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醫保卡被閒置了嗎?
醫保卡 兩個帳戶
報銷比例 間接費用
賠付金 必要的補充
盲目投保 保障錯位
建議閱讀時間 6 分鐘
大巴
關於醫保這個話題,前兩天我剛好用醫保去醫院看肩周炎,所以想談一點體會。
除了體檢,我一年到頭也沒去過醫院,偶爾有點小感冒也是去藥店買藥吃,再加上之前一直是自由職業,所以我幾乎已經忘了還有醫保這回事。去年年底,我在健身訓練的時候無意中拉傷了肩膀,我以為沒什麼大問題,就一直沒有理它,後來就逐漸演變成了肩周炎,疼痛感越來越明顯,有時晚上都睡不好。
前幾天,我終於下定決心去醫院看看,順便拍個片子,看看骨頭是否有損傷。太太就提醒我,記得帶上自己的醫保卡。我突然醒悟,原來我也是有醫保的人。然後,我又發現自己已經忘記了醫保卡的密碼。於是,在去醫院之前又順便去銀行修改了醫保卡的密碼。現在廣州的醫保卡已經與社保卡合二為一了,同時也是一張銀行借記卡,具備借記卡的所有功能。當然,醫保帳戶當中的錢是不能隨便取用的,只能用於看病和買藥。不查不知道,原來我的醫保個人帳戶裡還有幾千塊錢。對我來說,這筆錢一直是閒置的,雖然我很少生病,但也可以幫父母買藥。
在醫院裡,醫生對我的肩膀拍了片子,證明骨頭是沒有問題的,只是肌肉拉傷後沒有及時治療,造成了凍結。然後醫生還提醒我平時要經常活動肩膀,另外還開了一些中藥和膏藥給我。整個下來包括看病和藥費,總費用是300多元,醫保統籌帳戶報銷了170多元,然後我又用醫保個人帳戶支付了餘下的150多元。也就是說,看病我自己沒有掏一分錢。
這裡順便說明一下:醫保卡是有兩個帳戶的,一個是統籌帳戶,在醫保定點醫院看病時,統籌帳戶可以自動報銷一部分費用;另一個是個人帳戶,每個月都會有一點錢轉到你的醫保個人帳戶,供你靈活支配,比方說,支付統籌帳戶報銷後的餘款,或是在藥店買藥,甚至有些藥店還兼賣日用品,這些都可以用個人帳戶來支付。當然,前提是必須在醫保指定的醫院或藥店。
好了,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擁有一張被遺忘的醫保卡,那就儘快啟用它吧,別讓它閒置了。
年初的時候,多家保險公司陸續公布了2017年十大理賠數據和分析報告。這些數據和報告是基於超過300萬件理賠申請,和上百億元的賠付額進行分析總結得出的。從這些數據來看,除了交通意外身故,惡性腫瘤也是重要的出險原因,可見癌症的確是名符其實的健康第一殺手。在2017年各理賠類型中,重疾理賠同比增長了32%,重疾和醫療賠款金額總計佔比達到了65.3%,看來健康醫療方面的保險需求是越來越大了。
提起醫療方面的保險,很多人都會聯想到自己購買社保裡的醫保。有了醫保去醫院看病,就可以報銷了,沒有必要像其他人那樣,還要多交一部分錢去購買商業保險。
事實上,這個想法是不對的。社保只是最基本的保障形式之一,可以理解為一種社會福利。正因為這是面向全社會的福利,涉及人群眾多,所以社保的報銷力度是很有限的,只能滿足我們最基本的需求。
比如說,如果有社保,去醫院看病或住院所花的費用,是可以報銷的,但並不是100%報銷。小巴查了一下,以北京地區城鎮職工為例,社保報銷門診急診費用的要求如下:
1、在職職工:1800元以上的部分可報銷,比例50%;
2、70歲以下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部分可以報銷,比例70%;
3、70歲以上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部分可以報銷,比例80%;
4、城鎮職工醫療保險門診報銷最高2萬元,住院報銷最高30萬元。這30萬包含了基本醫保統籌基金最高限額10萬,大額互助資金累計最高限額20萬。
可以看到,醫保的報銷其實是下有起付線,上有封頂線,就算在可報銷的區間內,個人還需要承擔一部分自付的費用。而且,醫保對於核磁共振、伽馬刀這些檢查費,還有高端診療技術也是不報銷。很多人在不幸患上重大疾病後,比如癌症,才發現真正有效的藥物和治療手段都是醫保不能報銷的。
另外,如果發生了重大疾病,除了會產生直接的醫療費用以外,還會產生一些容易被忽視的間接費用,比方說護理費、營養費、康復費,收入損失費用等等,而這些間接的費用社保沒辦法報銷,是需要我們自己負擔的。就拿收入損失費用來說吧,本來患上重大疾病之後,家庭支出就比較大了,同時因為暫時沒辦法工作,收入也中斷了,這樣一來就會打破我們原來家庭財務的正常狀態,帶來巨大的壓力。
所以,如果平時只是患上一些小的病痛,靠醫保或者我們自己的積蓄是可以負擔的;但如果發生了重大疾病,就不能指望醫保能覆蓋所有的費用了。
如果在買了社保的基礎上,還購買了重疾險或者住院醫療險這一類商業保險,那麼社保不能報銷的費用都可以通過商業保險來報銷。舉個例子,某人生病住進了一所三甲醫院,單純的醫療費用一共花了30萬元。其中社保報銷了10萬元,剩下的20萬元需要自費,但因為他之前買了一份商業住院醫療險,報銷的額度最高是100萬,所以這20萬他幾乎可以一分錢不用花,全靠商業保險就報銷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購買的是重疾險,在出險之後並不是根據醫療單據上的金額,花多少報銷多少,而是在保險公司那裡直接拿到一筆合同約定的保額,也就是賠付金。這筆賠付金,我們除了可以拿來支付治療費用,還可以覆蓋我們上面所說的所有間接費用,大大降低了我們的負擔。
所以說,商業保險彌補了社保的不足,是一個很有必要的補充。
這時候或許有人要會問了,既然商業保險能做到那麼全面,那我可不可以只買商業險不買社保呢?
小巴認為,社保畢竟是國家給予的基本福利,保障時間也比較長,保費比較低,如果是企業員工,其中的一部分費用還是由單位幫我們繳納的,所以應該要儘量參保。另外,如果沒有參加社保的人想購買商業住院醫療險,保費一般來說會比已經參加社保的人更貴。這也很好理解,沒買社保,出險的時候保險公司的賠付金就要給得更多,保費肯定要貴些。
所以,社保和商業保險是互為補充的,我們應該在完善好社保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購買商業保險。有了兩者的雙重保護,才能保障我們更好的生活。
最後,小巴還要提醒下大家,商業保險的種類很多,有保障型也有理財型,如果不了解,盲目投保的話,很容易造成保障錯位,這也是有些人會覺得買的保險沒發揮到作用的原因。比如說,不能通過重疾險來養老,也不能指望理財險能報銷醫療費用。這都是沒有了解過具體險種的作用是什麼,以至於陷入到「買了保險卻沒有保障」的尷尬之中。
別人都說我很富有,擁有很多的財富,其實真正屬於我個人的財富是給自己和親人買了充足的人壽保險。——李嘉誠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理財巴士。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