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工程概況及編制依據
第一節 工程概況
第二節 編制依據
第二章施工臨時用電設備選擇
第三章施工臨時用電方案計算書
第四章安全用電技術措施
第五章接地設計
第一節各種接地裝置設置和接地電阻值要求
第二節接地裝置位置的確定
第三節接地裝置的確定
第六章防雷設計
第一節防雷部位的確定
第二節防雷裝置的設置
第七章防護措施
第一節外電防護措施
第二節易燃易爆物防護措施
第三節腐蝕介質防護措施
第四節機械損傷防護措施
第五節電磁感應防護措施
第六節靜電防護措施
第八章安全用電和電氣防火措施
第一節安全用電技術措施
第二節安全用電組織措施
第三節電氣防火技術措施要點
第四節建立電氣防火教育制度
第五節環境保護與職工健康安全
第九章施工臨時用電安全應急預案
第一節 施工臨時用電現場易發生重大事故的部位
第二節 應急準備和響應組織準備
第三節 施工現場的應急處理設備和設施管理
第四節 潛在危險源的應急準備和響應(事故)事件
第十章臨時用電總平面布置圖
第一章工程概況及編制依據
第一節 工程概況
1、工程概況
2、場地概況
第二節 編制依據
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範》JGJ46-2005
2、《低壓配電設計規範》GB50054-2011
3、《建築工程施工現場供電安全規範》GB50194-2014
4、《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範》GB50055-2011
5、《工業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第三版
6、《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
第二章施工臨時用電設備選擇
1、施工用電自行實施,經我公司現場實地踏勘,我單位施工用電在業主已引入現場的高壓配電櫃內引入配電箱。遵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技術規範》,用電線路採用三相五線制,施工現場用電設備實行「一機、一箱、一閘、一鎖、一漏電保護的原則」
2、合理配置、整定、更換、維修各種保護器,對電路和設備的過載、短路故障進行可行的保護。
3、所有配電箱必須箱鎖齊全,門上有警示標誌,箱內清潔、接線與開關要排列整齊,熔斷器,絲要匹配,禁止用其它金屬代替熔絲,機具必須保護接零;在更換機具設備時,配電箱要專人監護,機具設備必須定人、定機操作及管理。
4、建立本工程的機械電氣安全管理規定和各項檢查制度,施工期間日夜都應設有機電工值班,處理機電事故,非專職人員不得觸動機電設備。
3、機械設備的選用
第三章施工臨時用電方案計算書
本計算書根據《建築施工計算手冊》、《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範》JGJ46-2005。
一、用電量計算:
1、1號分箱設備用電負荷
(1)塔吊
Kx = 0.25,Cosφ = 0.5,tgφ = (1 - Cosφ^2)^0.5/ Cosφ =(1 - 0.5^2)^0.5 / 0.5 = 1.73
Pe = n × P × (εe/ε)^0.5 = 2.00 × 70.00 ×(0.25 / 1.00)^0.5 = 70.00kW
Ij1 = Kx × Pe / (1.732 × Ue × cosφ) = 0.25 × 70.00 × 1000 / (1.732 × 380 × 0.50) = 53.18A
Pjs = Kx × Pe = 0.25 × 70.00 = 17.50kW
Qjs = Pjs × tgφ = 17.50 × 1.73 = 30.31kvA
(2)螺旋鑽孔機
Kx = 0.3,Cosφ = 0.7,tgφ = (1 - Cosφ^2)^0.5/ Cosφ =(1 - 0.7^2)^0.5 / 0.7 = 1.02
Pe = n × P × (εe/ε)^0.5 = 2.00 × 40.00 ×(0.40 / 0.40)^0.5 = 80.00kW
Ij1 = Kx × Pe / (1.732 × Ue × cosφ) = 0.30 × 80.00 × 1000 / (1.732 × 380 × 0.70) = 52.09A
Pjs = Kx × Pe = 0.30 × 80.00 = 24.00kW
Qjs = Pjs × tgφ = 24.00 × 1.02 = 24.48kvA
(3)電弧焊機
Kx = 0.5,Cosφ = 0.4,tgφ = (1 - Cosφ^2)^0.5/ Cosφ =(1 - 0.4^2)^0.5 / 0.4 = 2.29
Pe = n × P × (εe/ε)^0.5 = 2.00 × 20.00 ×(0.50 / 1.00)^0.5 = 28.28kW
Ij1 = Kx × Pe / (1.732 × Ue × cosφ) = 0.50 × 28.28 × 1000 / (1.732 × 380 × 0.40) = 53.72A
Pjs = Kx × Pe = 0.50 × 28.28 = 14.14kW
Qjs = Pjs × tgφ = 14.14 × 2.29 = 32.40kvA
(4)對焊機
Kx = 0.35,Cosφ = 0.6,tgφ = (1 - Cosφ^2)^0.5/ Cosφ =(1 - 0.6^2)^0.5 / 0.6 = 1.33
Pe = n × P × (εe/ε)^0.5 = 2.00 × 16.00 ×(0.20 / 1.00)^0.5 = 14.31kW
Ij1 = Kx × Pe / (1.732 × Ue × cosφ) = 0.35 × 14.31 × 1000 / (1.732 × 380 × 0.60) = 12.68A
Pjs = Kx × Pe = 0.35 × 14.31 = 5.01kW
Qjs = Pjs × tgφ = 5.01 × 1.33 = 6.68kvA
(5)高處作業吊籃
Kx = 0.3,Cosφ = 0.6,tgφ = (1 - Cosφ^2)^0.5/ Cosφ =(1 - 0.6^2)^0.5 / 0.6 = 1.33
Pe = n × P × (εe/ε)^0.5 = 6.00 × 1.10 × (0.40/ 0.40)^0.5 = 6.60kW
Ij1 = Kx × Pe / (1.732 × Ue × cosφ) = 0.30 × 6.60 × 1000 / (1.732 × 380 × 0.60) = 5.01A
Pjs = Kx × Pe = 0.30 × 6.60 = 1.98kW
Qjs = Pjs × tgφ = 1.98 × 1.33 = 2.64kvA
(6)1號分箱計算負荷
用電設備同期使用係數Kx=0.80;
Ijs = Kx ×ΣPe / (1.732 × Ue × Cosφ) = 0.80 × 199.20 × 1000 / (1.732 × 380 × 0.75) = 322.83A;
同時要求分箱用電負荷不得小於分箱下用電設備最大計算負荷的1.1倍,故:
Ijs = max{322.83,1.1×max(53.18,52.09,53.72,12.68,5.01,)} = 322.83A
2、2號分箱設備用電負荷
(1)建築施工外用電梯
Kx = 0.85,Cosφ = 0.6,tgφ = (1 - Cosφ^2)^0.5/ Cosφ =(1 - 0.6^2)^0.5 / 0.6 = 1.33
Pe = n × P × (εe/ε)^0.5 = 2.00 × 11.00 ×(0.40 / 0.40)^0.5 = 22.00kW
Ij1 = Kx × Pe / (1.732 × Ue × cosφ) = 0.85 × 22.00 × 1000 / (1.732 × 380 × 0.60) = 47.35A
Pjs = Kx × Pe = 0.85 × 22.00 = 18.70kW
Qjs = Pjs × tgφ = 18.70 × 1.33 = 24.93kvA
(2)鋼筋調直機
Kx = 0.65,Cosφ = 0.7,tgφ = (1 - Cosφ^2)^0.5/ Cosφ =(1 - 0.7^2)^0.5 / 0.7 = 1.02
Pe = n × P × (εe/ε)^0.5 = 2.00 × 4.00 × (0.40/ 0.40)^0.5 = 8.00kW
Ij1 = Kx × Pe / (1.732 × Ue × cosφ) = 0.65 × 8.00 × 1000 / (1.732 × 380 × 0.70) = 11.29A
Pjs = Kx × Pe = 0.65 × 8.00 = 5.20kW
Qjs = Pjs × tgφ = 5.20 × 1.02 = 5.31kvA
(3)鋼筋切斷機
Kx = 0.65,Cosφ = 0.7,tgφ = (1 - Cosφ^2)^0.5/ Cosφ =(1 - 0.7^2)^0.5 / 0.7 = 1.02
Pe = n × P × (εe/ε)^0.5 = 2.00 × 5.50 × (0.40/ 0.40)^0.5 = 11.00kW
Ij1 = Kx × Pe / (1.732 × Ue × cosφ) = 0.65 × 11.00 × 1000 / (1.732 × 380 × 0.70) = 15.52A
Pjs = Kx × Pe = 0.65 × 11.00 = 7.15kW
Qjs = Pjs × tgφ = 7.15 × 1.02 = 7.29kvA
(4)鋼筋彎曲機
Kx = 0.65,Cosφ = 0.7,tgφ = (1 - Cosφ^2)^0.5/ Cosφ =(1 - 0.7^2)^0.5 / 0.7 = 1.02
Pe = n × P × (εe/ε)^0.5 = 4.00 × 3.00 × (0.40/ 0.40)^0.5 = 12.00kW
Ij1 = Kx × Pe / (1.732 × Ue × cosφ) = 0.65 × 12.00 × 1000 / (1.732 × 380 × 0.70) = 16.93A
Pjs = Kx × Pe = 0.65 × 12.00 = 7.80kW
Qjs = Pjs × tgφ = 7.80 × 1.02 = 7.96kvA
(5)木工圓鋸
Kx = 0.65,Cosφ = 0.6,tgφ = (1 - Cosφ^2)^0.5/ Cosφ =(1 - 0.6^2)^0.5 / 0.6 = 1.33
Pe = n × P × (εe/ε)^0.5 = 2.00 × 3.00 × (0.40/ 0.40)^0.5 = 6.00kW
Ij1 = Kx × Pe / (1.732 × Ue × cosφ) = 0.65 × 6.00 × 1000 / (1.732 × 380 × 0.60) = 9.88A
Pjs = Kx × Pe = 0.65 × 6.00 = 3.90kW
Qjs = Pjs × tgφ = 3.90 × 1.33 = 5.20kvA
(6)2號分箱計算負荷
用電設備同期使用係數Kx=0.80;
Ijs = Kx ×ΣPe / (1.732 × Ue × Cosφ) = 0.80 × 59.00 × 1000 / (1.732 × 380 × 0.75) = 95.62A;
同時要求分箱用電負荷不得小於分箱下用電設備最大計算負荷的1.1倍,故:
Ijs = max{95.62,1.1×max(47.35,11.29,15.52,16.93,9.88,)} = 95.62A
3、3號分箱設備用電負荷
(1)插入式混凝土振搗器
Kx = 0.7,Cosφ = 0.7,tgφ = (1 - Cosφ^2)^0.5/ Cosφ =(1 - 0.7^2)^0.5 / 0.7 = 1.02
Pe = n × P × (εe/ε)^0.5 = 6.00 × 1.10 × (0.40/ 0.40)^0.5 = 6.60kW
Ij1 = Kx × Pe / (1.732 × Ue × cosφ) = 0.70 × 6.60 × 1000 / (1.732 × 380 × 0.70) = 10.03A
Pjs = Kx × Pe = 0.70 × 6.60 = 4.62kW
Qjs = Pjs × tgφ = 4.62 × 1.02 = 4.71kvA
(2)閃光對焊機
Kx = 0.35,Cosφ = 0.6,tgφ = (1 - Cosφ^2)^0.5/ Cosφ =(1 - 0.6^2)^0.5 / 0.6 = 1.33
Pe = n × P × (εe/ε)^0.5 = 2.00 × 63.00 ×(0.50 / 1.00)^0.5 = 89.10kW
Ij1 = Kx × Pe / (1.732 × Ue × cosφ) = 0.35 × 89.10 × 1000 / (1.732 × 380 × 0.60) = 78.97A
Pjs = Kx × Pe = 0.35 × 89.10 = 31.18kW
Qjs = Pjs × tgφ = 31.18 × 1.33 = 41.58kvA
(3)單盤水磨石機
Kx = 0.4,Cosφ = 0.7,tgφ = (1 - Cosφ^2)^0.5/ Cosφ =(1 - 0.7^2)^0.5 / 0.7 = 1.02
Pe = n × P × (εe/ε)^0.5 = 2.00 × 2.20 × (0.40/ 0.40)^0.5 = 4.40kW
Ij1 = Kx × Pe / (1.732 × Ue × cosφ) = 0.40 × 4.40 × 1000 / (1.732 × 380 × 0.70) = 3.82A
Pjs = Kx × Pe = 0.40 × 4.40 = 1.76kW
Qjs = Pjs × tgφ = 1.76 × 1.02 = 1.80kvA
(4)地面水磨石機
Kx = 0.1,Cosφ = 0.45,tgφ = (1 - Cosφ^2)^0.5/ Cosφ =(1 - 0.45^2)^0.5 / 0.45 = 1.98
Pe = n × P × (εe/ε)^0.5 = 2.00 × 2.20 × (0.40/ 0.40)^0.5 = 4.40kW
Ij1 = Kx × Pe / (1.732 × Ue × cosφ) = 0.10 × 4.40 × 1000 / (1.732 × 380 × 0.45) = 1.49A
Pjs = Kx × Pe = 0.10 × 4.40 = 0.44kW
Qjs = Pjs × tgφ = 0.44 × 1.98 = 0.87kvA
(5)辦公室
Kx = 1,Cosφ = 1,tgφ = (1 - Cosφ^2)^0.5/ Cosφ =(1 - 1^2)^0.5 / 1 = 0.00
Pe = n × P × (εe/ε)^0.5 = 20.00 × 0.10 ×(0.40 / 0.40)^0.5 = 2.00kW
Ij1 = Kx × Pe / (1.732 × Ue × cosφ) = 1.00 × 2.00 × 1000 / (1.732 × 380 × 1.00) = 3.04A
Pjs = Kx × Pe = 1.00 × 2.00 = 2.00kW
Qjs = Pjs × tgφ = 2.00 × 0.00 = 0.00kvA
(6)直螺紋套筒鋼筋連接機
Kx = 0.75,Cosφ = 0.8,tgφ = (1 - Cosφ^2)^0.5/ Cosφ =(1 - 0.8^2)^0.5 / 0.8 = 0.75
Pe = n × P × (εe/ε)^0.5 = 2.00 × 3.50 × (0.40/ 0.40)^0.5 = 7.00kW
Ij1 = Kx × Pe / (1.732 × Ue × cosφ) = 0.75 × 7.00 × 1000 / (1.732 × 380 × 0.80) = 9.97A
Pjs = Kx × Pe = 0.75 × 7.00 = 5.25kW
Qjs = Pjs × tgφ = 5.25 × 0.75 = 3.94kvA
(7)3號分箱計算負荷
用電設備同期使用係數Kx=0.80;
Ijs = Kx ×ΣPe / (1.732 × Ue × Cosφ) = 0.80 × 113.50 × 1000 / (1.732 × 380 × 0.75) = 183.94A;
同時要求分箱用電負荷不得小於分箱下用電設備最大計算負荷的1.1倍,故:
Ijs = max{183.94,1.1×max(10.03,78.97,3.82,1.49,3.04,9.97,)} =183.94A
4、總箱計算負荷
總的計算負荷計算,總配電箱用電設備同期使用係數取Kx = 0.80
總的有功功率:Pjs = Kx×ΣPjs = 0.80 × 150.63 = 120.51kW
總的無功功率:Qjs = Kx×ΣQjs = 0.80 × 200.11 = 160.08kvar
總的視在功率:Sjs = (Pjs^2 + Qjs^2)^0.5 = (120.51 × 120.51 + 160.08 × 160.08)^0.5 = 200.37kVA
總的計算電流計算:Ijs = Sjs ×1000 /(1.732 × Ue) = 200.37 ×1000 / (1.732 × 380) = 304.44A同時要求總箱下計算負荷不得小於分箱計算負荷的1.1倍,故:
Ijs = max{304.44,1.1×max(322.83,95.62,183.94,)} = 355.11A
二、導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1、1號幹線上導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1.1、塔吊導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根據計算負荷,知塔吊計算電流為:
Ij1 = Kx×Pe/(1.732×Ue×cosφ) = 53.18A
(1)選擇YJV-0.6/1kV-3×35+2×16,安全載流量為164A≥53.18A。
(2)選擇開關箱內開關為HR3-100/60,其熔體額定電流為Ir = 60A ≥ 53.18A,漏電保護器為DZ47LE-60/60。
1.2、螺旋鑽孔機導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根據計算負荷,知螺旋鑽孔機計算電流為:
Ij2 = Kx×Pe/(1.732×Ue×cosφ) = 52.09A
(1)選擇YJV-0.6/1kV-3×35+2×16,安全載流量為164A≥52.09A。
(2)選擇開關箱內開關為HR3-100/60,其熔體額定電流為Ir = 60A ≥ 52.09A,漏電保護器為DZ47LE-60/60。
1.3、電弧焊機導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根據計算負荷,知電弧焊機計算電流為:
Ij3 = Kx×Pe/(1.732×Ue×cosφ) = 53.72A
(1)選擇VV22-3×10+1×6,安全載流量為64A≥53.72A。
(2)選擇開關箱內開關為HR3-100/60,其熔體額定電流為Ir = 60A ≥ 53.72A,漏電保護器為DZ47LE-60/60。
1.4、對焊機導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根據計算負荷,知對焊機計算電流為:
Ij4 = Kx×Pe/(1.732×Ue×cosφ) = 12.68A
(1)選擇VV22-3×10+1×6,安全載流量為64A≥12.68A。
(2)選擇開關箱內開關為HH3-15/15,其熔體額定電流為Ir = 15A ≥ 12.68A,漏電保護器為DZ15LE-63/15。
1.5、高處作業吊籃導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根據計算負荷,知高處作業吊籃計算電流為:
Ij5 = Kx×Pe/(1.732×Ue×cosφ) = 5.01A
(1)選擇VV22-3×10+1×6,安全載流量為64A≥5.01A。
(2)選擇開關箱內開關為HR6-160/6,其熔體額定電流為Ir = 6A ≥ 5.01A,漏電保護器為DZ15LE-40/6。
1.6、分箱B1進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根據計算負荷,知1號分箱計算電流為:Ijs= 322.83A
(1)選擇電纜YJV22-0.6/1kV-3×120+1×70,安全載流量為325A ≥322.83A,電纜截面面積為120mm2。
按照允許電壓降為5%,導線截面為:
S1 = Kx1 ×ΣPe × L1 /(C × 5 )= 0.80 × 199.20 × 20.00 / (77.00 ×5.00) = 8.28mm^2 ≤ 120mm^2
(2) 選擇開關箱內開關為HR3-600/350,其熔體額定電流為Ir = 350A ≥ 322.83A,漏電保護器為DZ20L-400/350。
符合要求
2、2號幹線上導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2.1、建築施工外用電梯導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根據計算負荷,知建築施工外用電梯計算電流為:
Ij1 = Kx×Pe/(1.732×Ue×cosφ) = 47.35A
(1)選擇VV22-3×10+1×6,安全載流量為64A≥47.35A。
(2)選擇開關箱內開關為HR5-100/50,其熔體額定電流為Ir = 50A ≥ 47.35A,漏電保護器為DZL25-100/50。
2.2、鋼筋調直機導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根據計算負荷,知鋼筋調直機計算電流為:
Ij2 = Kx×Pe/(1.732×Ue×cosφ) = 11.29A
(1)選擇VV22-3×10+1×6,安全載流量為64A≥11.29A。
(2)選擇開關箱內開關為HH3-15/15,其熔體額定電流為Ir = 15A ≥ 11.29A,漏電保護器為DZ15LE-63/15。
2.3、鋼筋切斷機導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根據計算負荷,知鋼筋切斷機計算電流為:
Ij3 = Kx×Pe/(1.732×Ue×cosφ) = 15.52A
(1)選擇VV22-3×10+1×6,安全載流量為64A≥15.52A。
(2)選擇開關箱內開關為HR6-160/16,其熔體額定電流為Ir = 16A ≥ 15.52A,漏電保護器為DZ47LE-32/16。
2.4、鋼筋彎曲機導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根據計算負荷,知鋼筋彎曲機計算電流為:
Ij4 = Kx×Pe/(1.732×Ue×cosφ) = 16.93A
(1)選擇VV22-3×10+1×6,安全載流量為64A≥16.93A。
(2)選擇開關箱內開關為HR6-160/20,其熔體額定電流為Ir = 20A ≥ 16.93A,漏電保護器為3KM1L-100/20。
2.5、木工圓鋸導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根據計算負荷,知木工圓鋸計算電流為:
Ij5 = Kx×Pe/(1.732×Ue×cosφ) = 9.88A
(1)選擇VV22-3×10+1×6,安全載流量為64A≥9.88A。
(2)選擇開關箱內開關為HR5-100/10,其熔體額定電流為Ir = 10A ≥ 9.88A,漏電保護器為DZ15LE-63/10。
2.6、分箱B2進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根據計算負荷,知2號分箱計算電流為:Ijs= 95.62A
(1)選擇電纜YJV22-0.6/1kV-3×16+1×10,安全載流量為102A ≥95.62A,電纜截面面積為16mm2。
按照允許電壓降為5%,導線截面為:
S1 = Kx1 ×ΣPe × L1 /(C × 5 )= 0.80 × 59.00 × 20.00 / (77.00 ×5.00) = 2.45mm^2 ≤ 16mm^2
(2) 選擇開關箱內開關為HH3-100/100,其熔體額定電流為Ir = 100A ≥ 95.62A,漏電保護器為DZL25-200/100。
符合要求
3、3號幹線上導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3.1、插入式混凝土振搗器導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根據計算負荷,知插入式混凝土振搗器計算電流為:
Ij1 = Kx×Pe/(1.732×Ue×cosφ) = 10.03A
(1)選擇VV22-3×10+1×6,安全載流量為64A≥10.03A。
(2)選擇開關箱內開關為HH3-15/15,其熔體額定電流為Ir = 15A ≥ 10.03A,漏電保護器為DZ15LE-63/15。
3.2、閃光對焊機導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根據計算負荷,知閃光對焊機計算電流為:
Ij2 = Kx×Pe/(1.732×Ue×cosφ) = 78.97A
(1)選擇YJV-0.6/1kV-3×10+2×6,安全載流量為81A≥78.97A。
(2)選擇開關箱內開關為HH4-100/80,其熔體額定電流為Ir = 80A ≥ 78.97A,漏電保護器為DZL25-100/80。
3.3、單盤水磨石機導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根據計算負荷,知單盤水磨石機計算電流為:
Ij3 = Kx×Pe/(1.732×Ue×cosφ) = 3.82A
(1)選擇VV22-3×10+1×6,安全載流量為64A≥3.82A。
(2)選擇開關箱內開關為HR5-100/4,其熔體額定電流為Ir = 4A ≥ 3.82A,漏電保護器為DZ15LE-40/6。
3.4、地面水磨石機導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根據計算負荷,知地面水磨石機計算電流為:
Ij4 = Kx×Pe/(1.732×Ue×cosφ) = 1.49A
(1)選擇VV22-3×10+1×6,安全載流量為64A≥1.49A。
(2)選擇開關箱內開關為HR5-100/4,其熔體額定電流為Ir = 4A ≥ 1.49A,漏電保護器為DZ15LE-40/6。
3.5、辦公室導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根據計算負荷,知辦公室計算電流為:
Ij5 = Kx×Pe/(1.732×Ue×cosφ) = 3.04A
(1)選擇VV22-3×10+1×6,安全載流量為64A≥3.04A。
(2)選擇開關箱內開關為HR5-100/4,其熔體額定電流為Ir = 4A ≥ 3.04A,漏電保護器為DZ15LE-40/6。
3.6、直螺紋套筒鋼筋連接機導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根據計算負荷,知直螺紋套筒鋼筋連接機計算電流為:
Ij6 = Kx×Pe/(1.732×Ue×cosφ) = 9.97A
(1)選擇VV22-3×10+1×6,安全載流量為64A≥9.97A。
(2)選擇開關箱內開關為HR5-100/10,其熔體額定電流為Ir = 10A ≥ 9.97A,漏電保護器為DZ15LE-63/10。
3.7、分箱B3進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根據計算負荷,知3號分箱計算電流為:Ijs= 183.94A
(1)選擇電纜YJV22-0.6/1kV-3×50+2×25,安全載流量為190A ≥183.94A,電纜截面面積為50mm2。
按照允許電壓降為5%,導線截面為:
S1 = Kx1 ×ΣPe × L1 /(C × 5 )= 0.80 × 113.50 × 20.00 / (77.00 ×5.00) = 4.72mm^2 ≤ 50mm^2
(2) 選擇開關箱內開關為HH4-300/200,其熔體額定電流為Ir = 200A ≥ 183.94A,漏電保護器為DZ20L-250/200。
符合要求
三、總箱的進線、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1、總箱的進線及開關箱內電氣設備選擇
根據前面計算的總箱計算負荷,知:Ijs = 355.11A。
(1)選擇電纜YJV22-0.6/1kV-3×150+2×70,安全載流量為357A ≥355.11A,電纜截面面積為150mm2。
按照允許電壓降為5%,導線截面為:
S0 = Kx×ΣPe×L0/(C×5) = 0.80 × 150.63 × 5.00 / (77.00 × 5.00) =1.57mm^2 ≤ 150mm^2
選擇總進線開關:HR5-630/400,其熔體額定電流為Ir = 400A。
選擇總箱中漏電保護器:DZ20L-630/400。
符合要求
第四章安全用電技術措施
一、技術措施
1、工地配電必須按TN-S系統設置保護接零系統,實行三相五線制,杜絕疏漏。所有接零接地處必須保證可靠的電氣連接。保護線PE必須採用綠/黃雙色線。嚴格與相線、工作零線相區別,嚴禁混用。
2、設置總配電箱,門向外開,配鎖,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1)配電箱、開關箱應有防雨措施,安裝位置周圍不得有雜物,便於操作。
(2)由總配電箱引至工地各分配電箱電源迴路,採用YJV銅芯導線架空或套鋼管埋地敷設。
(3)引至施工樓層用電,在建築物內預留洞,並套PVC塑料管引上,不準沿腳手架敷設。
3、用電設備與開關箱間距不大於3M,與配電箱間距不大於30M,開關箱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選用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小於0.1秒,水泵及特別潮溼場所,漏電動作電流應選用15mA。
4、配電箱、開關箱應統一編號,噴上危險標誌和施工單位名稱。
5、作防雷接地的電氣設備,必須同時作重複接地,同一臺電氣設備的重複接地與防雷接地可使用並聯於基礎防雷接地網,所有接地電阻值≤4Ω。
6、保護零線不得裝設開關或熔斷器。
7、保護零線的截面應不小於工作零線的截面。同時必須滿足機械強度要求。
8、正常情況時,下列電氣設備不帶電的金屬外露導電部分應作保護接零:
(1) 電機、局部照明變壓器、電器、照明器具、手持電動工具的金屬外殼。
(2) 電氣設備的傳動裝置的金屬部件。
(3) 配電箱(屏)與控制屏的金屬框架。
(4) 電力線路的金屬保護管、物料提升機,均設接地裝置。
10、保護零線除必須在配電室或總配電箱處作重複接地外,還必須在配電線路的中間處和末端處再做重複接地。
11、每臺用電設備應有各自專用的開關箱,必須實行「一機、一閘、一漏、一接地」制。
12、配電箱、開關箱的進線和出線口應設在箱體的下底面,嚴禁設在箱體的上頂面、側面、後面或門處。移動式配電箱的進、出線必須採用橡膠套絕緣電纜。
13、所有配電箱門應配鎖、配電箱和開關箱應由現場電工專人管理。
14、所有配電箱、開關箱應每天檢查一次,維修人員必須是專業電工,檢查維修時必須按規定穿戴絕緣鞋、手套,必須使用電工絕緣工具。
15、手持式電動工具的外殼、手柄、負荷線,插頭開關等,必須完好無損,使用前必須作空載檢查,運轉正常方可使用。
16、潛水泵的負荷線必須採用YHS型防水橡皮護套電纜,不得承受任何外力。
17、在潮溼和易觸及帶電體場所的照明電源不得大於24伏,在特別潮溼的場所,導電良好的地面工作的電源電壓不得大於12伏。
18、使用行燈的電源電壓不超過36伏,燈體與手柄應堅固,燈頭無開關,燈泡外部有保護網。
19、產生振動的機械設備的PE線的重複接地不少於兩處。
20、現場的物料提升機及外排架均應做防雷接地裝置,接地電阻值≤4Ω。
二、現場照明
1、照明燈具的金屬外殼必須保護接零。單相迴路的照明開關箱內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器。
2、室外燈具距地面不得低於3m,室內燈具不得低於2.4m。
3、鈉燈、金屬滷化物燈具的安裝高度宜在5m以上,燈線不得靠近燈具表面。
4、投光燈的底座應安裝牢固,按需要光軸方向將框軸擰緊固定。
5、燈具內的接線必須牢固,燈具外的接線必須做可靠的絕緣包紮。
三、電氣防火措施
1、電氣防火技術措施
(1) 合理配置、整定、更換各種保護電器,對電路和設備的過載、短路故障進行可靠的保護。
(2) 在電氣裝置和線路周圍不堆放易燃、易爆和強腐蝕介質,不使用火源。
(3) 在總配電房配置乾粉滅火器材,並禁止煙火。
(4) 加強電氣設備相間和相——地間絕緣,防止閃爍。
(5) 合理設置防雷裝置。
2、電氣防火組織措施
(1) 建立易燃、易爆物和強腐蝕介質管理制度。
(2) 建立電氣防火責任制,加強電氣防火重點場所煙火管理制度,並設置禁止煙火標誌。
(3) 建立電氣防火檢查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四、現場電工崗位責任制
1、對施工現場供電系統安全運行負全責。
2、負責現場用電設備的安裝拆除及維修工作。
3、對現場用電負責分配、供給及使用的交底。
4、對分包單位的用電、負責建檔、指導、監督,對違反電氣操作,使用有權制止和停止供電。
5、對違反電氣規定亂接電器的行為進行制止並及時向現場主管領導匯報。
6、對現場所有電氣按時進行巡視檢查、維修、登記工作。
7、負責宣傳安全用電和觸電急救工作。
第五章接地設計
接地裝置設計的內容和要求包括:根據施工現場對各種接地裝置設置和接地電阻值的要求,確定接地裝置位置,接地裝置類別和構成,以及人工接地裝置的結構設計與敷設。
第一節各種接地裝置設置和接地電阻值要求
施工現場的接地主要分為四種類型:一是工作接地;二是重複接地;三是防雷接地;四是防靜電接地。施工現場對各種接地裝置設置和接地電阻值的要求如下。
1.1工作接地裝置的設置和要求
在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工程中,工作接地是通過工作接地裝置實現的,其接地電阻Rg值(工頻接地電阻值)應當符合下面的規定。即:
a. 當變壓器或發電機容量>100kVA時,Rg≤4Ω;
b. 當變壓器或發電機容量≤100kVA時,Rg≤10Ω;
c. 當土壤電阻率>1000Ωm時,Rg≤30Ω。
1.2、重複接地裝置的設置和要求
在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工程中,重複接地是通過重複接地裝置實現的,其接地電阻RC值(工頻接地電阻值)應當符合下面的規定。即:
每處重複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工頻接地電阻值)RC一般為:RC≤10Ω。
在工作接地電阻值允許達到10Ω的電力系統中,PE線上所有重複接地裝置的等效接地電阻值不應大於10Ω。
1.3、防雷接地裝置的設置和要求
施工現場的防雷主要是防止直擊雷對現場高大建築機械、高架金屬設施,特別是現場作業人員身體的雷擊危害。
施工現場防直擊雷危害的基本措施是通過設置防雷接地裝置,將需要防雷的設備、設施、架構等直接接地,即所謂防雷接地。施工現場對防雷接地裝置的要求是:所有防雷接地裝置的衝擊接地電阻值RCh值不得大於30Ω,即RCh≤30Ω。
1.4、防靜電接地裝置的設置和要求
施工現場的防靜電主要是防止某些機械設備上的靜電放電引發火災和對作業人員身體的危害。
施工現場防靜電危害的基本措施主要是通過設置防靜電接地裝置將集聚在機械設備上的靜電洩漏至大地,即所謂防靜電接地。施工現場對防靜電接地裝置的要求是:所有防靜電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Rjd值一般不得大於100Ω,即Rjd≤100Ω;在高土壤電阻率地區,Rjd≤1000Ω。
第二節接地裝置位置的確定
確定施工現場各種類別接地裝置設置位置的基本原則是:靠近需要接地的部位;接地點土壤狀態良好,無雜物;鄰域環境安全,無易燃易爆物、腐蝕介質、機械損傷物等。具體設置空間位置可作如下選擇:
2.1工作接地裝置的位置——設置於電力變壓器和發電機臨近位置。
2.2重複接地裝置的位置——設置於總配電箱、分配電箱及遠端開關箱處。
2.3防雷接地裝置的位置——設置於高大建築機械(例如,塔式起重機、外用電梯等)基礎部位,以及高架金屬設施(鋼管腳手架等)底部臨近位置。
2.4防靜電接地裝置的位置——設置於產生靜電的場所。
第三節接地裝置的確定
接地裝置分為自然接地裝置和人工接地裝置兩類,以下分別介紹自然接地裝置的選擇和人工接地裝置的設計、製作、敷設程序與方法。
3.1自然接地裝置的選擇
自然接地裝置由自然接地體和接地線焊接組成。所謂自然接地體,是指原已埋入地下,並與大地土壤有良好電氣連接的金屬體或金屬結構體,例如,地下鋼筋混凝土基礎中的鋼筋結構體、金屬井管、非燃氣金屬管道、鎧裝電纜(鉛包電纜除外)的金屬外皮等。
3.2人工接地裝置的設計與敷設
人工接地裝置由人工接地體與人工接地線焊接構成。所謂人工接地體是指人為埋入地下,並與大地土壤有良好電氣連接的金屬體或金屬結構體。
作為人工接地體的材料,可以採用圓鋼、鋼管、角鋼等,不得採用螺紋鋼或鋁材。用於製作接地體的圓鋼、鋼管、角鋼等,一般應用扁鋼焊接而成為一個統一的接地體,不得採用綁紮連接,也不得採用螺栓連接。
作為人工接地線的材料一般可採用扁鋼,並且應與人工接地體焊接在一起,然後引出地面。人工接地體與人工接地線的連接同樣不得採用綁紮或螺栓連接。
為了保障人工接地體與人工接地線之間電氣連接的可靠性,人工接地線至少應從接地體的不同兩點焊接引出地面,然後再焊接在一起,並設置一個統一接線端子,作為電氣設備接地時與接地裝置的連接端。
用於連接電氣設備接地端和接地裝置接地端的(PE)接地連接線,則必須採用絕緣銅線,PE線與電氣設備接地端相連接的首端可以採用螺栓連接;PE線與接地裝置接地端相連接的末端,也可以採用螺栓連接。
人工接地裝置的設置需經過設計、製作、敷設和測試、增補等過程,直至達到其接地電阻值符合規定值要求為止。
第六章防雷設計
防雷裝置設計的主要內容是:首先,確定需要設置防雷裝置的部位,即防雷部位;其次,確定防雷裝置的設置。
施工現場的防雷主要是防直擊雷,當施工現場設置現場專用變電所時,除了要考慮設置防直擊雷裝置以外,還要考慮設置防感應雷裝置,以下分別介紹其設置規則。
第一節防雷部位的確定
1.1、防直擊雷的部位
當施工現場鄰近建、構築物等設施的防直擊雷裝置的保護範圍不能覆蓋整個施工現場時,依照規範的規定,施工現場需要按下表的要求設置防直擊雷裝置。
施工現場內機械高架設施需安裝防雷裝置的規定
實際上,施工現場需要考慮防直擊雷的部位主要是:塔式起重機、物料提升機、外用電梯等高大建築機械設備,以及鋼管腳手架、在建工程金屬結構等高架金屬設施。當施工現場內設置變電所時,該變電所也是需要考慮防直擊雷的部位。
1.2、防感應雷部位
當現場設置變電所時,防感應雷部位通常設置在變電所的進、出線處。當現場未設置變電所但設置配電室時,則其進、出線處有應考慮有防感應雷措施。
第二節防雷裝置的設置
2.1、防直擊雷裝置的設置
防直擊雷裝置由接閃器(避雷針、避雷線、避雷帶等)、防雷引下線和防雷接地體組成。
防直擊雷裝置的接閃器(避雷針)應設置於高大建築機械設備和高架金屬設施的最頂端,可採用Ф20及以上的鋼筋、圓鋼等。
防直擊雷裝置的防雷引下線可採用銅線、圓鋼、扁鋼、角鋼、鋼筋等。
防雷接地體與供配電系統接地體一樣,也可以採用非燃氣管道等電氣連接貫通可靠的自然接地體,也可以單獨敷設人工接地體。
接閃器(避雷針)、防雷上下線、防雷接地體之間必須可靠焊接。
單獨設置的防雷接地體,其衝擊接地電阻RCh值不應大於30Ω,即應當滿足關係RCh≤30Ω;
當防雷接地與用電系統PE線重複接地共用同一接地體時,由於對同一接地體來說,其衝擊接地電阻RCh值小於其工頻接地電阻RG值,所以該共同接地體的接地電阻值應符合PE線重複接地的工頻接地電阻值RG不大於10Ω的要求,即應滿足關係RG≤10Ω,以保證同時滿足PE線重複接地和防雷接地的綜合要求。
對於塔式起重機,由於其臂架長,而且使用中有迴轉運動,故在任何情況下均應設置防直擊雷裝置,其塔頂和臂架遠端可作為接閃器,不需另裝避雷針;其機體可作為防雷引下線,但應保證電氣連接;基防雷接地體可利用其基礎鋼筋混凝土結構體中的鋼筋結構,但該鋼筋結構應做等電位焊接,同時該鋼筋結構接地體還應作為塔式起重機開關箱中PE線的重複接地體共用。所以,不僅塔式起重機的金屬基座要與其基礎鋼筋混凝土結構體中的鋼筋結構做電氣連接(焊接);而且,其開關箱中的PE線亦應與該鋼筋結構有一個電氣連接(焊接)點,如下圖所示。此時,塔式起重機的基礎鋼筋混凝土結構體既作為塔式起重機的防雷接地體;又不要分割地同時作為其配電開關箱處PE線的一處重複接地。當然,這種綜合接地體的接地電阻值必須滿足其工頻接地電阻RG值不大於10Ω的要求。否則,則必須在其鄰近補充連接其他自然接地體或補充敷設人工接地體。
軌道式塔式起重機的防雷接地和軌道等電位連接,應按規範的規定設置,並作具體說明。
2.1、感應雷的防護措施
防感應雷裝置通常由避雷器和接地裝置組成。
(1)當施工現場設置有低壓配電室,但不設置臨時專用變電所時,如果配電線路為架空線路,則應在配電室外將其架空進、出線處絕緣子鐵腳與配電室接地裝置相連接,作防雷接地,以防雷電波侵入,亦兼有防直擊雷作用。如果配電線路為埋地電纜且線路較短,為防雷電波從其與架空線的連接處侵入,在電纜兩端來回反射疊加成過電壓波,並進入配電室,需在電纜兩端裝設閥型避雷器。
(2)當施工現場設置有專用臨時變電所時,其變電所的三相進線和三相出線處應各裝設一組閥型避雷器,如下圖所示。
(3)閥型避雷器的選擇應符合以下原則,即:
1)避雷器的額定電壓等級應與保護線路物額定電壓等級保持一致,並且不得低於安裝地點可能出現的最大對地工頻電壓。
2)避雷器的工頻放電電壓和衝擊放電電壓上限值應低於電網(包括直接連連於電網上的相關電氣設備)相應的(工頻的或衝擊的)絕緣水平。
2.3、防雷保護範圍
防雷保護範圍是指接閃器對直擊雷的保護範圍。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建築物防雷設計規範》GB50057-2010,接閃器防直擊雷的保護範圍按「滾球法」確定。
防雷裝置設計完成後,要形成一個包括防雷部位確定及其相關防雷裝置具體設置方式方法的設計說明書。
第七章防護措施
施工現場有關電氣安全的危險環境因素主要有外電線路、易燃易爆物、腐蝕介質、機械損傷,以及強電磁輻射的電磁感應和有害靜電等。對於不同現場具體存在的危險環境因素,均應有相應的防護措施。
第一節外電防護措施
外電防護主要是防止現場作業人員意外觸碰現場以外的外界電力線路而發生的人體直接接觸觸電事故,施工現場要根據現場勘測結果確認的現場外界電力線路狀況,編制「專項外電防護方案或外電防護措施」,其基本內容如下:
1.1 保證安全操作距離
施工現場如果確認存在外電防護問題,則其首要的防護措施就是保證安全操作距離。為了保證安全操作距離,就必須遵守規範的下述規定。
(1)在建工程不得在外電架空線路正下方施工、搭設作業棚、建造生活設施或堆放構件、架具、材料及其他雜物等。
(2)在建工程(含腳手架)的周邊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不應小於下表所列數值。
在建工程與外電架空線路邊線之間的安全操作距離
註:上、下腳手架的斜道不宜設在有外電線路的一側。
(3)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外電架空線路交叉時,架空線路的最低點與路面的垂直距離不應小於下表所列數值。
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架空線路交叉時的最小垂直距離
(4)起重機嚴禁超過無防護設施的外電架空線路作業。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吊裝時,起重機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在最大偏斜時與架空線路的最小距離不得小於下表所列數值。
起重機與外電架空線路間的最小安全距離
(5)施工現場開挖溝槽邊緣與外電埋地電纜溝槽邊緣之間的距離不得小於0.5m。
(6)施工現場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開挖溝槽時,必須會同有關部門採取加固措施,防止外電架空線路電桿傾斜、懸倒。
1.2架設安全防護措施
當施工現場與外電線路之間不能保證安全操作距離時,則必須在施工現場與外電線路之間架設安全防護措施。實施強制性絕緣隔離防護,為此應事先編制架設方案,並經有關部門批准。防護設施架設方案主要應包括以下內容。
(1)規定防護設施的材料:按照規範的規定,架設外電防護設施宜採用木、竹或其他絕緣材料,不宜採用金屬材料,以防止因電場感應使防護設施帶電。
(2)確定防護設施的結構:防護設施結構的形態通常有屏障、遮欄、圍欄、保護網等,具體確定防護設施的結構時,應根據現場勘測資料確定其結構形式,繪製相關設計圖紙。所確定和設計的防護設施必須達到堅固、穩定和嚴密的規範化標準,應能承受施工過程中人體、工具、器材、落物的意外撞擊和風雨、機械振動等不良環境因素的衝擊,而保持其有效防護功能,即不歪斜、不扭曲、不鬆動,特別要保證不懸倒、不塌落;應能防止固體異物穿越,防護等級應達到IP30級。所謂IP30級的規定,是指防護設施的縫隙,能防止Ф2.5mm固體異物穿越。
在確定防護設施結構時,必須保證防護設施與外電線路之間一定的安全距離。按照規範的規定,該安全距離不應小於下表所列數值(表中,外電線路電壓等級≤10kV的規定適用於220/380V線路)。
防護設施與外電架空線路間的安全距離
註:考慮到防護設施架設安全,表中數值大於通常的安全距離數值。
防護設施還要在醒目位置設置警告標誌牌。
(3)防護設施架設的實施:防護設施架設的實施必須有嚴格的人員組成和嚴密的組織結構。即要明確確定專業架設人員、指揮人員、監護人員,以及具體的架設方法、架設流程和安全保護措施。
1.3無任何防護措施時不得強行施工。
對外電線路無法架設防護設施的施工現場,如欲繼續施工作業,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與有關部門協商,使外電線路暫時停電或遷移,或改變在建工程的位置;否則,嚴禁強行施工。
第二節易燃易爆物防護措施
施工現場對易燃易爆物的防護,主要是防止因用電系統在運行程中或發生故障時產生的高熱、電火花或電弧點燃易燃易爆物,從而引發電氣火災。編制易燃易爆物防護措施,就是為了消除現場潛在的易燃易爆物相關的電氣火災隱患,杜絕相關電氣火災事故的發生。因此,針對易燃易爆物的防護措施應體現如下兩個基本點,即:
(1)電氣設備現場周圍應無易燃易爆物,或隨時對其進行消除。
(2)電氣設備對其周圍易燃易爆物應採取有效阻斷、阻燃隔離。
第三節腐蝕介質防護措施
施工現場對腐蝕介質的防護,主要是防止用電系統線路和設備因受酸、鹼、鹽等腐蝕介質腐蝕或受其他汙源汙染導致絕緣損壞、漏電,從而引發人身觸電和電氣火災事故的發生。因此,針對腐蝕介質的防護措施與針對易燃易爆物的防護措施相似,亦應體現相似的兩個基本點,即:
(1)電氣設備現場周圍應無汙源和腐蝕介質,或隨時對其進行清除。
(2)電氣設備對其周圍酸、鹼、鹽等腐蝕介質、汙染源以及特殊地域性酸雨、鹽霧等應採取阻斷、隔離。
第四節機械損傷防護措施
電氣設備(包括線路)的機械損傷防護主要是防止因機械損傷引發觸電和電氣火災。因此,施工現場必須結合施工工藝過程和實際用電情況,對有關電氣設備和配電線路制定有針對性的防護措施,其基本點應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即:
(1)電氣設備的設置位置應能避免各種施工落物的打擊,或設置防護棚保護。
(2)用電設備負荷線不應拖地放置。
(3)電焊機二次線應避免在鋼筋網面上拖拉和踩踏。
(4)穿越道路的線路或者架空,或者穿管埋地保護,嚴禁明鋪地面。
(5)加工廢料和施工材料堆場不要接觸電氣設備和線路。
第五節電磁感應防護措施
為了防止強電磁波輻射在塔式起重機吊鉤或吊繩上產生高頻對地電壓的危害,在受強電磁波危害的施工現場,可對塔式起重機採取如下綜合防護措施:
(1)地面操作者穿絕緣膠鞋,戴絕緣脫皮手套。
(2)吊鉤用絕緣皮包裹或吊鉤與吊繩間用絕緣材料隔離。
(3)掛裝吊物時,將吊鉤掛接臨時接地線。
第六節靜電防護措施
為了消除靜電對人體的危害,對產生靜電的設備可採取接地洩漏措施,接地電阻值一般≤100Ω;高土壤電阻率地區,接地電阻值一般≤1000Ω。
第八章安全用電和電氣防火措施
第一節安全用電技術措施
1. 所有進現場的變、配電裝置,配電線、纜,用電設備,必須預先經過檢驗、測試,合格後方可使用。不得採用殘缺、破損等不合格產品。
2. 用電系統中的三級配電系統,TN—S接零保護系統,短路、過載、漏電保護系統必須按《規範》規定始終保持完好,不得隨意變動。
3. 配電裝置必須裝設端正、牢固,不得拖地放置;周圍不得有雜物、雜草。
4.配電裝置的進線端必須作固定連接,不得用插座、插頭作活動聯接;進出線上嚴禁搭、掛、壓其它物體。
5.移動式配電裝置遷移位置時,必須先將其前一級電源隔離開關分閘斷電,嚴禁帶電搬運。
6. 配電線路不得明設於地面,嚴禁行人踩踏和車輛輾壓,嚴禁拖地浸水和埋壓;線纜接頭必須連接牢固,並作防水絕緣包紮,嚴禁裸露帶電線頭,嚴禁徒手觸摸帶電線路和在鋼筋、地面上拖拉帶電線路。
7. 用電設備嚴禁濺水和浸水,已經濺水或浸水的用電設備必須停電處理,未斷電時嚴禁徒手觸摸和打撈。
8. 用電設備移位時,必須首先將其電源隔離開關分閘斷電,嚴禁帶電搬運;搬運時嚴禁拖拉其負荷線。
9. 照明燈具的開式和電源電壓必須符合《規範》關於使用場所環境條件的要求,嚴禁將220V碘鎢燈作行燈使用。
10. 停電作業必須採取以下措施
①需要停電作業的設備或線路必須在其前一級配電裝置中將相應電源隔離,開關分停、送電指令必須由同一人下達;
②送電前,必須先行拆除加掛的接地線;
③停、送電操作必須有兩人進行,一人操作,一人監護,並應穿戴絕緣防護用品。
④使用電工絕緣工具。
第二節安全用電組織措施
1. 建立完善的用電組織設計和安全用電技術措施的編制、審查、批准制度及相應的檔案管理制度,奠定科學管理基礎。
2. 建立安全技術交底制度,通過技術交底提高電工和各類人員安全用電意識和技術水平。
3. 建立並嚴格執行定期安全檢測制度。主要檢測項目應是:
1)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
2)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
3)漏電保護器額定漏電動作參數值 。
各項定期安全檢測工作,均應記錄存檔。記錄內容應包括:檢測時間,檢測地點,檢測設備,檢測項目,檢測儀器,監測人,檢測結果等。
對於各項定期安全檢測工作,可調設計檢測表,以方便監測記錄。定期安全檢測記錄,應及時完整歸檔。
4. 建立電工巡檢、維修、拆除制度。
對巡檢、維修、拆除工作要記錄,記錄內容包括: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工作結果、相關人員(工作人員及驗收人員或認可人員)等,並應定期存入檔案。
5. 建立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教育培訓工作要做完整記錄。記錄內容包括:教育培訓時間、教育培訓地點、教育培訓相關人員、教育培訓內容、教育培訓效果等。通過教育培訓,提高各類相關人員安全用電基礎素質。
教育培訓工作記錄要於工作結束後及時歸檔。
6. 建立安全檢查評估制度。
通過定期檢查發現和處理隱患,對安全用電狀況作出量化科學評估,並建立相應的方案記錄,及時歸檔。對於存在的問題要及時交付有關部門和人員,並督促其及時處置。
7. 建立安全用電責任制,對用電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監護、檢查、維修、遷移、拆除等分層次落實到人,並輔以必要的獎懲。
8. 建立安全用電管理責任制,將安全用電管理納入各級相關領導和管理者的職責中,以全面提高安全用電的科學管理水平。
第三節電氣防火技術措施要點
1、合理配置用電系統的短路、過載、漏電保護電器。
2、確保PE線連接點的電氣連接可靠。
3、在電氣設備線路周圍不堆放並清除易燃易爆和腐蝕介質或作阻燃隔離防護。
4、不在電氣設備周圍使用火源,特別在變壓器、發電機等場所嚴禁菸火。
5、在電氣設備相對集中場所,如變電所、配電室、發電機室等場所配置可撲滅電氣火災的滅火器材。
6、按規範規定設置防雷裝置。
4、電氣防火組織措施要點
1. 建立易燃易爆物和腐蝕介質管理制度。
2. 建立電氣防火責任制。
確定分級、分區電氣防火,明確分級、分區電氣防火職責。
3. 加強電氣防火重點場所煙火管制,設置禁止煙火標誌。
第四節建立電氣防火教育制度
定期進行電氣防火知識宣傳教育,提高種類人員電氣防火意識和電氣防火知識水平,教育和類人員學會和掌握撲滅電氣火災的組織和方法。
電氣防火教育要有文字記錄,並及時歸檔。
5. 建立電氣防火檢查制度。
電氣防火檢查發現的問題要及時交辦自理,不得拖延、推諉,不得遺留任何隱患。
電氣防火檢查要有文字記錄,並及時歸檔。
6. 建立電氣火警預報制。
對可能引發電氣火災場所和開發部,要及時通報有關人員知悉,並記錄存檔。
7. 建立電氣防火領導體系及電氣防火隊伍。
電氣防火領導體系及電氣防火隊伍的組成人員要具體明確,以文字的形式公式並存檔。
8. 電氣防火措施可與一般防火措施一併編制。
第五節環境保護與職工健康安全
1、組織職工學習環保知識,加強環保意識,使大家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電工維修焊接中產生的廢棄物如電焊渣、廢棄的焊材,應及時回收,按地方和環保部門的要求進行處理。通過優化工藝、材料定額包幹使用等措施儘量減少廢棄物產生的數量。
3、油漆、油料應妥善存放和使用,庫房地面和牆面要做防滲漏的特殊處理,儲存、使用、保管專人負責,避免滴、漏汙染水體和土壤。油漆包裝物應統一收集處理,不應隨意拋棄。
4、通過適當的培訓與教育形式來提高職工的職業安全健康意識與知識,並建立相應的程序與規定,確保他們遵守企業的各項安全健康規定與要求,並促進他們積極地參與體系實施和以高度責任感完成其相應的職責。
5、應定期組織職工進行健康查體,按規定統一佩戴安全防護用品及證卡上崗。
第九章施工臨時用電安全應急預案
第一節 施工臨時用電現場易發生重大事故的部位
1、機械傷害(鋸木機、砂漿機、攪拌機、提升機等)。
2、觸電事故(電焊機、臨時照明等)。
3、火災(電箱及電線短路引起等)。
第二節 應急準備和響應組織準備
1、目的:為了保護本企業從業人員在施工活動中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證本企業在出現生產安全事故時,能夠及時進行應急救援,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安全事故給本企業及本企業員工所造成的損失,成立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
2、施工現場生產安全應急救援小組
3、指揮機構的設置
4、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成員經培訓,掌握並且具備現場救援救護的基本技能,施工現場生產安全應急救援小組必須配備相應的急救器材和設備。小組每月進行1-2次應急救援演習和對急救器材設備的日常維修、保養,從而保證應急救援時正常運轉。
5、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程序
工地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設值班電話並保證24小時輪流值班。
如發生產安全事故立即上報,具體上報程序如下:
現場第一發現人→現場值班人員→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公司值班人員→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向上級部門報告。
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後,應急救援組織立即啟動如下應急救援程序:
現場發現人:向現場值班人員報告;
現場值班人員:控制事態保護現場組織搶救,疏導人員;
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組織組員進行現場急救,組織車輛保證道路暢通,送往最佳醫院;
公司值班人員:了解事故及傷亡人員情況;
公司生產安全應急救援小組:了解事故及傷亡人員各簡況及採取的措施,成立生產安全事故臨時指揮小組,進行善後處理事故調查,預防事故發生措施的落實,並上報上級部門。
6、應急救援小組職責
⑴組織檢查各施工現場及其它生產部門的安全隱患,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責任制,貫徹執行各項安全防範措施及各種安全管理制度。
⑵進行教育培訓,使小組成員掌握應急救援的基本常識,同時具備安全生產管理相應的素質水平,小組成員定期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提高職工安全生產技能和安全生產素質。
⑶制定生產安全應急救援預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並組織實施,確定企業和現場的安全防範和應急救援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檢查、驗收、監控和危險預測。
第三節 施工現場的應急處理設備和設施管理
1、應急電話
(1)應急電話的安裝要求
工地應安裝電話,無條件安裝電話的工地應配置行動電話。電話可安裝於辦公室、值班室、警衛室內。在室外附近張貼119電話的安全提示標誌,以便現場人員都了解,在應急時能快捷地找到電話撥打報警求救。電話一般應放在室內臨現場通道的窗扇附近,電話機旁應張貼常用緊急急用查詢電話和工地主要負責人和上級單位的聯絡電話,以便在節假日、夜間等情況下使用,房間無人上鎖,有緊急情況無法開鎖時,可擊碎窗玻璃,便可以向有關部門、單位、人員撥打電話報警求救。
(2)應急電話的正確使用
為合理安排施工,事先撥打氣象專用電話,了解氣候情況撥打電話121,掌握近期和中長期氣候,以便採取針對性措施組織施工,既有利於生產又有利於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工傷事故現場重病人槍救應撥打120救護電話,請醫療單位急救。火警、火災事故應撥打119火警電話,請消防部門急救。發生搶劫、偷盜、鬥毆等情況應撥打報警電話110,向公安部門報警。煤氣管道設備急修,自來水報修、供電報修,以及向上級單位匯報情況爭取支持,都可以通過應急電話達到方便快捷的目的。在施工過程中保證通訊的暢通,以及正確利用好電話通訊工具,可以為現場事故應急處理髮揮很大作用。
(3)電話報救須知
應急救援通訊網絡:
廣元市110報警服務臺;
火警119;
急救120;
交警122;
氣象站:121;
市防疫站:0839-3223643;
市疾控中心:0839-3223643。
撥打電話時要儘量說清楚以下幾件事:
1)說明傷情(病情、火情、案情)和已經採取了些什麼措施,以便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急救的準備。
2)講清楚傷者(事故)發生在什麼地方,什麼路幾號、靠近什麼路口、附近有什麼特徵。
3)說明報救者單位、姓名(或事故地)的電話或手機號碼以便救護車(消防車、警車)找不到所報地方時,隨時通過電話通訊聯繫。基本打完報救電話後,應問接報人員還有什麼問題不清楚,如無問題才能掛斷電話。通完電話後,應派人在現場外等候接應救護車,同時把救護車進工地現場的路上障礙及時予以清除,以利救護到達後,能及時進行搶救。
2、急救箱
(1)急救箱的配備
急救箱的配備應以簡單和適用為原則,保證現場急救的基本需要,並可根據不同情況予以增減,定期檢查補充,確保隨時可供急救使用。
1)外用藥品:雙氧水、紅藥水、碘酒、消毒的棉籤、藥棉、紗布、膠布、繃帶、創可貼、跌打紅花油、眼藥水、燙火膏、清涼油或驅風油、三角巾、急救包。
2)內服藥品:人丹、十滴水、保濟丸或藿香正氣丸、一般退燒藥品。
(2)急救箱使用注意事項
1)有專人保管,但不要上鎖。
2)定期更換超過消毒期的敷料和過期藥品,每次急救後要及時補充。
3)放置在合適的位置,使現場人員都知道。
3、其他應急設備和設施
由於在現場經常會出現一些不安全情況,甚至發生事故,或因採光和照明情況不好,在應急處理時就需配備應急照明,如可充電工作燈、電筒、油燈等設備。
由於現場有危險情況,在應急處理時就需有用於危險區域隔離的警戒帶、各類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標誌牌。
有時為了安全逃生、救生需要,還必須配置安全帶、安全繩、擔架等專用應急設備和設施工具。
第四節 潛在危險源的應急準備和響應(事故)事件
1、機械傷害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
(1)應急準備
A、組織機構及職責
1)項目部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
組長:項目經理
組員:生產負責人 安全員 各專業工長 技術員 質量員 值勤人員
2)機械傷害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突發機械傷害事故的應急處理。
B、培訓和演練
1)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項目部每年進行一次按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後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
2)施工管理部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C、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
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單架、跌打損傷藥品、包紮紗布。
2)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並加強日常管理。
(2)應急響應
A、防機械傷害事故事故發生,項目部成立義務小組,由項目經理擔任組長生產負責人及安全員,各專業正長為組員,主要負責緊急事故發生時有條有理的進行搶救或處理,管理人員及後勤人員,協助相關輔助工作。
B、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後,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生產負責人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紮、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山水、電工長協助立外搶救工作,門衛在大門口迎接來救護的車輛,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C、事故後處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6)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2、觸電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
(1)應急準備
A、組織機構及職責
1)項目部觸電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
組長:項目經理
組員:生產負責人 安全員 各專業工長 技術員 質量員 值勤人員
2)觸電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突發觸電事故的應急處理。
B、培訓和演練
1)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項目部每年進行一次按觸電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後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
2)施工管理部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C、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
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單架。
2)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並加強日常管理。
(2)應急響應
A、脫離電源對症搶救
當發生人身觸電事故時,首先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迅速急救,關鍵是「快」
B、對於低壓觸電事故,可採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1)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插銷,可立即拉開電源開關或拔下電源插頭,以切斷電源。
2)可用有絕緣手柄的電工鉗、乾燥木柄的斧頭、乾燥木把的鐵鍬等切斷電源線。也可採用乾燥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離電源。
3)當電線搭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也可用乾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為工具,拉開提高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觸電者。
C、對於高壓觸電事故,可採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1)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
2)帶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按順序拉開開關。
3)用高壓絕緣杆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
D、觸電者如果在高空作業時觸電,斷開電源時,要防止觸電者摔下來造成二次傷害
1)如果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無力或者觸電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並送醫院。
2)如觸電者傷勢較重,已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存在,應將觸電者抬至空氣暢通處,解開衣服,讓觸電者平直仰臥,並用軟衣服墊在身下,使其頭部比肩稍低,不妨礙呼吸,如天氣寒冷要注意保溫,並迅速送往醫院。如果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發生痙攣,應立即準備對心臟停止跳動或者呼吸停止後的搶救。
3)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呼吸停止或心臟跳動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臟擠壓法進行搶救,並送往醫院。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不應停止搶救,許多觸電者就是在送往醫院途中死亡的。
4)人觸電後會出現神經麻痺、呼吸中斷、心臟停止跳動、呈現昏迷不醒狀態,通常都是假死,萬萬不可當作「死人」草率從事。
5)對於觸電者,特別高空墜落的觸電者,要特別注意搬運問題,很多觸電者,除電傷外還有摔傷,搬運不當,如折斷的肋骨扎入心臟等,可造成死亡。
6)對於假死的觸電者,要迅速持久的進行搶救,有不少的觸電者,是經過四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搶救而搶救過來的。有經過六個小時的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擠壓法搶救而活過來的實例。只有經過醫生診斷確定死亡,停止搶救
E、人工呼吸是在觸電者停止呼吸後應用的急救方法。各種人工呼吸方法中以口對口呼吸法效果最好
1)施行人工正呼吸前,應迅速將觸電者身上妨礙呼吸的衣領、上衣等解開取出口腔內妨礙呼吸的食物,脫落的斷齒、血塊,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觸電者仰臥,並使其頭部充分扣仰(可用一隻手託觸電者頸後),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暢通。
2)救護人員用手使觸電者鼻孔緊閉,深吸一口氣後緊貼觸電者的口向內吹氣,約2秒中。吹氣大小,要根據不同的觸電人有所區別,每次呼氣要個觸電者胸部微微鼓起為宜。
3)吹氣後,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並放鬆觸電者的鼻子,使空氣呼出,約3秒中。然後再重複吹氣動作。吹氣要均勻,每分鐘吹氣呼氣約12次。觸電者已開始恢復自由呼吸後,還應仔細觀察呼吸是否會再度停止。如果再度停止,應再繼續進行人工呼吸,這時人工呼吸要與觸電者微弱的自由呼吸規律一致。 .
4)如無法使觸電者把口張開時,可改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即捏緊嘴巴緊貼鼻孔吹氣。
F、胸外心臟擠壓法是觸電者心臟停止跳動後的急救方法
1)做胸外擠壓時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方,姿勢與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相同,救護者跪在觸電者一側或跪在腰部兩側,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處。掌根用力向下(脊背的方向)擠壓壓出心臟裡面的血液。成人應擠壓3~5cm,以每秒鐘擠壓一次,太快了效果不好,每分鐘擠壓60次為宜。擠壓後掌根迅速全部放鬆,讓觸電者胸廓自動恢復,血液充滿心臟。放鬆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部。
2)應當指出,心臟跳動和呼吸是無法聯繫的。心臟停止跳動了,呼吸很快會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臟跳動也維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都停止了,應當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I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如果現場只有一人搶救,兩種方法交替進行。可以擠壓4次後,吹氣一次,而且吹氣和擠壓的速度都應提高一些,以不降低搶救效果。
3)對於兒童觸電者,可以用一隻手擠壓,用力要輕一些免損傷胸骨,而且每分鐘宜擠壓100次左右。
G、事故後處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6)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3、火災
發生潛在(事故)事件物質:吸菸、火種、明火作業、臨電火災
發生潛在(事故)事件場所:辦公、生產作業、休息區域、油料存放區
發生潛在(事故)事件場所配備器材:滅火器材、消防水源
應急計劃:每年一次
應急準備和響應物資:簡易擔架、跌打損傷藥品、滅火器材
(1)應急準備
A、組織機構及職責
1)項目部火災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
組長:項目經理
組員:生產負責人 安全員 各專業工長 技術員 質量員 值勤人員
2)火災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機關突發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理。
B、培訓和演練
1)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全項目部每年進行一次按火災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後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
2)施工管理部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消防知識培訓,並負責對消防措施的檢查指導。
C、應急物資的維護、保養及測試
1)加強對各種消防器材消防設施的日常管理,機關要配齊、配全滅火器。消防栓確定專人負責,定期檢查、測試,隨時保持良好狀態。
2)保衛人員每月檢查—次滅火器及消防設施。
3)每季度進行一次消防栓檢查和測試保持良好狀態。
(2)應急響應
A、為了防止各種火災事故的發生,各項目部的施工:現場,應設置明顯的安全出入口標誌牌,按總人員組建義務防火小組。組長由項目經理承擔,組員:生產負責人、安全員、各專業工長、技術員、質量員、值勤人員,項目經理為現場總負責人,生產負責人負責現場撲救工作,各專業各負其責。
安全員負責組織有關人員聯繫就近醫院,將傷員外送或就地護理。重點防火部位:油漆倉庫應設在有充足水源、消防車能駛到的地方,倉庫四周應有不小於3.5m的平坦空地作為消防通道。通道上禁止堆放障礙物。在施工過程中,如電線起火,應用乾粉滅火器或防火砂,禁止使用水滅火,以免發生觸電事故。使傷害減少到最低程度。
B、項目部火災處理程序
發生火情,第一發現人應高聲呼喊,使附近人員能夠聽到或協助撲救,同時通知施工管理部,安全員負責撥打火警電話「119"。電話描述如下內容:單位名稱、所在區域、周邊顯著標誌性建築物、主要路線、候車人姓名、主要特徵、等候地址、火源、著火部位、火勢情況及程度。隨後到路口引導消防車輛。
1)發生火情後,電工負責斷電,水工負責水源,消防工組織各部門人員用滅火器材等進行滅火。如果是由於電路失火,必須先切斷電源,嚴禁使用水或液體滅火器滅火以防觸電事故發生。
2)火災發生時,為防止有人被困,發生窒息傷害,準備部分毛巾,溼潤後蒙在口、鼻上,搶救被困人員時,為其準備同樣毛巾,以備應急時使用,防止有毒有害氣體吸入肺中,造成窒息傷害。被燒人員救出後應採取簡單的救護方法急救,如用淨水衝洗一下被燒部位,將汙物衝淨。再用乾淨紗布簡單包紮,同時聯繫急救車搶救。
3)火災事故後,保護現場,組織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必須以最快的方式逐級上報,如實匯報,不得隱瞞。
4)寫出書面報告,內容包括:
①發生的時間、地點、企業名稱。
②事故發生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③事故的原因判斷。
④事故發生後採取的措施及控制情況。
⑤找出負責人,制定防止火災發生的預防措施。
第十章臨時用電總平面布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