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3日上周日結束的杜拜網球公開賽決賽中,瑞士「天王」費德勒直落兩盤擊敗希臘新秀西西帕斯,在第8次問鼎該賽事冠軍的同時,達成了自己職業生涯單打百冠的壯舉。在這100個單打冠軍中,包含20座大滿貫獎盃。費德勒出生於1981年8月8日,如今已經37歲零7個月,瑞士「天王」對於職業生涯的不離不棄,對於冠軍榮譽的執著追求,無不令人欽佩。
(費德勒斬獲百冠)
費德勒完成百冠後沒幾天,3月6日,一項最古老的錦標賽在英國伯明罕繼續上演——2019年全英羽毛球公開賽,世界羽壇「全滿貫」、來自中國的超級丹再一次開啟了自己的全英之旅。老驥伏櫪,志在千裡,林丹的鬥志同樣令人折服。同樣是老將,費德勒比林丹還要大2歲零2個月,而林丹已經拿到65個男子單打冠軍,12個團體賽冠軍,距離百冠,值得期待。
(林丹微博祝福費德勒,恭喜費德勒18個大滿貫)
就在新一屆全英賽開賽之際,著名的羽毛球網絡雜誌Badzine發表了一篇深度文章,以林丹為切入點,探討了羽毛球運動職業生涯延長現象。
以下為譯文:
全英公開賽自從120年前創辦以來,始終是反映世界羽壇走勢的一大殿堂級別賽事。它的時尚,它的統治地位,它的規則和獎金,都隨著時間的進程而在衍變發展,但是,人們對於這場最古老的賽事的崇敬始終沒有改變。」
(林丹)
2019年的最新一屆全英賽,是否是老一代選手徹底退出舞臺的標誌——會不會沒有一個在十年多以前就名震世界羽壇的老將,能在本屆全英賽上奪冠?到目前為止,最後一個(或一對)做到這樣的球員是丹麥選手尤爾/彼得森,這對老將贏得了2018年全英賽的女雙冠軍。特別是尤爾在2009年就已經獲得世界冠軍,在2008年贏得了她的第一個超級系列賽冠軍,也在2004年荷蘭公開賽上獲得了第一個雙打的雙冠。其他十幾年前就已經叱吒羽壇的名將們,如今可能都輸給了年齡。」
那麼,林丹會是個例外嗎?「林丹是羽毛球運動的領軍人物,他不僅能獲得最崇高的榮譽,還能以巔峰狀態保持最長的職業生涯,他早在2002年贏得了韓國公開賽冠軍,2004年贏得了他的第一個全英賽冠軍,直到如今17年過去了,他在35歲的年齡依然沒有放棄對於冠軍的追求。」
(林丹)
對於林丹超長的運動生涯,有這麼幾種看法,首先,我們別把林丹看做是林丹。此外,不要停留在極端。運動生涯的『長壽』的整個概念是非常值得接受的,因為它表明了人類最健康的潛力。長壽涉及熱情和發現早晨起床的意義。我們做一些事情的理由是什麼?事實上,它是絕對與我們自己和生活相關的。」
老將的風骨和人類的潛力,尤其讓該文的作者感慨萬千,「林丹的願望,是衝擊第五次奧運會。不管他能否成功到達東京,他的目標是再次達到頂峰,這表明他相信自己可以再次成功。還有其他球員的職業生涯像林丹這樣漫長,例如韓國的李炫一,馬來西亞的李宗偉。有趣的是,運動生涯的延長,卻反而發生在如今羽毛球運動的速度越來越快的時代,不得不佩服這些球員們的意志力和韌勁。我們看到,41歲的波蘭選手馬特烏斯亞克在裡約奧運會上能晉級到淘汰賽階段,這也起到了榜樣作用,一定程度地激勵了林丹、鮑伊/摩根森、彼得森、內維爾、李龍大和亨德拉等老將不言放棄。如果只有林丹認為他能做到這一點,那是沒有用的。你不僅要為他加油,還要在你自己的領域中為自己加油。這是一種向前的心態,這是人類實現潛力的決心。在羽毛球領域,林丹就是名氣最大的那一位,他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市場營銷。」
(林丹)
作者將林丹作為當代案例研究,並且對「林丹再也贏不了大賽了」的論調進行了溫和的駁斥:「現在,再把林丹想像成林丹。作為一個當代的案例,他的職業生涯軌跡更加令人吃驚。著名的羽毛球評論員斯蒂恩·彼得森去年10月在《明星在線》上就說過:林丹『再也贏不了大賽了。也許他可以製造一兩場意外的勝仗,但也只是為其他人鋪路而已』。但是彼得森忽視了一個事實:其實有時候,比起在超級500或更高級別的世界巡迴賽,贏得奧運會金牌也許真的也只需要一兩場意外的勝仗而已。
該文還用上個月剛退役的印尼混雙選手納西爾作為例子,感嘆老將們的正能量,「雙打和單打對於選手的要求又不相同,但老實說,有多少人會確信長期受傷、行動逐漸變得緩慢的納西爾能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奪得金牌?她不僅做到了成為奧運冠軍,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她還向我們展示了可以在2017年第四次成為世界冠軍,還證明了在2018年繼續奪得超級1000系列賽冠軍也是可以實現的。」
(納西爾印尼賽謝幕戰)
最後,文章巧妙地以網球和費德勒作為結尾:「羽毛球運動喜歡將自己與網球運動對比,羽毛球還具有不少優勢,當然,除了這兩項運動的獎金存在巨大差距之外。別忘了,費德勒比林丹還大兩歲。」
是的,世界網壇的球員們除了在獎金上比羽毛球選手幸福,在重大冠軍頭銜上也有優勢:溫網、法網、美網、澳網這四大滿貫比賽每一年一共四次,這都是網球選手的最高榮譽,每年四次機會可以爭奪,只要球員實力足夠好,還是有很大的可能性捧到一個甚至多個大滿貫冠軍。而對於羽毛球選手來說,奧運會每四年才一屆,羽毛球世錦賽每年一屆(奧運會年無世錦賽),實力強如李宗偉這樣的現象級球星,居然十幾年打拼下來無一個世界冠軍頭銜(至於蘇迪曼杯、湯姆斯杯這樣的團體賽世界冠軍,在團隊實力不強的情況下,李宗偉更是難以企及),這也是一種無奈。如果羽毛球也有四大滿貫賽事,拿督恐怕早就滿載而歸心滿意足了。
林丹職業冠軍成績:
以下是除奧運會,亞運會,世錦賽,蘇迪曼杯,湯姆斯杯,亞錦賽,世界盃,全英賽和總決賽之外BWF舉辦的公開賽冠軍數,其中包括羽聯未推出「超級賽」之前的單項賽和2007年(含)後超級賽、黃金大獎賽、大獎賽冠軍數量:
2002年韓國公開賽
2003年丹麥公開賽
2003年香港公開賽
2003年中國公開賽
2004年瑞士公開賽
2004年丹麥公開賽
2004年德國公開賽
2004年中國公開賽
2005年德國公開賽
2005年日本公開賽
2005年中國大師賽
2005年香港公開賽
2006年中國臺北公開賽
2006年澳門公開賽
2006年香港公開賽
2006年日本公開賽
2007年韓國公開賽
2007年德國公開賽
2007年中國大師賽
2007年丹麥公開賽
2007年香港公開賽
2008年瑞士公開賽
2008年泰國公開賽
2008年中國公開賽
2009年中國大師賽
2009年法國公開賽
2009年中國公開賽
2010年中國大師賽
2011年韓國公開賽
2011年德國公開賽
2011年香港公開賽
2011年中國公開賽
2012年德國公開賽
2014年中國大師賽
2014年澳大利亞公開賽
2014年中華臺北公開賽
2015年日本公開賽
2015年巴西大獎賽
2016年德國公開賽
2016年中國大師賽
2017年瑞士羽毛球公開賽
2017年馬來西亞羽毛球公開賽
2018年紐西蘭羽毛球公開賽
以下是奧運會,亞運會,世錦賽,蘇迪曼杯,湯姆斯杯,亞錦賽,世界盃,全英賽和總決賽冠軍數量:
2008年北京奧運會
2012年倫敦奧運會
2006年多哈亞運會男團
2010年廣州亞運會男團+男單
2014年仁川亞運會男單
2006年馬德裡世錦賽
2007年吉隆坡世錦賽
2009年海德拉巴世錦賽
2011年倫敦世錦賽
2013年廣州世錦賽
2005,2007,2009,2011,2015年蘇迪曼杯混合團體錦標賽
2004,2006,2008,2010,2012年湯姆斯杯男子團體錦標賽
2010,2011,2014,2015年亞洲羽毛球錦標賽
2005,2006年益陽世界盃
2004,2006,2007,2009,2012,2016年全英羽毛球公開賽
2011年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總決賽
—— END ——
整理編輯 | 鋒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