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學年,從八九月份開始。
這個事情,就連不認識幾個字的老農民也知道,只是表述的方法些許不一樣:嘎倒妹子(割倒麥子),立了秋,放假的就開學了,夠年齡的孩子也進學務門兒了(也要上學了)。
開學第一課幹什麼?
國無法規不強,人無規矩不立。開學之初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要熟悉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最好是背誦。
其次,還可以有參觀學校之類。
自己的學校。
之所以把自己的學校重點突出,是因為通常在參觀之前已經辦理完了入學手續,沒什麼極特殊的情況,接下來就得在這學校學習了。
祝願剛剛經歷過這些的學子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蓮公原創
天下並不都是一樣的。
在遙遠的南極邊上,在四面環海的島國紐西蘭,新的學年並不是從八九月份開始的,而是從一年之初的二三月份開始的。
開學之前也是經歷了每年最長的假期——聖誕假期。
開學雖然是在二三月份,但開學第一課並不是在二三月份期間。寬泛地說,開學第一課是在頭一年的七八月份就進行了。
開學第一課的內容是:參觀學校。
不一定是自己的學校。
因為參觀的時候還沒有完全辦理完入學手續,學齡的孩子可能會參觀好幾所學校,然後選擇一所最喜歡的入學。
學校通常持開放態度,也歡迎無關人群在開放日參觀學校。
校規校訓肯定也是有的,但並不是開學第一課的主要內容。
蓮公原創
參觀過程自然少不了老師們的引導。
但這裡的老師們,更喜歡把學生們推到前臺。也許是藉此減輕老師們的工作量,也許是為高年級的同學們多提供展示鍛鍊的機會,也許是覺得同齡人交流起來更有效。
記得初中參觀學校的時候,就是有羞澀的小男孩帶著一群準備入學的同齡孩子和TA們的父母參觀烹飪課教室、音樂課教室,機加工課教室等等。
參觀的時候還有學生上課,烹飪出來的披薩香氣伴隨著隔壁的音樂聲環繞於人群中,引起陣陣讚嘆聲。
春去秋來,時光荏苒。
又到每年此時的學校開放日時候,已是高中二年級的蓮公女回到家中莊嚴宣布:&34;
幫忙幹什麼?
人家沒說。
謎底是被跟著去的蓮公妻揭曉的:你閨女分了個好活兒,戴上手套拿著解剖刀解剖牛眼,讓參觀者參觀。
原因也簡單:生物課成績不錯,所以被賦予此任務。
蓮公原創
蓮公原創
蓮公原創
生物課而已,至於這麼認真嗎?
蓮公原創
蓮公原創
轉天早上,早餐煮了個蛋。我討好地殷勤道:&34;
&34;
&34;
&34;
聽得我直冒汗,&34;
&34;
好吧,我out了。
蓮公原創
遙想當初七十年代的人們初中的生物課,本來一個周就一節課,左挪用右佔用,一個學期下來,生物課本愣是沒翻開過。
意思很明白:中考又不考,擺擺形式就行了。
初中三年上過一節《生理衛生》,老師拿著課本,四十幾分鐘之內硬是把整本書讀了個遍。
讀到關鍵時候停下了:回家自己看吧,都明白怎麼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