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秦安:「走教」深山 播種希望

2020-09-10 新華社

新華社蘭州9月10日電(牟思龍、郎兵兵)晨光熹微,28歲的王昕收拾好樂器,乘坐校車從秦安縣隴城教育園區出發。12公裡外的大山裡,孩子們正期待著一堂音樂課。

王昕是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的一位「90後」音樂教師。她執教的隴城鎮是當地最偏遠的鄉鎮,而趙山教學點又是隴城鎮最偏遠的教學點。過去,山裡老師缺,音體美課程開不齊,家長選擇把孩子轉到教育資源更好的學校「走讀」或「陪讀」。後來,這個教學點只剩下1位教師和3個學生。

2015年,秦安縣率先在隴城鎮打破校際界限,統籌安排使用教師資源。每周二、周四,全鎮9位音體美教師分頭到12所小學、教學點「走教」。通過「走教」,減少學生「走讀」。

「起立,老師好!」當王昕走進教室時,孩子們一下子歡騰起來。她轉身在黑板上畫好樂譜。「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兒歌《小紅帽》。」王昕一邊奏樂,一邊領唱,一會兒孩子們便掌握了要領。

就在王昕上音樂課時,同行的體育老師正帶著幼兒園的孩子們在操場上做遊戲。

山村有了孩子們的讀書聲和歡笑聲,就有了希望。這幾年,通過統籌安排資源和教師「走教」,趙山教學點的吸引力明顯增強,小學生已增加到12位,學校還增設了幼兒園。現在,趙山教學點一共有24個孩子。

從趙山教學點出來,王昕一行又搭乘校車去了兩個教學點。晚上6點多,王昕回到隴城教育園區。這裡是全鎮教師的「港灣」,每一位在山鄉工作的老師都會擁有一套兩居室住房或一間單身公寓。

王昕粗略算了一筆帳,每周她要為3個教學點的30多個孩子上6節音樂課。每周「走教」的路程加起來有48公裡。一學期下來,她至少得「走教」800多公裡。

然而,王昕卻覺得十分開心。「山裡的孩子們對音樂特別感興趣,也很有天賦。孩子們從小接受音樂教育,不僅能從中感受到快樂,也會感受到藝術是有靈魂的。」她說。

目前,秦安縣已在全縣範圍推廣「走教」。秦安縣縣長程江芬說,學生「走讀」變為教師「走教」後,農村孩子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成本降低了。(完)

相關焦點

  • 甘肅秦安:「走教」深山播種希望
    每周二、周四,全鎮9位音體美教師分頭到12所小學、教學點「走教」。通過「走教」,減少學生「走讀」。「起立,老師好!」當王昕走進教室時,孩子們一下子歡騰起來。她轉身在黑板上畫好樂譜。「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兒歌《小紅帽》。」王昕一邊奏樂,一邊領唱,一會兒孩子們便掌握了要領。就在王昕上音樂課時,同行的體育老師正帶著幼兒園的孩子們在操場上做遊戲。
  • 甘肅秦安變「學生走讀」為「老師走教」
    甘肅秦安變「學生走讀」為「老師走教」】「學生走讀」您肯定不陌生,但「老師走教」聽說過嗎?針對偏遠山區師資短缺、教學質量不高等問題,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籌資2900多萬元在隴城鎮建起教育園區,兼具辦公、培訓、住宅等綜合功能。每天,老師們坐著校車分赴12個教學點,將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送到學生中間,晚上再回到園區,自己的小家也能兼顧。
  • 秦安二中被甘肅農業大學確定為「優質生源基地」
    ​ 7月23日,甘肅農業大學·秦安縣第二中學「優質生源基地」授牌儀式舉行,甘肅農業大學副校長白江平,秦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文斌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秦安二中200餘名師生參加授牌儀式。、縣政府對甘肅農業大學在秦安建設優質生源基地表示衷心的感謝。
  • 甘肅天水:炎炎夏日 秦安消防收到來自粉絲的「禮物」
    原標題:甘肅天水:炎炎夏日 秦安消防收到來自粉絲的「禮物」一直以來,發生在消防隊裡的暖心事層出不窮,這不又一波幸福來了還挺突然的,近日,秦安縣消防救援大隊崗哨處收到一位「小姐姐」送來的「禮物」。原來,這是來自秦安縣消防救援大隊微信公眾號「秦安消防」的「粉絲」送來的禮物。網友們希望用這種特殊的方式,表達出對「火焰藍」的崇高敬意。大隊公眾號自上線以來,以傳播消防安全知識,樹立消防救援隊伍良好形象為宗旨,策劃發布了一系列涉及隊伍形象宣傳、搶險救援現場實況、警示案例提醒、防火宣傳提示等各類視頻,以生動活潑的內容和形式,充分展現了新時代消防指戰員的良好形象,得到社會廣泛關注,獲得廣大網友一致好評。
  • 甘肅秦安:老師「走」起來,教育「穩」下來
    為此,秦安縣提出了「資源共享、聯合互動、集中住宿、巡迴走教」的思路,建成了集食宿、辦公、管理於一體的隴城教育園區。↑每天早晨,老師坐班車到各教學點授課。根據學校分布和學科需求,中心小學與全鎮各小學和教學點教師建立互動聯合體,各小學教師集中在園區統一食宿,教師「走教」統一接送,各校課程由園區統一排課。換句話說,就是學生不走讀了,讓老師「走教」。為此,隴城教育園區規劃4個走教片區,確定了4條走教線路,為每條走教路線配備1輛專車,同一學科教師可以為多所學校的學生「走教」上課。
  • 甘肅秦安:學生「走讀」變教師「走教」
    秦安縣提出了「園區+走教」的辦學設想,先後籌措資金2900多萬元,無償劃撥土地15畝,於2015年9月在隴城鎮建成了集教師食宿、辦公、管理於一體的教育園區。在這裡,校際界限被打破,教師集中在園區統一食宿,每天早晨有專車送他們到各教學點上課,晚上再接回園區休息備課,教師從「學校人」變成「園區人」。王平是一位八年級語文老師,他的妻子常林弟在張溝附中教英語,家中有兩個孩子。
  • 「走教」深山 播撒希望
    打破學校界限,統籌調配教師,通過教師「走教」,減少孩子「走讀」,讓許多身處困境的農村教學點煥發出新的生機。實行「走教」,一方面降低了農村孩子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成本,另一方面改善了農村教師生活質量,讓常年在大山裡奉獻的園丁們更有尊嚴地生活。記者:張欽、牟思龍、範培珅、郎兵兵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山裡來了「走教」老師
    「走教」排課表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郭秀睿秦安縣隴城教育園區電教室裡,一張超級大的課程表格外醒目,所有教學點、年級、班級的課程表安排得滿滿當當。與其他課程表有所不同的是,這是一張教師「走教」排課表。8月19日下午,由中宣部組織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走進秦安隴城教育園區,聚焦這種適宜山區發展的教育模式——走教。
  • 天水秦安縣長直播帶貨助力脫貧攻堅
    7 月 18 日,I@甘肅 2020 網絡扶貧博覽會第二季 " 甘貨夏之夢 "" 縣長直播天團 " 第四場直播 " 大地飄香 " 上映。天水秦安縣委副書記、縣長程江芬做客直播間,為全國的網民朋友們推介秦安農特產品,助力脫貧攻堅。
  • 「新甘肅雲·縣融媒集萃」秦安:「走讀」變「走教」資源得共享
    【新甘肅雲·縣融媒集萃】「走讀」變「走教」 資源得共享秦安縣融媒體中心張武強是秦安縣隴城中心小學的一名體育老師,和其他小學的老師相比,他除了完成中心小學的教學任務外,還有一項工作,就是每周二、四乘車到鎮裡的偏遠小學教學點,為學生們上課。在隴城教育園區,這種排課方式叫做——「走教」。
  • 秦安公安破獲「案中案」22年前的命案真相大白
    新甘肅客戶端秦安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劉東亮)「雙節」期間,天水市秦安警方通過信息比對,查找出正在天水監獄服刑的嫌疑人有其它作案線索,經過細緻核實,終於在其刑滿釋放前夕成功告破,使沉寂22年的一起故意殺人案真相大白。
  • 【秦安桃花會】老將軍走進桃園踏青賞花潑墨寫花
    2017年甘肅秦安桃花會期間,老將軍趙栓龍、李天榮、杜華、楊耀春、張臣剛、石新貴、徐作旭、侯洛生等走進劉坪何灣萬畝桃園踏青賞花、抒情表意、潑墨寫花。
  • 廣場舞進了山,可是秦安小曲呢?
    (作者:李成義)這個春節,甘肅秦安農村老家的山區突然有了廣場舞。我們北面的鄰村就搭起了活動室,晚上燈火通明,掛著「歡度春節」的橫幅,十幾個婦女穿著一襲紅,唱啊,跳啊。對我這個長年在城市生活的人來說,這畫面太熟悉,不就是廣場舞嘛。
  • 天水秦安縣:鄉鎮教育探索新模式 教師走教送鄉村
    俯瞰隴城教育園區(無人機照片)中國甘肅網8月19日訊(本網記者 宋芳科 任磊)張武強是天水張老師的這種排課教育模式在秦安隴城教育園區又叫走教,很好地解決了鄉村音、體、美老師短缺的難題。8月19日下午,由中宣部組織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活動走進秦安隴城教育園區,採訪了解適宜山區發展的教育模式——走教。天水秦安縣多丘陵山地,鄉村學校分布點多面廣,一些偏遠學校居住生活條件相對較差,留不住優秀教師。
  • 天水:「園區+走教」模式成山村教育新路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 記者 張麗麗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教育面臨小學布點多、班級規模小、生源萎縮、師資不均衡、教育資源短缺、教育質量普遍偏低等困境。
  • 「花識春色」秦安萬畝桃園基地借「雲+」之力推出「雲上桃花會」
    隴原甘肅有多處有名的桃林基地,西北充足的日照等自然條件下結出甜度很高的桃子,在全國眾多的桃子品種中非常有名,80年代在蘭州安寧區桃園舉辦的盛大的「桃花會」,在當時的中國都是非常創新而有影響的活動。甘肅秦安大地盛產水果,十萬畝的桃花引人注目,就「如同給秦安大地穿上了新娘的盛裝,霞光一片,超凡脫俗,吸引著四海賓朋追趕花汛的腳步。」2020年的春天很特別,但桃花並沒有因為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肆虐而影響她繼續美麗的開放,但想要如雲的賓客像往年一樣到秦安桃園踏春賞花,也是不那現實的。
  • 天水首個檢察生態公益林在秦安落成
    新甘肅客戶端天水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劉東亮)近日,天水市首個異地修復檢察生態公益林項目啟動儀式在秦安縣舉行。該生態公益林項目是由天水市人民檢察院牽頭,秦安縣人民檢察院具體組織實施,秦安縣人民法院、秦安縣司法局、秦安縣自然資源局、天水市生態環境局秦安分局、秦安縣林業和草原局等部門聯合共建,項目選址為秦安縣葉堡鎮葉堡村黃家溝,項目佔地約200畝。
  • 秦安民間傳說(24) ——胡督堂做客說情
    按:本平臺將長期分享秦安民間故事,所有推送的民間故事都統一編號!這第四十九代天師是天庭重陽子轉世,當然知道胡纘宗是文曲星下界,不是大仙,天師家是不會邀請做客的,其實哪個朝代都一樣,不是一教人,不往一處聚。
  • 天水宏固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資助秦安五中高三級品學兼優學生
    10月19日,天水宏固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資助秦安五中高三級品學兼優學生儀式在縣五中舉行。縣政府副縣長於劍鋒參加儀式並講話。
  • 各種「小可愛」從甘肅深山走上各地百姓餐桌
    越來越發達的交通配上直通地頭的電商,讓深山裡的「小可愛」跑得更遠。今年以來,韭黃通過電商銷往北京、廣州、西安等地。張家大坪村今年韭黃種植面積達520畝,年產量約91萬公斤,年產值1560萬元,韭黃種植已成為村裡的支柱產業,人均年收入達到2.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