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解說DRGs如何改變醫藥行業

2020-12-25 健康界

本文節選自作者在「2018四川省醫藥行業協會年會」上的報告,由作者整理。

隨著醫療開支不斷攀升,醫保資金捉襟見肘已成為世界性難題——經多個國家不斷探索證明,按病種付費是比較有效的方法。而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即(疾病)診斷相關分類)作為按病種付費的分支,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比較先進的支付方式之一,美國實施DRGs後人均醫療費用支出增速得到了明顯控制(圖一),法國實施DRGs後仿製藥對原研藥的替代大幅提高。(圖二)

圖一、美國實施DRGs後人均醫療費用支出增速明顯下降

數據來源:健康屆,張自然博士整理

圖二、法國實施DRGs後仿製藥佔比明顯上升

所以近年以來,幾乎所有省份都發文要求實施DRGs,特別是今年2月26日,人社部正式發布《醫療保險按病種付費病種推薦目錄》,確定130個病種首先實施DRGs。

實際上,我國早在多年前就已開始DRGs試點(表一),以試點DRGs較早的北京市為例,就已經取得了明顯效果(圖三)。

DRGs將改變醫藥營銷生態,對醫藥企業影響巨大,具體將會對醫藥企業有哪些挑戰和發展機遇呢?現分析如下。

一、挑戰

1、藥佔比將會繼續降低

儘管中國醫院的藥佔比已從2010年的41.8%下降到了2016年的34.3%,但在DRGs激勵下,藥佔比將受到醫院的進一步打壓。

何況相對於其他國家,中國醫院的藥佔比遠高於其他國家,下降潛力巨大。

2、輔助用藥和不合理用藥等將進一步受限

輔助用藥、大處方、不合理用藥等一直廣受詬病——據醫學界智庫統計,2016年不合理用藥佔用藥總額的56.5%,達9600億元(圖六),一旦實施DRGs,醫院端有了合理用藥動力而自我革命,則這部分用藥份額將逐漸被擠出,相關藥企如不及時轉型,則將受重創。

圖六、不合理用藥嚴重浪費醫保資金

數據來源:醫學界智庫

3、繼續限抗

限抗已執行多年並有了階段性效果,實施DRGs後,抗菌藥物將進一步受限。

圖七、中國22家城市樣本醫院抗感染藥市場增速下降(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

4、高價藥受限

醫院出於成本考慮,必將設法限制一些高價藥的使用,哪怕是原研藥,據艾美士2015年數據,國內銷售額前300位的品種中有122個外資品種,絕大多數已過專利期,且被列入2009版醫保目錄。如果這些原研品種被仿製藥所取代,理論上可以節省280-420億元的醫療支出,擁有這類原研藥的外資企業宜提早應對。

二、機遇

1、療效確切的仿製藥受寵

醫療費用高居不下,各國都在設法用價格便宜、療效確切的仿製藥代替原研高價藥,以降低醫療費用支出。

看病貴已成為我國全民關注的大事,醫保資金日漸捉襟見肘,用仿製藥替代原研藥以降低醫療費用支出的需求更加急迫,隨著DRGs的實施,擁有療效確切的仿製藥的企業將首先受益。

數據來源:sina醫藥新聞,張自然博士整理

2、促進國內企業加速一致性評價進程

就目前已經獲批一致性評價的兩批共22個品規來看,屬於「289目錄」之外的達17個,可見藥企早已未雨綢繆,提前進入了一致性評價的進程,以分享原研藥替代這塊大蛋糕。

3、加速臨床療效研究,使更多品種進入臨床路徑及疾病治療指南

臨床路徑(圖九)的制定是實施DRGs的重要依據,按臨床路徑規定,每個病種的用藥種類和用量已被確定下來,沒有進入臨床路徑的藥品自然不再使用,而進了臨床路徑的品種也就順理成章的按需使用,所以藥企應加速臨床療效研究,使更多品種進入臨床路徑及疾病治療指南(表三)。

圖九、中國已發布臨床路徑共1212項

數據來源:衛計委,張自然博士整理

原標題:藥佔比再加碼!藥企遭重創

相關焦點

  • 從FitBits到臨床研究:大數據會如何改變醫藥行業
    在今年早些時候舉辦的福布斯醫療峰會上,重點關注的內容是大數據將如何改變醫生的診療方式。所謂大數據就是可用的大數據集以及對它們加以分析的能力。其他行業正在朝著將更多數據轉移至雲端的方向發展,將它們儲存在遠程而非內部伺服器上。亞馬遜式的側重點會給醫療保健帶來哪些機會呢?
  • 2020醫藥行業數智化專題論壇圓滿舉行
    9月26日上午,由廣東省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廣東省藥學會 、廣東新快報社主辦,粵港澳大灣區醫藥高端標杆產業園協辦,用友網絡&廣東用友軟體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醫藥行業數智化專題論壇」在廣州順利舉行,本次論壇就如何整合自身優勢資源、提升企業效率、降低成本、增強企業內部競爭力;以及如何積極應對越來越嚴格的政策監管,如何應對兩票制、飛檢制度等政策,快速對接千變萬化的社會化市場等問題展開
  • 對話專家:如何加強醫藥行業「產學研」結合促進創新藥成果轉化?
    加快醫藥「產學研」一體化模式建設,其關鍵3點因素來源:藥智網|露露君近年來,國內創新藥品種陸續上市,如何在國內特殊的醫藥環境之下,成功實現創新藥的商業化,也成為諸多藥企、研發機構面臨的重要議題。隨著醫藥行業技術發展和創新形態演變,政府政策在創新平臺搭建中發揮重要作用,國民需求在創新進程中的特殊地位進一步凸顯。知識社會環境下的創新2.0形態,正推動醫藥創新從「產學研」向「政產學研用」,再向「政用產學研」協同發展的轉變。那麼,醫藥行業該如何打通「政用產學研」脈絡,提高臨床成果轉化率?
  • 生物醫藥:中國醫藥行業細分龍頭及研究框架
    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307家A股醫藥生物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合計營收12864.03億元,同比增長14.80%。合計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為1018.53億元,同比增長4.93%。其中,生物製品、醫療器械、醫藥商業、化學製藥、中藥與醫療服務細分子行業分別實現淨利增長率為41.16%、25.13%、5.19%、2.21%、-4.93%與-25.83%。
  • 醫藥行業薪酬公布
    從歷史角度看,每次重大的公共衛生事件後,醫藥行業都會迎來一次爆發。 一定程度上,醫療醫藥行業在疫情期間的逆勢上漲,也會影響到醫藥行業未來的薪資待遇和職業前景,這對相關的畢業生或是一個好消息。  另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重點是2020年醫藥行業畢業生離職率的相關情況。
  • 醫藥行業各崗位薪酬公開了!
    點擊查看 來源  | 賽柏藍    整理 | 遙望近日,有調研報告顯示,2018-2019年醫療醫藥行業整體薪酬將保持7-8%左右的穩定增長。醫藥行業薪酬增長8%有評論稱,醫藥行業變動不斷。
  • 生物醫藥產業大數據應用概覽
    二、生物醫藥主要大數據類別生物醫藥產業鏈主要包括原料藥供應、生產研發、外包服務、醫藥商業、醫療服務、產業服務、金融服務、會展服務、數據服務、產業媒體等。、臨床前、I-III期臨床、IV期臨床、上市後療效副作用跟蹤等數據;醫療服務數據 : 主要指患者就醫產生的數據,如病例數據、檢查數據、用藥選擇等;還包括患者行為和感官數據,如家族病史及可穿戴設備、即時監控設備採集的健康數據;健康醫療行業數據,如監管數據、醫院評價數據、公共衛生數據等;產業數據: 主要是指生物醫藥產業企業、人才、藥品器械、投融資等數據。
  • 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改變醫療行業(雙語)
    大數據是阿里健康計劃的關鍵。   在過去的幾年裡,大數據已經成為信息產業的一個重要支柱,用途是處理大量複雜的統計數據,以顯示商業和消費習慣的模式和趨勢。   「有了大數據和網際網路,我們計劃建立一個完整的醫療行業生態系統,包括服務、醫療電子商務平臺、個人健康管理和保險,」王說。
  • 2020年全國醫藥行業法律法規及政策匯總(全)
    截至2020年8月國家醫藥行業相關法律法規匯總醫藥行業主要法律法規涵蓋藥品管理、醫療器械管理、食品管理、經營資質管理及網際網路藥品經營管理等方面,具體內容如下:——藥品管理相關法律法規——醫療器械管理相關法律法規——食品管理&經營資質管理相關法律法規
  • 醫藥行業盤中逆勢活躍,豐原藥業率先漲停
    醫藥行業盤中逆勢活躍,豐原藥業率先漲停 今日盤中市場再度出現震蕩調整,兩市行業呈現局部分化,醫藥股盤中逆勢拉升,豐原藥業強勢漲停帶動信立泰、睿智醫藥、恆瑞醫藥、人福醫藥、甘李藥業、華仁藥業、海思科、健友股份、博騰股份、沃森生物等醫藥股盤中走強,盤中醫藥股受到避險資金追捧呈現全線活躍。
  • 醫藥大數據將是藥企競爭的核心能力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靜    近日,國家財政部與國家醫保局聯合對全國77家醫藥企業進行穿透式銷售費用核查,這標誌著盛行十幾年的醫藥帶金營銷模式將徹底走向完結。    在第四屆中國醫藥供應鏈高峰論壇上,河南紫云云計算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紫雲股份」)董事長羅建輝先生提出:「新零售的核心是直接賣產品給消費者,廠家掌控產品的營銷主動權。在醫藥行業,原來的藥品營銷方式大都是依賴於醫生的處方和零售藥店的推薦,很少有患者數據的積累。這次聯合核查,將會直接斬斷帶金銷售的利益鏈,大量的醫藥工業企業營銷將不得不轉型。」
  • 醫療醫藥入選2020幸福感高行業,吸引力在哪裡?_醫療醫藥,人才-製藥網
    其中在醫藥行業,人才、薪資水平等一直都是業界廣泛關注和討論的話題。 醫療醫藥入選2020幸福感高行業,吸引力在哪裡?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包括醫療健康在內的與「兩新重」(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建設度相關的行業,今年季度起人才吸引持續回升。   可以看到,醫療醫藥行業正吸引人才加速湧入。而在這種情況的背後,往往與行業的前景、行業的薪資水平以及福利等因素掛鈎。
  • 女生節:談談女生們常吐槽的醫藥行業
    對於現代高校女生的擇業選擇而言,或許常吐槽的就是醫藥行業。筆者搜集了常被高校女生提及的幾個職業,並作了業內人士的簡要解讀。   藥學研究   有女生表示,一方面,從事藥品研究的專業基本上是和有毒的試劑打交道,作為女性,難免受到傷害;另一方面,醫藥行業看似市場繁榮廣闊,其實,醫藥人員的工資著實微薄。
  • 2018考研英語閱讀: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改變醫療行業
    Big data and AI look certain to transform medical profession   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改變醫療行業   Ali Health is focused on nurturing a big data system to
  • 華氏醫藥董事長戴信敏:解碼仁心醫商
    解說:要做就努力做到最好,這是戴信敏的一貫風格,要做就找哈藥這樣的大品牌。儘管困難重重,但是蒼天不負有心人,這個堅忍不拔的團隊,最終以他們「專業的團隊精神、高昂的創業激情、理性的資源分析、雄厚的資金實力」徵服了對方,開始進入醫藥行業的第一步代理業務。
  • 醫藥新零售真難打破行業難盈利魔咒?
    而且據CFDA(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給出的數據可知,目前有693家企業獲得網上藥店證書。這就說明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涉足醫藥電商領域,因此,可以說醫藥電商是大勢所趨。但事實上,醫藥電商看似是一片藍海,卻也隱藏了不少困難,尤其是難盈利的問題。據搜狐網報導,近期1藥網母公司111集團已經赴美上市,但細看111集團的招股書就會發現,截至目前1藥網都未實現盈利。
  • 中國醫藥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7年)
    發展趨勢  醫藥市場全方位競爭格局正在形成,我國醫藥業長期被企業多、規模小、成本高、效益低等頑疾所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市場競爭加劇,一些企業被兼併、重組,一些企業不得不退出市場,中國醫藥市場「版圖」也將重新劃分少。在轉型升級的背景下,醫藥企業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如何擴大競爭優勢?更重要的是,如何發掘新的增長點,把握關鍵期的機遇呢?
  • THIS IS US | 從清華到巴黎高等商學院:MBA如何改變我在醫藥領域的...
    作為賽諾菲巴斯德公司(Sanofi Pasteur)「中國菁英項目」的參與者,耿代濤表示,他在清華大學和巴黎高等商學院獲得的MBA雙學位,為他在醫藥行業發揮更大影響奠定了基礎。
  • 醫藥行業深度報告:不畏浮雲遮望眼
    大型藥企的產能剝離將進一步加強 CDMO 行業的滲透率。根據 ResultHealthcare 的《Outsourced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報告統計數據,當前藥品的生產製造行業外包的比例大約在 26%左右,未來仍有 較大的提升空間。
  • 醫藥行業再現舉報潮 倒逼醫藥代表職業走向正規化
    摘要 【醫藥行業再現舉報潮 倒逼醫藥代表職業走向正規化】9月初,安徽多家三甲醫院貼出了匿名舉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