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許多年輕人耳熟能詳的「金句」。一直以來,理工科專業都是中國學生出國深造的重要選項。近日,啟德教育留學機構在北京發布了《2019中國學生理工科留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理工科專業的留學申請及就業形勢進行了解析。
越來越多學生「棄商從理」
2018年調查數據顯示,美國(45.5%)、澳大利亞(20.2%)、加拿大(12.4%)是中國理工科留學生最青睞的三大目的地。在德國就讀的中國留學生佔留學生總數的4.6%,其中申請理工科的比例高達73.33%。德國是攻讀理工科專業的中國留學生比例最高的國家,其次是加拿大和美國。
商科類專業仍然是中國學生最感興趣的留學選擇,但與2015年相比,2019年商科留學意向人數下滑了7.56%。2015年,41.2%的留中國學生選擇商科,28.9%選擇理工科;到2019年,選擇商科的中國留學生比例降至33.64%,選擇理工科的比例升至35.39%,理工科以微弱優勢反超商科。其中,工科表現突出,增長人數將近10%。
與商科學生相比,理工科學生更傾向於在研究生階段出國留學。在主要的理工科留學目的國中,只有赴加拿大留學呈低齡化,其本科生佔59.3%,研究生佔34%。總體而言,入讀理工科專業課程的申請者中,研究生比例超過70%。啟德認為,這種趨勢可能與留學費用與就業環境有關。理工科專業留學生申請讀研的原因包括:「理工科就業面廣」(52.4%)、「未來想從事理工類的職業」(37.4%)、「未來工作薪酬高」(34.2%);本科階段則是「熱愛理工類專業」(45.5%)、「理工科就業廣」(41.5%)、「未來想從事理工類的職業」(33.9%)。
所有理工科專業中,「計算機科學與工程」(21.9%)、「電子電氣工程」(17.2%)、「機械工程」(10.0%)、「土木與環境工程」(6.5%)、「建築相關專業」(4.9%)是研究生留學階段選擇意向最高的5個專業;本科階段留學選擇意向最高的3個專業為「計算機科學與工程」(16.5%)、「數學」(14.3%)和「機械工程」(7.6%)。
理工科就業形勢總體樂觀
理工科海歸就業類型比其他學科的海歸更廣泛。前程無憂《2019年海外留學生優秀人才需求報告》顯示,海外留學生崗位需求量排名前三的是技術研發類(53.1%)、市場類(37.7%)、工程等專業技能(36.3%)。相對於其他學科,理工科海歸更受國內僱主歡迎。
另外,理工科海歸在事業單位/大學/科研機構任職佔比(19.79%),遠高於商科海歸(4.95%)。
理工科海歸的平均收入高於國內畢業生的薪酬水平。調查數據顯示,2018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後月收入為5135元,而40.8%的僱主提供給海歸的起薪為8000元至12000元。畢業一年後,理工科本科生海歸的年薪為8.48萬元,研究生海歸為12.13萬元。
理工科專業中,人工智慧(AI)領域尤其值得關注,包括計算機、自動化、機械工程、數學等與AI密切相關的專業。根據「Boss直聘」提供的數據,2018年第四季度平均薪酬最高的崗位是推薦算法、構架師、數據架構師、搜索算法、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由於培養AI人才所需的時間遠長於一般IT人才,供給與需求的缺口很難在短期內得到有效填補。未來幾年,中國人工智慧行業的人才缺口預計達到百萬級。
各國高校一般將人工智慧專業設置在研究生及以上階段,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很多本科階段學習計算機及人工智慧相關專業的學生已經開始申請AI企業與研究院的實習或夏令營活動,為升學和就業積累經驗及人脈。目前,開設AI專業的海外高校基本都是頂尖院校。以英國為例,開設人工智慧專業的高校包括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愛丁堡大學和南安普頓大學。
除了人工智慧,5G也是處於風口的行業。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17年發布的《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預測,到2030年,5G將帶動中國直接經濟產出6.3萬億元,創造2.9萬億元經濟增加值與800萬個就業機會;就間接貢獻而言,5G將帶動總產出10.6萬億元、經濟增加值3.6萬億元、就業機會1150萬個。
理工科留學生總體就業形勢較為樂觀,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有「競爭壓力大」(58.9%)、「沒有相關工作經驗」(38.7%)、「專業優勢不明顯」(25.2%)、「面試技巧不足」(22.1%)、「缺乏表現和包裝自己的能力」(19.6%)。理工科留學生認為,促使自己求職成功的主要因素是實習經歷(52.1%)、專業能力(49.7%)、工作經驗(42.3%)。由此可見,留學期間的實習和工作經歷是影響理工科留學生就業的重要因素。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