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醫保,還需要再買商業保險嗎?

2020-12-20 和訊理財
  閱讀之前不妨想一想:

  你的醫保卡被閒置了嗎?

  醫保卡 兩個帳戶

  報銷比例 間接費用

  賠付金 必要的補充

  盲目投保 保障錯位

  建議閱讀時間 6 分鐘

  大巴

  關於醫保這個話題,前兩天我剛好用醫保去醫院看肩周炎,所以想談一點體會。

  除了體檢,我一年到頭也沒去過醫院,偶爾有點小感冒也是去藥店買藥吃,再加上之前一直是自由職業,所以我幾乎已經忘了還有醫保這回事。去年年底,我在健身訓練的時候無意中拉傷了肩膀,我以為沒什麼大問題,就一直沒有理它,後來就逐漸演變成了肩周炎,疼痛感越來越明顯,有時晚上都睡不好。

  前幾天,我終於下定決心去醫院看看,順便拍個片子,看看骨頭是否有損傷。太太就提醒我,記得帶上自己的醫保卡。我突然醒悟,原來我也是有醫保的人。然後,我又發現自己已經忘記了醫保卡的密碼。於是,在去醫院之前又順便去銀行修改了醫保卡的密碼。現在廣州的醫保卡已經與社保卡合二為一了,同時也是一張銀行借記卡,具備借記卡的所有功能。當然,醫保帳戶當中的錢是不能隨便取用的,只能用於看病和買藥。不查不知道,原來我的醫保個人帳戶裡還有幾千塊錢。對我來說,這筆錢一直是閒置的,雖然我很少生病,但也可以幫父母買藥。

  在醫院裡,醫生對我的肩膀拍了片子,證明骨頭是沒有問題的,只是肌肉拉傷後沒有及時治療,造成了凍結。然後醫生還提醒我平時要經常活動肩膀,另外還開了一些中藥和膏藥給我。整個下來包括看病和藥費,總費用是300多元,醫保統籌帳戶報銷了170多元,然後我又用醫保個人帳戶支付了餘下的150多元。也就是說,看病我自己沒有掏一分錢。

  這裡順便說明一下:醫保卡是有兩個帳戶的,一個是統籌帳戶,在醫保定點醫院看病時,統籌帳戶可以自動報銷一部分費用;另一個是個人帳戶,每個月都會有一點錢轉到你的醫保個人帳戶,供你靈活支配,比方說,支付統籌帳戶報銷後的餘款,或是在藥店買藥,甚至有些藥店還兼賣日用品,這些都可以用個人帳戶來支付。當然,前提是必須在醫保指定的醫院或藥店。

  好了,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擁有一張被遺忘的醫保卡,那就儘快啟用它吧,別讓它閒置了。

  年初的時候,多家保險公司陸續公布了2017年十大理賠數據和分析報告。這些數據和報告是基於超過300萬件理賠申請,和上百億元的賠付額進行分析總結得出的。從這些數據來看,除了交通意外身故,惡性腫瘤也是重要的出險原因,可見癌症的確是名符其實的健康第一殺手。在2017年各理賠類型中,重疾理賠同比增長了32%,重疾和醫療賠款金額總計佔比達到了65.3%,看來健康醫療方面的保險需求是越來越大了。

  提起醫療方面的保險,很多人都會聯想到自己購買社保裡的醫保。有了醫保去醫院看病,就可以報銷了,沒有必要像其他人那樣,還要多交一部分錢去購買商業保險。

  事實上,這個想法是不對的。社保只是最基本的保障形式之一,可以理解為一種社會福利。正因為這是面向全社會的福利,涉及人群眾多,所以社保的報銷力度是很有限的,只能滿足我們最基本的需求。

  比如說,如果有社保,去醫院看病或住院所花的費用,是可以報銷的,但並不是100%報銷。小巴查了一下,以北京地區城鎮職工為例,社保報銷門診急診費用的要求如下:

  1、在職職工:1800元以上的部分可報銷,比例50%;

  2、70歲以下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部分可以報銷,比例70%;

  3、70歲以上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部分可以報銷,比例80%;

  4、城鎮職工醫療保險門診報銷最高2萬元,住院報銷最高30萬元。這30萬包含了基本醫保統籌基金最高限額10萬,大額互助資金累計最高限額20萬。

  可以看到,醫保的報銷其實是下有起付線,上有封頂線,就算在可報銷的區間內,個人還需要承擔一部分自付的費用。而且,醫保對於核磁共振、伽馬刀這些檢查費,還有高端診療技術也是不報銷。很多人在不幸患上重大疾病後,比如癌症,才發現真正有效的藥物和治療手段都是醫保不能報銷的。

  另外,如果發生了重大疾病,除了會產生直接的醫療費用以外,還會產生一些容易被忽視的間接費用,比方說護理費、營養費、康復費,收入損失費用等等,而這些間接的費用社保沒辦法報銷,是需要我們自己負擔的。就拿收入損失費用來說吧,本來患上重大疾病之後,家庭支出就比較大了,同時因為暫時沒辦法工作,收入也中斷了,這樣一來就會打破我們原來家庭財務的正常狀態,帶來巨大的壓力。

  所以,如果平時只是患上一些小的病痛,靠醫保或者我們自己的積蓄是可以負擔的;但如果發生了重大疾病,就不能指望醫保能覆蓋所有的費用了。

  如果在買了社保的基礎上,還購買了重疾險或者住院醫療險這一類商業保險,那麼社保不能報銷的費用都可以通過商業保險來報銷。舉個例子,某人生病住進了一所三甲醫院,單純的醫療費用一共花了30萬元。其中社保報銷了10萬元,剩下的20萬元需要自費,但因為他之前買了一份商業住院醫療險,報銷的額度最高是100萬,所以這20萬他幾乎可以一分錢不用花,全靠商業保險就報銷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購買的是重疾險,在出險之後並不是根據醫療單據上的金額,花多少報銷多少,而是在保險公司那裡直接拿到一筆合同約定的保額,也就是賠付金。這筆賠付金,我們除了可以拿來支付治療費用,還可以覆蓋我們上面所說的所有間接費用,大大降低了我們的負擔。

  所以說,商業保險彌補了社保的不足,是一個很有必要的補充。

  這時候或許有人要會問了,既然商業保險能做到那麼全面,那我可不可以只買商業險不買社保呢?

  小巴認為,社保畢竟是國家給予的基本福利,保障時間也比較長,保費比較低,如果是企業員工,其中的一部分費用還是由單位幫我們繳納的,所以應該要儘量參保。另外,如果沒有參加社保的人想購買商業住院醫療險,保費一般來說會比已經參加社保的人更貴。這也很好理解,沒買社保,出險的時候保險公司的賠付金就要給得更多,保費肯定要貴些。

  所以,社保和商業保險是互為補充的,我們應該在完善好社保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購買商業保險。有了兩者的雙重保護,才能保障我們更好的生活。

  最後,小巴還要提醒下大家,商業保險的種類很多,有保障型也有理財型,如果不了解,盲目投保的話,很容易造成保障錯位,這也是有些人會覺得買的保險沒發揮到作用的原因。比如說,不能通過重疾險來養老,也不能指望理財險能報銷醫療費用。這都是沒有了解過具體險種的作用是什麼,以至於陷入到「買了保險卻沒有保障」的尷尬之中。

  別人都說我很富有,擁有很多的財富,其實真正屬於我個人的財富是給自己和親人買了充足的人壽保險。——李嘉誠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理財巴士。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寶寶已經有居民醫保了還需要商業保險嗎?
    父母給寶寶買保險經常會問到底要不要給寶寶買商業保險? 有些家長覺得寶寶已經有醫保了,就不需要其他商業保險了。 醫保有起付線、封頂線和報銷比例的限制。起付線以下的錢需要自己支付,超過封頂線的部分,也不能報銷。
  • 有了社保,還需要商業保險嗎?
    首先,請允許我做一下自我介紹,我是2019年11月份加入中國人壽的,在這之前我一直從事服裝批發及零售,是一位個體老闆,也是因為看到保險行業的巨大魅力,義無反顧的加入了中國人壽。剛才主持人提到了一個問題,也是我們在工作中客戶會經常問道的問題,「我有社保了,還需要商業保險嗎?」
  • 商業保險有必要買嗎?商業保險我們究竟要不要買
    根據國家規定,部分用人單位會為職工購買社保,社保費方面,公司出一半,我們個人出一半,很多人覺得,買完這個社保就可以放心了,但是商業保險有必要買嗎?如果有了社保,是不是就不需要購買商業保險了?不知道什麼情況的,可以來看看業內人士怎麼說。
  • 已經有了醫保,我還需要買健康險嗎?
    新華網北京12月10日電(遊蘇杭)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支持開發更多針對大病的保險產品,做好與基本醫保等的銜接補充,提高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保障能力。那麼,健康險是什麼呢?有了醫保還需要再買健康險嗎?挑選健康險產品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 有了社保,還需要買商業保險嗎?
    「有了社保還買什麼商業保險啊,又不靠譜…」,「社保挺全的,醫療養老生育都包含,為什麼還要浪費錢買商業保險?」 這麼想你就錯了。社保是我國保障體系中的一環,為了更多保障人民生活健康,但也能看出,保險太全太廣深入或福利度就不夠。
  • 買了社保還需要買商業保險嗎?
    無論是職工養老保險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新農保)都是國家的福利政策,背靠國家,有保障風險低,需要繳納最低15年並且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之後,才能夠每個月領取,但是如果只交15年,領的也是比較少的,遵循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
  • 業內人士:有必要在醫保之外適當購買商業保險
    央廣網北京4月8日消息(記者蔣勇)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醫保、大病保險、商業保險,這是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的名詞。很多人區分不清三者的區別,誤以為有了醫保和大病保險,就沒有必要再購買商業保險。業內人士建議:居民在基本醫保以外,適當購買一定的商業保險非常有必要。
  • 醫保和補充醫療都有了 還有必要買商業保險嗎?
    說到買保險,很多人都會用一句「我已經有醫保了」來搪塞,那麼是不是有了醫保就不再需要商業醫療險了呢?今天小編就通過醫保、補充醫療和商業醫療險三者之間的區別來告訴你它們之前各種的職責和意義,也讓大家清楚地認識它們三者,方便做出選擇。
  • 有社保了,還用買商業保險嗎?
    商業保險,是盈利性質的,所交保費比社保高,但是保障更全面。能滿足不同層次人士的需求。 昨天跟一個朋友微信裡聊天,聊到保險的話題,他說:社保應該是最主要的,商業保險那麼貴,有必要買嗎?我們倆就這個話題討論了好半天,最後他說:聽你這麼一講,商保好像是挺重要的。
  • 「小科普」我有醫保了,還需要買保險嗎?
    B:我有醫保。A:那如果生大病,要做手術還要後續吃藥治療怎麼辦?B:沒那麼倒黴啦,而且我有醫保啊。A:我覺得應該買點商業保險搭配補充保障一下比較齊全。B:我已經有醫保了,商業保險都是騙人多浪費錢的。A:可是,你知道醫保並不是什麼都能保的嗎?B:啥?!醫保是國家給老百姓的福利,是我國保障體系中的一環。但是,很多人其實並沒有很清晰醫保的使用範圍,對它有著盲目的信心,總覺得有了醫保,就是萬能的,對商業保險不屑一顧,覺得這是「騙錢」。
  • 有了醫保,為何還要再辦商業醫療險?這花的是冤枉錢嗎?
    有了醫保,為何還要再辦商業醫療險?這花的是冤枉錢嗎?上篇文章,我們聊了一下意外險的購買邏輯。按照科學的投保順序,這次我們看看「醫療險」我們應該如何購買。有了醫保,醫療險是不是就不必再買了呢?其實也不盡然,「醫保只是簡單的保,而不是包」。要不為何新聞上總有人看不起病,希望得到社會的捐助;親朋好友有沒有因病來向你借錢;朋友圈的「水滴籌」「輕鬆籌」是不是刷到麻木了呢?這恰好證明:只有醫保是不夠用的,需要商業保險做為補充。
  • 交了社保後,還有必要再買商業保險嗎?商業保險和社保有何區別?
    生活節奏變快,壓力變大,人們對保險越來越重視。但很多人對社保和商業保險不是很理解,到底什麼是社保,商業保險又是什麼,有了社保還需不需要買商業保險?社保由國家強制參加,維持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主要項目包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商業保險則是個人將保費交於保險公司,由保險公司承擔被保人風險。
  • 職工醫保帳戶購買商業保險增加新品種:百萬醫療險、意外...
    答:凡參加上海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職保」)的參保人,可按自願原則,使用職工醫保個人帳戶歷年結餘資金,為本人購買經中國銀保監會備案、市政府同意的商業醫療保險專屬產品。 問:我的職保個人醫療帳戶中歷年帳戶沒有結餘,但當年帳戶有結餘,能用當年帳戶結餘資金購買商業醫療險嗎?
  • 史丹利:有社保還用買商業保險嗎?小編告訴你
    現在的商業保險產品層出不斷,五花八門什麼都有。很多人就會疑惑了,在單位繳納了社保,還需要花錢再買份保障嗎?兩者之間衝突嗎?接下來,史丹利小編整理了一些資料,讓你快速了解商業保險和社保的區別。一、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區別社保大家應該不陌生,但商業保險因為種類繁多,保障項目不同,不被人所了解。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有以下不同。繳費時間:社會保險需交滿一定年限才可領取,工傷、生育、失業保險為1年,養老保險為15年。
  • 交了社保,還有必要買商業保險嗎?了解區別在哪,再決定買與不買
    當然社保也有其不足之處,這一點就需要商保予以補充。生活越來越好,生命也變得越來越脆弱,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保險的重要性,除了繳納社保,是否要再買一份商保,防患於未然。那麼交了社保,還有必要再買交商保嗎?商保能否代替社保?遇到這樣的問題,或許很多人都一臉茫然,今天【曉梒聊社保】就跟大家一起來聊聊。
  • 奧地利醫保:公立醫保和商業醫保的MIX
    點擊查看 在奧地利,醫療保險分為公立醫保和商業醫保兩種。其中公立醫療保險是在奧地利居住的必要條件,所有在奧地利長期居住的人,包括本國公民和外國居民都必須繳納公立醫療保險。特別是對於在奧地利居住的外國人,繳納公立醫療保險是獲得長期居住許可的必要條件之一。
  • 少兒醫保和商業保險二者並不衝突
    作為一項國家福利政策,醫療保險具備廣覆蓋,低保障的特點,少兒醫保也是一樣,只能提供最基本的兒童醫療保障。以去年深圳市出臺的少兒醫保制度為例,年繳費75元,參保少兒發生的住院及大病門診基本醫療費用均可報銷,最高保障20萬元,額度不小,但是,5000元以下報銷比例僅為75%,20萬元的費用可報銷90%,年度最高支付20萬元。而廣州新的居民醫療保險規定,未成年人及在校學子個人只要繳納80元/人年,便可參保,同時由政府資助80元/人年。
  • ...商業保險發展「32條」:鼓勵職工使用醫保個人帳戶購買商業醫療...
    鼓勵職工使用醫保個人帳戶購買商業醫療、健康保險產品《實施方案》提出,山東將開展醫保個人帳戶購買商業健康保險試點。支持商業保險機構創新開發滿足人民差異化需求、與醫療保障制度相銜接的專屬商業健康保險品種和服務。
  • 寶寶需要哪些商業保險
    之前飽險思說清楚了醫保的局限性和商業險的必要性,那麼在給寶寶買保險的時候到底需要哪些商業保險呢? 一般寶寶出生一個月後,就可以買商業保險了,而其風險主要來源於意外、疾病和身故這三個方面 第一個意外險 寶寶活潑好動,大大小小的意外時有發生,根據2017年發布的《兒童意外傷害研究報告》,我國兒童因意外死亡事件中,1~4 歲兒童佔比最高
  • 養老保險交滿15年,醫保不夠25年,需要補繳醫保嗎?退休怎麼辦?
    導讀:養老年限達到了15年,醫保不夠25年,需要補繳醫保嗎?實際上:這個問題要因人而異。需要考慮補繳年限和補繳成本問題。在補繳醫保時,很多人會陷入一個誤區,認為補繳多少年的醫保費用,就要同時補繳相應年限的其他社保費用(如養老、工傷、失業等),實際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