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詩最早起源於唐代民間,以後瓜瓞綿綿,不斷發展,表現出活躍的生命力。這類詩一般通俗易懂,詼諧幽默,有時暗含譏諷,風趣逗人。今天小編挑選文學史上著名的三首打油詩分享給大家。
1.《詠雪》
——張打油
相傳唐朝南陽有個讀書人叫張打油,他喜歡民間俚語,也愛好用民間俚語寫詩。某日天色驟變,大雪紛飛。他望著窗外團團飛舞的雪花,不由得詩性大發,吟了一首《詠雪》:
江上一籠統,
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腫。
此詩形象地描繪了雪中景物的特點。首句是整體概括冰天雪地,江面上一片迷茫。次句突出迷茫世界中的異彩,由遠而近,白中帶黑,互相映襯,相得益彰,大有「萬綠叢中一點紅」之妙。再次句純屬白描,黃狗身上灑滿雪花變成白狗,從而引出末句「白狗身上腫」.這個「腫」字,言明白狗身上也披著厚厚的雪花,十分傳神,令人叫絕。前三句都在顏色上做文章,而此句卻寫出神態,變靜為動,更具活力。雖通篇寫雪,卻不著「雪」字,而雪的形態又躍然紙上,實屬不易。語言粗淺通俗,情調詼諧,風趣逗人。
2.《春雨》
——解縉
解縉是明初才子。傳說他有一次上街,時值春雨連綿,不小心跌倒了。路上行人見了失笑。他隨口吟詩回敬:
春雨貴如油,
下得滿街流。
滑倒解學士,
笑倒一群牛。
3.《罵文士》
——朱元璋
朱元璋對那些酸腐文人特別討厭並痛恨,每次上朝那些文官張口閉口之乎者也,引經據典,搞得朱元璋很不耐煩,於是他作了這首打油詩《罵文士》:
嘰嘰喳喳幾隻鴉,
滿嘴噴糞叫呱呱。
今日暫別尋開心,
明早個個爛嘴丫。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喜歡的小夥伴們記得點讚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