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回國就業前景怎麼樣?|《海歸人才就業報告》

2020-12-09 樂學網

  前段時間,有個網友表示自己花200萬留學,回來月薪不到2000,引起熱議,也引來各路鬼神對於留學的一通批判,那留學就這麼不值錢?韓國留學回國就業前景到底怎麼樣?

  △以下數據來自:BOSS直聘、前程無憂、新華網絡數據、全球化智庫(CCG)等

  一、關於留學回國就業

  首先來看一下留學生回國後的就業問題。在前程無憂發布的《2017海外留學生優秀人才需求報告》中,數據顯示,參加本次調查的300個企業中,96%的企業已經有海外留學生和外籍僱員。行業領先的僱主們正在引領海外優秀留學生招聘的風氣。領先的僱主更樂意招聘海外名校的中國留學生。

  其中科技類、金融、房地產/建築、教育和機械製造行業的留學生需求最大。海歸人才的知識、視野和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不僅滿足企業在不同地域市場的人才需求,也是僱主保持和擴大技術和管理優勢的一項策略。

  63%的僱主表示,招聘的海歸需要碩士學歷。領先企業招聘海歸人才主要是看重留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學習能力,語言能力和對海外市場、商業規則的理解也是企業聘用海歸人才的原因。那,各類型的單位會對留學生提供特殊待遇嗎?

  數據顯示,在國內,82.5%的用人單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對海歸員工採取了傾斜性待遇。

  20%的單位認為海歸職員在單位的晉升途徑更快捷,17.5%的單位認為海歸職員的工作崗位更核心,50%的國企表示會讓海歸員工進入核心崗位。外資企業的態度則呈現明顯的兩極分化。

  相比之下,更傾向於招聘海歸的單位,如民營企業、海歸創業民營企業表示會為海歸志遠提供更為豐富的優惠待遇,起薪明顯高於國內本土人才。企業表示,選擇海歸人才,主要看中的是他們的學習力、創造力和國際視野

  二、 關於留學回國就業薪資

  下面來說一下大家都非常關心的韓國留學回國就業薪資待遇問題。

  如上圖所示,海歸應屆生平均起薪比國內同等學歷的應屆生平均高出17.2%,優勢非常明顯。入職1-3年內優勢降低,主要看個人工作能力,但三年以上優勢開始重新遞增,這與海歸人才的學習力、創造力不無關係,工作十年以上,優勢則更為明祥。

  總結一下可以概括為,海歸人才起步有明顯優勢,且中長期薪資回報會更高

  報告中顯示,34%的領先企為海歸人才提供8,000-12,000元的月薪;49%的僱主提供的月薪超過12,000元,8%僱主提供的月薪超過了20,000元。國內重點大學的畢業生中這一比例不足1%。

  平均月薪在2萬元以上的主要分散在航空、網際網路、汽車和諮詢等9個行業,但崗位集中在研發、業務相關的專業上,這類人才競爭度高,薪酬水平仍然有進一步上升的趨勢。

  放眼全球,留學生們在40個專業(調查專業總數為67個)表現突出,薪資要比同專業普通畢業生更多。其中社會學、電子與電氣工程、計算機等理工科專業薪資差距最大。

  Gone International發布的留學生比例最高的6個領域薪資結果:在4個領域裡留學生人才要比等同學學歷人才略勝一籌。

  在所有的17個學科領域中,留學生更高薪的學科領域佔了11個。雖然有11%在英國之外工作的留學生收入低於全球平均水平,但許多情況下,他們的薪資高於該國家的平均水平,例如中國、印度。總體來看,留學生的薪資優勢明顯。

  三、留學回國就業競爭力 & 性價比

  就業、工資水平整體來看,留學生海歸人才可以說是都具有明顯優勢的,那在職場中的競爭力,又如何呢?

  通過上圖可以看到,無論是從性別、種族、語言還是社會弱勢群體,留學生的失業率是要低於普通學生的。自身能力的發揮和公司的偏愛,讓留學生無論在金錢還是失業穩定性上,都相對承擔更小的風險。

  再次回到留學值不值這個問題上,留學生多久可以收回留學經濟上的成本呢?

  29.7%的留學生認為可在3年內收回留學經濟成本。過半留學生認為5年內可收回成本。

  但小編想說的是,在考慮留學值不值的時候,不能只看經濟上的成本回收,在留學過程中,視野的開闊、個人能力的提升、人生價值的塑造、交際圈的層次提升才是留學的真正意義。

  BOSS直聘人才大數據顯示,在求職過程中,不同於國內大量求職者在各行業廣撒網,以增加面試機率的行為相比,海歸求職目標性更強,大部分海歸只在三個以內行業中進行選擇。

  根據BOSS直聘的就業競爭力模型,海歸群體的就業競爭力均值比同等學歷、同等工作經驗的本土國內人才高出38.3%,比雙一流大學畢業生高出1.8%。

  雖然從數據上看,海歸人才就業競爭力高於本土學生,然而海歸群體就業競爭力兩極分化現象十分突出。其中,20%的高競爭力海歸在各項數據上,均較國內雙一流大學畢業生的均值高出10-20%不等。然而有15%的海歸,職場競爭力甚至低於國內二本高校畢業生。

  在海歸人數大幅增長的情況下,企業對求職者的要求也相應提高,缺乏真才實學的留學生,很難在職場中真正立足。

  要我說呢,留學經歷的價值,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自己,這段經歷是成為人生路上的寶石,還是成為不值一文的砂礫,還要看各位的努力。

  拿到名校offer不是結束,而是一段新徵程的開始,夯實基礎、掌握技能、開闊眼界、提高能力才是留學期間最該做的事。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青島研究院

  地址:青島市市北區同安路67號

  電話:0532-67788928

相關焦點

  • 去德蒙福特大學留學,回國就業情況怎麼樣?
    那麼去德蒙福特大學留學,回國就業情況怎麼樣?德蒙福特大學畢業回國找工作難度德蒙福特大學畢業回國找工作難度並不大,就業率:87.0%。回國就業主要看在學校學的專業,是不是國內需求強的,另外有沒有好的國外的工作實習經歷。有很多面試大公司的機會,但也是要考核。
  • 2018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90後成為海歸主體
    報告顯示,90後成為新生代海歸的主體,佔比高達55%。   95%海歸回國後半年內找到工作  曾經,有些海歸因為在國內找不到工作,被稱為「海待」。今年的《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95%的海歸都能在歸國後的半年內找到工作,而國內的就業前景也更加吸引留學生們回國工作。
  • 淺談俄羅斯留學的就業前景
    隨著 「一帶一路」 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選擇俄羅斯留學。很多家長諮詢問俄羅斯留學到底怎麼樣?俄羅斯留學是個坑嗎?畢業後回國就業好找工作嗎?在這裡立思辰留學小編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俄羅斯留學不但不是個坑,並且就業前途一片光明!
  • 數據下海歸回國就業形勢分析:留學到底值不值?
    在「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的政策方針引領下,回國發展已成為海歸的主要選擇。「90」後、「95」後新生代海歸正在發展成為海歸就業創業的主力軍,近七成受訪海歸認為國際關係加快了留學人員的回國進程。
  • 傳承學院 | 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報告,7成應屆留學生回國求職
    根據教育部的數據,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70.35萬人,較上一年度增長6.25%;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58.03萬人,增速達到11.73%。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回國求職,最近智聯招聘發布了《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報告》,結合平臺求職大數據及問卷調研,展示了2020年海歸的就業、創業情況。報告篇幅較長,接下來給大家劃下重點。
  • 留學回國,就業單位怎麼選?
    今年7月發布的《海歸人才就業報告》顯示,海外留學生呈現出「大出大進」的趨勢。據教育部數據顯示,2018年留學回國人數達到51.9萬,從改革開放至2018年底,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365.1萬,逾八成留學生選擇回國發展。
  • 海歸回國就業優勢縮小 合理選專業更具就業競爭力
    海歸回國就業優勢縮小 合理選專業更具就業競爭力 威久留學專家表示「海歸」就業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跟大家出國留學所選的專業及在留學期間的經歷有關係。  中國的孩子和父母在選擇專業時比較熱衷於當下的熱門專業,譬如現在的商科專業,據《2014年中國學生留學意向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選擇學習商科的學生較2013年整體大幅上升13%,達到39.7%。申請商科人數的增加無疑會導致將來的就業競爭會更加激烈。
  • 留學回國人員就業態勢:27%「海歸」選擇國企就業
    最近兩年,出國留學的人數在增加,但回國就業的比例也在增加。在昨天舉行的第二屆世界大學排名高峰論壇上,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海歸」在國內就業和創業的基本態勢。  六成「海歸」有碩士學位  數據顯示,2014年在留學服務中心辦理了就業登記的「海歸」多達37萬人,與2013年相比,回國人數悄然增長了3.2%。我國留學回國人員年齡分布在22-34歲區間,佔全部留學回國人員的95%,有接近七成的留學回國人員年齡分布在22-26歲區間。
  • 海歸四類學科最集中 扎堆學管理回國難就業
    □權威發布   海歸四類學科最集中   3月30日,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首次就留學回國人員發布《2012年度萬名留學人員回國就業報告》,我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生源國。此次調查依據為,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中心辦理戶籍和就業證明信的11045條「海歸」數據記錄。   據悉,海歸人員的主要學科為經濟學、管理學、理學和工學,這4個學科留學回國人數佔總回國人數的77.8%。按學位層次看,管理學和經濟學以碩士學位為主。除了這四大專業外,留學回國人數比例較多的是文學。
  • 留學回國就業面面觀:單位要求高 海歸優勢減—新聞—科學網
    11月24日,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在京舉辦了首屆「留學英才招聘會暨高端人才洽談會」。本次招聘會主要是面向學成回國的留學人員和即將回國的海外留學人員等。
  • 去年有意回國就業海歸猛增33.9%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何穎思 通訊員李哲皓)昨日,招聘平臺(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
  • 留學生就業大數據:海歸平均月薪曝光,就業競爭力超預期
    因此,即使是2020年,,海歸留學生們在未來就業市場依舊極具競爭力。這份就業創業調查報告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調查問卷,問卷內容是受訪海歸群體的自我敘述;第二部分為大數據統計,內容為招聘企業對海歸群體的需求以及部分海歸就業市場現狀。
  • 留學生回國就業情況
    目前,中國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大的海歸潮,大量的留學生以及國外工作者陸續回國發展,截至2016年年底僅留學生歸國人數便已達到265.11萬人,不僅僅是留學生,就著目前中國經濟形勢以及國情國力高速發展中,更多的國外工作者陸續回國,但是留學生真的在國內具有非常強的就業優勢嗎?
  • 萬名留學生回國就業報告顯示高層次人才回流率偏低
    《萬名留學人員回國就業報告》依據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從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該中心辦理戶籍和就業證明信的所有留學人員的數據完成,共11045條記錄。
  • 海歸就業觀察:多種選擇,展示人生花樣精彩
    拋去就業地選擇等原因,「做什麼」,才是留學生的核心關切。是否與所學專業匹配、是否能發揮自身專長、未來是否持續擁有廣闊前景……以上種種,使海歸就業在一些傳統熱門行業之外也有了新選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老話在如今更有了一份獨特的新內涵。「金融熱」不改 科研儲備人才若是問及「出國留學的熱門專業有哪些?」
  • 海職國際旗下海歸求職網發布《留學生海歸求職就業報告》
    近日,知名職業諮詢機構海職國際旗下海歸求職網重磅發布最新《留學生海歸求職就業報告》,針對留學生海歸就業形勢和職業發展情況開展了全面的調查研究,對留學人才求職的現狀與趨勢進行了極具意義的全面分析與解讀。圖1中國曆年出國留學與回國人數統計專業同質化嚴重,僅三成海歸首份工作與專業匹配根據海職國際《報告》顯示,從留學生海歸專業上來看,主要集中於商科、人文、工科。
  • 2019海歸就業大形勢,最高補貼100萬?
    2019年,海歸面臨的就業形勢與就業待遇是怎樣的?一起與天津立思辰留學老師來看一下CCG(全球化智庫)和智聯招聘聯合發布的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企業招聘海歸平均月薪酬為10996元。 為何選擇回國發展?
  • 2020年留學生回國就業趨勢優劣一覽
    「回國之後好找工作嗎?」 「留學生待遇怎麼樣?」《中國留學回國就業藍皮書》,2019年我國留學回國人數達到35.35萬人,是同期出國留學人數的85.41%。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全球就業形勢非常嚴峻。據國際勞工組織報告,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流失了4億個全職工作崗位。
  • 鐵道專業未來就業前景廣闊,韓國留學回國後就業競爭力更強
    鐵道專業未來就業前景廣闊,韓國留學回國後就業競爭力更強!在選擇專業的時候,都希望選擇一個就業前景廣闊的專業,在鐵路局工作,工作穩定、工資待遇好,是很多考生理想的工作單位。因此,鐵道專業成為當下的熱門專業,鐵道專業未來的就業前景十分廣闊,具有國際視野的留學專業人才回國後就業競爭力更強!鐵道專業未來就業前景分析:我國現在是建設高鐵規模最大的國家,而且速度最快,在十一五期間,中國鐵路迎來了建設高峰期,同時也迎來全球高鐵市場發展的黃金期,中國擁有了先進的高速鐵路技術系統。
  • 撕掉標籤:比拼就業硬實力——海歸就業觀察
    比拼就業硬實力(海歸就業觀察系列報導(1))「六穩」「六保」,首要是穩就業、保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尤其引人關注。面對疫情影響及國內畢業生的競爭壓力,海歸就業呈現出哪些新特點?本版於今日推出「海歸就業觀察」系列報導,從心態、技能、行業、地域等多維度剖析海歸就業現狀,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