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綜述:從「小切口」解決「大問題」

2020-12-25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2月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全國政協的「雙周座談會」制度,是由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參加的,對國家方針政策及各項工作提出批評建議的制度,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就已經建立了。

  黨的十八大以後,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提出要恢復雙周座談會議制度,為了突出協商的特點,俞正聲表示可以叫做「雙周協商座談會」。

  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裡,每兩周俞正聲都會主持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由於雙周協商座談會具有「小切口、大問題」的特點,堅持協商平等,鼓勵「講真話、講諍言」,再加上民主黨派人士的參與,所以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可以說,雙周協商座談會還是全國政協繼承優良傳統基礎上的創新之舉,為新形勢下人民政協溝通思想、增進共識、協調關係、凝心聚力提供了有效平臺,已經成為人民政協推進協商民主的重要陣地和品牌。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這樣表達自己的設想:「我們不是決定某一部法律、某一部法規應該怎麼做,是提供一個平臺,讓有關部門的同志和我們政協的同志一起交流意見,大家充分發表意見,使有關單位在制定法律法規中間更多的聽取意見、面對面的聽取意見。開會的辦法,一般先請主管部門同志介紹一下相關議題的考慮,然後有5位預約的同志發言,最後參加會的其他同志自由發言,誰舉手誰發言,發言之後還有幾個部門參加的同志,他們也可以講一講。」

  為確保協商成效,會前,各民主黨派中央和政協各專門委員會都要提前做好大量調研;會上,國家有關部門負責人到場與委員對話,直接聽取意見;會後,座談會上形成的重要成果還會以書面形勢報送黨中央、國務院及有關部門,為決策提供參考。

  2013年10月22日,全國政協召開了第一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回顧已經召開的46次會議議題,大部分選題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高大上」,相反有些出人意料得「小」。比如,「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廢棄物」、「建築工人工傷維權」、「《快遞條例》的制定」等。但在這些「小切口」的背後,卻是諸如化解落後產能、保障農民工權益、產業升級等大戰略、大問題。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劉佳義說:「一次雙周協商座談會3個小時,題目太大就沒辦法協商,所以,用政協領導的話來說,就是「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問題我們不安排在雙周協商座談會協商。」

  從一開始,雙周協商座談會就定下了一條原則,即「堅持廣開言路、求同存異、民主協商、集思廣益,鼓勵各界別委員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充分發表意見和建議。」這條原則被正式寫入了雙周協商座談會工作辦法。全國政協社法委駐會副主任呂忠梅認為,雙周協商座談會不是一個做決策的地方,但它真正做到讓各方面的利益訴求都能充分表達,各種觀點不僅有碰撞,有交鋒,並且逐步通過交流和碰撞,能夠讓大家形成對於某一個方面的共同認識。

  全國政協委員胡亞東說:「座談會一開始,政協領導就講,大家盡可以暢所欲言,我們政協是參政議政的,並不是立法決策,我們只是聽取意見、參政議政。這樣一上來使大家放下顧慮。在這個場合通過這樣的方式把這些意見表達出來,對立法的相關部門來講他們一定會重視,這些好的建議將納入新制定的條例中。」

  最終,一些多部門十幾年沒有解決的問題,在政協這個平臺上得以推動解決。2014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談到,要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600萬輛,這個「600萬」的數字,就來自一次雙周協商座談會的建議。

  既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最終通過「商量」把所有人擰成一股繩。按一年20次左右雙周協商座談會計算,一年有400多位政協委員與全國政協領導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進行面對面的協商。一屆5年就有2000多位政協委員參與協商。全國政協辦公廳副秘書長劉佳義感慨:「我們可不要小看這2000多人,這2000多人每一個人的背後都聯繫和代表著一部分社會群眾。由他們去做群眾工作,比我們可能更直接更有效。這就是毛主席說的「一根頭髮」與「一把頭髮」的關係。雙周協商座談會通過平等協商尋找社會最大公約數,這種形式就是我們人民民主的實質所在。」

相關焦點

  • 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尋求最大公約數 匯聚發展正能量
    原標題:尋求最大公約數 匯聚發展正能量——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綜述 這是一種精心設計的會議形式——它的議題一般年初就已確定,列入全國政協年度協商計劃;它的與會人員充分體現廣泛性,全國政協領導同志、相關部委負責人和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圍坐而談;它的氣氛充分體現協商精神
  • 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已舉行46次,坦誠務實民主風格讓各界點讚
    會議的名稱叫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每次都是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2013年10月至今已舉行46次,先後900餘位委員和專家參與,其「坦誠、務實、民主」的風格讓各界紛紛點讚。雙周協商座談會是全國政協繼承優良傳統基礎上的創新之舉,已成為新形勢下人民政協溝通思想、增進共識、協調關係、凝心聚力的有效平臺,成為人民政協推進協商民主的重要陣地和品牌。
  • 解碼26次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看委員如何履職
    過去一年裡,每隔一周的周四下午,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都會主持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從2013年10月至今,已召開26次。高規格、銳話題、小切口、重實效,使雙周協商座談會成為中國協商民主的一種重要方式。從「針鋒相對」的討論現場,到座談會後的信息專報,再到領導的重要批示,以及相關部委的及時反饋,雙周協商座談會以「務實與民主」的風格讓各界紛紛點讚。
  • 揭秘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建議書面報送中央供參考
    這一協商形式的特點之一就是主題非常小,  正如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所言,「題目小一點,討論的問題集中一點」。而從小問題切入,經過充分調研與會議討論,最後成果都會供決策參考。  從小問題引出大意義,一場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是怎麼煉成的?
  • 揭秘政協雙周協商:交鋒激烈 成果3天內報中央
    這一協商形式的特點之一就是主題非常小,正如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所言,「題目小一點,討論的問題集中一點」。而從小問題切入,經過充分調研與會議討論,最後成果都會供決策參考。  從小問題引出大意義,一場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是怎麼煉成的?
  • 揭秘政協雙周座談會:發言可質疑打斷 不準念稿
    過去一年多時間裡,每隔一周的周四,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大都會主持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下稱「雙談」)。2013年10月重啟的「雙談」,至今已經召開26次。高規格、小主題,重落實,使「雙談」的效果十分顯著,產生的意見已經多次影響了決策。雙周協商座談,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中重要的部分,也成為中國最大的「智庫」。每次20人左右的小規模會議,是如何影響了決策?
  • 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服務『一帶一路』,加強教育國際...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十三屆全國政協第44次雙周協商座談會近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要遵守所在國法律,從所在國實際出發,採取多種形式,穩步推進中國特色海外國際學校建設,解決各類駐外機構、海外中資機構工作人員以及赴海外經商、務工人員隨居子女受教育問題。要積極推進國際中文教育合作,滿足各國人民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歷史文化和發展現狀的需求,支持海外華僑華人發展華文教育。要充分發揮各級各類學校在國際教育合作中的主體作用,同時積極鼓勵地方、企業及社會力量參與。
  • 劉佳義:雙周民主協商兩周一次 注重小題目大文章
    劉佳義:雙周民主協商兩周一次 注重小題目大文章     3月7日上午,全國政協在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二層多功能廳召開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記者會
  • 全國政協雙周會就這個問題深入協商
    6月5日,全國政協舉行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這一課題協商議政。此前,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努力克服疫情影響,通過召開專家座談會、舉行網絡會議、開通網絡議政群等多種方式做了大量籌備工作,委員們也把調研成果帶到了會上。大家一致認為,要通過科學完善的制度設計,讓行政複議真正成為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更好地維護百姓合法權益,推進依法治國。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第二次全體會議綜述
    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學習研討會綜述人民政協報記者 王泳思想引領方向,道路決定命運。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呂虹說,如今,在全國政協構建的廣泛多層制度化的協商議政格局中,已經有越來越多港澳委員的參與,使佔全國政協委員總人數11%的港澳委員群體對協商民主有了更多體驗。性質定位,關乎旗幟、關乎方向。準確把握性質定位,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發揮作用的前提。
  • ——全國政協「建設工程質量問題與對策」雙周協商座談會發言摘登
    但同時也存在著法律法規不完善、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監管機制不健全、市場秩序不規範等亟須解決的問題。4月7日,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專門就建設工程質量問題與對策協商座談。現將有關發言摘登如下。排查後,根據劃定的險級,一樓一策,精準施策,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基本解決危樓問題。對排查出的危樓,分情況依法追責。 三、政府協調,多方籌資。解決危樓問題的關鍵是「錢從哪裡來」。對險情嚴重的危樓,一律納入棚戶區改造計劃,享受棚戶區改造政策,與去地產庫存相結合。
  • ...政協「人工智慧發展中的科技倫理與法律問題」雙周協商座談會述評
    2020年12月23日,全國政協今年最後一場雙周協商座談會,探討的是一個關於「未來」的話題——人工智慧發展中的科技倫理與法律問題。臨近歲末,沒有什麼比談論未來更讓人期待。即將過去的這一年裡,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了整個世界,它是危機,也是啟示:要儘可能做更多的準備,以應對變局中未知的風險與不確定性。
  • 聚焦人工智慧,今年最後一次全國政協雙周會信息量很大
    十三屆全國政協第45次雙周協商座談會23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記者 田福良 攝如果要列出能夠改變世界格局與歷史進程的要素,人工智慧必居其一。在政協這個「攬八方才俊、集各界精英」的平臺上,探討「人工智慧發展中的科技倫理與法律問題」這樣前沿、跨學科的課題,可謂適得其所。2020年12月23日,全國政協今年最後一場雙周協商座談會,探討的是一個關於「未來」的話題——人工智慧發展中的科技倫理與法律問題。來自不同界別、代表不同利益訴求的委員和專家對人工智慧潛在風險進行預判,研究構建倫理規則和法律規範的可能性,並與職能部門的交流中釋疑增信。
  • 睢寧縣桃園鎮:「小切口」解決監督「大問題」
    原標題:睢寧縣桃園鎮:「小切口」解決監督「大問題」   今年以來,睢寧縣桃園鎮堅持以點帶面思路,積極探索創新有效監督模式,緊盯關鍵環節,找準問題「小切口」、做實監督
  • 「小切口」助推解決「大問題」
    截至目前,兩辦督查室以督查專報形式反饋督查解決問題400餘個,解決率達90%以上。  邢臺市委統戰部堅持以「小切口」助推解決「大問題」,目前已赴縣(市、區)開展監督活動70餘次。市委統戰部還開闢建言獻策「直通車」,創辦《建言獻策》專刊,將黨外人士調研報告直報市委、市政府領導,目前已刊發82期,其中42期得到市委書記、市長批示,推動了意見建議的採納落實。
  • 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首場新聞發布會聚焦社會熱點問題
    精準建言資政 助力收官之戰——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首場新聞發布會聚焦社會熱點問題【新聞發布廳】5月20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採用網絡視頻形式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
  • 聚焦重點難點 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
    編印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論民族、宗教問題》《黨和國家領導人關於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明確政協民宗委工作必須做到「八個始終堅持」,確保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宗教問題的正確道路,認真做好少數民族界、宗教界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建設工作。汪洋主席批示肯定。
  • ...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雙周協商座談會發言摘登
    8月17日,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專門就此進行協商座談。現將有關發言摘登如下——全國政協副主席楊傳堂作主題發言結合調研和委員發言談幾點認識:一、充分認識新時代「三農」工作隊伍的新要求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黨的十九大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重大戰略思想,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全新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