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改市浪潮來了?一篇文章帶你讀懂中國行政區劃

2020-12-12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高燕軍】

9月26日,河北省公布: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灤縣,設立縣級灤州市,灤州市由河北省直轄,唐山市代管。這是今年全國第12個「撤縣設市」案例,今年還有3個月,新增縣級市卻已高達去年兩倍。

我國的行政區劃調整並不罕見,行政區劃本身也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內容,但多數人卻並不十分了解我國的行政區劃體系。

我國的基本大法憲法的第三十條規定: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第三十一條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這樣,除了自治州和較大的市這種特殊情況,憲法中實際上規定我國基本上使用的是省、縣、鄉的三級區劃體系,一般學術界相關研究也認為我國區劃是三級體系。鄉級以下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等屬於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理論上並不屬於行政區劃層級之一。

圖 僅按照憲法的規定所繪製的行政等級圖

省級行政區包含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及2個特別行政區。其中的特別行政區,從憲法的角度,嚴格意義上並不屬於省級行政區。其與中央的關係不同於其他省級行政單位與中央的關係。

省、縣、鄉的三級區劃體系,並不包括我們常說的地級行政區。但在實際情況中,地級市作為一級行政機關大量存在,其來源自民國時期省對縣的管理方式,並逐漸實體化為地級行政區。地級行政區多在原有的省派虛設單位——地區行政公署的基礎上演變而來,撤地設市出現了大量的地級市。這樣就實際形成了省、地、縣、鄉的四級區劃體系。

複雜的區劃種類

除了我們最常見的省市縣鄉的稱謂,我國的行政區劃種類其實特別繁多,我國在少數民族地區和產業特別的地區,往往因地制宜設置不同的行政區。例如因林區而建立的我國唯一作為縣級行政區林區的神農架林區(湖北省),因煤礦而建立的我國唯一作為縣級行政區特區的六枝特區(貴州省六盤水市)。內蒙古等自治區內部也有很多獨具特色的行政區稱謂。

各等級的行政區包括很多不同的稱謂

複雜的多級區劃體系

關鍵字:省直管縣、省直管市、不設區的市、縣轄區(區公所)

雖說我們最常見的是省、地、縣、鄉的四級區劃體系,這種適用於省和自治區的絕大部分地區。但在實際中,除了這種四級區劃體系,還出現了多種變形:

省、縣、鄉三級體系:

這種類型主要存在於直轄市,直轄市的特殊性質導致了其內部地級市的取消。另外在河南、湖北、海南、新疆等試點省直管縣的地方,也實行了這種三級體系。這裡的省直管縣指的是「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是獨立於省內其他地級行政區的單獨建制。由所在的省直接領導和管理,與地級行政區享有相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管理權限的縣級行政區。省直管縣中的縣級市,有時也被稱為省直管市。

省、地、鄉三級體系:

這種類型主要存在我國不設區的市。這裡的不設區的市特指未設市轄區的地級市,在地級市下直接是鄉鎮或街道辦事處等鄉級行政區。民間一般俗稱其為「直筒子市」。這種行政結構的顯著優點是有利於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市政府的負擔。截止2017年,我國只有5個地級市是這種情況,分別是廣東省中山市、廣東省東莞市、甘肅省嘉峪關市、海南省三沙市、海南省儋州市。

省、副省、地、縣、鄉五級體系:

這種極為特殊的情況只有一個例子,存在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其下轄了塔城、阿勒泰兩個地區(地級行政區),另外還直轄了3縣級市、7縣、1自治縣。因此,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也成為了我國唯一的副省級自治州。這是由相應的歷史原因和特殊的民族自治政策,造就了這個特殊的例子。

省、地、縣、副縣、鄉五級體系:

這種體系中多出的縣轄區是我國行政區劃體系改革中遺留的產物。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一級行政區劃,而是縣級政府的派出機關,性質上是一種輔助機關。縣轄區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撤區並鄉之前是極為普遍存在的一種行政區劃單位,建國初期達到上萬個。當時絕大部分縣份的區的數量從5個到10個不等,大縣多的超過10個區。縣轄區的行政機構稱為「區公所」,縣轄區管轄的鄉鎮數量平均管轄4-5個。截止2017年,我國僅存兩個縣轄區,分別是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南山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澤普縣奎依巴格區。

我國五種行政體系的舉例

副省級行政區

關鍵字: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轄區、副省級自治州

生活中我們常常接觸「副省級市」這一概念,但「副省級市」並不是省級行政區和地級行政區之間的級別,其仍屬於地級行政區級別。「副省級」指的是城市的行政級別而不是行政區劃級別,即指的是市政府領導等的行政級別是副省級,較一般的地級市行政級別高了半級。例如濟南市教育局長的級別是副廳級,而濰坊市教育局長的級別是正處級。

副省級行政區的位置

副省級市的前身是計劃單列市(國家社會與經濟發展計劃單列市),是改革開放後為下放部分經濟管理權限而設置的城市。經濟上越過省級管轄,直接與中央掛鈎,具有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原來的計劃單列市由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和8個省會城市組成。1993年,國家進行機構改革,前5市的計劃單列市資格保留,省會城市不再實行計劃單列。1994年,將原14個計劃單列市加上濟南、杭州,確定為副省級市。從計劃單列市向副省級市的過渡,減少了省與計劃單列市之間因權限劃分不清引起的矛盾和扯皮。

副省級行政區

除了副省級市,還有副省級市轄區和副省級自治州的說法。不同的是後兩者都是俗稱,沒有在官方文件中正式出現,也存在一定的爭議。一般而言,副省級市轄區指的是區委書記高配為副省部級官員的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我國有上海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2個。副省級自治州比較特殊,我國只有新疆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較為符合,稱其為副省級不是指其政府領導的行政級別,而是其同時下轄了地區(地級)和縣市(縣級),這是由歷史原因造成的罕見現象。

較大的市

關鍵字:較大的市、設區的市、不設區的市

「較大的市」這一概念,在1954年即寫入憲法。我國憲法中規定「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但對「較大的市」的具體概念沒有解釋。在憲法中,實際涉及了三種「市」:較大的市、省自治區分為的市和自治州分為的市,這三種市的相互關係也不是很明確。

「較大的市」的設立最早是改革開放時期解決地級市立法權而設立。在1982年版的地方組織法中,對「較大的市」的地方立法權作了開創性的規定。從此之後,國務院開始以下發通知的方式,批准設立了四批19個「較大的市」。「較大的市」是具有地方立法權的特殊的地級市,在特殊階段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充分發揮了地方的主動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法制制度的改變,設區的市開始普遍賦予地方立法權。「較大的市」這一概念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立法法、地方組織法中「較大的市」這一概念逐漸被「設區的市」所替代。

結合如今的實際進行梳理,可以發現,市可以分為設區的市和不設區的市,較大的市近似於今天設區的市。

行政區劃的未來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行政區劃的改變將是一個永恆話題。一成不變的行政區劃體系必將限制社會的活力,逐漸探索出一個符合實際情況的行政區劃體系是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通過理論論證、小範圍實驗等方法,逐步探索改革方向。例如,安徽省銅陵市已在2011年成為首個撤銷全部街道辦事處的地級市。通過這樣的嘗試,科學有序推進行政區劃改革,達到提高行政效率、因地制宜促進區域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楊生賢. 副省級城市的行政定位:特殊地級市[J]. 山東行政學院學報, 2011(2):24-26.

宮桂芝. 我國行政區劃體制現狀及改革構想[J]. 政治學研究, 2000(2):63-73.

相關焦點

  • 你是哪裡人?整縣改市多成全國百強 撤縣並區做大中心城市 ·都市快報
    解讀 市領導縣 浙江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範今朝: 1982年,江蘇省在全國率先試點「市領導縣」。次年,這種模式形成浪潮,開始在全國推廣並延續至今,對中國城市形態、城鄉經濟發展影響至深。 解讀 整縣改市 浙江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範今朝: 這一時期是浙江省城市化外延增長最迅速的時期。幾乎與撤地設市、「市領導縣」體制實行的同時,中國開始進入「整縣改市」時代,即整個縣的範圍改成市,或幾個縣合併成一個市,或撤銷市外圍的縣併入市。這種模式為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及浙江所普遍採用。
  • 「撤縣設市」成潮?專家:城鎮化不是大刀闊斧式調整行政區劃
    他認為,中國區域經濟、城市經濟正在發生極其深刻的變化,因此原有的行政區劃必須進行一定調整。但因為行政區劃承載著極其複雜的內容,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要保持較高的穩定性。1月6日,中國共產黨鄭州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鄭州市委關於制定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指出要加快撤縣(市)設區步伐。合肥市轄4區4縣,代管1個縣級市。據新安晚報,1月5日開幕的合肥市肥東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指出,今年肥東縣將研究有序推進縣改區。
  • 【推薦一篇文章】老照片帶你讀懂「集體經濟」
    【推薦一篇文章】老照片帶你讀懂「集體經濟」 2019-08-11 1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帶你了解一下省、路、州、郡、府、縣這些行政區劃名詞的淵源!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郡,大約一千個縣,中國正式的行政區劃由此開始。2、 漢朝時期的刺史部及郡、國、縣制。西漢時期,除了郡縣外,還有大量的功臣及皇親的封國。西漢末年,郡和國有103個,縣級政區有1587個。由於一百多個郡國太多,漢武帝就在郡級政區之上設置了14個刺史部。
  • 縣改市或縣改區之後有哪些好處,這兩者有什麼區別?
    導語:縣改市或縣改區之後有哪些好處,這兩者有什麼區別?隨著我們國家現在在不斷的進步,不斷的壯大,我們也是看到了城鎮化越來越明顯了,不斷的湧現出很多的城市,那麼國家愛為了維護社會的穩定,以及適應城市的繁榮與發展,也是在不斷對縣進行調整的,將恩典的縣改為市或者區。那麼對於縣改成市或者是縣改為區,到底是有什麼區別呢?在這當中應該也是有著一定的標準的,那麼接下來就讓小編帶你一起來看一下吧。
  • 中國行政區劃的特例:五個沒有市轄區的地級市
    中國標準的地級市下面是要管轄市轄區的,在這點上面地級市和直轄市類似,都是下面的行政區劃架構形式。直轄市和地級市->縣級行政區(市轄區、縣、自治縣、縣級市)->鄉級行政區(鄉、鎮、街道)中國大部分地級市(也包括直轄市)都管轄市轄區,有些沒有管轄縣、自治縣、縣級市。
  • 中國行政區劃——雲南省
    雲南省是中國23個省之一,位於西南地區,省會昆明。東部與貴州、廣西為鄰,北部與四川相連,西北部緊依西藏,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寮國、越南毗鄰,雲南省總面積39.41萬平方千米。2019年統計,雲南省下轄8個地級市,8個自治州,17個市轄區、16個縣級市、67個縣,29個自治縣,合計129個縣級區劃。
  • 河北邢臺市「十四五」規劃建議:支持威縣、寧晉等縣撤縣改市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河北邢臺市「十四五」規劃建議:支持威縣、寧晉等縣撤縣改市「十四五」時期,河北省邢臺市將推動寧晉、清河兩個副中心城市建設,支持威縣、寧晉等縣撤縣改市。今年6月23日,河北省政府網站官宣了「國務院批覆同意河北省調整邢臺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消息。根據批覆文件,邢臺這次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具體情況是:橋東區更名為襄都區,橋西區更名為信都區;撤銷邢臺縣,原邢臺縣的鄉鎮街道分別劃歸襄都區、信都區管轄;撤銷任縣,設立邢臺市任澤區;撤銷南和縣,設立邢臺市南和區。
  • 自治區發話:桂林這個縣改市被點名了!還有更勁爆的消息稱……
    點擊陽朔熱點關注我喲近日,自治區發改委、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發布的文件《關於以世界一流為發展目標 打造桂林國際旅遊勝地的實施意見》獲悉:桂林中心城區行政區劃設置將進一步優化,支持靈川撤縣設區,加快發展荔浦副中心城市,積極推進全州撤縣改市。
  • 福建福州行政區劃史,西漢建縣於冶山,南陳建州於侯官
    西漢漢武帝平閩越後,改閩越王都東冶為冶縣,屬會稽郡管轄。冶縣治所在冶山,即今福州市屏山東麓,此時今福建全省僅有這一個縣。但冶縣並不是今福州市城區行政建制的起源,東漢後廢。此外,冶縣以越王冶鑄為名。西晉西晉置晉安郡,治所便在侯官縣,轄境相當今福建東部及南部地。
  • 增設直轄市、新設省轄市、分設縣級市——破解行政區劃管理困局
    民政部報告認為,目前的城鄉狀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適應這種新情況,不僅應該把達到標準的鎮改為市(即所謂「切塊設市」),而且還應該把符合條件的縣撤縣設市(也稱為「整縣改市」)。1993年以後,每年都新設立幾十個縣級市,但已經沒有一個是切塊設市的了。整縣改市模式對切塊設市模式的基本替代表明,縣級市與地級市一樣,也已經從城市型行政建制轉變成一種廣域型行政建制。
  • 中國行政區劃的由來
    在新時代、新背景、新面貌下,我國需要對行政區劃制度進行改革,讓它能夠與新社會相輔相成。改革二字意味著改變與革新,這是基於舊制度的改變,基於新環境的革新,而這一切都要從清朝的舊制度說起。清朝時,我國的行政區劃是基於省(正式稱呼為布政司)、府、縣的三級行政制度。然而《內政年鑑》一書卻將「道」與省府縣相提並論,稱為四級行政制度。
  • 十省縣以上行政區劃調整觀察:成都蕪湖南通等六市市轄區擴容
    6月19日以來,涉及四川省成都市、吉林省長春市和四平市、山東省煙臺市、河北省邢臺市、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江西省贛州市、安徽省蕪湖市、湖北省荊州市、江蘇省南通市、貴州省六盤水市等地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消息相繼宣布。 其中,成都市新津縣撤縣設區。原由四平市代管的縣級公主嶺市改由長春市代管。
  • 縣比市大?日本的行政區劃你真的懂嗎?
    △日本1都、1道、2府和43縣都道府縣下設782個市、827個町、195個村,很顯然縣比市大啦。不同於我國的市、縣、鎮的從屬關係,日本的市、町、村在行政上地位平等,並不存在某個村屬於某個町或某個町屬於某個市,它們地位平等,都是二級行政區域,都只能從屬於一級行政區域。它們的不同,只是因為它們人口數不同,市最多,村最少。與市同級的「郡」,1920年代開始虛級化,目前仍具備地址表記、廣域行政圈範圍、都道府縣議會選舉劃分等功能。
  • 越南芹苴市的行政區劃:分成5個郡、4個縣,郡全部沿著湄公河
    芹苴市只管轄9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這在越南五個直轄市當中,也是最少的。因此越南芹苴市看起來像中國的三四線城市。越南芹苴市的行政區劃如下下圖所示。越南芹苴市的分區和行政區劃越南芹苴市的5個郡是:平水郡、丐冷郡、寧橋郡、烏門郡、禿衄郡;芹苴市的4個縣是:紅旗縣、豐田縣、泰來縣、永盛縣。郡在越南的行政區劃中,就相當於中國的市轄區,也就是城鎮人口比較集中的地方。
  • 溫州龍港撤鎮設市獲批最新消息 撤縣設市有什麼好處?2019撤縣設市...
    眾所周知,所謂撤縣設市,就是將原來的行政單位「縣」改名行政單位「市」,但縣級市仍然屬於地級行政區或省級行政區管轄。但聽過撤縣設市,撤鎮設市還真是頭一遭!8月,浙江溫州龍港鎮升級龍港市正式獲批!那麼撤縣設市有什麼好處?2019撤縣設市名單什麼時候公布?一起來看看吧。
  • 內江這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星座看一看」,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據省民政廳官網消息,省政府同意內江市市中區、內江市東興區、隆昌市、資中縣、威遠縣等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具體如下:| 一、關於市中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 「縣改市」主事者掙了面子,但別讓市民丟了「裡子」
    這是我國「撤縣設市」政策的一個重要轉折,有人分析,新一波「撤縣設市」的浪潮要來了。我國於1983年拉開「撤縣改市」序幕,此後有近350個縣陸續改為縣級市。1997年,國務院「暫停審批縣改市」。網傳民政部批覆截圖(圖/央廣網)積極推進「撤縣設市」與凍結此項工作,都有其理由。
  • 中國「縣改市」和「縣改區」,到底哪個更好一些?答案其實很簡單
    中國「縣改市」和「縣改區」,到底哪個更好一些?答案其實很簡單自從「縣改市」和「縣改區」計劃開啟後,我們經常聽到某個縣被改為市了或者是某個縣被劃為區了。從我國行政機構的等級來說,縣和市、區是同一級別,但在實際發展中,市是可以管理縣的,所以雖然行政級別並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在經濟發展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 衢州行政區劃表公布!6縣(市、區)有哪些鄉鎮(街道)?
    你知道衢州有多少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