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老師聊英語-第一期
各位家長,各位同學,大家晚上好!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趙老師的大愛,和他的無私奉獻精神讓我們這一群在培養孩子上迷茫困惑的家長相聚在這裡,抱團取暖,共同提高。
我今天晚上如約來到這裡,和大家聊一些有關英語學習的問題。正如趙老師所說,咱群裡有許多優秀的老師,也有許多來自各行各業的優秀家長,還有我們的海歸碩士龍龍,群裡比我優秀的老師和家長有這麼多,我在這裡說這個話題有點班門弄斧之嫌。
今天我不聊英語的重要性,因為這個之前龍龍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也不講具體的英語知識,這個東西也是鋪天蓋地。只想給大家聊聊我所了解的中小學英語學習的現狀和家長認識的誤區。
我是一名英語老師,同時又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長,這樣雙重的身份對於英語學習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聊一下作為老師,我在平時工作中的一些感受。以前在中學,學校、家長和孩子們都知道英語的重要性,都對英語學習比較重視,是主科。但是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在孩子上小學二年級時,我從市郊的一所中學調入市內的一所小學,發現英語在小學的地位如此尷尬!
在小學,上至校領導,下至各科老師,人人都認為它是副科,但是其它副科人家要不沒作業,要不不考試,但是英語既有作業,又要考試,還是副科!真是一個尷尬的存在!英語課上有的主科老師進教室如入無人之境,連個招呼都不打,直接給學生交代一些事情,之後又揚長而去。學校有什麼活動,班裡排練節目什麼的,英語課被隨意佔用,多少次都是你興致勃勃地去上課,結果班裡空無一人!各種排練,各種錄課,英語課隨意被佔沒商量!而市內小學一周普遍只有兩節課(達到了國家最低的要求,大概是每周不少於兩課時)。學校和其他老師都這樣,學生也自然會認為英語沒有語文數學重要。而作為家長,我們又是怎麼做的呢?你是不是覺得孩子語文數學作業完成已經很晚了,英語作業做不做都沒關係?或者有些粗心的家長就根本不知道英語到底有沒有作業。開家長會時,不止一次有家長問:「老師,英語怎麼天天都沒有作業」?讓人無語!三年級時剛學英語,學完布置讓孩子讀的單詞和句子是不是作業?教育局還配了一本同步練習冊也會隨堂布置。高年級除了讀的任務外,還會讓孩子默寫單詞,背重點句子。如果沒什麼特殊情況,這些每次上課都會布置的。你的孩子有英語作業嗎?希望都問問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寫的才算作業。學英語,聽說讀寫都得重視。
另外作為家長,你的班級群裡英語老師在嗎?如果在,他(她)發的信息你看過嗎?你會像重視語文數學老師的信息那樣重視嗎?有的家長很注意這些細節,會積極回應英語老師發的信息,會輔導孩子認真完成英語作業。囉囉嗦嗦說了這麼多,這就是小學英語的尷尬現狀。
接下來我再說一下英語學習的幾個誤區:
1、總覺得孩子還小,初中還要從頭學呢,到初中再好好學也不晚。人的大腦中有一個專管語言的區域,從一歲左右開始發育,10——12歲左右發育成熟,完全定型,所以孩子越小學語言越快。學語言的關鍵期一般認為在6——12歲,這時學英語事半功倍。到初高中再開始學習英語會異常辛苦,需要花的時間是小學的好幾倍,無疑會擠佔其它科目的學習時間,導致其它科目成績下降。
2、學校有老師教,還上的有輔導班,在家裡就不用輔導了。錯!孩子在學校學英語的時間,市區是一周兩到三節課,兩節的多一些。即便上輔導班一周又多倆小時,所以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學校和英語班是遠遠不夠的,家庭輔導必不可少。
3、我不懂英語,沒法輔導。好多家長認為我不懂英語,怎麼輔導?其實只要你願意,辦法總比困難多。以前我教的姐妹倆英語都很好,她們的媽媽有一次來學校說她自己初中畢業,英語早忘完了,但是英語單詞後邊有漢語意思啊,她給孩子聽寫單詞只讀漢語就行了,檢查時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對照。所以只要你願意,辦法總是有的。現在點讀機點讀筆已經代替了複讀機和錄音機,即便沒有這些,免費的能跟讀的應用有好多,只要你很好的利用,根本不是家長會英語才能輔導。比如之前給大家推薦的可可寶貝用來學小學英語,可可英語從初中到四六級一直到雅思託福都能用,裡邊免費的東西就夠我們用了。另外還有好多學英語的公眾號如小學英語、初中生英語、英語高中生等。
4、病急亂投醫。有些家長一看自己的孩子英語不理想,英語課外興趣班、英語補習班、成堆的輔導資料一股腦的對孩子狂轟濫炸。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樣一來孩子的成績沒上去,卻讓孩子對英語敬而遠之。或者盲目聽信電視廣告,買回來一堆貌似高大上其實卻不實用的東西。其實趙老師前兩天舉了一個例子很貼切,他把杯子、碗都放到碟子裡,意思是說:孩子的世界裡無非就是:學習、讀書、考試、娛樂、消遣和享受等等這些事情,如果在這些事情都關聯起來,有交叉重合的部分,就不會過多的分散時間和精力,就會提高學習的效率,互相支持,相得益彰。要及時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英語不好的原因,找到原因後才能「對症下藥」。要從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習慣上入手,孩子有了興趣,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好英語就很容易了。
5、將英語當成一門學問來學,而不是當成交流工具來掌握。重知識,輕技能。這種認識也是錯誤的。不要認為孩子英語讀得滾瓜爛熟就是學好了英語,英語是一門語言,是用來交流的,要敢於張口去說,不要怕出錯。一回生,兩回熟,三回變成老師傅。記得前一段聽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工廠廠長,英語水平很一般,但是他能用簡單的英語甚至加上手勢向老外表達自己的意見,老外完全能明白他的意思。而另一個英語成績很好的白領卻因為怕出錯,不敢張嘴去說,和外國人溝通不了,那我們學這種啞巴英語又有什麼用呢?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真實感受,也查閱了一些資料作為補充,說的不對的地方還希望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的聆聽。
另外悄悄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我不記得我上學時死記硬背單詞,只是在用的過程中,不斷的去查閱單詞,查的次數多了就記住了。我的英語是初四,也就是初三畢業又複習的那一年開始硬著頭皮學的,曾經的英語學渣,最後竟然進了英語系,最後成為了一個英語老師。你知道了這個事,你還會對孩子學英語沒有信心嗎?
今晚我的分享就到這裡,再次謝謝大家!
文字編輯:楊曉燕,鄭盛月,胡軍麗,董頌,郭麗華,高潔梅
微信搜索: henanjiaoyu,即「河南教育」的拼音
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在公眾號內回復「加群」,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