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打油詩看似俚語,卻越讀越有意思,你了解幾首?

2020-12-19 騰訊網

這些打油詩看似俚語,卻越讀越有意思,你了解幾首?

1/最有故事的打油詩:《梅花詩》(清·弘曆)

在中國的皇帝中,乾隆自謂是「文治武功」天下第一。確實,他25歲登基,在位60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弘曆

乾隆帝弘曆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併拓廣了領土,並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佔領了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

另外,乾隆一生熱愛文學,著作頗豐。據不完全統計,乾隆的詩作就多達43000餘首詩,其詩詞創作的總量已接近於整部《全唐詩》,是位高產詩人,可是,能夠傳世的卻不多,因為,乾隆的詩大多水平不高,只是一時心血來潮的即興之作。

《宰相劉羅鍋》

例如,前些年有個電視連續劇,名叫《宰相劉羅鍋》,劇中就有這樣一個橋段:乾隆與眾大臣給皇太后請安後在遊園時其隨手摘下幾瓣梅花「信口開河」道「一片兩片三四片」,旁邊有大臣拍馬屁說:「好!」乾隆進入狀態了,接著又吟出「五片六片七八片」,又聽到「好,妙,皇上真是好文才啊!」皇太后聽了只是一個勁地笑;乾隆得意洋洋地說「九片十片十一片」,完了再無下文。大臣們有些呆了,只見這時,大學士劉鏞卻不慌不忙地接道「飛入草叢皆不見」。乾隆裝作笑容說:「對,飛入草叢皆不見。」

2/最具反擊力的打油詩:《詠麻雀》(清·李調元)

這樣的詩,充其量就是打油詩的水平。其實,中國古代的打油詩有些還是相當有意境的,比如有首可與乾隆帝《梅花詩》相媲美的詩,叫《詠麻雀》,作者也是乾隆同時代人,叫李調元。乾隆二十八年(1763)進士,由吏部文選司主事遷考功司員外郎,歷任翰林編修、廣東學政。李老師是清代著名的戲曲理論家與詩人。

李調遠趣對傳奇

話說李老師在任兩廣主考期間,那些應考的青年才俊們都對李大人表示不服,一個「戲子」評論家能有什麼真才實學?大家紛紛表示要與主考大人飆詩。面對洶湧而來的唾沫,李大人處變不驚,從容面對。比到最後以麻雀為題,各人吟一首詩。李老師不假思索,隨口吟出:

一窩一窩又一窩,三四五六七八窩。

食盡皇王千鍾粟,鳳凰何少爾何多!

眾才子聽後,先是哈哈大笑,繼而哭笑不得,最後呆如死麻雀。李老師就這樣用實力打了那些噴子的臉後,揚長而去。

3/最早見諸史料的打油詩:《雪詩》(唐·張打油)

打油詩是一種富於趣味性的俚俗詩體,相傳因中國唐代人張打油而得名。清代翟灝在其《通俗編·文學·打油詩》中曾引張打油《雪詩》雲:

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張打油

後世則稱這類出語俚俗、詼諧幽默、小巧有趣的詩為「打油詩」。

第一次了解這首詩,最早還是從姥姥口中得知的,那是雪後初晴時,姥姥用來教育我們這些小輩的歌謠。

打油詩寫好了,是真可以傳世的。今天小編就為你介紹幾首色香味俱佳的打油詩。

唐伯虎點秋香(劇照)

4/最具情懷的打油詩:《除夕詩》(明·唐伯虎)

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

歲暮清閒無一事,竹量寺裡看梅花。

明代大才子唐伯虎因受科考舞弊案的牽連,一生鬱鬱寡歡,曾一度因生活困頓不堪,到了除夕連年貨都沒置辦齊全。這首打油詩就生動地吟出一個別樣的「除夕」味道,從中也表現出這位大才子苦中作樂的情懷!

《憫農》

5/最具諷刺意味的打油詩:《惜李紳》(無名氏)

唐朝詩人李紳因一首《憫農》詩而「青史留名」。其實,作為詩人,李紳還算有些才情,但在為人處世上,卻不敢讓人恭維。原來,李紳為官後,生活相當腐敗,史載,李大人最愛吃的一道菜是「爆雞舌」,每餐一盤,耗費活雞三百多隻,李家院後宰殺的雞堆積如山,全然沒有「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簡樸與珍惜的意識。與李紳同一時代的韓愈、賈島、劉禹錫、李賀等人,無不對其嗤之以鼻。因此,有人照他的詩歌,也打油了一首《惜李紳》,讓人忍俊不禁。其詩曰:

鋤禾日當午,李紳真能賭。

誰知口中詩,字字皆辛苦。

借問酒家何處有

6/最令人費解的打油詩:《猜謎詩》(宋·歐陽修)

大雨譁譁飄溼牆,諸葛無計找張良。

關公跑了赤兔馬,劉備掄刀上戰場。

飲酒不醉最為高

據說歐陽修到一酒家吃酒,酒足飯飽後,店老闆照例來個售後調研。他詢問歐陽老師菜的味道如何?歐陽修就用猜謎和諧音的手法寫了上面那首打油詩,巧妙地道出了「缺滋少味」:第一句謎底為「無簷」,即無鹽;第二句「無算」即無蒜;第三句「無韁」即無姜;第四句「無將」即無醬。

歐陽大人也太愛賣弄,不好吃就明說唄,你這樣曲裡拐彎的,明擺是欺負飯店的小老闆文盲嘛:)

朱元璋

7/最具氣勢的打油詩:《早朝賦雄雉》(明·朱元璋)

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

三聲喚出扶桑日,掃退殘星與曉月。

朱元璋出身草莽,文化程度一般。登基後某次作此詩。剛詠出前兩句的時候,群臣忍笑極為辛苦,但後兩句一處,百官嘆服,以其大氣魄,大手筆,人所不能及。畢竟是當皇帝的,沒兩把刷子不行。

鄭板橋

8/最具文採的打油詩:《贈小偷》(清·鄭板橋)

鄭板橋是清代畫家,揚州八怪之一,才華橫溢,有一次夜間出現「梁上君子」,於是打油一首。

細雨濛濛夜沉沉,梁上君子進我門。

腹內詩書存千卷,床頭金銀無半文。

小偷被鄭板橋的才情所折服,聽了轉身就走。

張宗昌

9/真假難辨的打油詩:《下雪》(張宗昌)

什麼東西天上飛?東一堆來西一堆。

莫非玉皇蓋金殿,篩石灰啊篩石灰。

據傳,民國年間,大軍閥張宗昌雖然學問不怎麼樣,但卻一本正經的寫過非常多的詩歌——打油詩,並且還出版了本名為《效坤詩抄》(張宗昌字效坤)的詩集,其中收錄了不少張將軍的大作。後來有人懷疑,那些詩都是別人代筆的,反正張的文化鑑賞力不高,隨便糊弄幾首打油詩他也不知好壞,還屁顛屁顛地到處送人。

張宗昌出詩集

在此摘錄幾首張宗昌的詩作,供大家開心一樂:

《遊趵突泉》

趵突泉,泉趵突,三個眼子一般粗,

三股水,光咕嘟。咕嘟咕嘟光咕嘟。

趵突泉

《無題》

要問女人有幾何,俺也不知多少個。

昨天一孩喊俺爹,不知他娘是哪個?

《混蛋詩》

你叫我去這樣幹,他叫我去那樣幹。

真是一群大混蛋,全都混你媽的蛋。

《求雨》

玉皇爺爺也姓張,為啥為難俺張宗昌?

三天之內不下雨,先扒龍皇廟,再用大炮轟你娘。

《雪日大便》

大雪紛紛下,烏鴉啃樹皮。

風吹屁股冷,不如在屋裡。

大明湖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裡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達。

《俺也寫個大風歌》

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

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馮玉祥(左)

10/最霸氣的打油詩:《植樹詩》(馮玉祥)

老馮駐徐州,大樹綠油油。

誰砍我的樹,我砍誰的頭。

民國時候政府和領導人都提倡植樹,甚至3月12日植樹節都是因孫先生逝世日期而定,以示紀念,這也許是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植樹節的來歷。馮玉祥將軍也對植樹十分重視,所以才會在駐守徐州的時候寫下這首讓人忍俊不禁的植樹詩。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古代最幽默的六首打油詩,越讀越有意思
    打油詩是一種富於趣味性的俚俗詩體,相傳由中國唐代作者張打油而得名。打油詩雖然不太講究格律,也不注重對偶和平仄,但一定會是押韻,亦通常是五字句或七字句組成。打油詩常被用來對社會百態作出嘲弄及譏諷,也可以作為謎語。
  • 那些看似不正經的打油詩,其實大有乾坤
    就在格律詩曲高和寡,越玩越高級的時候,另一種風格的詩歌也相伴而生,這就是打油詩。打油詩大概起源於唐代。據說有一個叫張打油的落魄文人,在一個下雪天寫了一首詠雪的詩:「江上一籠統,井口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 俚語新詞:越變越酷
    他通曉各種場合的俚語,無論好的還是壞的,而我從小就聽著這些俚語。二十出頭時,我偶然發現了一本便宜的二手再印版書,是十八世紀的倫敦人弗蘭西斯·格羅斯(Francis Grose)寫的。書中記錄了在考文特花園和聖吉爾斯附近的低級酒館、妓院與貧民窟裡,他遇到人說的日常語言。
  • 英語閱讀(越讀):一些和食品有關的俚語(1)A tough nut
    英語閱讀(越讀):一些和食物相關的俚語(1) A tough nut下面這些小短語正好是用來練習英語「越讀」,用英語「越多」,即用英語學英語記英語的
  • 三首文學史上著名打油詩,幽默詼諧,你都讀過嗎?
    打油詩最早起源於唐代民間,以後瓜瓞綿綿,不斷發展,表現出活躍的生命力。這類詩一般通俗易懂,詼諧幽默,有時暗含譏諷,風趣逗人。今天小編挑選文學史上著名的三首打油詩分享給大家。1.《詠雪》——張打油相傳唐朝南陽有個讀書人叫張打油,他喜歡民間俚語,也愛好用民間俚語寫詩。某日天色驟變,大雪紛飛。他望著窗外團團飛舞的雪花,不由得詩性大發,吟了一首《詠雪》: 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 歷史上比正統詩歌有意思的打油詩!
    這首詩便是打油詩的起源。中唐時代,有一位姓張名打油的人,他就愛作這樣的詩,在以詩賦取士的唐朝,他的詩確是「別樹一幟」,引人「注目」。在後人看來算得上一鳴驚人,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打油詩體,名垂千古。此詩描寫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寫,由顏色而及神態。通篇寫雪,不著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躍然。尤其是最後一個「腫」字非常傳神,遣詞用字,十分貼切、生動、傳神。
  • 讀過這5首打油詩的人,都是江湖中人
    歷史上搞笑的打油詩都被人翻來覆去嚼爛了,毫無新意,作為後起之秀,南宮尋歡酷愛詩詞、精通韻律,擅長寫詩、改詩、玩詩,興之所至,詩詞即來,以下來那麼幾首,讓眾位看官們嘗嘗鮮,樂呵樂呵。詩評:別人的二胎都會打醬油了,你還在這裡打王者農藥,好意思嗎你你你?。
  • 10首經典打油詩,幽默有內涵,牆都不扶就服你!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既有千古傳唱的唐詩宋詞,也有在街頭巷尾被人們熟知的打油詩。打油詩,可以說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朵奇葩,相傳它是唐人張打油開創的,這種類型的詩歌不求對仗工整,但求語言滑稽,詼諧有趣,有時暗含譏諷,風趣逗人。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那些風趣幽默的打油詩。一、過去歲月不可追,未來日子你別催。
  • 史上最精彩的3首「打油詩」,蘇軾歐陽修各作一首,句句都是經典
    導語:史上最精彩的3首"打油詩",蘇軾歐陽修各作一首,句句都是經典,誰說打油詩不是詩。蘇軾雖然仕途不順,但他生性豁達,所以很多時候,他並不像一些愛抱怨詩人一樣,碰到不順的事情就寫詩詞發牢騷。而蘇軾的詩詞中很多既經典,又好玩有趣的作品。比如蘇軾所作的幾首迴文詩詞,就很有趣一首詩順著讀和倒著讀是一樣的。
  • 打油詩、非打油詩和順口溜的區別
    《輓歌》也是大家力作,但讀著好像有點打油詩的味道,主要是第一句「有生必有死」。注意,《行宮》和《輓歌》古代都不被認為是打油詩。我們今天之所以感覺打油,是因為我們讀這兩句時太通俗了,離我們太近,我們有《雪詩》的坐標,這兩句就都不顯得那麼高大上了。
  • 書越讀越薄,人生越讀越厚
    等到走出校門,當你需要跟每一個客戶談項目的時候,過去閱讀所積累的知識成了你們之間侃侃而談的資本。 閱讀也許不能找到所有的答案,但閱讀卻是我們能找到答案的最快方式。文字有靈,每一本有字之書裡都蘊含著深意,它是一個人增加涵養的來源,書越讀越薄,知識就越讀越厚,人生的厚度便也在分毫之間慢慢積累起來。
  • 趣話打油詩
    在中國的文化園圃中,有一朵奇葩千百年來倍受人們的喜愛,這便是用語俚俗、詼諧幽默、諷喻調侃、趣味橫生的打油詩。從古到今,打油詩贏得了人們的共同喜愛,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名副其實的「不老松」和「常青樹」。   據傳,打油詩的「發明者」是唐代的落魄書生「張打油」,此人性情豁達,喜用民間俚語寫些「非主流」詩歌。
  • 《哪吒》出國,魔童這幾首打油詩,翻譯官說太難了
    比如「我命由我不由天」「去你個鳥命」「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看到翻譯以後,氣勢一下子弱了很多,沒有了當時哪吒那種歇斯底裡的氣魄,對於哪吒這個角色的性格大打折扣啊!讓網友更為心疼的是官方會怎樣翻譯小魔童那幾首打油詩呢?是不是很苦惱,找不到,太難了!
  • 越看越有意思的幾本好看網絡小說,奇幻魔幻類型推薦
    這幾本越看越有意思的奇幻小說,值得停留時間慢慢閱讀。
  • 意境很美的五首詩詞,越讀越有味道!
    在中國的詩詞寶庫中,有些詩詞的意境是非常美的,讓你我一讀再讀,越有滋味。今天小編就非常五首小編最喜歡的詩詞,意境很美的五首詩詞,下面就一起來欣賞看看!全首詞的意境唯美悽婉,感情真摯。向我們詮釋了一段純潔但又悲傷的愛情。這首詞的作者是宋代詞人範仲淹的經典詞作,是一首描寫羈旅鄉愁的詞。這首詞的上闕是寫景,氣象宏大,意境深遠;下闋則是為抒情設置了背景,直抒胸臆。這首詞借景抒情,情景相互交融,勾勒出了一幅水天相接的江野遼闊蒼茫的景色,抒發了詞人夜不能寐,懷念家園的深情。
  • 我的世界:玩家自創的5張「裝備欄」,老MC越看越覺得有意思
    有些時候玩MC並不是在於遊戲本身,遊戲之外的東西也是非常的有意思,因為MC本身就是屬於一個高度開放性的沙盒遊戲,它的開發性非常高。正是因為這一特點,剛好又被一些具有創造性頭腦的玩家給抓住了,也就有了下面這些的這些越看覺得越有意思的裝備欄。
  • 打油詩是很特殊的詩歌體裁,格律詩、古體詩和順口溜有什麼區別?
    五、還有種分類就是:古體詩、近體詩、打油詩。基本上這些就囊括了所有詩歌體裁了。有人會認為只要押韻、平仄、對仗了就不是打油詩,這實際是不是正確的。打油詩實際是追求俚語、口語化的詩歌體裁之一。但是並不是口語化就是打油詩,後面會詳細分析。六、順口溜不屬於詩歌範疇,可以稱為民間文學。
  • 越學越吃力?幫孩子突破英語學習瓶頸!
    各式各樣的教輔、DVD、動畫片光碟堆積如山,總想著,不定哪天會聽,不定哪天會讀。結果呢?落了一層灰!贊成磨耳朵的重要性,從小聽英文兒歌,看原聲動畫!結果呢?孩子瞎學了幾句荒腔走板的詭異發音。為什麼有的孩子越學越輕鬆,我的孩子越學越吃力?
  • 24幅「夏季」漫畫打油詩,太生動了,讓人拍案叫絕!
    —回復『 早安 』,迎來一天好心情—◆◆ ◆Summer久石讓 - 空想美術館打油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朵奇葩當風趣的打油詩,配上別具一格的漫畫,讀起來更有趣味!恰逢近日,大曾畫畫出了一期關於夏季的漫畫和打油詩,無傷大雅之處,詼諧幽默之語,看完感覺神清氣爽,為這個炎熱的夏季帶來了縷縷清風。接下來就跟詩詞君一起來欣賞這些漫畫打油詩吧!
  • 想要大腦越用越活,就去建立你的神經元兵團!
    終於知道學習一項新事物,越學越開闊是為什麼了。原來我們大腦裡有數億個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在大腦裡像一個銀河系,通過我們感官,不斷地運轉著。我們看見的,聽見的,聞到的,嘗到的,用肢體觸碰感覺到的,各種信息,都通過神經元,往大腦裡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