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景別是如何區分的?各自有什麼樣的特點與功能

2021-01-08 中視財華

景別是影視教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我們所看到的任何現代影視作品,都是由不同景別的畫面按照影視敘事規律組合而成。景別是影視敘事造型的重要手段。

景別是指由於拍攝機器(攝像機、攝影機、照相機等)與被攝物的距離而造成被攝對象物在畫面中所呈現出的範圍大小的區別。

景別的形成取決於以下兩者中的任一因素:一是攝影機或攝像機的機位與被攝對象物的距離,即視距。二是拍攝時攝影機或攝像機所使用的鏡頭焦距的長短,即焦距。

區別景別有兩種方法:

一是被拍攝對象物在畫面中所佔比例的大小,通常適用於景物或物體的景別區分

二是以畫框截取人體部位的多少為標準

在實踐中,我們一般把景別分為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即五分法。

有時,還會精細地區分出大遠景,大特寫,加上前五者,便成了景別區分的七分法。

有時,也有人將介於全景與中景,中景與近景之間的中間狀態的景別分別稱之為中全景、中近景。

下面我們合併五分法與七分法來論述每種景別的類型。

遠景

遠景是用來交代事件發生或人物所處的外部環境。其表現內容包括人工環境與自然景觀。遠景包括大遠景與遠景兩類。

大遠景鏡頭,以景物為主,人物在畫面所佔的面積非常小甚至不出現人物。大遠景的功能主要用來表現宏大、遼闊、深遠的敘事背景,範圍極小,甚至畫面中沒有人物出現。如渺茫宏大的自然景觀,像莽莽的群山、浩瀚的海洋、無垠的草原等。

大遠景所表現的景物範圍大。一般看不清景物主題的細節。大遠景就是通過大範圍的景物信息來交代事件發生或人物活動的環境。

大遠景以空間的敘事定位為主,有時,也會兼以時間、氣候、情緒、意象等各類信息的傳達。如日落時分的雪後城市遠景,告訴觀眾接下來的事件就發生在城市的黃昏,剛剛下了雪。再如還瀰漫著硝煙的戰場遠景,可能會向觀眾傳達出有關戰爭殘酷的情緒信息等。如較長時間的靜態大遠景或緩慢的平搖鏡頭,可能給觀眾帶來某種特定的敘事感覺與想像,如靜穆、曠遠、宏大、憶想等。

如果伴隨著相應的音樂,大遠景的意義就更加明確,其指向性與音樂有關。

遠景,與大遠景相較,被攝主體對象在畫幅中的比例增大。大遠景與遠景的區別並不明顯。如有人物的話,遠景中的人物比例要大一些,大遠景中的人物幾乎看不清。

遠景的敘事功能與大遠景相似,交代環境,概述活動或場面的規模,渲染氣氛,傳達某種情緒等。與大遠景一樣,遠景由於表現的信息內容多,細節不突出,觀眾接受的時間長,於是大遠景與遠景在影視作品中的時間長度比其他景別要長一些。

拍攝大遠景,要注意大線條的運用,尤其要注意地平線、山嶺、河流等大線條在構圖中的運用。

航拍是特別形態的大遠景敘事。航拍給觀眾帶來的從空中俯瞰地面的上帝式感受,使景物敘事更顯出宏闊、遼遠、一覽無餘的境地。有時,以航拍景物為主題構件的敘事,如有關亞馬遜流域的一些紀錄片,其開始常常以航拍鏡頭貫穿,讓人產生時空穿越的夢幻感覺。

全景

全景是指用來表現被拍攝場景的全貌或被拍攝人物全身的畫面景別。

全景畫面用來交代與說明一個相對窄小的活動場景裡人與周圍環境或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大遠景與遠景畫面表現的是更大範圍裡人與環境的關係。較遠景畫面來說,全景畫面描寫功能增強,人物活動信息更加突出,人與人、人與環境的關係格局更加明晰。

全景具有相對性。有時,一些在較大範圍裡展現場景與人物關係的畫面,可以好像是全景,也好像是遠景。如獲得普立茲獎的黃功吾的《火從天降》從人物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全景畫面;從表現環境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遠景畫面。然而,從畫面的表現意旨來看,《火從天降》的畫面主題顯然是為表現戰爭帶給人們尤其是少年兒童的痛苦,爆炸起火而濃煙四起的遠處村莊只是背景與陪襯,因此,這是一個全景畫面。

全景畫面有時只是幾個人物甚至一個人物的活動,這樣的全景畫面是比較容易區分的,這樣的畫面重點就是體現人物之間的關係。

在攝像要求上,人物在畫框中佔到三分之二以上的比例,近似等高,全景畫面的人物頭腳要帶全,頭上要注意留空,忌諱「頂天立地」。

一個場景中的全景畫面往往會統領一系列中小景別的鏡頭,也就是說,全景畫面中的內容構件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是相關中小景別鏡頭的敘事依據。比如說,一個蔬菜大棚裡的室內全景沒有把角落裡的噴灌器納入其中但後來又出現噴灌器噴水的特寫,將會使觀眾感到疑惑。全景畫面的鏡頭機位,也在一定程度制約著相關中小景別的視角。全景鏡頭常常是某個鏡頭系列的主鏡頭或關係鏡頭。

中景

所謂中景,是指用來表現被拍攝人物膝蓋以上部分的活動情形或局部場景情況的畫面景別。人體上半身,包括面部與手,人物大部分信息都來自於此,這部分傳達的信息具有強烈的特徵性。

中景的功能可以清晰地表現人物上半身的形體關係、人物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物的關係。比如,有一個中景畫面是這樣的:一間咖啡屋的小桌上擺著一盒錄音帶,左邊站立的女人聲色俱厲地斥責,男人低頭不語地默默抽菸,旁邊一人卻是幸災樂禍式地微笑。這個中景分別用各自富有特徵性的形體語言表現了三個人物之間的關係、整個的交流格局以及各個人物所處的交流地位,還清晰地表現了人物與物(即錄音帶)的關係等。較全景而言,中景更能細緻地推動情節發展,表達情緒,營造氛圍。中景是影視作品運用頻率較高的景別類型,常用做敘事性的描寫。

近景

所謂近景,是指用來表現被拍攝物體局部或人物胸部以上的畫面景別。近景重點表現人物的頭部、面部眼睛、手勢等所傳達出來的信息大米德

近景的功能主要用來細緻描繪人物的面部表情與細微動作。面部表情是人類最關鍵的內心信息流露,因此,近景畫面對表現人物心理、傳達人物情緒、刻畫人物性格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近景畫面中,由於觀眾主要關注到人物的面部表情,所以周圍環境的信息變得次要了。

特寫

所謂特寫,是指用來表現被拍攝人物肩以上的頭像或被拍攝物體局部細節的畫面景別。人物佔據了整個畫面。

特寫的功能是將被拍攝人物或物體從環境中強調出來。較近景而言,特寫對於人物面部表情的表現更加細緻與集中,尤其是人物眼睛。如曾經的希望工程宣傳畫中小女孩那雙渴望的大眼睛,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寫強化對人物某種性格的刻畫或某種情緒的表達。

影視作品中,如果出現一個對某個物件的特寫鏡頭,那麼一定是告訴觀眾這個物件具有特定的含義,具有非常重要的敘事關聯作用,是一種修辭性的敘事強調。在特寫畫面中,環境空間被虛化。

大特寫,是指用來表現被拍攝對象某種特定部位或被拍攝物體細部的畫面景別。如暴筋突起的手臂、飽含深情的眼、招風耳、出舊鞋的腳趾等,都是大特寫畫面,傳達出最細微的人物特徵與動作變化。

大特寫畫面有時被用作主觀鏡頭,即成為某個人物主觀視點對象。如前面一個鏡頭是某個人物很驚訝地看到走進門的鄉村孩子下一個鏡頭就是鄉村孩子露出腳趾的大特寫,後者成為前者的主觀鏡頭。

相關焦點

  • 三分鐘學會不同景別的知識
    如何區別影視鏡頭中的景別大小,這對於我們從事視頻拍攝和後期剪輯的朋友來講十分重要。很多朋友有這樣的困惑,為什麼我們拍攝的視頻看起來畫面單一,內容不豐富。大部分原因在於我們的拍攝構思有關,扛著器材就拍,沒有個明確的主體。
  • 認知景別:景別的分類和方法
    一、景別的定義景別是指由於在焦距一定時,攝影機與被攝體的距離不同,而造成被攝體在攝影機錄像器中所呈現出的範圍大小的區別。也就是說這個人或物,在這個畫面裡所佔的比例,通俗來講,就是取景範圍。美術行業是一個加法的藝術,把腦子裡想的東西一樣一樣的加入到畫面裡;而攝影卻是一個減法藝術,把畫面裡面不需要的東西一樣一樣的剔除出去。
  • 影視中不同景別的表現力及側重點
    景別——作為影視創作中與表演息息相關的一項最為重要的的視覺造型元素,在還沒有對它全部了解之前,我們好像既熟悉它又有些陌生。熟悉它的是我們的眼睛對來自生活的一切似乎都有景別的判斷,那就是遠、近、大、小。那麼景別究竟是什麼呢?它的特殊定位應該在哪裡?景別是一種重要的視覺造型元素,是最為外在的、不可缺少的視覺造型形式。影視創作或製作最終的視覺表現形式應歸於景別的表現形式、鏡頭語言的處理及鏡頭與鏡頭之間的畫面(景別)相互排列、組合。
  • 影視畫面中「景別」與鏡前表演的關係 你必須了解!
    景別的功能與作用我們將較重點敘述景別與表演的關係,這裡有兩個問題需要認識與了解,一個是景別是什麼?它的功能與其表現特性是怎樣?另一個是在不同景別中的表演應注意什麼。一部影視作品,無論是多部集的電視劇還是只有5秒、10秒或30秒的商業廣告,最終的視覺表現形式都應歸於視覺畫面的景別的大小及鏡頭與鏡頭之間畫面景別的變換、組合與排列。那麼演員在鏡頭前,按著事先的創作構想及現場導演的要求,在這些不同景別的鏡頭與調度中如何去完成好表演任務,如何去表現好生活中的人物呢?
  • 304和201不鏽鋼板如何區分?304和316各自的特點有哪些?
    但,仍然有不少朋友對不鏽鋼材的了解有所匱乏。那麼,什麼是304不鏽鋼板呢?304不鏽鋼板和201不鏽鋼板有什麼區別呢?下面,一起跟隨小編來看看吧!二、304和201不鏽鋼板如何區分1、304不鏽鋼板和201不鏽鋼板從遠處看,表面都是一樣的光澤,亞光色。不過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鑑別。直接近距離用肉眼觀察的話,304的色澤飽和發亮,手感摸上去非常順滑;而201的話,會略顯發暗,色澤飽和度低,手摸上會有一點粗糙的感覺。
  • 影視乾貨之淺談影視景別
    淺談影視景別電影那些事兒【第七期】 在日常生活中,由於人們所處的環境不同,與事物的距離遠近不同,加上不同的心理狀態,人的精力會時而集中在這裡,時而集中在那裡,因此觀察事物的注意力和視野常常會發生變化。電影和電視為了客觀地反應這種變化,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之感,也為了讓拍攝出的影視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和最大的藝術感染力,攝影師在攝製時便自然地產生了和人類視覺、心理相適應的影視的景別。那麼,影視作品的景別有哪些?它們又有什麼樣的功能呢?下面我們對各個景別及部分景別的特殊功能做一下具體的介紹。
  • 說說不同景別對動畫表現力、作畫的影響
    很多朋友看動畫的時候往往會對一些特寫鏡頭印象深刻,其實,不同的景別處理會讓畫面有著不同的表現力,也是畫面構圖的基礎。在日本動畫片裡,動畫導演把更多的實拍電影的構圖方式代入了動畫片中,景別的運用也是其中之一,這一期我們就來說說動畫片景別對敘述、還有作畫面帶來的影響。我會在文章中對不同景別對敘述的影響,以及動畫製作中的影響進行介紹。
  • 變換景別讓圖片更出彩
    本文大綱①有哪幾種景別②景別的特點和圖例③變換景別能讓照片排版更出彩!!!有哪幾種景別?景別由遠到近分為:遠景(環境人像)、全景(全身照)、中景(半身照)、近景(大頭照)和局部(特寫)這五個景別。景別越大,環境因素在畫面中佔比越大,人物在畫面中佔比越少,反之亦然。
  • 鏡頭語言的基本構建模塊:三種不同的景別
    基本構建模塊:不同的景別我們知道,鏡頭是電影中拍攝人物、動作或事件的最小單位。同時我們也在看電影和電視節目的時候得知,我們所看到的這些人物、動作和事件並不是從相同的角度、透視關係或距離呈現的。圖1、單人中景鏡頭想像一下你跟一個人待在同一間屋子裡交談,通常你們之間都會有幾英尺的距離(除非你們是特別親密的朋友,或者這個房間非常狹小),這時候你們看到的彼此就是中景的景別。再想像一下你正拿著攝影機拍攝另一個人,最後得到的取景很可能就是所謂的中景。這樣看來,觀察者(你或者攝影機)與被攝物體的距離能夠決定畫面的景別。
  • 拍攝技巧:人像攝影的常見景別
    來源:中關村在線在攝影中,景別的運用十分重要,它能夠確定拍攝風格,突出拍攝者的立意,明確表達主旨。在人像的拍攝中,主要常用的景別分為四種,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寫,分別對應了全身、半身、胸部以上頭像以及特寫等四種人像攝影的拍攝。
  • 畫面造型語音ー景別
    景別的概念:景別是畫面從二維平面上識別人物位置關係和空間關係,景深是從縱深的畫面空間上識別人物位置和空間關係。景別是完成電影、電視畫面空間塑造的重要形式。景別的區別圖示景別的劃分與功能:級別的劃分標準有兩種,一是被攝主體在畫面中所佔的面積大小,二是以成年人在畫面中所佔位置大小來劃分景別。
  • 怎麼區分內雙和單雙 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大部分人對於眼皮的了解,只在於區分它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其實,除了單眼皮和雙眼皮之外,還有一種特殊的眼皮叫做內雙,其實單眼皮和內雙的區別並不大。而且內雙也不容易被人們發現,很多人看到內雙的第一感覺就是單眼皮,那麼應該區分內雙和單眼皮呢?
  • 一篇文章搞懂電影景別
    【馬賽克】電影鏡頭設計001——景別景別問題涉及到諸多行業,是最基本的理論概念,一般是指由於攝影機與被攝目標的距離不同,而造成被攝體在屏幕中所呈現出的範圍大小的區別。也可以精確解釋為以被攝空間內所能成像的成年人身體為標準尺度的,被攝主體處平面銀幕位置及佔比關係的稱謂界定。
  • 你對動畫電影中的景別節奏了解多少?
    景別的劃分,一般可分為五種,包括特寫、近景、中景、全景和遠景。特寫鏡頭是指只包含人體肩部以上內容的鏡頭,常用來表現人物面部的表情和內心活動,具有強調細節的作用;近景包含人體胸部以上內容的鏡頭,可以用來著重表現角色的面部表情,反映心理狀態,是最常用來刻畫人物性格的景別;中景包含人體膝蓋以上的內容,常被用於各鏡頭間的銜接和過渡,是敘事功能最強的一種景別;全景可以看到人體的全部和周圍背景,包含的是邏輯性信息,用來交代角色與角色、角色與環境之間的關係;遠景的視野開闊,
  • 5種攝影景別有什麼區別?常用的景別是什麼?
    景別主要包括5種: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以人物為拍攝對象為例1.遠景主要強調人物所處的環境,從環境中大概能知道當時的時間和地點。人在畫面中佔的比例少。2.全景主要強調人的肢體動作,和全身照差不多,環境成了一個背景。
  • 天絲布料是什麼面料 天絲布料與萊賽爾面料功能特點有哪些不同
    天絲布料是什麼面料 天絲布料與萊賽爾面料功能特點有哪些不同 2019-03-22 11:17:38 來源:全球紡織網 天絲布料是什麼面料?
  • 影視傳媒編導藝考教程-影視作品分析-第9課 電影景別的作用
    兩類景別分別在畫面造型和表意上具有不同功能。景別的作用:1.暗示、描繪電影空間電影畫面和形象來自現實又完全有別於現實,這是我們從一開始就應該建立起的概念。視聽語言也並不是簡單的對連接在一起的運動畫面的稱呼,而應該是一種有指向意義的手段。從鏡頭的創作元素上看,景別是創作者感受世界、創造自己視聽語言風格的一個元素。
  • 電影知識入門01:景別是什麼?全景、中景、特寫等有啥作用?
    今天說的是景別,那景別是什麼呢?由於攝像機與被攝物體的距離不同,而產生鏡頭呈現的範圍大小的區別,就是景別。它視景框內能容納多少素材,通常可以分為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五種。在具體聊這五種類型前,我們先說一說傳統劇場舞臺。假如我們在傳統劇場觀看表演,視野是可以囊括整個舞臺,這樣的範圍就可以稱之為遠景了。
  • 【學習筆記】電影視聽語言指南:景別Camera Shot Sizes-01
    EP01 Shot Size (景別/鏡頭大小)這裡不是單純的了解所有不同類型的鏡頭,而是需要知道如何使用基本的鏡頭來強調他們在電影中的特定時刻和故事節拍。電影或視頻中不同類型的鏡頭傳達著不同的敘事價值,他們在後期製作過程中會被結合在一起來講述一個故事。
  • 拍攝視頻可不是隨便拍拍的,5種景別需要掌握,你都知道有哪5種?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景別就是構成電影的基礎。景別是指由於攝影機與被攝體的距離不同,而造成被攝體在攝影機尋像器中所呈現出的範圍大小的區別。景別的劃分,一般可分為五種,由近至遠分別為特寫、近景、中景、全景、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