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少不了生物學家,不然誰負責作死?

2020-12-15 嘿我是你前任啊

湮滅,其實是一部偽裝成科幻驚悚的生態紀錄片。

*劇透預警

《湮滅》上映了,就是那個星雲獎打敗了《三體》的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

據說導演亞歷克斯·嘉蘭沒有看完小說,而是選取了其中一小段故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講了一個不複雜的故事——

外星人入侵地球,帶來了一種神秘的「閃光」,它能折射所有東西,包括DNA。

以生物學家莉娜為首的幾個女性科學家,就進入了這塊被稱為「X區域」的生態災害之地探險,遭遇了各種可怕的事件。

比如吃了人之後能發出受害者的聲音的野豬……

本應該在家裡的丈夫,卻莫名奇妙地橫屍眼前……

內臟在身體裡流動……

還有詭異到極點的透明魚,長出水晶的樹,角上開花的鹿……

結果不用說了,考察隊就像片名一樣,被感染,變異,然後全滅。

只有莉娜一人倖存。

為什麼又派這麼廢物的隊伍執行關乎人類存亡的任務?

為什麼主角這麼沒有常識,一進入x區域就不顧危險各種作死?

嗯,因為主角是個生物學家呀(微笑)。

生物學家很危險

作為一個生物狗,這部作品呈現出的一種科幻小說裡少有的,對於生態圈發自內心的熱愛,精準地戳中了我。

故事的所有細節,都跟隨著生物學家的視角展開。莉娜背負著科研任務進入這個區域,要弄清神秘的DNA變異,觀察的是這個世界本身,是所有生物的運轉。

外星人?生命危險?失憶的丈夫? 隊友死了?

都不重要。

因此,當科考隊員們一一掛掉,普通觀眾內心WTF時,我的內心很平靜:嗨,這就是生物學家的真實寫照啊。

1. 作死?對不起,我們生物學家,真的控記不住記幾的手

科幻片有一個常見套路:面對未知,為了推進情節,往往會安排一個科學家興奮地脫下面罩,然後災難開始了……

《湮滅》也是這樣,小說一開頭,莉娜全副武裝進入X區域,第一件事就是去近距離接觸牆上花體字一樣的神秘生物。

「互相連接的花體字實際上應該是某種真菌或真核生物。緊密而捲曲的細絲從牆上生長出來,帶著泥土氣息,還透出一絲淡淡的腐敗蜂蜜味兒。」 ——《遺落的南境1:湮滅》

喂喂,直接用手摸?不需要防護嗎?實驗室安全常識呢?高級研究人員怎麼會犯這些低級錯誤?

其實,生物學家比誰都知道這其中有多危險。不用你們說,她就先開始自我吐槽了:

「不管那是什麼,別去碰它。但我被這一新發現迷住了。假如我產生觸碰牆上文字的衝動,將無法阻止自己……讓我感覺興奮與恐懼相交織。」——《遺落的南境1:湮滅》

但是,生物學家是靠什麼吃飯的?探究的欲望,對生命奧秘的好奇心。在一整個世界的未知生物面前,哪個生物學家能控制住自己的手?

體內的科學之魂熊熊燃燒, 讓她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2. 面對危險,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怕死,而是採樣。

《湮滅》的探險小隊由不同職業的專家組成,搭配合理。勘測員專注於給地圖添加各種細節,人類學家跑到四分之一英裡外去查看殘破的小屋,心理學家留在帳篷裡寫日誌。

生物學家幹了啥大事呢?

她花了一小時觀察一隻躲在樹葉後面,紅綠相間的小樹蛙。然後又花了一小時追蹤閃爍著虹彩的黑蜻蜓,研究它是否該存在於海平面的高度。

電影裡,莉娜剛與吃人怪獸搏鬥完,大家驚魂未定,她就淡定地從還沒涼的怪獸口腔裡挖了一些上皮細胞取樣。

「這許多天來一直聽見那怪物的叫聲,我幾乎想一睹其真容。當生存才是唯一要旨,我殘存的科學家思維竟又重新聚合,試圖進行邏輯分析?」 ——《遺落的南境1:湮滅》

3. 我中毒/變異了?那正好,不愁實驗品了!

小說裡,生物學家受到了可能的孢子感染和環境侵蝕。看著自己的身體一步步產生變化,她毫不擔心自己啥時候會掛,反而在自己身上做起了實驗觀察。

「我吸收了該生物的孢子,有可能導致導致樣本作出某種反應。我沒有合適的醫療設備,無法檢測自從那次遭遇之後,我的身體與思維是否產生了進一步的變化。」 ——《遺落的南境1:湮滅》

跟她同行的夥伴感嘆道:「如果我中毒變異了,那她絕對會先在我身上採個樣。」

▲ 屍體?先讓我採個樣,謝謝。

更誇張的是,當自己被感染,隊友們生死未卜,X區域不斷向外擴展吞噬,一切問題都等待解決的時候,生物學家的關注點卻被一隻蟑螂吸引了過去:

「他們剛剛在這兒噴了殺蟲劑。我能聞得出來。你可以看到它的甲殼上有泡沫的痕跡。殺蟲劑能殺死它們,也能讓它們陷入迷惑,使它們無法呼吸。它們不斷地嘗試逃離已經進入體內的物質。」——《遺落的南境2:當權者》

喂!快醒醒啊!但生物學家就是這樣一種人——

比起外星入侵、危險和死亡,他們永遠覺得搞科研更有趣。

所以,用這種心態去看待電影的話,那些不明所以、雲山霧繞的詭異情節也就好理解了:

與其說這是一部科幻驚悚片,還不如說是一部外星生態紀錄片。生物學家眼裡,危險的外星禁區,跟遊樂場裡的海洋球池沒什麼區別。

▲ 閃著詭異光暈的「泡泡膜」

▲ 長出真菌孢子的屍體

▲ 真·梅花鹿

▲ 水裡的變異體

一切都是那麼寧靜美好,看完你也願意像喬希那樣,化為一顆樹人,靜靜生在在這裡就好。

而整個《湮滅》的核心也在於此:這個世界自有一套精密繁複運作方式,相比之下,人類一點也不重要。

生物學家=豬隊友?

你以為只有《湮滅》裡的生物學家這麼渣嗎?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們一直都是這樣的。

《普羅米修斯》裡的生物學家米爾本,看到異形幼體後興奮到上手摸摸,還親切地稱呼它為「小可愛」。不出意外,他因此掛了。

▲ 異形幼體,很淑女……?!《普羅米修斯》

《水形物語》也有這麼一個生物學家,對自己的實驗動物——魚人產生了同情心理,不忍心解剖而放走了它。

《環太平洋》裡的生物學家,更是深愛著「入侵地球的怪獸」,不僅對怪獸的生理結構了如指掌,為了知道它們在想什麼,不惜親自上陣,把自己的大腦跟怪獸建立了神經橋連接。

所幸,這個冒險之舉帶來了意外的貢獻——人類從怪獸的大腦裡獲取了入侵計劃,從而拯救了地球。

▲ 所有人都在逃命,只有他在看怪獸。《環太平洋》

不過《異星覺醒》就沒這麼幸運了。當空間站意外捕獲了一隻休眠的外星生物體,飛船上生物學家高興壞了,執意要做實驗喚醒它,給它起名叫「凱文」,結果得到了一隻狂暴的怪物。當怪物殺人之後,生物學家高喊著「都是人類的錯!」,犧牲自己保護了它。

真正的生物學家,也是這麼敬業的

是不是生物學家得罪了什麼編劇導演,搞得大家都要拍電影黑他們?

其實生活中,他們也沒正常多少。

1983年,為了驗證幽門螺桿菌是胃病的元兇,巴裡·馬歇爾親自服用了一試管的幽門螺桿菌培養液,後來他成了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的得主。

▲ 巴裡·馬歇爾

動物學家卡爾·施密特被非洲樹蛇咬了之後,開始記錄自己被蛇咬的症狀,還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觀察機會。他甚至拒絕去看醫生,因為這會干擾症狀記錄。

不幸的是,3天後施密特去世了,卻也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第一手觀察資料。

▲ 卡爾·施密特

被譽為「遺傳學之父」的孟德爾生前也被當做怪人,因為他整天就在搗鼓那塊豌豆田地、做不被人所理解的雜交實驗。直到孟德爾死後16年,他所發現的遺傳學定律才被人所肯定。

現實中,將自己貢獻給科研的生物學家太多太多,他們看似「豬隊友」「不靠譜」,恰恰說明了對科學這份事業的覺悟。

相關焦點

  • 影評《明日世界》:不失為一部好的科幻電影,值得你去品鑑
    導語:影評《明日世界》:不失為一部好的科幻電影,值得你去品鑑《明日世界》是一部理念十分獨特,然而敘事和人物塑造並不成功的電影。影評《明日世界》:不失為一部好的科幻電影,值得你去品鑑。可我還是會推薦這部電影,它和我近幾年看到的科幻片都不一樣。很多人將《明日世界》定位為兒童片,它也確實符合很多兒童片的特徵,但在我看來,它的低齡化主要是由於概念的復古。
  • 2000-2020年的最佳科幻電影2
    從2000年到2020年發行的62部最佳科幻電影中的選擇。以隨機順序排列,純屬主觀。僅包含真人電影。I型起源 -I Origins》 (2014)戲劇,浪漫,科幻分子生物學家和他的實驗室夥伴發現了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們所知道的社會的證據。
  • 電影昆池巖劇情是什麼介紹恐怖嗎?不作死就不會死的真實典範
    看到《頭號玩家》的豆瓣評分8.9,超40萬人參與評分,算是巨大成就了;但在韓國市場卻受到了一部韓國本土恐怖片的狙擊,本土恐怖片狙擊好萊塢科幻大片,是什麼恐怖片這麼厲害?好了,我就不做作了,答案就是《昆池巖》,據說是韓國近十年最好的恐怖片。
  • 十二星座,誰是不作死就不會死星人?摩羯座最機智
    十二星座,誰是不作死就不會死星人?摩羯座最機智說到「作死」,葉子有好多感想要和十二星座寶寶分享一下!每個星座都有自己的「作死」經歷,但是由於水平不同、瘋狂程度不同,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教訓。罰站?挨揍?退學?私奔?
  • 葉永烈:我的科幻電影夢
    科幻電影最近熱了起來,使我憶及曾經的科幻電影夢。這要從我的科幻小說《小靈通漫遊未來》改編電影說起。  《小靈通漫遊未來》在1978年出版,印了300萬冊,風行全國。我的老朋友、資深電影人王雲縵從北京出差上海時找我,以為《小靈通漫遊未來》是改編電影的極佳原著,商議改編之事。我答應了。
  • 《流浪地球》與中國科幻電影史上的五部經典
    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是,我們的星球即將因為太陽逐漸膨脹而滅亡,於是地球要在太空中穿梭,被轉移到一個更安全的地方。由於地球陷入了木星的引力中,片中的中國主人公不得不出手,承擔拯救全人類的使命。這可能是很多西方觀眾第一次聽說中國的科幻作品,但事實上科幻在中國電影領域也有著一段悠久的歷史。這些作品不僅激勵了科學探索,而且在艱難的時刻給人們逃避現實而得到慰藉,也啟發了幾代的影迷。要了解中國科幻電影的崛起經過了怎樣的歷程,這五部電影值得我們重新回味。
  • 科幻電影,湊熱鬧不如打基礎
    1996年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99年至2007年分別赴德國、美國訪學。2006年至2012年任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副主任。參與策劃和編劇的主要作品有電影《瘋狂的石頭》《無人區》《心迷宮》《暴裂無聲》《被光抓走的人》《瘋狂的外星人》《流浪地球》等。這是王紅衛第二年參加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國內以科幻為主題的電影節展本就不多,而每一次幾乎都能見到他的身影。
  • 當生物學家轉行劇情片導演,會怎麼拍片子?
    ,但卻不善交際,易受蠱惑,不為名也不為利,而是有著改變世界的理想,並且近年形象通常不是白人男性。   博士第二年開始,他開始在紐約電影學院和紐約視覺藝術學院參加夜間電影課程。比如一位研究蝴蝶的生物學家告訴他說,自己小時候有把蝴蝶基因植入皮膚,變成文身的幻想。   這類採訪很多都成了構建故事的線索。而採訪期間接觸的研究人員也被他拖下水,扮演片子裡的輔助角色,做自己日常會做的事。
  • 推薦給科幻迷們十部經典科幻電影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科幻電影是許多的人都喜歡的一類電影,因為它往往脫離了現實可能性,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而又不失嚴密的邏輯,以科技的魅力構造出了一個全新的幻想空間,接下來為大家帶來了十部科幻電影排名不分先後,喜歡的電影千千萬隻能簡單搜羅十部分享給大家,以後我會多分享一些我看過且感覺不錯的電影繼續分享給大家.
  • 奇異科幻電影,帶給你感官上的震撼
    有一類電影,非魔非幻,是一種另類奇異科幻空間世界,虛擬、奇異又似乎就是我們現實的生活。這類電影似乎非常寫實卻又非常虛幻,看起來總能帶給我們感官上的震撼。下面就為大家推薦18部此類佳片,沒看過的千萬不要錯過。
  • 如果中國科幻電影沒有劉慈欣
    科幻小圈子的寂寥 一邊劉慈欣經歷著有IP但不敢賣的甜蜜的痛苦,另一邊中國其他科幻作家則期待著時代浪潮的加速來臨。 曾今有人開玩笑,說中國社會裡,圈子最小的一撥人,就是科幻作家。圈子小到一個微信群「500人」的人數限制都顯得太多了。
  • 不得不看的科幻電影丨電影推薦:五部科幻佳片
    不要用專業眼光去審視電影,每部電影都有可以挑剔的地方,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是否能引發你的心理活動頭號玩家(動作 / 科幻 / 冒險)虛擬VR的另類玩法,是一部科幻電影的裡程碑作品,也許以後的科幻電影,不是用來看的,是用來玩的。個人覺得:「你猜猜有多少個彩蛋?遊戲男孩千萬別錯過。」她(劇情 / 愛情 / 科幻)想試試和人工智慧戀愛?影片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來表現愛情,如果沒有性,愛情還可以算是愛情嗎。
  • 我在暑假看電影:科幻電影帶給少年們的想像力
    從片單看,爺倆的口味不太一樣。科幻電影似乎自帶萬能鑰匙,輕輕巧巧就打開了以李城為代表年輕小觀眾的心門。科幻對於少年,究竟意味著什麼?  談到《流浪地球》的科幻小說改編電影,李城表示自己「覺得很不錯」,理由是原著小說中大多突出了災難來自於人的偏見,而在電影《流浪地球》中,它更多地歌頌了人的犧牲感的偉大。
  • 你是誰?我是誰?誰是誰?《湮滅》看完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誰!
    《湮滅》如果不是純粹的科幻迷,不推薦觀看,此片闡述的理論不屬於入門級科幻概念。2.觀看這部電影之前請先百度一下:物理學名詞湮滅、哲學經典問題:我是誰。3.觀看本片一定要看到結束,前半段有些仇長,後半段是華麗的蛻變。
  • 來自50年前科幻的魅力,被稱科幻電影教科書—《2001太空漫遊》
    《樹葉看電影》主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些1895-1976年的優秀電影藝術作品。說到電影類型,科幻一直都是樹葉最喜歡的題材。以科學假設虛構的故事,滿足觀眾對未知事物的好奇,科幻電影中經常性的會出現未來世界、宇宙飛船、時間穿越以及外星人等元素。
  • 假如沒有劉慈欣 中國科幻電影怎樣?
    科幻小圈子的寂寥 一邊劉慈欣經歷著有IP但不敢賣的甜蜜的痛苦,另一邊中國其他科幻作家則期待著時代浪潮的加速來臨。 曾經有人開玩笑,說中國社會裡,圈子最小的一撥人,就是科幻作家。圈子小到一個微信群「500人」的人數限制都顯得太多了。
  • 「科幻電影」用英語怎麼說?
    說到科幻電影,就不得不提那部,號稱「開啟中國電影科幻元年」的《流浪地球》了。故事中:為了逃脫即將被太陽吞滅的危險,人類帶著地球踏上旅程。這個腦洞還真的是格外的大。不過想來也是,我覺得科幻電影向來拼的就是腦洞,看的主要就是震撼,要不然怎麼叫科幻電影呢,就像《復仇者》、《海王》等許多大片主打的不都是震撼嗎?說到這裡,忘了問你:你喜歡科幻電影嗎?知道科幻電影、特效等詞用英語怎麼說嗎?一起來看看吧!
  • 風格控的福音——賽博朋克與日系科幻你Pick誰?
    但是,倘若提到「賽博朋克先驅」這一稱謂,還有一位科幻作家也理當不應輕易忽視——那就是科幻鬼才菲利普·迪克(PKD)!菲利普·迪克作為賽博朋克經典電影《銀翼殺手》的原著作者,PKD對賽博朋克的影響之深同樣值得讓人大書特書。
  • 推薦必看的經典科幻電影
    給各位推薦一些好看的經典科幻電影,名次不分先後。1,黑客帝國絕對經典的科幻電影,腦洞大,畫面炫,劇情引人,哲學思考深刻,動作夠酷開創了科幻電影動作電影的革命!至今仍然值得稱頌!2,第九區小編非常喜歡的一部科幻電影。科幻的故事背景,加上故事情節對現實社會一些醜惡現象深刻的諷刺,非常深刻的詮釋了種族歧視,讓人移情其中,也是必看之作。3,原始碼構思非常巧妙的電影,劇情也有點燒腦,給人帶來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 科幻類編劇寫作熱潮:科幻電影是如何講故事的?
    為探討科幻電影劇本的創作與改編,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主辦、搜狐文化協辦的「科幻電影是如何講故事的」座談會於11月7日(周六)下午在北京庫布裡克書店舉行。北師大教授、科幻作家吳巖,職業編劇人老丘,電影策劃、編劇麥田,國際電影製片人董璦琿應邀出席,他們圍繞《科幻電影寫作》一書,現身說法,與眾多到場的編劇、科幻影迷交流互動,分享了各自對於科幻電影劇本改編的工作經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