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當皇子全靠拼壽命,難怪十五阿哥嘉慶能上位

2020-12-22 小夕趣聞

乾隆在位六十年,但是為了避諱康熙帝的在位時間,選擇了退位。但是大權總攬的乾隆帝並不肯輕易放權,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乾隆想要選擇一位容易操控的兒子,縱觀留下的幾位皇子,除卻老實本分的皇十五,其他的阿哥都是天澤聰穎,乾隆自然是不好控制,這個時候皇十五自然而然就上位了。

但是乾隆一生中有十七位阿哥,選擇一位傀儡是很容易的,但為什麼偏偏輪到皇十五這個年齡偏小的兒子了呢?

查閱文獻,我們發現儘管皇帝的兒子多,但是皇家子嗣的死亡率過高。大清皇帝共生育子女195人,沒活過20歲的就有82人,其中死於10歲前的竟然高達68人。

乾隆的富察皇后,一生中育有兩子兩女,但是三個孩子就接連早夭。其中皇長女去世之時僅僅有兩歲,被乾隆秘密立儲的皇次子永璉只有九歲,而最後一個兒子皇九子也是只有兩歲。只有一個女兒成功的活到了出嫁的年齡,實屬不易啊!

也就是說還沒有出生的十五阿哥,已經在無形之中蒼天幫著消滅了兩個競爭對手。

其中乾隆最喜歡的兒子永琪,文韜武略,是樣樣精通,頗有造世之才,可能前期乾隆就是把其作為接班人培養。但就是這樣,永琪成年也只是堅挺到二十六歲就離世。

不只是乾隆的皇子,大清朝似乎在皇子夭折的問題上,展現出謎一般一致。順治、康熙、雍正、嘉慶的長子長女夭折,道光皇帝也是緊隨其後,子女沒有一個能活到成年的。之後的同治和光緒更是可憐,連孩子沒能留下一個。

所以拋去乾隆的私心,看上去排名很靠後,奪嫡之爭勝算完全沒有的嘉慶帝,耐不住人家身體棒,活得時間長,生生的熬死了前面的十一位阿哥,順利登基稱帝。

相關焦點

  • 九子奪嫡中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一母所生為何關係不好
    清朝康熙年間,眾多皇子爆發奪嫡內爭,最終4阿哥成功上位 ,有人不禁要問,4阿哥和14阿哥是一母所生的親兄弟,為何14阿哥確實8阿哥的忠實擁護者呢,德妃在生皇四子胤禎的時候,還沒有晉升到妃嬪的位置,清朝時期只有嬪以上的妃子才能有權利撫養皇子,不然生下來也要託付給別的皇妃撫養。
  • 盤點《如懿傳》中十五位皇子結局,最幸運竟是嘉貴妃金玉妍之子?
    三阿哥永璋4、 四阿哥永珹永珹生母嘉妃金玉妍,為其苦心孤詣生下的皇帝登基後第一子。在金玉妍的算計下,嫡子早逝,大阿哥和三阿哥再無繼承皇位可能,四阿哥獨處風頭。又在木蘭圍場救駕有功。可惜後來事發,被皇帝發現是其故意引馬入險境,而遭到厭棄,令其出宮獨住。
  • 乾隆選繼位人,為什麼不立德才兼備的永瑆,卻傳位平庸的嘉慶?
    但令妃雖贏了,清朝卻沒贏。為啥,因為嘉慶實在是位平庸天子,乾隆晚年,朝中本就有很多弊端,各種社會矛盾層出不窮,需要一位精明強幹的統治者力挽狂瀾,而嘉慶擔不起這份責任。很多史學家認為,與雍正、乾隆相比,嘉慶既沒有政治膽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沒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氣。在他的時代,清朝國庫空虛,由盛轉衰。
  • 清朝宮女生皇子後連升三級,父親成二品,最後兒子早逝父親流放
    清朝宮女生皇子後連升三級,父親成二品,最後兒子早逝父親流放清朝歷史上有兩位和妃,一位是康熙皇帝的和妃瓜爾佳氏,這位和妃壽命較長,在雍正、乾隆兩皇帝在位時受到尊封,活到86歲才仙逝。而另一位和妃,是隔了三代後,道光帝的和妃納喇氏,道光皇帝的和妃家世就不如康熙的和妃尊貴,她出身最低,不僅是包衣,而且還是輝發那拉氏。
  • 明朝26皇子守邊疆,不許進京,清朝皇子不許離京,利弊一目了然
    明朝26皇子守邊疆,不許進京,清朝皇子「關」在京城,不許離京,利弊一目了然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共有42個子女,光兒子就有26個,這些孩子大多是朱元璋稱帝後所生,為了鞏固朱家的皇權地位,朱元璋從小對兒子們分封藩王,長大後各自帶兵鎮守邊疆,這些藩王手中各自都握有兵權,朱元璋給予兒子們最大的權利,甚至可以監督所管轄區的臣民。
  • 清朝皇帝的起名方式竟然是學的明朝,可惜學得了皮毛,學不到精髓
    文/藍夢島主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有一個詞叫「清承明制」,顧名思義,就是說清朝的各類規章制度都是學的明朝。清朝對明朝的學習是徹底的、全方位的,其中甚至包括了皇子的起名規則。(康熙皇子劇照,圖中角色均為「胤」字輩)康熙朝的皇子們字輩是「胤」,末字的偏旁部首是「礻」,即示字旁,也稱神字旁,比如我們熟悉的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等。
  • 康熙和乾隆都在位60餘年且兒子都不少,為何乾隆朝沒有皇子爭位?
    所以乾隆活得太久,很多兒子都沒能熬得過乾隆,在乾隆的一生中有17個兒子,但是真正能活過父親乾隆的兒子只有四個人,分別是八子永璇、十一子永瑆、十五子顒琰也就是嘉慶帝、十七子永璘。乾隆不光活的長以致他的兒子熬不過他的超長壽命,而且乾隆所生的兒子也沒有祖父康熙的多。
  • 歷史上的五阿哥死的那麼早?現在看來卻是小毛病
    提到大清朝,你可能會想起孝莊太后,慈禧太后等,康熙乾隆雍正等皇帝也隨手拈來,那麼說起那麼多皇子你比較熟悉誰呢?五阿哥永琪你知道嗎?所以永琪小時候特別不起眼和特別的沒有名氣,直到乾隆在考核各位皇子的文採和考試中才發現了他,那時候他還很小,但是就在語言上表現出了過人的天分,熟悉多門外語,而且能言善辯,口齒伶俐,在其他射箭和比武中也顯得格外耀眼,自此之後,乾隆就很關心他了,非常注意培養他。
  • 大清朝之所以這麼快滅亡,全因一碗催胎藥,真是難以想像
    清朝是怎麼滅亡的呢?是慈禧太后的獨斷專權?是數百年積攢下的腐敗無能?是侵略者的狼子野心?其實都有,但是究其根本,不如說是一碗催胎藥引發的。因為慈禧就是因為這碗藥才得以登上歷史舞臺,才得以攪弄清朝的風雲。那什麼是催胎藥呢?顧名思義,就是讓懷孕的女人在生產期之前生出孩子的藥。
  • 《女醫明妃傳》劉詩詩成皇子收割機 從清朝到明朝受皇子青睞
    從《步步驚心》到《女醫明妃傳》,劉詩詩可謂成了「皇子收割機」,讓明代到清代的帝王都是在「江山美人」間做出艱難選擇,戲外更是情歸「四爺」吳奇隆[微博],戲裡戲外都是情感贏家。   劉詩詩成「皇子收割機」,從清朝到明朝受皇子青睞   早在《步步驚心》中,劉詩詩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間演繹滿族少女馬爾泰·若曦,身不由己捲入「九子奪嫡」的紛爭,卻開始了一段與諸多皇子的情緣:被十阿哥暗戀,還有默默守護她的十四阿哥,更有溫潤如玉的八爺與其心心相印,最終與冷酷的四爺緣深緣淺虐心相愛。
  • 清代皇子的滿語老師
    滿語在清朝被稱為國語、清語,隨著時間的推移,滿語卻逐漸淡出日常使用。
  • 四阿哥胤禛為何能在九子奪嫡中笑到最後? 兩個人功不可沒
    不過,在選擇皇位繼承人上,清朝採取了與明朝完全不同的做法。明朝採取「嫡長子繼承制」,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清朝則採取「立賢不立長」。這兩種方法孰優孰劣,眾說紛紜,一言難盡。不過,清朝康熙時期,在皇位繼承上發生了激烈的爭奪,以至於骨肉相殘、令人扼腕。這就是清史上赫赫有名的「九子奪嫡」事件。一康熙皇帝擁有一個龐大的後宮。
  • ​高素質皇子養成記——清代皇帝的教子之道
    第六子高塞,自號「敬一道人」,「好讀書、善彈琴、工詩畫、精曲理」(王士禎《池北偶談》卷十五「談藝五·敬一主人詩」,中華書局,一九八二年),多與流放遼東的明末文人、僧道交遊唱和,有《恭壽堂詩集》傳世。此二人作為清入關前的皇子,能有如此文化修養,很真實地反映了清朝奠基時期皇子教育的文化傾向。
  • 小到詩文繪畫,大到治國韜略:清朝皇子「補習班」上的有多累?
    總的來說,上書房伴隨著皇子們的成長,也是皇子們接受知識和開智明辨的開端,那時候的皇子擁有全國最好的教育資源,學習自然也要比平常人家兢兢業業,所以皇子的課表並不是那麼輕鬆,除了必讀經典、讀書寫字、作詩作文,還有為人處事、治國之道等等,都需要學習,所以可以看出,皇子學習還同自己以後能不能登上皇位息息相關。
  • 乾隆帝立儲——為什麼最終選定了十五阿哥永琰
    他在乾隆帝諸皇子中,個人綜合素質相對最出色,尤其是書法功底非常深厚,清朝四大書法家中,永瑆居其一。另外他的文學素養也很高,著有《詒晉齋隨筆》、《倉龍集》、《詒晉齋法書》等傳世作品,不要說在皇子中,即使整個朝野內外,永瑆的學識文化素養都是出類拔萃的。
  • 清朝最命苦的幾位阿哥:最慘的被親爹一腳踢中要害,不治身亡!
    清朝最命苦的幾位阿哥:最慘的被親爹一腳踢中要害,不治身亡!清朝可謂歷史久遠,歷經了多位君主的統治,但是這些君王中卻鮮少有皇長子這一身份的存在,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在我國的歷史上基本都是嫡長子優先繼位,但是最為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清朝卻選擇了另一種方式,那就立賢不立長,在皇子當中選擇優秀的繼承皇位,這也讓當時的大阿哥們失去了優先權,那我們就來看看清朝那些倒黴的大阿哥都有誰吧。
  • 清穿文:《清宮嬌寵:四爺,求上位》抱緊四爺大腿,賣萌撲倒
    —因為你娘太能生,寶寶多了就不值錢!簡介:穿越清朝,作為四爺的腦殘死忠粉,顧悠然懵比又驚喜!舒宜上看下看還是看不出來他是自己印象中的四阿哥。「四爺請小心啦,福晉嫁到了!」某人笑道。四阿哥:「哼,爺正等著呢!」某人自投羅網,順手偷走四爺的心!精彩內容:四皇子,烏拉納喇家,費揚古,康熙…除去四皇子這一點,若非今天的這道聖旨,舒宜實在很難把自己和那可憐的四福晉未來的孝敬憲皇后聯繫在一起。要說了解不了解原身。舒宜也算是略有所聞。
  • 正說孝淑睿皇后:出身最低幸福值卻最高,嘉慶想和她做三輩子夫妻
    清朝十二位皇帝的原配妻子多數都很悲催,不是早亡就是被無視被廢,不是難產死就是心累死吞金死,還有守活寡的,矮子裡面拔大個兒,十二個原配相比較,活得相對舒心的只有雍正帝的孝敬憲皇后,而真過得比較幸福的,就只有嘉慶帝的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
  • 如懿傳:惢心女兒被嘉慶看中,還是個美人,難怪成為下任皇貴妃!
    如懿傳:惢心女兒被嘉慶看中,還是個美人,難怪成為下任皇貴妃!如懿傳:惢心女兒被嘉慶看中,還是個美人,難怪成為下任皇貴妃!如懿想要的生活跟自己現在的生活完全是不同的,即使自己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自己的生活中缺少了是那份自己渴望的愛情,自己在後宮的生活一點也不快樂,後宮中的嬪妃下場沒有哪個是好的!
  • 趣聞 | 清朝皇子的童年日常:不但吃不飽,還頓頓隔夜飯
    故宮南三所,即「阿哥所」 從呱呱落地起,皇子連住都不跟母親一起住,根本沒有機會與自己的親生母親親近,每年只能依清宮禮制與母親見面,一年裡見面的次數一隻手就數得過來。清朝的皇帝們非常重視皇子們的教育。從乾隆開始,便把皇子們上學的書房定在乾清宮東側的「尚書房」,道光以後改稱「上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