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教育發布的《中國學生理工科留學報告》顯示,理工科海歸畢業一年後左右的年薪本科生為8.48 萬元,研究生為12.13 萬元,研究生的年薪為本科生年薪的143%。
麥可思研究院《2019 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顯示,2019 年本科就業綠牌專業(薪資和就業滿意度較高的需求增長型專業)包括:信息安全、軟體工程、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通信工程、數字媒體藝術,大部分屬於理工科專業。在2018 屆本科學科門類中,畢業生畢業半年後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學(5,485 元),其次是經濟學與理學(5,037 元)。
與《2019 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顯示的2018 屆工學與理學學科畢業半年後的月收入相比,理工科海歸本科生的年薪高出34%。
啟德教育調研數據顯示,理工科研究生海歸畢業一年後左右的薪酬中,土木和環境工程(14.20 萬元)、電子電氣工程(13.72 萬元)、金融工程(12.50 萬元)、數學(12.35 萬元)的年薪均超過平均值,屬於就業「錢景」良好的專業。
《2019 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顯示, 2018 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後月收入排前10 位的專業分別是信息安全、軟體工程、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語、數字媒體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大多屬於理工科專業。中國薪酬網統計2018 年中國大學專業薪酬最高的20 個專業,排名前20 的專業裡,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軟體工程、材料物理、汽車類綜合,其中工學專業佔了14 個,理學專業佔了3 席,理工科專業共佔據了85%。
麥可思研究院對2018 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培養質量的跟蹤評價顯示,在2018 屆本科生就業人數最多的前10 位工學門類專業裡,最為搶眼的專業就是軟體工程,就業率(96.8%)、月收入(6,733 元)和就業滿意度(74%)均居於十大工科專業的三大就業指標榜首,畢業生從事的前三位職業包括電腦程式員、網際網路開發人員、計算機軟體應用工程技術人員。
工科專業中除軟體工程專業外,以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專業為代表的電氣信息類專業在就業率和月收入方面也具有明顯優勢。這些專業就業表現突出,或與製造業轉型升級、人工智慧技術對人才的需求有關。
在2018 屆本科生就業人數最多的10 個理學門類專業中,「信息與計算科學」的綜合表現較好,就業率(92.3%)、月收入(5,660 元) 和就業滿意度(69%)均排在前列。在月收入方面, 除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外,統計學(5,238 元)和數學與應用數學(5,081 元)專業的畢業生月收入較高,均超過5,0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