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的丁克家庭,如今的結局是怎麼樣的呢

2021-01-09 我看生活第一秒

上個世紀的丁克家庭,如今的結局是怎麼樣的呢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是把美好的婚姻放在首位,並且把婚姻當作人生最幸福的事情,有的人為了婚姻的幸福追求了一生也沒有獲得幸福,有的人一生的婚姻卻是很幸福的,這就是人生的差別。

然而我們每個人結婚的目的,最初始的想法就是為自己生兒育女,傳宗接代。這是千百年來人們的普遍願望。可是進入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卻有人轉變了生育觀念,就是不要孩子。

年紀輕輕的結婚就不生孩子,這在傳統的習俗上就有些說不通了,當有些年輕人結婚後就提出這個想法時候,立刻遭到了雙方家人的反對,特別雙方的老人是堅決反對這種做法,認為不能理解。

可是一些年輕人結婚,一旦決定的事情就不可改變了,無論是誰反對都是無用的,因為生育的權利掌握在年輕人自己的手中,誰也沒有辦法的,你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們會振振有詞地說,生孩子壓力大,不如二人世界好。

筆者了解了一對不要孩子的夫妻,兩個人當年結婚的時候都是企業的高管,工資也高、待遇也很好的,他們確實享受了二人世界的幸福生活,當時人們把這樣的婚姻叫丁克一族,有人很羨慕他們的生活,有些人持懷疑的態度。

那麼上個世紀的丁克婚姻家庭如今過得怎麼樣了呢,筆者所了解的一個上個世紀的一個丁克家庭,現在的兩個人都已經年過六十歲了,都退休在家裡,他們該去旅遊的地方都去過了,該吃的也都吃過了,也沒有他求了。

可是每當兩個人去公園玩的時候,看到別的老年人都是領著小孫子玩,那種天倫之樂的幸福勁,就讓他們感到非常羨慕,也感到心裡是空落落的,覺得人生應該有的歡樂自己沒有,也是自己一生的一大遺憾。

更加讓他們想不到的事情還不止於此,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孩子,兩個人生病了問題就出來了,有一次老太太生病住院了,老頭子在醫院裡照顧老太太,看著人家老人住院都是孩子忙裡忙外的照顧著,他們心裡就有些酸楚的感覺。

尤其是老太太在醫院裡病情不見好轉,老頭子起早貪黑地一個人在照顧著,著急上火,再加上累的,年齡又大了,突然有一天老頭子暈倒了,這種情況下,老太太在病床上還動不了,就是干著急。

看到這種狀況,讓外人覺得真的是很悽涼的,又幫不上他們什麼忙,看來這個時候如果要是有個孩子,怎麼也能過來幫他們一把啊,筆者真的是有些感嘆了。沒有辦法大家就建議他們花錢找護工。

護工是找到了,可是他們對僱來的護工,不是覺得這方面不滿意就是覺得哪個方面不行,先後僱了幾批護工都沒有呆多長時間,實在沒有辦法了,就去求他的親戚,一些親戚就是給錢也不願意來照顧他們。

因為照顧病人不是一件好差事,就是給錢也沒人願意做啊。看到需要照顧又躺在病床的老兩口,他們所有的表情讓人感到他們是很無助的,尤其是看到他們的處境,也是感到非常的可憐。

雖然他們親戚暫時來照顧他們了,可是以後怎麼辦呢,在有病了還去找誰呢。也許在這個時候他們在心底裡才會發現,生個自己的孩子有多麼的重要,可是這個時候有所覺悟了不是有些晚了嗎。

所以希望我們現實中的人,不要只圖自己一時的快樂就貿然做出讓自己後悔一輩子的事情。生孩子有些壓力,生活有些累是自然的,如果你們的父母親都像你們的這種想法,你們還會出生嗎。

俗話說不刮春風難下秋雨,沒有春天的苗就不會有秋天的果實。所以人在做事情的時候不能只看眼前,要有長遠的打算,沒有遠慮必有近憂,應該為自己的未來生活有個美好的規劃,也是為自己以後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基礎。

相關焦點

  • 那些選擇丁克的家庭,如今咋樣了?過來人:難逃四種結局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丁克家庭一直是近幾年討論的熱門話題,畢竟在大多數人眼裡,傳宗接代本應該是人類繁衍的自然歷程,現在選擇丁克的夫妻卻越來越多,那麼那些丁克一族,最終結局會是什麼樣呢?
  • 「丁克年輕時自由,晚年遭罪」?不同丁克家庭,結局差距很大
    這類人有個名稱,"丁克族"。 在30年前,"丁克"這個詞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陌生和新鮮的;但在今天,這個概念已經非常普及,很多人也能正確看待這個群體了。不過,在提到丁克的時候,人們都會說一句話"丁克年輕時自由,晚年遭罪悽涼",丁克家庭的晚年,現實真是如此嗎?
  • 第一批丁克家庭距今已經40年,他們的現狀如何?結局大多令人感慨
    文/宋媽說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相比較於大多數家庭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孩子的身上,有一種特殊的家庭似乎並沒有這種困擾,這就是丁克家庭。丁克家庭從誕生之初就飽受爭議。在傳統的看法中,結婚成家,生兒育女似乎是理所應當的內容。而選擇丁克的夫妻則是將更多的重心向自己偏移。用他們的話說:他們不需要對別人負責,只需要對自己負責。
  • 國外丁克和國內丁克一族有什麼不同,步入老年後,結局不同
    國內丁克和國外丁克又有什麼區別呢?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對丁克一族,有一個充分的了解。什麼是丁克一族?「丁克一族」是上個世紀80年代傳入亞洲的。作為一個生活態度類的名詞,很多的社會學家都對其進行了定義。
  • 曾經堅持「丁克」的明星夫妻,卻在40歲意外懷孕,如今過得怎麼樣
    「丁克」這個詞在以前是肯定不敢想的,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加入丁克一族。其中選擇「丁克」的大部分人都是明星,因為他們需要到處拍戲或者主持節目,導致自己沒有時間陪孩子。曾經有一對明星夫妻選擇加入「丁克」陣營,無奈卻在40歲意外懷孕,如今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 丁克人群裡的另類——「被迫丁克」
    網絡上有這樣一個著名話題——第一批丁克家庭怎麼樣了。點評數最多的一篇帖子,是《每日人物》採訪的四位丁克最早的家庭。四個家庭,對如今的生活狀態以及自己所做的選擇,做了自己的回答。四對家庭對於丁克的看法,沒有一對家庭選擇丁克是因為自己最初的初衷是不想要孩子或是喜歡丁克生活。
  • 二十年前選擇丁克的家庭,如今過得怎麼樣?網友:後悔的要死
    丁克這個詞,大家都不算陌生,一般都是指那些不生孩子的夫妻,他們收入穩定,消費水平也比較高,但就是不要孩子,有一部分人在結婚之後能生卻選擇不生孩子,也有的是因為想過二人世界,你知道,二十年前選擇丁克的家庭,現在都過得怎麼樣嗎?
  • 選擇丁克家庭的人,後來都過得怎麼樣了?這三對老人說出事實
    丁克家庭應該是很多人所了解的人群,這類人群不喜歡孩子,或者說不願意要孩子,他們只想享受二人世界,從年輕到老去都是如此。不少人都說丁克家庭是沒有好結局的,因為人到老了的時候都希望能夠有個寄託,如果沒有孩子,家裡面總感覺非常冷清,難道丁克家庭真的如大家所料,在老年的時候都過得不好嗎?大家一起來看看以下三對丁克夫妻的真實經歷吧。王家夫婦,60歲以上我們老兩口都60歲以上了,我覺得我們兩個人的生活是非常幸福的,我們都不喜歡要孩子,從年輕的時候就說好一直過二人世界。
  • 「丁克」家庭的概念的及發展現狀
    「丁克」是一個舶來詞, 它是英文縮寫「DINK」的音譯, 其英文含義即「雙收入, 無子女」的意思, 確切地說, 是有生育能力但不願生育的家庭。可見, 現代意義上的丁克族主要指的是青年且有較高收入的群體。
  • 20年前選擇「丁克」的家庭,真的不後悔嗎?繞不開這3種結局
    20年前選擇「丁克」的家庭,真的不後悔嗎?繞不開這3種結局 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八零後、九零後漸漸開始崇尚「單身主義」、「丁克一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願意寶寶。
  • 30年前的第一批「丁克家庭」,已經步入晚年,如今他們後悔了嗎?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前些日子新聞媒體發布了「三十年前的第一批丁克家庭已經步入了晚年」這一消息,隨之而來的是眾多網友關於「丁克」的討論。有些人想知道當初選擇丁克的人,現在後悔了嗎?他們過的是當初想要的生活嗎?其實答案只有他們自己知道。網友小琴和老公結婚時就決定丁克,只過二人世界。
  • 一輩子不生個孩子,是否會覺得遺憾?聽聽這些丁克家庭怎麼說
    反正不管怎麼樣,他們都是鐵了心要當丁克族了。雖然公司裡和小影同年齡的人,幾乎都已經在準備生二胎,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夫妻倆的想法。對於這件事,大家也十分不理解,在一次聚會上,就有人問了:「雖然當丁克一族很瀟灑,可是你們就不害怕將來老了,沒有人照顧嗎?」
  • 那些選擇「丁克」的夫妻,30年後會是什麼樣的結局?很現實
    近些年,「丁克」這個詞被大家所熟知,有很多明星都選擇做丁克,包括梁朝偉、李健、蕭敬騰等等。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丁克」這個詞才在我們國家出現,最開始是因為夫妻無法生育,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孩子,不得不成為一名丁克。
  • 中國第一批「丁克家庭」如今是何現狀?過來人:活出了想要的模樣
    丁克英文:DINK,縮減解析——兩份收入(Double lncome)+沒有孩子(NO kids)當時的這種思想在高學歷和高薪資的人群中颳起了一股熱潮,女性思想自由得到了更充沛的體現,很多學歷高、薪資高的家庭,把成為「丁克家庭」享受無束縛的自由奉為追求。
  • 丁克一族到了中年,是選擇生孩子還是繼續堅持下去呢?
    丁克是英文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的音譯,意思是夫妻雙方雙收入,具有生育能力卻選擇不生育。丁克家庭的夫婦主張擺脫傳統婚姻生活中傳宗接代的觀念,更傾向於過有質量的、自由自在的「兩人世界」生活。
  • 中國首批丁克家庭已步入晚年
    如今30多年過去了,這批丁克家庭已步入晚年生活。有些人攢下的錢,足以讓他們在晚年享受美好生活,而不是為年輕一代勞碌一輩子。  徐女士和丈夫都已年過花甲,他們不顧親朋反對在年輕時選擇丁克。當時他們認為養孩子責任和負擔大,喜歡兩個人自在恩愛的生活。丈夫也很支持她,就一直沒要孩子。他們在金錢方面似乎沒有出現問題,自給自足不用養孩子,可以花錢物色比較好的養老院。
  • 首批丁克夫妻,30年過去了,如今晚年過成什麼樣了?現狀令人唏噓
    文 | 田喵喵,原創首發,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丁克,最早在歐美盛行,上世紀80年代才開始傳入國內,起初只有極少部分人能接受"丁克",後來這種夫妻雙方有著雙收入,不打算生孩子的生活方式,逐漸在高知家庭中流行。
  • 中國第一批丁克家庭,如今已步入晚年,他們會不會後悔?
    三十幾年前,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入中國大地,西方的思想觀念也漸漸為人們所接受,其中就包括所謂的「丁克」思想,也就誕生了我國首批丁克家庭。丁克,「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直譯過來就是夫妻雙份收入但沒有孩子的家庭,現在則普遍認為是指那些具有生育能力而選擇不生育,除了主動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觀或者客觀原因而被動選擇不生育的人群。
  • 中國丁克家庭領跑消費人群
    換言之,文化層次越高成為丁克家庭的比例也就越高。為什麼丁克家庭會得到「知識分子」的推崇呢?如今的社會越來越寬容,每個人的選擇也越來越寬泛,合理定位適合自己的人生,並努力去完成,這是包括丁克家庭在內的所有人士的至高求索。
  • 以前選擇丁克的家庭,現在過得怎麼樣了?看完整個人都沉默了
    文 | 齊麗娟「丁克」家庭在二十年前開始流行,到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丁克或者獨生子女。其實有些人並不是選擇丁克,而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人結婚,從而錯過了生育的年齡。現在許多選擇丁克的家庭,覺得沒有兒女生活得更好一些,現在經濟壓力太大。如果要兒女的話,自己想要什麼都沒辦法給自己買,想要去什麼地方都沒有辦法去,所以還不如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就這樣平平淡淡的過完一生。當然了,有些人不想要孩子,也是因為感覺自己不夠優秀,怕生下孩子遭受與自己一樣的命運,從而拒絕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