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哥:103歲的老小孩李育中

2020-12-25 騰訊網

文學家、翻譯家、教育家李育中

「從前有個人,他出現時已很老了,沒人知道他經歷過什麼。有一天,他拿起小孫子看的童話,翻了幾頁,便入迷了。他覺得自己在慢慢變小,直到有一天,他變成了一個嬰兒,就死了。死的時候,臉上露出嬰兒般純潔的笑容。」

今年年初,我在一篇文章中寫下上述這段文字,那個「他」,便是我的老師兼老友李育中先生。

當時,李先生已103歲,但私底下,我們稱他為老頭子。

老頭子是十分有風度的人,他於辛亥革命前一年出生於香港,自詡是經歷了清朝、民國、共和國的「三朝元老」,他接受英式教育,懂六門外語,身上有一股英國紳士氣息。

經常看到他這樣的形象:頭戴貝雷帽,手拿長柄雨傘作拐杖,穿著破皮鞋,有時還不穿襪子。這種帶著屌絲氣息的紳士風度,迷倒不少女生。十多年前,華南師大中文系評選「最受女生歡迎教師」,老頭子名列第四,前3個都是三十多歲的年輕教師。

老頭子還有魏晉名士風度。這種名士風度比紳士風度更內在,更土生土長。他常跟我說兩句話:第一句是「破甑不顧」。說一個人趕車,車上裝滿瓶瓶罐罐,車顛了一下,瓶瓶罐罐掉地上碎了,趕車人頭也不回,趕著車悠然而去。第二句是「眾士諾諾,不如一士諤諤」,要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老頭子多次批評,現在好多有學問的聰明人都好耍滑頭,媚俗或媚雅,喪失學者立場,喪失說真話勇氣。這兩句話是老頭子名士風度的最好註解。

老頭子不僅耿直,而且寬容。1980年代末,一位年輕學者大紅大紫,頗受追捧,老頭子寫了篇文章對其某些論點進行批駁,說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文章將要付印,這位學者遭批判,老頭子堅決要將自己文章撤下來,理由是:年輕人走紅時要提醒,現在大家批判起來,他就不摻和了。

13年前我剛認識老頭子時,他正好90歲。所以,他給我一個奇怪的印象:他一開始就很老,白頭髮白鬍鬚,但又很精神。他喜歡跟人比腕力:如果你是男生,要控制力度,跟他握個不分上下,他就會很得意:「我的力氣還是不錯的。」如果你是女生,可能要被他「欺負」下,他就更得意了。每當那時候,我就感覺:他老得忘記了死亡。

他在世上逗留了103年,經歷何止九磨十難,但他只用兩個字概括:「沒事。」超脫之氣,躍然紙上。在這老頭子身上,我看見了洗盡鉛華、返璞歸真,他不是歸於乾枯沉寂,而是重新煥發出生機。在他身上,我看到天真、澄清、童心未泯。所以,我們不妨稱他為老小孩。

是什麼讓老頭子重新成為小孩呢?我認為是好奇心。這個老小孩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一切保持敏銳觸覺,喜歡新事物新思想。他一生有許多個第一:第一個翻譯海明威小說《訣別武器》;主編香港第一本詩刊《詩頁》,是香港現代文學拓荒者;作為杜聿明秘書,隨軍遠徵緬甸,寫出《緬甸遠徵記》,是國內最早記錄遠徵軍戰史的報告文學;第一個在南方介紹薩特和畢卡索;第一個系統全面介紹芭蕾舞;新時期第一個介紹翻譯卡夫卡作品;第一個寫長文介紹馬雅可夫斯基;「文革」後第一個為尼採翻案;第一個在大陸寫文章評介李敖……12年前,91歲的他,給學生講什麼是後現代主義。

老小孩學識淵博,愛書如命,但不是書呆子。他坐擁書城,捐了兩萬冊給圖書館,他的三室兩廳還是堆滿書。

老小孩勤奮,一點兒也不遵循早睡早起古訓,每晚看書到一兩點。他筆耕不輟,前幾年我還在《隨筆》和別的報刊看到他的文章。老小孩淡泊,他最早參加革命,卻遠離官場。當年讓他做系主任,他婉言拒絕。

老小孩喜歡美食。我曾帶他坐公共汽車滿街找飯吃:陶園、育人之家、水稻田酒家,小北門、粵海酒店、美術館咖啡廳、廣州酒家……他最愛吃酸甜咕嚕肉,每次必點。上個月我去醫院看他,他瘦得皮包骨,讓人看了直掉眼淚。我突然問他:「老師,想吃酸甜咕嚕肉嗎?」本來蔫蔫的他眼睛一亮,說:「嗯!」我頓時大喜,想吃的人離死亡遠著呢。我看他有點口渴,便問:「老師,想飲什麼啊?」他說:「我想飲橙汁啊!」這句話包含著極大的生命力。可惜,醫生不懂生命之道,不許他喝橙汁,只能喝酸牛奶,但老小孩這句話的音調和神態,會永遠印在我的腦海裡。

現在,他終於脫去衰老的軀殼,重新變成一個小孩,一個知識淵博、學問深厚的小孩,露出嬰兒般的笑容。

相關焦點

  • 翻譯家李育中辭世 曾譯海明威卡夫卡等名家作品
    記者昨日從華南師範大學獲悉,中國民主同盟會盟員、著名文學家、翻譯家、教育家,有著「華師一寶」之稱的華師文學院資深教授李育中,因病醫治無效,上月28日凌晨5時30分在廣州逝世,享年103歲。  曾作為杜聿明秘書入緬  李育中祖籍廣東新會,1911年1月出生於澳門。他在我國大陸是最早譯介海明威、卡夫卡、馬雅可夫斯基、薩特、畢卡索等名家作品的學者之一,著有學術著作、詩集、戰史等多種。  李育中多才多藝,在多個領域裡卓有建樹。
  • 廣東著名文學家李育中逝世 曾任杜聿明英文秘書
    耄耋弱冠促膝談笑的場景再難在華南師範大學北區四棟的小院裡看到,校道上那頭戴貝雷帽手拄拐杖的白髮老者已再不會出現……6月28日凌晨5時30分,堪稱「華師一寶」的文學院資深教授李育中與世長辭,享年103歲。博學、平易近人、淡泊豁達,他身上有太多優秀品質值得人們回憶。
  • 教育家李育中逝世 曾最先翻譯卡夫卡作品(圖)
    他被《香港小說史》譽為香港新小說的「開國元勳」  他是國內第一個翻譯海明威與卡夫卡作品的翻譯家  先生享年103歲,追悼會將於7月4日下午3時在廣州殯儀館舉行  新快報記者 陳紅豔 實習生楊思佳 通訊員李宇紅  6月28日,中國民主同盟盟員、華南師範大學資深教授、當代嶺南文化名人、著名文學家、翻譯家、教育家李育中在廣州逝世,享年103歲。
  • 我們都是小國王--兒童文學作家陳詩哥走進南科大一小
    今天,2020年 12月16日,《紅樹林》編輯、作家陳詩哥,來到南科大實驗一小了!我們真是太幸福,能和作家面對面了!從知道陳詩哥老師要來學校開始,師生們就對這位著名的作家進行了一番資料搜索,很多同學還去找來陳詩哥老師的書籍來閱讀。越讀越喜歡,越讀越期待:他原來是我們的三年級語文下冊課文《宇宙的另一邊》的作者呀!
  • 老小孩,討人嫌
    老小孩,討人嫌——作者:徐俊霞老小孩的另一面並不是天真!周末,我陪母親從超市購物出來,母親說去列印兩張歌譜。我陪她走到一家複印社,複印社裡正忙得不可開交,老闆和兩個女孩都在忙著在電腦上敲字。都說七八歲的孩子,狗也嫌,其實老人何嘗不是如此?老小孩的另一面並不是天真,而是一種倒退了的天真。蒼老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不僅摧毀人的容顏和機能,還扭曲人的性格,醜化人的靈魂。即便我的父母與時俱進,母親每天都要練一小時的歌,父親每天都要玩一會兒智慧型手機,但他們的大腦還是在迅速地老去。
  • 「冰心文學盛典·專家進校園」第五場丨陳詩哥:兒童文學的趣味和光華
    在9月21日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盛典·專家進校園」第五場活動現場,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廣東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陳詩哥這樣和福田區梅山中學的師生們分享到。他以《兒童文學的趣味和光華》為主題,從「牛糞」引出想像力的話題,鮮明地闡釋了豐富想像的趣味和重要性。
  • 周末又重陽 陪著「老小孩」浪浪浪~
    金秋花果香歲歲又重陽家裡的「老小孩」打著過節的旗號悄悄規划起明天的行程在農高會,他們可以看到一些懷舊的老物件,也可以看到高科技培育下的農產品,或玲瓏剔透,或顏色鮮豔,各類菜品和瓜果農產品、乾貨、果脯、各類醃製品等足以滿足「老小孩」的各種要求。
  • 小孩兒與老小孩
    算算那時候她姥姥已經八十多歲了,這個新房子就很有點特殊意義了。好在時間不算太短,我們還有很長的母女緣分,這個老小孩還可以看著這兩個小孩慢慢長大,也是一種圓滿。
  • 唱兒歌 做遊戲 「老小孩」歡樂憶童年
    沒錯,但是這次活動的主角可不是小孩子,而是我們的「老小孩」。6月1日上午,在長沙縣湘龍街道湘景社區和風「五老」工作站裡有這麼一群可愛的「老小孩」們正在歡度六一。30多位阿姨早早地化好了妝,穿上洋溢著青春氣息的衣服,像孩子一樣喜氣洋洋地期待著這個特別的節日。活動在兒歌中正式開始,一首首兒歌聯唱,勾起了大家滿滿的回憶。
  • 「老小孩」在這裡玩「找朋友」的遊戲很開心,真相卻讓人鼻酸……
    「老小孩」在這裡玩「找朋友」的遊戲很開心,真相卻讓人鼻酸…… 2021-01-02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沙63歲環衛工為103歲母親修無障礙廁所(圖)
    要是103歲的母親身體不舒服,63歲的環衛工周強雲一天可能要回家十多趟。   周強雲家住長沙縣星沙五區。每天凌晨4點半,出門做事,早上7點半左右,回家做飯,照料母親起床吃早餐。等母親吃完早餐後,他出門打掃衛生。到了中午11點半左右,他再次返回家中做飯,照料完母親後再返回工作崗位。如此的生活軌跡已堅持了幾十年。
  • 今日六一,61首當年的童歌,送給所有的老小孩!
    今日六一,61首當年的童歌,送給所有的老小孩!>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61首我們當年的童歌,送給所有的老小孩
  • 《讓我們一起照護好家裡的老小孩》:老年人居家養老必備寶典
    據上海市老齡辦和市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稱,截至2019年年底,本市戶籍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35.2%,戶籍人口預期壽命為83.66歲。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老年護理團隊蘇偉、羅菁、花佩、陳慧、李明、沈軍、張瓊、喬燕等共同編撰的《讓我們一起照護好家裡的老小孩》一書於8月16日在2020上海書展(上海展覽中心)上正式發布。
  • [網聊老小孩]和平飯店老年爵士樂隊隊長周萬榮聊「酷」文化
    從即日起,東方網嘉賓聊天室、新聞晚報和老小孩網站聯合推出:爺爺奶奶「酷 」文化展示活動。[網聊老小孩]欄目將邀請嘉賓與網友一起聊聊老年人的「 酷」文化。2004年12月27日(周一)14:00—15:00參加本期網聊「 酷」文化的是著名的和平飯店老年爵士樂隊隊長周萬榮老先生。在你的記憶中,「酷」文化是什麼?
  • 睡在豬圈裡的「老小孩」
    文:李祥寧圖:來自網絡「老小孩」名叫海燕,五十來歲。而說他是「小孩」,一是因為他輩分低,還因為有他的地方就不失歡笑。他還是我們村裡的養豬大戶,另外還是村裡的大老執。
  • 「老小孩」行為異常 及時關注多陪伴 市四醫院專家提醒:老年人心理...
    在一些市民的認知中,有些人老了以後,就會像小孩一樣,渴望關心和照顧,俗稱「老小孩」。這些老人有時候性格會變得格外的執拗和暴躁,有時候又會像孩童一般。這時候人們往往會認為這是人上了年紀之後的自然現象,個別家人甚至會出現不理解和不耐煩的情緒。當前,我國正在進入老齡化社會,各種老齡「痴呆症」「抑鬱症」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
  • 老小孩行為異常難相伴,老年失智疾病更需專業看護
    資料片文/龍頭新聞記者 張同 攝/龍頭新聞記者 蘇強哈爾濱市近期發生一起特殊案件:一名83歲婦女,被84歲丈夫持刀砍傷,經搶救無效死亡,丈夫因患有老年被害妄想症,目前已被送至精神病院。據悉,哈爾濱市九大城區60歲以上人口佔比,均已突破16.5%的國家均值,但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問題,卻一直處於少人關注狀態。「這是一道沒有對錯的選擇題,只能說我也很無奈。」哈爾濱市市民宋女士,今年9月份把父母送到了不同的養老院,她說,父母都患有老年痴呆,已經無法住在一起。記者調查了解到,很多年過四五十歲的兒女,都有這樣的糾結,其中也不乏堅持之下發生悲劇的案例。
  • 103歲老人的長壽秘訣:常年喝井水洗冷水澡(圖)
    103歲老人的長壽秘訣:常年喝井水洗冷水澡(圖) xm.fjsen.com 2011-10-05 11:19   來源:廈門商報    我來說兩句 這位出生於1909年6月6日,現已103歲的老人仍然精神矍鑠,在微涼的秋風中還穿著夏季的短襯衫。生活自理從不挑食魏進天是老人的第二個兒子,今年60歲。據他介紹,老人育有兩兒四女,四個女兒前幾年去世了。現在,老人每個月輪流在兩個兒子家裡住。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103歲的網友
    現年103歲的周有光,也許是我國年齡最大的一位網友。周有光先生的兒子、現年74歲的周曉平談到父親上網時說,父親每天都要通過報紙、網絡、電視、廣播了解世界各地的新聞資訊。因為年齡太大,又患有青光眼,父親現在親自上網有困難,每周我都要回到父親的住處兩三次,父親會提出時下的若干問題,然後由我通過搜尋引擎來搜出這些問題的答案。
  • 瀏陽103歲老人,穿針引線都是「小意思」!
    但你要知道,湯桂華已經103歲了!頭腦清晰、身體健康,愛說愛笑、愛湊熱鬧,湯桂華憑實力穩坐家中「團寵」首席。能做家務,還能穿針引線走進巖前新村,只見山巒起伏,山道蜿蜒,空氣清新舒適。到達目的地時,湯桂華正在地坪裡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