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您生活中「舒服的事情」是什麼?很多人會告我是「泡腳」。的確,工作了一整天,學習了一整日,晚上回家「泡個腳」未嘗不是一種「愜意的享受」;泡腳是「傳統養生中重要的方法」,很多人給「泡腳」賦予了多種「養生作用」,例如舒筋活血、美化心情等作用。言說於此,經常「泡腳」對身體有哪些好處?在泡腳過程中應該注意些什麼?一些文字帶您了解泡腳的「是是非非」。
堅持「熱水泡腳」,對身體的最大好處就是「能讓你變得更加舒服」:
有人說「熱水泡腳可以抗病」,這是一則謠言;有人說「熱水泡腳可以降血壓」,其實不升高您的血壓就不錯了;還有些人堅信「泡腳可以抗癌」,請您跳出這個「童話」。
說到泡腳給身體帶來的好處,最實質性的好處就是「讓人體變得更加舒服」。用熱水泡腳,身體局部的溫度就會由於水溫的升高而升高,這樣一來動脈血管就會出現擴張;隨著道路的拓寬,血流速度就會加快,那從心臟出發的血液就會快速經過分支動脈流到各個臟器,將各種營養物質和氧氣送到臟器之內。在熱水的幫助之下,腳部和下肢的血液循環會持續加快,「舒服」的感覺才會「油然而生」。
請各位正視「泡腳給人體帶來的作用」:
「泡腳」,其實僅僅是一件「太過普通的家常之事」了。很多人神化它的「功效」,其實都是「噱頭型謠言」;很多人吹捧它的功能,其實都是無中生有。泡腳只是一種「短時間的局部循環」,它並不能對整體的身體循環產生多大的影響,其實它連淋浴和泡澡都比不上(它們可能會影響全身的體溫);所以,請不要想依賴泡腳這種方式去治療疾病,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
堅持「泡腳」沒問題,但要「健康泡腳」:
水溫要適宜:不在少數的人喜歡用「燙水」泡腳,甚至總是喜歡將腳燙紅才會「滿足」;這是一種誤區,水溫過高,很容易損傷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甚至讓你的角質層出現乾燥、皸裂;對一些特殊人群(高血壓等人群)更是「損傷加倍」。
因此,建議各位用「溫水泡腳」,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即可,不給身體增添煩惱。
有些人,並不能「泡腳」:沒錯,您並沒有聽錯,有的人泡腳真的是徒增煩惱。
兒童:
對於孩子而言,不可過分泡腳;常用熱水給孩子泡腳,無疑會對兒童的神經和血管(功能)造成影響和刺激;過分頻繁泡腳,還會影響孩子「足底韌帶和足弓的發展」,增加扁平足的發生風險。
靜脈曲張人群: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被「靜脈曲張」所困擾。靜脈曲張會讓您的腿部靜脈發生擴張,此時如果您用熱水泡腳,靜脈血管很容易熱脹冷縮,導致下肢充血加重,讓病情更加嚴重。
糖尿病病足人群: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生活中很容易發生「腿部的神經病變」,對於溫度並不敏感;正常人可能覺得水溫已經很燙了,但是他們未必能感受得出來,容易增加燙傷的發生風險,甚至會更加嚴重。
泡腳,一件小事,一件平常之事,更是一種「養生之舉」。推薦大家可以經常泡腳,但要「健康泡腳」;用科學的養生之道去健康生活,希望大家安康、幸福。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