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7月18日訊(通訊員 胡錦 劉錦文 記者 段涵敏)夏季悶熱潮溼,蚊蟲盛行,是蟲咬皮膚病的高發季節。因蟲咬患上皮炎、水皰等患者數量猛增。記者從湖南航天醫院皮膚病科了解到,近期因蟲咬患上皮炎、水皰等患者數量猛增。
7月17日凌晨3點, 48歲的羅先生被一隻不知名的昆蟲「欺負」得叫苦不迭,趕到湖南航天醫院急診科就診。原來,當晚羅先生躺床上休息,莫名被不知名的蟲子蟄傷了左側頸部皮膚。被蜇後的羅先生立即用手摸索頸部的異物,沒想到是只頭部尖尖,有著硬殼的昆蟲。疼痛中的羅先生條件反射地將手裡的蟲子甩到了窗外。羅先生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不一會兒,被蜇咬的患處疼痛難忍,並且伴著痛頭暈、嘔吐症狀。家屬立即驅車,凌晨將慌張中的羅先生送到醫院急診科診治。
該院皮膚科譚正洋醫生介紹,這是臨床上的「蟲咬皮炎」,又稱為丘疹性蕁麻疹,是指被昆蟲、節肢動物叮咬,或因接觸昆蟲的毒毛而引起的皮膚炎症反應,多發於面部、頸部、四肢等皮膚暴露部位。目前,羅先生稱症狀已在逐步緩解。
有蟲子落在身上,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拍死它,不過有些蟲子還真不能拍。譚正洋列出了平時夏季咬人的6種蟲子:蟎蟲、蚊子、跳蚤、隱翅蟲、毛蟲還有馬蜂,提醒市民看見它們可要躲遠點。
醫生建議:廣大市民日常預防需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勤時更換被服。避免與寵物、家禽接觸,少去樹林及草叢活動。被蚊子咬傷後,可以採取措施止癢。蟎、蚤引起的蟲咬皮炎,可以在家裡先用肥皂水衝洗局部以減輕水腫,中和酸性環境緩解症狀。高敏人群最好隨身攜帶地氯雷他定、滷米松等止癢藥物。如被不明蟲子咬傷後,需密切觀察,如有不適,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