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式互動設計:先了解自然對話的基礎概念

2020-12-15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基於谷歌對話式互動設計規範指南,本文將介紹自然對話的基礎概念和合作原則。enjoy~

如今人工智慧領域相當火熱,各行各業都在布局人工智慧在各自領域的應用。對話式互動設計依附於語音識別,語音處理等人工智慧技術,在用戶體驗層面至關重要。基於谷歌對話式互動設計規範指南,本文將介紹自然對話的基礎概念和合作原則。

△ 圖片來源:谷歌對話式互動設計規範指南

人類所有的發明都來自於創意想法,而創意想法是通過語言交流來互相傳播的。 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最高度的階段,我們對於文明的理解和價值觀是通過語言來切實表達的。語言則通過對話來塑造和完善。對話就像是兩個人之間的一份契約,對於目標結果需要相互的投入。但是,想要通過代碼來實現對話卻並不容易。建立自然的人機對話是很困難的,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太容易了。人類不會改變自身交流的方式。所以,想要讓現代的用戶界面接近符合上萬年的人類進化語言,就需要利用我們對人與人之間交流方式的了解和認知,來教我們的機器人如何與人類交流。——Nandini, Google’s Conversation Design Team

一、自然對話的基礎理念

1. 輪流表達

在對話中我們基於互相來回傳遞的微妙信號進行輪流表達。如果會話中缺少這種有效的輪流互換,我們就有可能難以保持信息的同步或無法跟上對方的節奏。

△ 圖片來源:Pinterest

2. 對話串聯

在自然語言中,對話的所有元素通常會被連貫地串聯起來,包括上下文以及隨時間演進的對話方式。這種串聯幫助我們跟進會話過程。

能夠理解欣賞笑話幽默的人都知道,在交流中的每個回合都要注意上下文的關聯性,並加強整體的交流。

3. 潛在效率

人們經常會用簡略的口語交流,因為他們可以理解其中的含義。我們在對話中自動補全那些句子之間「沒有被說出來的」潛臺詞,有些表達可以不言而喻。

但是與軟體系統進行對話,就需要彌補人類語言中那些似乎不合邏輯的、無法被計算的自然屬性。

4. 預估行為

人們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景和先前的經驗,對同一事物使用不同的詞彙和方式來表達。所以對話式界面應該支持這種多樣性,提供所有用戶自然順暢的使用體驗。

設計師不應該僅僅關注所謂的「愉悅路徑」(happy path),還需要在所有場景中創造穩定的體驗,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像是「出錯」的場景。在任何對話中都可能出錯,就像人們經常會發現和修復自己的錯誤一樣,設計師也必須能夠在對話的過程中修復出現的問題。

二、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

輪流表達、上下文和對話串聯都是合作式對話的組成部分,這是由語言哲學家保羅·格裡斯(Paul Grice)普及的一個概念。格裡斯把它稱為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他還創建了「格裡斯原理」(Grice’s Maxims),來詮釋他所觀察到的對話的本質規則——人們的相互交談應該儘可能的真誠、詳實、有相關性並且清晰。

對話式 UI 也應該嘗試遵循這些固有的合作原則,同時要準備好支持那些謹慎的用戶,因為過去他們可能使用過其他體驗糟糕的對話式界面。

三、總結

理解了人類自然對話的基本原理是對話式互動設計的基礎,才能更好的設計出符合用戶自然的人機對話體驗。

本文獲權轉載自 Mingfang Wu

文章來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34697342

本文由 @Mingfang Wu 授權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由Z Yuhan提供

相關焦點

  • 探討:對話式交互會成為未來主流的交互方式嗎?
    一、要想火,傍大腿對話式交互,顧名思義,就是像兩個人對話一樣的交互方式。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語音的。我們每天都用的微信,你說一句,我說一句,就是典型的對話式交互。既然都快到人工智慧時代了,交互方式也得與時俱進啊,那未來主流的交互方式是什麼呢?浮出水面的答案就是 — 對話式交互。對話式交互會成為未來主流的交互方式嗎?我們一起來探討下這個問題。二、走在前面的探索者給大家介紹兩個app,在對話式交互上做得不錯的。
  • 阿里智能對話交互實踐與創新
    對人來說,採用自然語言與機器進行智能對話交互是最自然的交互方式之一,但這條路上充滿了各種挑戰。 如何讓機器理解人類複雜的自然語言?如何對用戶的提問給出精準的答案而不是一堆候選?如何更加友好地與用戶閒聊而不是答非所問?如何管理複雜的多輪對話狀態和對話上下文?
  • 對話式UI設計:提升旅遊品牌體驗的契機
    【環球旅訊】Travelport Digital近期發布了《2019年移動旅遊趨勢報告》,報告聚集了100多位行業人士和1100位全球旅客對移動交互方式的觀點。語音助手和對話機器人等對話式用戶界面(UI)已成為熱門趨勢。
  • 如何讓AI機器人的對話更加自然?
    本文翻譯了國外作者Anna Prist 在Medium發布的《How to make your Chatbot Sound Natural》,提煉了設計機器人對話的注意點。並結合譯者的體驗分析了如何讓機器人對話自然點的三點要素。我總是沒法很好地翻譯文章,只能是在理解後再進行轉述。
  • 小度在家沉浸式交互:趕超李彥宏7輪流暢對話 讓「互撩」endless
    據李彥宏後來介紹,這展示的是百度DuerOS獨創的新一代智能語音交互技術Endless Conversation,如何實現與人類更自然地持續性交互。體驗一:沉浸式交互體驗 讓「互撩」endless智能語音市場全面爆發,相關產品已經覆蓋智能家居、車載、可穿戴等多個場景,絕大部分產品都擁有自己的名字,用戶需要通過這個名字來「喚醒」產品,這個名字就是「喚醒詞」。
  • 關於自然語言對話的技術挑戰和應用前景,來自這六大廠的一線技術...
    :對話作為人類最基本、最重要的交流方式,自然語言對話技術自然也成為了自然語言處理領域離人類最近的技術之一,這一領域乃至整個人工智慧領域要想走向理想狀態,勢必要解決自然語言對話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和挑戰。整體基於這一思路設計的 UNIT,核心對話技術包括任務式對話和問答式對話,具體設計思路分別如下:針對任務式對話,UNIT 在高效率的學習模型上採用的是核心理解引擎為啟發式對話理解、基於深度學習的對話理解以及多引擎結果融合,成分分析為領域或通用關鍵詞分析的多引擎融合對話理解模型;在自動發現模型缺陷板塊和高效率知識構建工具方面,則採用 DataKit 以及 15
  • 「極客公開課·Live」5分鐘帶你複習如何打造對話式交互
    這是極客公園「極客公開課 · Live」第二期的活動,來自雲知聲AI Labs的研發總監劉昇平和我們分享了如何打造對話式交互,以及他在AI領域相關技術產品經驗。什麼是「極客公開課」?1 位技術產品大牛和 10 位優秀技術產品人圍繞技術產品相關話題,面對面深度分享和討論,共同創造更優的知識與更高的學習效率。
  • 在對話式AI領域,百度憑什麼可以一呼「百」應?
    所以其實直到最近,當AI終於發展到可以通過自然語言與電器自由溝通時,大眾才意識到傳統家電是可以有智能的。以電視為例,就像投資人王煜全所言:「如今隨著電視屏幕尺寸增大,視頻內容爆炸性增長,傳統遙控器越來越難以滿足人們使用電視的需求,自然語言交互將會成為操縱電視機的標準方式。」
  • 從日本多摩美º情報設計畢業到進入行業,我對未來人機互動的見解與洞察
    最小編給你個Tip:理解並且重新認識「互動設計」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是一個不錯的選題,有著重要的研究意義。無論你是什麼專業,結合「互動設計」都會有著新的研究切入點。比如空間設計×交互方式、視覺設計×網頁×交互、家居×交互、語音×交互、購物場景×交互.這些交互方式的研究,可從兩方面切入:①技術、②新的用戶體驗。通過技術趨勢分析、運用用戶體驗思維,可以發現你所在領域的研究話題。
  • 交互實戰覆蓋層設計:彈出式半屏頁面和彈出式氣泡下
    上篇《)》討論了「對話框」和「浮層」兩種覆蓋層中最為常見的樣式:對話框主要分為提示型和輸入型兩大類;浮層主要分為Toast和Snackbar兩類。在下篇中,想要討論一些不那麼常用的覆蓋層交互形式:彈出式半屏頁面和彈出式氣泡。交互實戰|覆蓋層設計:對話框&浮層(上1.
  • 多輪對話之對話管理(Dialog Management)
    簡單描述一下這個流程圖常見的一種信息流動方式,首先是語音識別 ASR,產生語音識別結果也就是用戶話語 u_u ;語義解析模塊 NLU 將 u_u 映射成用戶對話行為 a_u;對話管理模塊 DM 選擇需要執行的系統行為a_m;如果這個系統行為需要和用戶交互,那麼語言生成模塊 NLG 會被觸發,生成自然語言或者說是系統話語 u_m;最後,生成的語言由語音合成模塊 TTS 朗讀給用戶聽。
  • 交叉研究視野中的信息與互動設計
    更為關鍵的是,網絡的交互方式也為信息設計帶來了新的內容和形式,毫無疑問,新媒體的發展必然促進信息設計的進一步發展。 二、互動設計的發展自從20 世紀80 年代計算機普及以來,在計算的支持下,更多自動化的、智能式的產品和服務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一種對話式的過程成為主要的產品使用方式。
  • 基於知識圖譜的人機對話系統|公開課筆記
    這樣形成一個完整人機對話的閉環。5. 語音識別場景演進因為人機對話系統是以語音作為入口,所以需要講講語音技術這塊的進展。強調一點的是,如果想真正做好人機對話系統,除了對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了解之外,對語音技術也必須有所了解。
  • 智能語音交互應該如何設計?
    編輯導語:隨著亞馬遜、小米、阿里巴巴等大公司都推出了智能語音產品,智能語音互動設計成為了一個值得探索的領域。語音交互如何設計才能達到更自然的交互反饋、更好的傳達情感,這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於用戶來說,希望能與智能產品建立親切的信任感,越相處越好用。AI時代,深知我者,才能久居我心。
  • 如果你也對語音交互感興趣,這裡有份書單可以參考
    其中有專門針對對話式互動設計的,有互動設計與機器學習結合的,還有一些與 VUI 設計相關的拓展閱讀內容。如果你對語音交互同樣感興趣,希望這份資料單能為你提供幫助。▼ 兩份文檔1、Google 對話式交互規範文檔以「為什麼機器人無法像人類一樣對話」作為引導,文檔大致分為三部分:對話式 UI(Conversational UI)
  • 從11個對話式商務案例看聊天機器人的發展
    、Snapchat等流行通訊應用服務及其它產品在對話式商務上的運作模式。Uber的克裡斯•梅西納(Chris Messina)近期創造了「對話式商務」一詞來描述這種運動,他如是定義該詞:「利用聊天、通訊或者其它的自然語言界面(如語音)來與人、品牌商或者此前在雙向的非同步通訊語境中沒有位置的服務和聊天機器人互動。
  • 藍牙設備市場再起波瀾,對話式AI會成為行業爆發的新變量嗎?
    與此同時,過去3年時間裡,以亞馬遜Alexa、百度DuerOS為代表的對話式AI產品迅速崛起,從智能家居到物聯網,語音交互也定義了AI時代的交互方式。那麼,藍牙設備是否能和對話式AI結合在一起,從而推動一個全新的「萬物互聯」時代呢?
  • 基於大數據與深度學習的自然語言對話
    前言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自然語言對話系統,比如蘋果Siri。現在的對話系統多數只能做單輪對話,可以幫助用戶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如問天氣,查股票(如果做多輪對話,也是在單輪對話的基礎上加一些簡單處理)。實現這些自然語言對話系統的基本技術可以分為兩大類,基於規則的和基於數據的。你也許想知道對話系統的基本原理是怎樣的?
  • 多輪對話之對話管理:Dialog Management
    ;最後,生成的語言由語音合成模塊 TTS 朗讀給用戶聽。 作為接口與後端/任務模型進行交互 4.Basic ConceptsGround and Repair 對話是對話雙方共同的行為,雙方必須不斷地建立共同基礎(common ground, Stalnaker, 1978),也就是雙方都認可的事物的集合。共
  • 合作對話式教學的校本實踐
    合作對話式教學的理論基礎區別於主客二分的師生關係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對話式教學是以承認教學中的對話關係為前提理解教學,以對話為主要方式開展教學的過程與活動。因此,對話式教學既是一種教學理念,也是一種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