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政協雙周協商:交鋒激烈 成果3天內報中央

2020-12-25 中國青年網

  2016年1月21日,全國政協在北京召開第46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快遞條例》的制定」建言獻策供圖/新華

  2015年12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調研中向全國政協社法委副主任呂忠梅和其他委員介紹情況攝影/周宇

  從2013年10月到2016年兩會之前,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已經舉行了46次。這一協商形式的特點之一就是主題非常小,正如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所言,「題目小一點,討論的問題集中一點」。而從小問題切入,經過充分調研與會議討論,最後成果都會供決策參考。

  從小問題引出大意義,一場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是怎麼煉成的?

  主題

  多數會議主題在年初就已制定

  2015年12月4日早上,近30名全國政協委員趕到北京西城區太平橋大街23號,這裡是全國政協機關所在地。當天上午8點30分,他們從政協機關準時出發,將用1天時間,針對《快遞條例》的制定,到3個快遞企業調研。

  雖然彼時距離國務院法制辦公布《快遞條例(徵求意見稿)》不足20天,但按照慣例,題目在年初就已經確定,並列入全國政協年度協商計劃。這是雙周協商座談會開展以來政協工作的一大特點,即在當年年初制定好全年的主題,各個專委會的全年調研將圍繞既定題目來進行。

  要求把關係全局的小問題研究透

  這46次座談會的題目大多數都是小而實,有些放在全國政協層面來討論的主題,讓人感覺很細微。比如第20次主題為「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廢棄物」、第32次為「如何做好西部農牧區包蟲病防治工作」、第33次則是「建設工程消防審核驗收」等等。

  俞正聲此前曾多次表示,他希望從關係全局的小問題入手,選準一個切入點,真正研究透。此外,針對大領域的關鍵瓶頸環節,以公眾普遍關心但推行阻力大或者利益衝突明顯的問題作為雙周協商座談會的主題。

  不討論「無從下口」的主題

  以「西部農牧區包蟲病防治」這一主題為例,對大多數人而言,包蟲病可能從未聽說過,但對於西部農牧區的民眾來說,聞之色變。這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未經治療的包蟲病患者10年病死率高達90%。從中可以體會出座談會主題是如何確定的。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劉佳義表示,「座談會在選題時注意選擇現實生活中存在而又解決得不是很好的、切口比較小的問題來協商。因為一次雙周會只開3個小時,那種『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問題我們不討論」。

  有部門借座談會平臺討論問題

  雖然大部分題目是年初確定,但也有一些例外情況。有一些題目是相關部門主動向政協提出,希望借雙周協商座談會的平臺討論。比如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張國寶就曾給俞正聲寫過一封信,希望借雙周座談會的平臺探討一下核電的問題,於是有了2014年1月9日舉辦的那場以「核電和清潔能源發展」為主題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

  調研

  調動政協系統內各個「智囊」的力量

  每次雙周協商座談會的背後都有政協的「智囊」在運作,或許是政協的某個專委會,也可能是某民主黨派中央,總之,雙周協商座談會機制已將全國政協聯繫的各個機構充分調動起來。

  調研由座談會承辦部門組織

  最近一次座談會召開於2016年1月21日,那場以「《快遞條例》的制定」為主題的座談會是由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承辦的。2015年12月4日,到快遞公司的現場調研也是由其組織的。據介紹,在座談會召開之前,承辦部門要組織座談、調研、確定座談會上發言的委員,並包括他們發言的角度等等具體事務。

  參加那次現場調研的包括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部原副部長、快遞協會會長高宏峰等,他們對快遞行業十分了解,知道「痛點」所在。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馬軍勝站在排成行的電動三輪車前,自動從「甲方」轉化成「乙方」,向委員們「痛陳」無「身份」三輪上路送快遞的尷尬。而在位於首都機場附近的快遞公司中轉站,委員們看到工人在沒有供暖設備的倉庫中分揀包裹,並且分揀平臺是採用兩層設計時,就《快遞條例(徵求意見稿)》中禁止拋扔快遞的條款進行了討論,如何界定拋扔成為他們討論的焦點。

  就仿製藥問題奔赴五省市調研

  那場調研節奏緊湊,之後再趕回政協機關開座談會,但與之相較,外省調研則更為忙碌。

  2015年12月3日舉辦的第43次雙周協商座談會,以「仿製藥的質量問題與對策」為主題,這是農工黨中央與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第二次聯合承辦雙周協商座談會。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先後就該主題舉行了有相關部委、學會、協會和企業參加的情況介紹會,並先後赴湖北、江蘇、山東、河北、上海五省市開展調研。

  綜合各部門力量「對症下藥」

  在調研西部農牧區包蟲病防治時,委員們遠赴青海果洛州達日縣特和土鄉。在患者家裡,實地看到包蟲病將28歲的青年折磨到神志不清,時而癲癇發作,平時只能保持蜷曲姿勢,專家已確診無法救治。這個大家庭本來有11口人,除外出打工的母親和二兒子,都被包蟲病奪去了生命。

  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安貞醫院小兒心臟中心主任劉迎龍表示,「搞動物研究的、搞農科的、搞畜牧業的,還有搞衛生的,特別還有搞流行病的,在一起,這是一個多部門在一起協同作戰。如果把它都分開了,常常這個病就治不好。雙周協商會綜合了各個部門的力量來討論,制定對策,我看是對症下藥。」

相關焦點

  • 揭秘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建議書面報送中央供參考
    雖然彼時距離國務院法制辦公布《快遞條例(徵求意見稿)》不足20天,但按照慣例,題目在年初就已經確定,並列入全國政協年度協商計劃。這是雙周協商座談會開展以來政協工作的一大特點,即在當年年初制定好全年的主題,各個專委會的全年調研將圍繞既定題目來進行。
  • 解碼26次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看委員如何履職
    過去一年裡,每隔一周的周四下午,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都會主持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從2013年10月至今,已召開26次。高規格、銳話題、小切口、重實效,使雙周協商座談會成為中國協商民主的一種重要方式。從「針鋒相對」的討論現場,到座談會後的信息專報,再到領導的重要批示,以及相關部委的及時反饋,雙周協商座談會以「務實與民主」的風格讓各界紛紛點讚。
  • 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尋求最大公約數 匯聚發展正能量
    ——大致每兩周一次,每次邀請20人左右,5年下來就有近2000人次政協委員參與,政協協商密度陡升,效率不高的問題迎刃而解,曾經「年委員、季常委、月主席」的說法成為歷史,委員主體作用得到有效激發。 ——協商議題大都提前確定,列入全國政協年度協商計劃,而這份協商計劃「規格」很高,經中央批准。將協商納入決策程序,讓協商機製得以確立。
  • 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已舉行46次,坦誠務實民主風格讓各界點讚
    這是一種精心設計的會議形式——它的議題一般年初就已確定,列入全國政協年度協商計劃;它的與會人員充分體現廣泛性,全國政協領導同志、相關部委負責人和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圍坐而談;它的氣氛充分體現協商精神,熱烈而有序,與會者人人暢所欲言,時有爭論與交鋒;橢圓形的桌子不設主席臺,各個與會者都能感受到平等。
  • 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綜述:從「小切口」解決「大問題」
    央廣網北京2月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全國政協的「雙周座談會」制度,是由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參加的,對國家方針政策及各項工作提出批評建議的制度,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就已經建立了。  黨的十八大以後,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提出要恢復雙周座談會議制度,為了突出協商的特點,俞正聲表示可以叫做「雙周協商座談會」。
  • 揭秘政協雙周座談會:發言可質疑打斷 不準念稿
    為何在這個時機創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  黨的十八大確立「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先天帶有濃厚民主協商色彩的政協必然成為主陣地。  俞正聲剛上任,在第一次常委會上就提出「政協工作怎麼幹?」他提出多開一點座談會,以界別為基礎,專題協商和對口協商相結合,採取座談交流的形式,增加工作的頻度,擴大委員參與度。
  • 劉佳義:雙周民主協商兩周一次 注重小題目大文章
    劉佳義:雙周民主協商兩周一次 注重小題目大文章     3月7日上午,全國政協在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二層多功能廳召開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記者會
  • 聚焦重點難點 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
    2019年,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在全國政協黨組、常委會和主席會議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聚焦民族宗教領域重點難點,深入調查研究,積極搭建平臺,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工作成果得到中央和國務院領導批示24次。
  • 聚焦「三農」大局 積極協商議政——全國暨地方政協農業農村委工作...
    「牽頭或參與承辦3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3次雙周協調座談會,2次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活動;組織召開3次『三農』工作對口協商座談會,3次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開展21次實地調研視察和十多次網絡調研……」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成立近3年來,雖然「年輕」,但履職成果不菲,共形成調研報告、
  • 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服務『一帶一路』,加強教育國際...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十三屆全國政協第44次雙周協商座談會近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近40位委員在全國政協委員移動履職平臺上發表意見。委員們建議,要深化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人文領域的合作和教育政策的溝通,擴大教育雙向開放,構建多層次、多渠道教育交流機制。要加大中外高校和職業院校合作辦學力度,培養更多共建「一帶一路」亟需的各類專業和技能人才。
  • 為國履職 為民盡責——寫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即將召開之際
    廣泛調研,把握履職盡責新焦點 2019年7月26日,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鞏固脫貧成果,減少和防止脫貧後返貧」協商議政,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基層幹部代表等與有關部委負責同志交流討論,暢所欲言,共同為防止返貧出謀劃策。
  • 尋求最大公約數 畫出最大同心圓--寫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即將...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將在京召開,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將再度匯聚一堂,為國家改革發展進諍言、謀良策、出實招。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3位全國政協副主席帶隊,近百位委員和有關人員參加,分16個子課題深入22個市地、87家企業,召開57場座談會,最終形成1個總報告和22個分報告供中央決策參考。國務院隨後召開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推進會議,將報告提出的許多意見建議吸收到關於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的意見中,助力東北振興。
  • 做好政協民族宗教工作的幾點體會
    全國政協就此專題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之後,國家衛生計生委編制出臺「十三五」防治規劃等十項措施工作方案;科技部將包蟲病防治列入「十三五」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技術研發計劃進行部署;中央財政2015、2016兩年投入專項防控經費超9億元;2016年,國家出臺《全國包蟲病等重點寄生蟲病防治規劃(2016—2020年)》,明確了下一階段的防控目標、防治策略和技術措施。我們的調研工作從特定角度起到了有力促進作用。
  • ...政協「人工智慧發展中的科技倫理與法律問題」雙周協商座談會述評
    2020年12月23日,全國政協今年最後一場雙周協商座談會,探討的是一個關於「未來」的話題——人工智慧發展中的科技倫理與法律問題。臨近歲末,沒有什麼比談論未來更讓人期待。即將過去的這一年裡,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了整個世界,它是危機,也是啟示:要儘可能做更多的準備,以應對變局中未知的風險與不確定性。
  • ——全國政協「建設工程質量問題與對策」雙周協商座談會發言摘登
    4月7日,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專門就建設工程質量問題與對策協商座談。現將有關發言摘登如下。結合所取得的經驗,建議: 一、強化誠信建設及成果運用的上位法依據。國家層面儘快出臺有關誠信體系建設方面的法律法規,為地方誠信體系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 二、進一步加強建設工程質量社會信用基礎化工作。制定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採集和分類管理標準,推動國家、地方、行業信用信息系統建設及互聯互通,逐步消除「信息孤島」。
  • 政協新聞發布會:「大家很任性」難住女翻譯
    中新網3月2日電 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首場新聞發布會今日召開。面對境內外多家媒體記者提到的涉及反腐、香港「佔中」、兩岸關係等熱點問題,大會新聞發言人呂新華一一予以回應,妙語連珠,頻用網絡語言。
  • 市政協地區政協聯絡指導組出席金山區政協2020年度基層協商工作會議
    金山區政協2020年度基層協商工作會議是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的十分重要的會議。會議由金山區政協主席王美新主持,區委常委、副區長張權權通報2020年度基層協商計劃,區委副書記信亞東講話,地區政協聯絡指導組方莉萍組長代表市政協做了講話。
  • ...協商——江蘇啟東市政協推進「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建設記事
    這種改變發生在2019年9月,該社區納入啟東市政協首批「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試點村(社區),多次就車輛管理、小區改造進行商量。據該社區黨總支書記陸紅梅介紹,「我們把居民代表、物業公司、市住建局等各方面人士都請進來充分協商、尋求共識,推進小區由『要我治理』向『我要治理』轉變。」自2019年以來,啟東市334個鎮村「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奔著矛盾問題協商討論,廣泛凝聚共識。
  • 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首場新聞發布會聚焦社會熱點問題
    發布會上,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郭衛民向中外媒體介紹了本次大會的有關情況,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將於21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5月27日下午閉幕,會期比原計劃縮短了4天半。發布會上,郭衛民就疫情防控、復工復產、脫貧攻堅等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投身疫情防控積極履職盡責目前,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