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史子集,什麼是「經」,什麼又是「史」?

2021-03-01 歷史郡

經部收錄了儒家的「十三經」及相關著作,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總義、通禮、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分訓詁、字書、韻書3屬。

十三經: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經典。分別是《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十三經註疏:注和疏的並稱。注,對經書字句的註解,又稱傳、箋、解、章句等;疏,對注的註解,又稱義疏、正義、疏義等。

注、疏內容關乎經籍中文字正假、語詞意義、音讀正訛、語法修辭,以及名物、典制、史實等。

經學史及小學類:經學史即經學歷史,小學類分訓詁、字書、韻書。西漢時稱「文字學」為「小學」,唐宋以後又稱「小學」為字學。讀書必先識字,掌握字形、字音、字義,學會使用。

史部收錄史書,包括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雜史類、別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等15個大類,其中詔令奏議類又分詔令、奏議2屬,傳記類又分聖賢、名人、總錄、雜錄、別錄5屬,地理類又分宮殿疏、總志、都會郡縣、河渠、邊防、山川、古蹟、雜記、遊記、外記10屬,職官類又分官制、官箴2屬,政書類又分通制、典禮、邦計、軍政、法令、考工6屬,目錄類又分經籍、金石2屬;

正史:指《史記》、《漢書》等以帝王本紀為綱的紀傳體史書。 清 乾隆 年間詔定二十四史為正史。

1921年北洋軍閥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稱《二十五史》,不久,又將《清史稿》合編其中,合稱《二十六史》。

編年:按年代順序編排史料、著作等。

紀事本末:史書體裁之一。以歷史事件為綱,將重要史實分別列目,獨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順序編寫。創始於南宋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

別雜史等:別史,圖書四部分類中史部的一目。指不屬於正史、雜史的史書。雜史,舊時區別於紀傳、編年、紀事本末的一種史書體載。或記一時見聞,或記一事始末,或只是一家私記,但均帶有歷史掌故性質。

史評:評論史事或史書的著作。如王夫之《讀通鑑論》、《宋論》是評論史事方面的專著;劉知幾《史通》和章學誠《文史通義》則多載對史書的評論。

詔令奏議:詔令,文體名。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所發命令、文告的總稱。包括冊文、制、敕、詔、誥、策令、璽書、教、諭等。奏議,文體名。古代臣下上奏帝王的各類文字的統稱,包括表、奏、疏、議、上書、封事等。

傳記:亦單稱傳。記載人物事跡的文字。一般由他人記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稱「自傳」。傳記大體分兩大類:一類是以記述翔實史事為主的史傳或一般紀傳文字;另一類屬文學範圍,以史實為根據,但不排斥某些想像性的描述。

史鈔:摘抄一史或合抄眾史的書籍。《宋史·藝文志》始有「史鈔」一門。有專抄一史者,如《漢書鈔》、《晉書鈔》之類;有合抄眾史者,如《正史削繁》、《新舊唐書合鈔》之類。此類史書,博取約存,對讀者有一定的方便。

載記:舊史為曾立名號而非正統者所作的傳記,以別於本紀和列傳。

時令:圖書分類目錄名。 宋以前有關時令的書籍,都入子部農家,但諸書所載,上自國家典制,下至民間風俗,不僅僅限於農事,故《中興館閣書目》,另列時令一類。清代修《四庫全書》,沿用宋人舊例,仍立時令一目。《玉燭寶典》、《四民月令》

地理:地誌縣誌,記載方域、山川、風俗、物產等文字。

職官:歷代官制。如《唐六典》、《周官》。

政書:政書,是記錄典章制度的書籍,政書之名源於明代錢溥的《秘圖書目》。政書可分成兩大類,一為記述歷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書」;另一種是記述單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斷代式政書」,後世史書多以「志」來記述各朝典章制度。

目錄:目錄分類學的著述。

相關焦點

  • 「經史子集」到底是如何分類的?
    不同於如今以字母、數字等來分類,古時候採用的分類方式就繁瑣得多,其中流傳下來最為穩定的就是「經史子集」四類書目。因為古籍的分類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現在還找不到更有效的辦法來重新歸類,所以仍沿用「經史子集」的分類法。
  • 問答│「經史子集」分別指什麼
    問:「經史子集」分別指什麼?   答:   「經史子集」是中國古籍按內容區分的四大部類。一些大型的古籍叢書往往囊括四部,並用以命名,如《四庫全書》、《四部叢刊》、《四部備要》等,可見四部分類對古籍的重要意義。
  • 關於《經史子集》的考點清單
    說到經史子集,我們最先想到的是清代編修的《四庫全書》,然而作為書籍的分類方法,經史子集早在隋朝就已經確立了。在《隋書·經籍志》中,唐朝初期的名臣魏徵正式標註經、史、子、集四部的名稱,並進一步細分為40個類目,隋朝以後圖書分類的主流都是沿用四部分類,可以說經史子集的出現源遠流長。清朝編修《四庫全書》進一步將經史子集細化分類,分四部44類,目前這是最權威的分類。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到底經史子集都具體包括什麼。
  • 儒家文化「經史子集」
    國學的主幹和枝葉是通過什麼方式表現出來的?我們一般人知道的,主要就是經典文獻。這些經典文獻最終在中國儒家的傳統文化裡面歸納起來,就是「經史子集」四個類型,也就是通常說的「四部」。這種分類法在唐朝形成,一直延續到近代,算是傳統文化最有生命力的分類方法。
  •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釐清「經史子集」
    一、「經史子集」概述中國古代圖書汗牛充棟,數量極多。那麼將各種圖書集中到一起,為方便查閱,就需要對圖書進行分類。「經史子集」就是我國古人按圖書的內容,將古籍區分的四大部類。簡單地說,四部分類法各部類的內容是,經:指經書,是指儒家經典著作,比如「四書五經」,即在經書之列;史:顧名思義是正史,也就是歷史書;子:囊括了先秦諸子百家著作,也包括儒家的一些派別,以及宗教;集:文集,就是詩詞歌賦。「經、史、子、集」四部分類的方法,是中國傳統的圖書分類方式。
  • 國學的分類:經史子集
    什麼是國學呢?國學這個概念其實是相對於西學而言的,西方之學我們稱之為西學,東方之學我們稱之為國學,用一句話來概括,所謂的國學就是指我國固有之學問。那麼國學都包括哪些內容呢?國學的分類方法歷來有兩種,一種是按照《四庫全書》的分類方式,一個是按照它的內容來分。按照《四庫全書》的分類方式,分為經史子集四個部分。
  • 經史子集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經史子集,經:經書,儒家經典;史:史書;子: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經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出自:《新唐書·藝文志》:「兩都各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史子集四庫。」經史子集是中性成語,可作主語、賓語、定語;指文獻等。
  • 語文開講 | 何謂「經史子集」?
    「經史子集」是中國古籍按內容區分的四大部類,也是中國傳統學術體系的主幹。華東師範大學陳璧耀先生新作《國學概說(增訂本)》在論述這四部學問的源流與特徵時,先從文字學角度入手,分別對「經」「史」「子」「集」四字進行了探討。現摘編如下。「經」是什麼?許慎《說文解字·糸部》:經,織也。
  • 事業單位文史常識之由「四庫全書」見「經史子集」
    《四庫全書》,共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分,書中收錄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在各類考試中也是屢見不鮮,因此對這部分知識有所了解至關重要。一、初窺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時期編修的大型叢書。乾隆中期,經過一百多年的勵精圖治,清朝呈現出盛世景象。
  • 2019山東事業單位考試:關於經史子集 你應該知道
    2019山東事業單位考試:關於經史子集 你應該知道 2019-08-15 11:25:28| 來源:中公教育
  • 2021甘肅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釐清「經史子集」
    、公文寫作等方面,下面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2021甘肅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釐清「經史子集」,以幫助大家備考。一、「經史子集」概述中國古代圖書汗牛充棟,數量極多。那麼將各種圖書集中到一起,為方便查閱,就需要對圖書進行分類。「經史子集」就是我國古人按圖書的內容,將古籍區分的四大部類。古代所編的很多古籍叢書都按四部法進行分類,而且並用它為圖書命名,比如我們熟知的《四庫全書》,還有《四部叢刊》和《四部備要》等等。
  • 2021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文化歷史:釐清「經史子集」
    2021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文化歷史:釐清「經史子集」 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備考2021年甘肅特崗教師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甘肅省特崗教師考試備考資料,供各位考生學習參考。
  • 「經史子集」被確定之前,古人都用什麼樣的方式給書籍分類?
    我們今天所見到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其實是在唐代才得以應用的,並且當時還不完善,但已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分類方式了。那麼,在此「經史子集」的分類法產生之前,人們又是如何來做的呢?從推廣普及到「經史子集」,經歷了諸多磨合圖書分類工作有明確方法記載的是在漢代,在國家層面上對這項工作予以支持,並且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公元前23年,西漢成帝時期,劉向、劉歆父子二人先後主持了圖書的分類工作,對已有的典籍進行梳理、修復、編目等等工作。
  • 新《王安石全集》出版,採取經史子集新編例
    新《王安石全集》出版,採取經史子集新編例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2017-05-07 11:07 來源:澎湃新聞
  • 「經史子集」都是指的什麼?
    經:是指儒家列為經典和注釋經典的著作,如「四書五經」。「四書」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五經」指《詩》、《書》、《禮》、《易》、《春秋》。史:記述歷史史實、地理疆域、官職等的書。集:是指歷代作家詩文集,諸如《樂府詩集》、《古詩九十九首》、《全唐詩》、《古文觀止》等。
  • 功夫詩《九卷》 一部流動的經史子集_公益_鳳凰網
    功夫詩《九卷》 一部流動的經史子集 在祖國60周年大慶前夕,功夫詩·《九卷》將國學大義融入身體力行,開始了全新一輪多達十幾站的全國巡演,堪稱是一部流動的經史子集。雖然每站只有一到兩場演出,但驚鴻一瞥,意蘊無窮。 劉遜
  • 學習早班車 不可不讀的「經史子集」
    學習早班車開課啦,本期小編將帶著大家一起走進冒著熱氣的國學經典文化中的「經、史、子、集」,一起了解中華文化之魂、文化之根、文化之精髓。古代人將傳統文化典籍按內容分為「經、史、子、集」四大部類,也稱為四部分類法。它們是一把鑰匙,帶我們開啟了解傳統文化之門。
  • 國學經典著作眾多,除了經史子集四部外,國學還涵蓋這些內容
    一、國學經典分類傳統國學文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先秦至清代二千多年中國文化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名著,按傳統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涉及文學、藝術、歷史、地理、科技、蒙學等。這其中既有《大學》、《詩經》等短篇名作,也有《史記》、《資治通鑑》等宏章巨製。
  • 經史子集各中第一,除了神秘還是神秘
    古人將之歸為四類《經》《史》《子》《集》。三教九流,醫樂百工,莫不在其中。四類集之中的著作,各中第一為誰呢。《經》部之中,《易經》第一。經部主要以儒家為主的「十三經」及相關著作,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總義、通禮、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分訓詁、字書、韻書3屬。《易經》被奉為儒家至尊經典,它也被稱為「群經之總」。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 2020山東省各地市事業單位招聘公告職位表陸續發布,為了幫助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網特整理了事業編招聘備考資料,下面為大家分享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