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雪「打油詩」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作者:周彬

  「打油詩」起源於唐代,當時財陽有個姓張的窮秀才,名叫「張打油」。張打油喜歡舞文弄墨,但沒有名氣。有一年冬天,下了一場大雪,張打油坐在家裡,眼望窗外一片雪白,不禁詩興大發,寫了一首「詠雪詩」:

  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應該說,這首詩沒有一個「雪」字,對雪景卻描繪得很逼真;近景、遠景、動物、靜物都寫到了。「籠統」,形容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雪片飄灑大地,但蓋不住井口,它自然是個「黑窟窿」。黃狗身披雪,變成了白狗;白狗身披雪,身子顯得臃腫。一個「腫」字,非常形象,顯示出作者對生活觀察很細緻。但是,由於張打油在詩界沒有名氣,再加上這首詩沒有寄興,詩的意義僅只有此,如果不看題目,單看詩,還不易懂寫的是什麼。後來,人們就這種隨口押韻、沒有寄興、詩意詼諧的滑稽詩稱為「打油詩」,帶有一定貶義。

  不過,張打油開了詠雪「打油詩」的先河,後人也就隨之效法。

  比如在北宋,蘇州有個「陸詩伯」,也以打油詩的形式寫了一首「詠雪」,說來也有情趣。詩云:

  大雪洋洋下,柴米都降價。

  板凳當柴燒,嚇得床兒怕。

  [全文1051字,傳媒索稿請同中新社專稿部聯繫電話:68329955—3754或3745

  傳真:68316637電子信箱:ZhuanGao@mail.chinanews.com.cn]

相關焦點

  • 打油詩、非打油詩和順口溜的區別
    相傳打油詩由中國唐代張打油寫的《雪詩》而得名。《雪詩》(也有稱《詠雪》)(張打油)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地球特點》有人歸為順口溜,有人則歸為打油詩。本文認為,兩邊都可以歸類。至於打油詩和非打油詩間,則感覺過度通俗特別是俚俗的就是打油詩,感覺不過度通俗尤其高雅的就不是打油詩。兩者之間同樣也存在模糊地帶。
  • 趣話打油詩
    在中國的文化園圃中,有一朵奇葩千百年來倍受人們的喜愛,這便是用語俚俗、詼諧幽默、諷喻調侃、趣味橫生的打油詩。從古到今,打油詩贏得了人們的共同喜愛,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名副其實的「不老松」和「常青樹」。   據傳,打油詩的「發明者」是唐代的落魄書生「張打油」,此人性情豁達,喜用民間俚語寫些「非主流」詩歌。
  • 三首文學史上著名打油詩,幽默詼諧,你都讀過嗎?
    打油詩最早起源於唐代民間,以後瓜瓞綿綿,不斷發展,表現出活躍的生命力。這類詩一般通俗易懂,詼諧幽默,有時暗含譏諷,風趣逗人。今天小編挑選文學史上著名的三首打油詩分享給大家。1.《詠雪》——張打油相傳唐朝南陽有個讀書人叫張打油,他喜歡民間俚語,也愛好用民間俚語寫詩。某日天色驟變,大雪紛飛。他望著窗外團團飛舞的雪花,不由得詩性大發,吟了一首《詠雪》: 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 詩仙李白也曾寫過打油詩!中國古代趣味詩——打油詩趣談
    詩仙李白也曾寫過打油詩!中國古代趣味詩——打油詩趣談文/愛寧打油詩是一種富於趣味性的俚俗詩體,相傳因中國唐代作者張打油先生而得名。打油詩不太講究格律,也不注重對偶和平仄,但一定會是押韻的。通常由五字句或七字句構成。
  • 史上最搞笑的九首打油詩,超過癮!連讀10遍都不夠!
    雖然正統文人看不上打油詩,但是這類詩一般通俗易懂,詼諧幽默,有時暗含諷刺,風趣逗人,所以一出現就表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最終也能名傳千古。那為何要稱這類詩叫「打油詩」呢?原來,唐朝中期,安史之亂之際,有一位姓張名打油的人,他就愛作這樣的詩,在以詩賦取士的唐朝,他的詩確是「別樹一幟」,引人「注目」。
  • 這首中國最幽默的打油詩,專治無趣
    有一個叫張打油的人,在一場漫天大雪後,山都白茫茫了,院子裡的狗正跑得正歡,他突然詩興大發,念了一首《詠雪》: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標題是《詠雪》,可是一個字都沒有提到雪,可是處處都是雪。比如遠處的山,是白花花一片晃得看不清,近邊的井口是個黑黑的窟窿,黃狗的毛髮變得白色,更好笑的是這句「白狗身上腫」,白狗上壓了一塊塊白雪,不是腫是什麼?
  • 這5首「打油詩」,雖上不了什麼臺面,但是能博君一笑
    這種詩就叫做打油詩,雖然上不了什麼臺面,但是可以博人一笑,這正是打油詩的魅力所在,而今天給大家講的這幾首打油詩。第一首「紅帽哼兮黑帽呵,風流太守看梅花。梅花低首開言到:小底梅花接老爺。」這首詩就是近代的大文豪,魯迅隨口而出的打油詩,整首詩裡的用詞用語都非常的幽默,其中的道理也是引人深思,畢竟是魯迅,他的每一篇文章,詩詞都應該讓我們深入研究。
  • 那些看似不正經的打油詩,其實大有乾坤
    就在格律詩曲高和寡,越玩越高級的時候,另一種風格的詩歌也相伴而生,這就是打油詩。打油詩大概起源於唐代。據說有一個叫張打油的落魄文人,在一個下雪天寫了一首詠雪的詩:「江上一籠統,井口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 令人啼笑皆非的5首「打油詩」,上不了什麼臺面,但卻能博人一笑
    令人啼笑皆非的5首「打油詩」,上不了什麼臺面,但卻能博人一笑文/半夜論史我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詩歌也特別的厲害,特別是在唐朝的時候,那個時候的詩歌文化達到了頂峰。那麼你知道嗎?在唐朝有一種詩叫做「打油詩」,它是在那時一個叫張打油的詩人先創作的,這種詩因為幽默的語言和押韻的語句而令人帝笑皆非。今天小編給要大家介紹的這5首詩就是這種類型的,它們或許上不了臺面,但是卻能讓人笑出淚來,那麼這幾首有趣的詩都是什麼呢?第一首就是《詠雪》,這首詩的前兩句是這樣說的:「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光憑這兩句是不是聽不出來這首詩想要表達什麼呢?
  • 描寫雪景的句子:詠雪
    有用兩物作比的,如「縈空加霧轉,凝階似花積」(吳均:《詠雪》),以「霧轉」比漫天飛舞的雪花,「似花積」喻石階上的積雪,兩個比喻,一個著眼於描繪飛雪的動態美,一個則致力於展現積雪的靜態美,動靜結合,貼切生動。也有用數物作比的,如庾信的《郊行值雪》詩:「……雪花開六出,冰珠映九光。
  • 涓涓雋語賦詞一首《卜算子.詠雪》獻給工作在第一線的白衣天使
    涓涓雋語賦詞一首《卜算子.詠雪》獻給工作在第一線的白衣天使。卜算子.詠雪薄霧鎖新春,魔虐人頑鬥。忽降瓊花舞昊天,聖潔除塵垢。縹緲若驚鴻,婉轉重霄九。涓涓雋語《卜算子.詠雪》是按正體所作,詞中黑體字為韻腳,平水韻仄韻上聲二十五有。《卜算子.詠雪》是一首借物喻人的詞,表面詠雪,實則詠人。借物喻人,託物言志是古詩詞中常用的手法。雖然現在病毒肆虐,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國家的重視下,在醫護人員的努力下,在國人的配合下,不久我們就會戰勝病毒,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
  • 打油詩比賽太有趣
    打油詩比賽太有趣作者:神來之筆WO筆下生花而我認為:所謂打油詩,就是順口溜。或說些非詩非詞的趣話,而跟詩詞格式及其韻律有點接近。在我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們村唯一的小學舉行了一場有趣的打油詩比賽,時之老牌大學生吳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在小學畢業前一年就舉行一場打油詩比賽,目的是要讓每一位同學都清楚地知道:打油詩絕對不屬於詩詞,但打油詩比詩詞淺顯易懂而更有趣。」
  • 賞2021年南昌第一場雪,憶《詠雪》
    語出《世說新語箋疏·詠雪》,是南北朝的劉義慶所寫。《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 歷史上比正統詩歌有意思的打油詩!
    這首詩便是打油詩的起源。中唐時代,有一位姓張名打油的人,他就愛作這樣的詩,在以詩賦取士的唐朝,他的詩確是「別樹一幟」,引人「注目」。在後人看來算得上一鳴驚人,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打油詩體,名垂千古。此詩描寫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寫,由顏色而及神態。通篇寫雪,不著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躍然。尤其是最後一個「腫」字非常傳神,遣詞用字,十分貼切、生動、傳神。
  • 《詠雪》《楊氏之子》閱讀練習及答案翻譯
    閱讀《詠雪》和《楊氏之子》,按要求回答問題。(10分)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翻譯之詠雪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翻譯之詠雪》,僅供參考!   譯文     謝安在寒冷的雪天舉行家庭聚會,和他子侄輩的人講解詩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謝朗說:「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謝安大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柳絮憑藉著風飛舞。」太傅大笑起來。她就是謝安大哥謝無奕的女兒謝道韞,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 精讀《唐詩三百首》017:詠雪的「最佳」之作
    清王士禛就在他的《漁洋詩話》裡,把祖詠的這首應試詩,和陶淵明的「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王維的「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寬」(《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並列,稱為詠雪的「最佳」作。02終南望餘雪祖詠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詩題終南望餘雪,即望終南山上的餘雪。
  • 秋水長天打油詩7首
    點擊上方「旭光打油」,關注原創打油詩打油詩寫作的第一原則,我覺著應該是:實事求是的還原事態的真實樣子。
  • 2020中考語文部編版七年級上文學常識《詠雪》複習資料
    五、理解性默寫:     1、交代詠雪背景的句子: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2、詠雪的直接原因:俄兒雪驟。     3、兩個比喻句: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4、謝道韞對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風起。
  • 超超日記:打油詩暢想
    本來想著,我這種創作應該算是打油詩吧。但是,現在看起來,沒有一點文學常識的胡編亂造,東拼西湊。的確是打油詩都算不上,就是很順口的短句而已。很多時候也是詞不達意,只有我自己當時明白是什麼意思,其他人完全看不懂。所以,我把僅有的羞恥心用上了,沒有繼續禍禍詩歌的文體了。但是,我還在繼續寫文章。的確夠堅持的,這個我必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