日本拉麵也確實好吃!
這是因為拉麵已經深深融入日本人的生活,廚師們不斷鑽研烹調技藝,嚴格選擇食材和調味品,在競爭中日臻完美,日本的拉麵館實在是多,根據網際網路信息網站,從都道府縣統計排行榜看各地民眾習性的數據,日本全國的拉麵店鋪數量為35330家,平均每10萬人擁有27.71家,比例最高的是山形縣為70.92家,而店鋪不到兩位數的依次是櫪木縣、新戲縣、秋田縣、鹿兒島縣,這個統計僅僅是日本電信電話公司編撰的各行業電話號碼簿中登記在內的數字,實際上數量可能還要多,在日本拉麵館幾乎無處不在,漫步東京市內,你會隨處遇到拉麵館,通常來說他們提供的拉麵價格適中,從進店下單到上貨花不了多長時間,簡直是日本快餐,肚子有點餓的時候來一碗充飢正好,當午餐也不錯,有市場就有競爭,各家店煞費苦心,在味道和配料等方面追求與眾不同的特色,力求推出各自獨特的口味。
於是誕生了品種豐富多姿多倍而令人嘖嘖讚美的日本拉麵,甚至還湧現出了拉麵發燒友。
第一個吃拉麵的日本人,在日本最早吃拉麵的據說是江湖時代水戶藩的第二代領主德川光國,由於他曾任黃門侍郎,所以還被人稱為黃門大人,光國是從來自中國明代的流亡儒學家朱舜水,這位朱先生把堪稱拉麵祖先的中華面覲獻給了德川光國,據記載,那是用小麥粉和藕粉製作的一種類似烏龍麵的湯麵,這麵條如今被複製再現,作為當地的名產之一,水戶藩拉麵而暢銷,但是黃門大人吃的中華面並沒有原樣融入日本飲食文化中,並紮下根來。拉麵紮根日本始於明治時期,據說當時橫濱唐人街的中餐館開始出售中華湯麵,面裡還配上叉燒、筍乾和一切為二的煮雞蛋,人們把這樣的拉麵叫做中華蕎麥麵、南京蕎麥麵等,也就是這個緣故。戰敗回國人員開辦小排檔,引發拉麵爆發式普及。
拉麵與咖喱飯並肩成為日本的國民食品,似乎是從二次大戰後從中國大陸回國的人們在各地擺小攤賣拉麵開始的,在戰後混亂時期,糧食極度匱乏,小攤上供應的拉麵因便宜可口而大受歡迎,這樣的小攤漸漸的變成了店鋪,終於在日本全國出現了!任君天南地北行,麵館無不笑相迎的盛況,於是拉麵行業的競爭也愈演愈烈,花樣翻新的拉麵一個個粉墨登場,配有魚翅大龍蝦的豪華拉麵招搖上市,一碗數千日元乃至上萬日元,同時提供300日元以下特價拉麵的連鎖店也生意火紅,拉麵的生命力歸根到底在於它的經濟實惠,美味可口。滿足這些條件的極品拉麵還處於不斷摸索之中。拉麵的聖地新橫濱拉麵博物館,從新橫濱車站北口出站徒步幾分鐘,有一個食品主題樂園叫新橫濱拉麵博物館,它於1994年開業,展館內再現上世紀50年代那種令人懷念的街景,展示各種咖啡館廉價糖果小食品店及拉麵文化,同時從全國各地百裡挑一評選出的著名拉麵館還輪流在這裡開店設攤,讓參觀者能夠品嘗到來自各地的特色拉麵。
有關人士介紹稱,全店鋪拉麵一天的總銷售量平時大約為3000碗,周末節假日則達到6500碗,自開館以來,博物館的參觀者累計已突破2200萬人,一天的遊客最高紀錄為10185人,日本拉麵如今以專門的名字打入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國,同時也來到了它的故鄉中國大陸,堪稱衣錦還鄉,據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以歐美亞洲為中心,日本拉麵館正向世界各地不斷擴展,特別是紐約已成為競爭激烈的拉麵激戰區,據說該市的日本拉麵店多達50到6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