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第八十一回描寫了燕青與李師師的故事,燕青走李師師的路子去接近宋徽宗,最終成功招安。民間好事之人往往演繹這個故事,有的稱李師師最終和燕青一同歸隱了;有的稱李師師最終入宮了,但趕上金兵入侵,為了不受欺辱,偷偷折斷金簪,吞咽下去,含恨而死,而燕青被金兵亂箭射死了。前面的結局未免想像的太好,後面的結局則想像的太差。
單以小說來看,燕青的結局尚可,《水滸》中寫道,不願恩賜,於路上去正偏將四員:正將二員:燕青、李俊。偏將二員:童威、童猛。書中寫道,這路上去的四人其實分作兩路,李俊、童威、童猛等出海了,單只燕青一人是路上歸隱。
原文中寫道,只見浪子燕青,私自來勸主人盧俊義道:「小乙自幼隨侍主人,蒙恩感德,一言難盡。今既大事已畢,欲同主人納還原受官誥,私去隱跡埋名,尋個僻淨去處,以終天年。未知主人意下若何?」原來燕青還曾幻想過與盧俊義一同歸隱,當然不成了。
既然盧俊義還對大宋朝廷抱有幻想,那,燕青納頭拜了八拜,當夜收拾了一擔金珠寶貝挑著,竟不知投何處去了。知道帶著金珠寶貝走,這燕青也是個精巧人物。原文中還寫道,宋江看那一張字紙時,上面寫道是:辱弟燕青百拜懇告先鋒主將麾下:自蒙收錄,多感厚恩。效死幹功,補報難盡。今自思命薄身微,不堪國家任用,情願退居山野,為一閒人。本待拜辭,恐主將義氣深重,不肯輕放,連夜潛去。今留口號四句拜辭,望乞主帥恕罪:雁序分飛自可驚,納還官誥不求榮。身邊自有君王赦,灑脫風塵過此生。
「身邊自有君王赦」是什麼意思?君王早就赦免了燕青的罪過?確實如此,在《水滸傳》第八十一回中,燕青聽的,便去拜告李師師道:「姊姊做個方便,今夜教小弟得見聖顏,告的紙御筆赦書,赦了小弟罪犯,出自姊姊之德!」燕青通過李師師見到了宋徽宗,一番哭述之後,天子便寫御書道:「神霄王府真主宣和羽士虛靖道君皇帝,特赦燕青本身一應無罪,諸司不許拿問。」寫罷,下面押個御書花字。關於宋徽宗為什麼只赦免了燕青的罪過,這還不過是話趕話麼,而且只赦免當場的一人罪過,也合情合理。
由此可見《水滸傳》作者的伏筆埋的多麼深,直到第一百一十九回,才把這個赦書漏出謎底來。得皇帝的親筆赦書,恐怕《水滸傳》也就燕青這麼一位吧。
在南宋龔聖與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有燕青,平康巷陌,豈知汝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看這判詞,還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