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中「閱讀理解」一直是讓很多孩子發愁的一大難題,
讀題慢、做題慢,完成一篇閱讀理解要花30多分鐘;
總是抓不住文章中的重點信息;
提筆不知道怎麼答,總是寫了一長串話,卻寫不到答案的點上;
......
「閱讀理解」伴隨著「寫作」,一直是壓著廣大學生肩頭的兩座大山,能解決這兩個問題,語文也已經成功70%了。
今天我們就從「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出發,與大家分享一些日常練習的方法,幫孩子建立閱讀理解答題技巧、能力和意識,讓你每條答案都成為標準答案,在考試中不丟分!
我們都知道,在解答閱讀理解題型的時候,有3個步驟:
首先,你要能讀懂文章和素材,這就是考察你的語文最基礎的能力,你要認識字,理解詞語,有讀懂句子的能力。
其次,要學會審題。只有明白了題目的意思,你才能去思考怎麼作答。
最後是想要如何組織好語言,把問題答好。
看似簡單的答題步驟,其實每一步都需要技巧,3個方法,幫你在練習中建立優化學習方法,逐步提高答題能力!
01
練習找「關鍵詞」!
拿到一篇素材,先別著急去做題目,把基礎題目的題幹讀一讀後,知道一個大概的考察方向,然後再繼續根據題目的要求,找在文中的關鍵詞和關鍵句,並清晰的標註出來。
然後核對答案,看看主觀題中的答案中有沒有你找到的關鍵詞和關鍵句,如果有,就說明,你已經把文章和解題都讀懂了。
如果沒有,說明你只是讀懂了文章,還沒理解題目的要求,這就是通過找關鍵詞和關鍵句來提高解題閱讀能力。
02
練審題找「解題提示」!
1)審定答題範圍
「答題區間」是指試題形成答案的相關信息在文中的具體位置,這在題幹中往往有所提示。如果我們能夠細讀題目,找到提示,準確答題也就不在話下。
2)審要求
答題要求是審題的重點和難點,需要在題幹中找關鍵詞,如「含義」、「作用」、「原因」、「根據」、「指代」等具體要求,清晰答題方向。
3)審答題的數量要求
答題的數量要求是指有的題目的題幹中出現了「哪些方面」「有哪兩層」或我們可以從「分值的多少」等細節,推斷分析出試題的答案數量。
4)審出答題方法
答題方法包括是「用原文的話」還是「自己的話」;是「概括分析」還是「具體解釋」;要求「概括」就不能有具體的東西,要求「具體」就不能答得很抽象;答案用怎樣的句式表達等。這在題幹中常常也明確指出來。
總之,仔仔細細審題,你會從中發現許多意想不到的解題提示。充分利用這些解題提示,可以減少答題的盲目性,提高答題的準確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3
在原文中找到直接答案
一般閱讀理解題出題也是圍繞著「文章素材」的。所以答案都是能夠在原文中找到的。
如果能在原文中找到原始文字依據,就說明你理解了題目要求。這個可以提高我們答題的準確率和自信心。
通過加深了解出題意向,在找到關鍵詞句的基礎上,把原文中的答案,進行語言總結和歸納,結合自己的觀點,寫出符合標準答案的文字。
還有的同學理解了,也找到關鍵詞句了,但是不明確考察方向,這也是總寫不出主觀題標準答案的原因。所以,在閱讀理解的練習中,我們在刷題的時候,要注重練習這個能力:明確考查的方向,在原文中找到直接答案。
閱讀理解題是一種閱讀的升華,也是閱讀能力的進階。
學會從練習中,讓自己真正達到對文字進行理解的目標,才能從本質上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