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該從何時開始
專家主張從幼兒園抓起
曾璇、黃靜、羅瓊
追蹤性騷擾
本報訊 記者曾璇,實習生黃靜、羅瓊報導:如何避免伸向孩子的「魔手」?本版昨日的「銳話題」———「性騷擾呈低齡化,逾半小學女生不知如何應對」,背後隱藏著一個共同的關注點:防範性騷擾,必須做好性教育;而性教育又該從何時開始?
幼兒園性騷擾並不少見
「廣州媽媽網」上,一位媽媽的帖子《如何處理寶寶在幼兒園被性騷擾》點擊率很高。
帖子如下:寶寶在幼兒園讀小班,幫她洗澡洗到下體時,她說痛。問其原因,她才說:在幼兒園睡午覺時,睡旁邊的小男孩要求互看下體,他還用手抓寶寶的私處。我聽了,很氣憤,我是否應該跟老師說,還是跟小男孩的父母說?沒想過要誰負責,只是覺得幼兒園男女同睡是否合理?
瀏覽跟帖,既有父母自責「從未想過幼兒園裡也會有性騷擾」、「女兒已三歲,但我從沒教育過她如何保護自己」,也有不少父母支招:首先應從自己做起,要教孩子保護自己,告訴孩子這是每個人的私處,不可隨便給人看或者摸;有的說,要教育孩子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應及時告訴老師,或大聲尋求幫助;有的說應該與幼兒園溝通,加強教師在這方面的培訓,讓老師也懂得如何處理「處於懵懂期的性意識」……
一位從事幼兒教育的家長表示,其實一些令成人吃驚的現象,在幼兒園裡並不少見,而「騷擾」別人或者自慰的孩子並非好色,只是對性好奇,確有必要加以正確引導。
小學基本上沒有性教育
據了解,去年12月26日,教育部公布了新的《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規定小學1-2年級學生要了解生命孕育、成長基本知識,知道「我從哪裡來」;3-4年級初步了解兒童青少年身體主要器官的功能,學會保護自己;5-6年級,將學習有關青春期生長發育的知識,包括男女兩性特徵差異,女生月經初潮及意義,男生首次遺精及意義等。
《綱要》可視作將初中階段開展青春期性教育的普遍做法,來了一次「大提速」。
雖然教育界普遍意識到青少年性成熟提前,並對將性教育課開進課堂達成共識,但到底該如何開課,一直是個在爭議中摸索的課題。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廣州市教育局2003年在全市選擇了40所中小學、幼兒園,以課題實驗研究的形式試點開展性教育專門課程,但此後,小學基本上沒有開展常規性的性教育。沒有教材、缺乏專業人員等,是學校普遍反映的難題。包括在幾年級開展、怎樣把握講課的尺度和深度、講課後孩子會有什麼反應、會不會教壞孩子等等,既是家長的擔憂,也是老師的困惑。
幼兒園就該開展性教育
從事少兒心理教育的小北路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科組組長藍老師認為,從幼兒園階段就應該開展適齡的性教育,讓孩子初步了解男女兩性的生理特徵,對自己有正確的性角色認同,並接納自己的性別,學會愛護和保護自己的性器官,也為之後的性教育做一個良好的鋪墊。從幼兒起,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性別角色標準,有利於孩子長大後更好地遵守社會規範,適應社會要求。
一些幼兒教育工作者則建議,可以讓孩子觸摸懷孕老師的肚子,切實感受一下生命的起源;可以通過遊戲方式,如讓孩子往衣服裡塞皮球,體會母親懷孕的辛苦;同時通過看卡通片、漫畫等,科學而有趣地回答孩子「我從哪裡來的」的疑問。不過,所有這些教育的前提,都要獲得家長的支持與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