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圖書館「藏書於民」活動啟動 近7萬冊圖書將流通共享

2020-12-27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12月15日訊(記者 劉思佳 通訊員 陳昊)12月15日上午,「江河通貫 藏智藏書」湖南圖書館「藏書於民」活動啟動。湖南圖書館準備了近7萬冊圖書參與「藏書於民」活動,其中,文學、藝術、哲學等社科類圖書居多。現場,湖南圖書館與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湘鋼一中三家單位籤約,將分別給三家單位調撥3000冊圖書,合作建立藏書點。

湖南圖書館「藏書於民」活動啟動。(記者 劉思佳 攝)

籤約儀式現場(記者 劉思佳 攝)

「全國各大公共圖書館每年都有大量新書上架。一些品相尚好,具備繼續閱讀功能的圖書因為架位不夠只能下架入庫,藏與用的矛盾是各大館普遍存在的難題。」湖南圖書館館長賀美華介紹,自2020年初開始,湖南圖書館謀劃開展「藏書於民」活動,將年代稍久已調整至儲備書庫、但外觀完好且具有閱讀價值的圖書向符合條件的社會機構開放,面向民眾提供閱覽服務,實現儲備圖書的再利用,旨在解決館藏資源日益突出的「藏與用」矛盾,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目前,湖南圖書館已完成情況調研、規章制定、圖書測算、圖書建庫等工作,並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湖南金鷹之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合作試建藏書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館、創谷產業園、衡陽市圖書館、新化縣圖書館等十餘家和湖南圖書館共建分館與圖書室的單位,也將納入「藏書於民」活動建設的管理體系,實現文獻資源的互聯互通。下一步,湖南圖書館將與更多符合條件的機關單位、企事業單位、基層圖書館、社區、學校、軍隊、廠礦、福利院等機構共建藏書點,搭建綜合性的公共文化空間。

湖南圖書館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共建「發改書吧」。(通訊員供圖)

「『藏書於民』活動既能緩解圖書館的藏書壓力,促進圖書的流通共享,也豐富了我們機關單位的藏書量,有利於提高幹部職工的文化素養,對推進學習型機關建設、書香湖南建設及增強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義。」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羅德強表示。

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尚斌在講話中對「藏書於民」活動提出三點期待。一是明確前行目標,增進人民福祉。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人民為中心,健全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機制,強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化建設;二是深化有效合作,共促區域發展。加強統籌協調,增進全省公共文化服務資源整合,推動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共同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事業發展格局,不斷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三是激發創新活動,賦能發展動力。通過提升文化空間品質、創新服務理念、倡導閱讀新風尚,探索出文化強國建設接地氣、可操作、廣認同的現實路徑。

啟動儀式上,湖南省發展改革委員會、衡陽市圖書館、金鷹955電臺分別就學習型機關、全省第一家省市縣三級共建分館、多元文化空間建設作主題分享。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館、衡陽市圖書館、金鷹955電臺、湘鋼一中、省動漫遊戲協會相關負責人等近百人參加啟動儀式。

相關焦點

  • 打造全國圖書借閱雲平臺 國家圖書館啟動文獻共享借閱計劃
    中國網1月22日訊 國家圖書館近日啟動文獻共享借閱計劃,將結合智慧圖書館建設,建立一個全國圖書借閱雲平臺。目前已有72.5萬餘冊文獻進入黑龍江、江西、西藏、甘肅、湖北、吉林等六省的共享借閱體系中,惠及千萬人閱讀。
  • 圖書館在社區裡「流通」
    日前,沙河口區白山路街道碧海社區的居民們驚奇地發現,社區活動室多了一處「圖書流通站」,幾千冊圖書琳琅滿目。作為沙河口區2005年七項民生工程之一,沙河口區圖書館在全區9個街道建立了圖書分館,在91個社區設立了圖書流通站,區圖書館和各街道分館、圖書流通站實行通借、通還,居民不出社區,就能就近享受到讀書求知的快樂。
  • 湖南評出「最美圖書館」和「最美圖書館人」
    現有藏書38.66萬冊,電子資源15TB。年接待讀者量25萬餘人次,年文獻流通量48萬餘冊次,館藏古籍7776冊。2017年6月正式啟動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現投入使用的有鄉鎮分館5個,基層服務點161個,已實現借閱一卡通,通借通還。年接待讀者量32餘萬人次,年文獻流通量為53萬餘冊次。圖書館於1999年起連續六次被國家文化部評估為國家一級圖書館。臨湘市圖書館始終堅持改革治館、人才立館、讀者至上的辦館宗旨,為兩個文明建設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服務。
  • 國家圖書館聯合全國公共圖書館啟動文獻共享借閱計劃
    近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國家圖書館老專家的回信精神,大力提升基層公共文化資源服務效能,國家圖書館啟動文獻共享借閱計劃。據介紹,該計劃實施分兩階段開展,第一階段是通過與地方圖書館合作,充分利用地方館的總分館體系優勢,按照文獻資源利用最大化和資產可追溯原則,將國家圖書館的館藏複本文獻投入其圖書借閱流通體系,實現外借服務拓展,最大限度地服務於全國讀者的閱讀需求。第二階段,結合「十四五」期間的智慧圖書館建設,建立一個全國圖書借閱雲平臺,打通與合作館間服務平臺的連接埠,實現對文獻的動態管理。
  • 香港8大高校圖書館聯網共享藏書
    獲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建立的香港高校圖書館聯網4日正式啟動,8大院校目前可共享500萬冊藏書,學生只需要通過網際網路(http://hkall.hku.hk/),就可以預訂其他院校的書籍並送往自己就讀的院校。
  • 天津文化中心圖書館藏書600萬冊 全天候免費求知
    「智慧樂園」 晝夜服務 免費求知  新館能藏書600萬冊 每層各有分工   天津圖書館文化中心館是由世界知名的日本山本裡顯設計所與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建築分院聯合設計首層設置了南北貫穿的通廊式共享空間,以兩個開放的大型入口與北側湖畔廣場、南側城市空間相互連通,人們可以自由進入圖書館。
  • 圖書情報​丨打造全國圖書借閱雲平臺 圖書館向「智慧圖書館」轉型 國家圖書館聯合全國公共圖書館啟動文獻共享借閱計劃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國家圖書館老專家回信精神,大力提升基層公共文化資源服務效能,近日,國家圖書館啟動文獻共享借閱計劃。同時,充分吸納社會各界捐助及個人捐贈資源進入雲平臺,以建立惠及全民的共建共享借閱體系。文獻共享借閱計劃實施過程中,國家圖書館充分考慮我國東西部及區域間公共文化保障服務發展方面存在不均衡問題,優先確定與中西部和邊疆省份圖書館開展合作,同時發揮行業引領作用,為相關圖書館提供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目前啟動與黑龍江、江西、西藏、甘肅、湖北、吉林等六家省級圖書館的共享借閱合作。
  • 6.8萬㎡,500萬藏書!中大深圳校區將建大型圖書館
    未來,中大深圳校區將建成一個 6.8 萬平方米的圖書館,預計藏書 500 萬冊!圖書採購工作已於 2019 年 12 月啟動,目前已採購圖書近 70 萬冊。▲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效果圖據悉,為滿足 2020 年本科生的教學科研需要,目前深圳校區教學樓已設置了一個臨時圖書館,可容納 30 萬冊圖書,所有圖書、期刊、報紙已完成採購流程。目前,圖書館正組織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全力開展驗收上架工作,預計 8 月下旬可以完成,如期對深圳校區師生開放。
  • 南沙新圖書館年底完工,建成後藏書量可達90萬冊!
    南沙新圖書館年底完工!記者日前跟隨區人大常委會調研全區公共文體設施調研活動時獲悉,位於蕉門河城市中心的南沙新圖書館已進入內部裝修階段,預計年底可以完工。據悉,新圖書館的設計創意理念來源於中國傳統文房四寶之一的硯臺,名為「蕉門墨硯」,在造型上,圖書館呈現正方形,四端微微向上抬起,輕輕向後傾斜,而四個立面起拱相互向內擠壓,形成一個開放的、連接室內室外的入口閱讀、展覽和交流空間,加強了圖書館周邊的聯通。
  • 福州市圖書館新館年內開放 共11層藏書90多萬冊
    福州市圖書館新館內景喜愛閱讀的市民有福了!來自福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消息說,位於閩江北岸中央商務中心區的福州市圖書館新館,將於年內開館。新館有哪些亮點?藏書多不多?借還方不方便?……12日,記者在福州市圖書館相關負責人的帶領下,提前實地一探究竟,給您帶來最新鮮的一手信息。
  • 他家裡藏書近萬冊,堪比小型圖書館
    從15歲開始,他已藏書千餘冊,如今家裡的藏書更是達到了近萬冊。最近,周靜浩家庭還被評為浙江省「書香家庭」。走進他家裡,一股書香氣息撲面而來。書架上、床頭邊、客廳裡,角角落落都是書。尤其是在90多平方的閣樓裡,一本本精裝版的書籍整齊擺放,還分門別類貼上了標籤,儼然成了一個小型「圖書館」。「我看書是很瘋的,小時候家裡困難,書也少,我就割豬草去賣給縣農場,賣來的錢就用來買書。還有親戚長輩每年給我的壓歲錢,都去來買書了。」
  • 湖南圖書館30多萬冊電子圖書饗讀者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1日訊(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楊慶懷)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儘量少出門,減少感染和傳播風險,是廣大群眾對戰「疫」最好的支持方式。宅在家裡,難免有些悶,為此,湖南圖書館雖然場館暫時關閉,但通過「天下湖南」網、「一網讀盡」數字閱讀雲平臺以及館微信公眾號等,開展周到細緻的服務,包括所有因閉館而逾期的借還圖書免收逾期費;30多萬冊電子圖書、有聲讀物,以及全國共享工程優秀資源免費閱讀使用;全省聯合在線諮詢所有文獻資料免費檢索等,為廣大讀者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
  • 市民愛讀紙質報刊 家庭戶均藏書近百冊
    近八成(78.3%)未成年人喜歡閱讀包括小說、詩歌、童謠、傳記等文學類讀物;還有近六成(58.7%)未成年人喜歡閱讀「動漫」類讀物。閱讀目的:主要為「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報告顯示,在「閱讀重要性認知」上,約九成(90.5%)廣州市民認為閱讀非常重要或比較重要;相比於成年人,未成年人對閱讀重要性的認可度更高,達95%。
  • 湖南圖書館2020年十大文化事件發布
    2、提質改造 舊館新顏歷時三年的湖南圖書館消防安全改造工程於2020年7月全面完工。湖南圖書館安防設施全面更新,消防安全等級進一步提升。同步進行館舍提質改造,為讀者提供了多功能的休閒閱讀走廊和環境優美的內花園,修建了藏書於民儲備書庫。館舍硬體有了質的提升,館舍環境進一步優化,成功實現了由「小館舍大服務」向「小館舍優服務」轉型。
  • 湖南十大圖書館 你都去過沒?
    湖南圖書館全國文明圖書館湖南圖書館(Hunan Library)是國家舉辦的省級綜合性公共圖書館,是中國國內第一家以「圖書館」命名的省級公共圖書館。湖南圖書館館舍主樓面積2.3萬平方米,培訓樓6700餘平方米,館藏實體文獻450餘萬冊,其中圖書308餘萬冊,古籍線裝書80餘萬冊,報刊55餘萬冊,視聽與縮微製品20餘萬件。電子圖書達330萬餘種。
  • 全國最美的50座大學圖書館(全文)
    職能機構有:採訪編目部、信息技術服務部、流通閱覽部、信息檢索與利用課教研室、辦公室。設有閱覽、自修座位5915個。截止2007年6月30日,藏書總量433.07萬冊,其中紙質圖書284.3萬冊,電子圖書148.77萬冊。4.中山大學圖書館
  • 蒼南圖書館:文化共享 書香飄逸
    蒼南圖書館新館佔地10.2畝,總建築面積8185平方米,藏書量達15萬冊,於2011年9月30日開館試運行。根據當前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的迫切需求,蒼南圖書館結合實際,克服困難,不折不扣地實行免費開放,使新館真正成為市民文化生活的「第三空間」。試運行5個多月以來,圖書館免費辦理讀者證(新辦及舊證換新證)共約6千來張,圖書外借達5萬冊次,圖書借閱達3萬人次。2011年12月初,新館採購新書100萬元,完成新書及拆包舊書的編目加工共約2萬多種6萬冊,初步滿足了廣大讀者的借閱需求。
  • 巴金省吃儉用勤買書 一生藏書七萬多冊
    巴金故居現在收藏的書刊有近四萬冊,這是巴金捐贈給各圖書館後的遺存。那麼,巴金的藏書總計有多少呢?目前還難以作出精確統計,依據資料匯總:巴金捐贈給國家圖書館書刊共七千多冊,中國現代文學館九千多冊,上海圖書館6395冊,泉州黎明大學7073冊,南京師大附中六百多冊,香港中文大學七十一種1202冊(以線裝書為主),另外給成都慧園等機構也捐贈過圖書。如此算來,巴金的藏書總有七萬冊之多。
  • 猶太難民倖存者捐贈至愛 8000餘冊藏書安家上海
    在歷經了一年多的異國搬遷之旅後,由一位曾經在上海避難的猶太難民倖存者捐贈的八千餘冊珍藏書籍,終於跨越重洋從英國運抵上海,在紀念館安家。這些有關猶太歷史的書籍,也見證了當年3萬猶太難民在上海度過的難忘時光。當晚八點,一輛裝載著8100冊藏書的集卡駛進了正在擴建中的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等候多時的工作人員連忙拆箱搬運,將它們擺放到新建的圖書館內。
  • 泉州市圖書館少兒分館試運行 各類書籍20萬冊
    我已經儲存了20萬冊適合孩子們閱讀的書籍,從幼兒園小朋友愛看的繪本,到青少年各類書籍,這裡就是孩子們渴望的知識海洋。未來的我,還會不斷充實自己,豐富藏書。忘了自我介紹,我就是泉州市圖書館少兒分館!昨天,是我試運行的第一天,初次見面,就有不少家長帶著小朋友來作客了。未來,不管是小朋友和大朋友,都歡迎你們到訪,在這裡找到閱讀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