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書家李由,在中國書協主辦的蘭亭獎、十屆國展、第三屆草書展中都獲過獎,而且還多次在各項大展中入展,可以稱得上很有創作實力的青年書家了。

李由濃眉大眼,皮膚白晰,加上茂密鬍鬚,屬於典型江南美男,在我的印象中,李由君屬於那種「訥於言,敏於行」之人;不喜誇飾炫耀且特立獨行之人;不為世俗所染且境界高遠之人。
關於李由君書法,很多人有過評論。從不同之角度評騭幾近全面而系統,我想從「廣、精、古、新」四個字論之,何以至此,一來不落他人之俗套,二者有我自己之見解。

先說「廣」。
觀李由書法,便知其取法廣,甲骨金文,秦篆漢隸、簡牘帛書、碑版殘片、墨跡法帖、晉韻唐法、宋意元態、明姿清樸,目之所及,手之可得,皆悉用心摹之,反覆效之,取粗用精,由博返約。
二是表現範域廣。李由書法,世知所見,草書居多,鮮見他體,李由喜作草以示人,世人以為,李由善草書而疏於他體。其實不然,李由亦善作他體,篆書之宛通,隸書之精密,楷書之正奇,行書之流便,李由深得其奧。

次說「精」。
李由書法之精,尤其草書之精,於書法界乃有目共睹。餘經常在展廳中見到李由之草書作品,反覆觀之,為其書法之精所嘆服。這種精體現在用筆結字、用墨、章法諸方面,表現為用筆之精到,結字之精巧,用墨之精微,布局之精妙。
這種精顯然來源於數十年臨摹與創作深厚之功力,源於其對書法藝術本質與意蘊之玩味、體驗與感悟。李由正是通過精妙之技法向人展示其對草書精神理解與表達。從而達到由技而道,技道兩進之藝術境界。

再說「古」。
李由書法筆墨之間充滿古意,當代人書法大都不見古意,古意從何而來?自然從臨古、習古中來,但臨古、習古未必都能覓得古意。
李由入古甚深、參悟古人法書意味,揣摩古人書法精神。對古典之膜拜,讓李由獲得新知。一次次地摹寫,一次次地蛻變,李由自由穿行在古人浩翰書法海洋之中。
正因為李由草書以得古為旨要,故其草書呈現多樣化風格,或古拙、或古厚、或古雅、或古奇,或古勁,或古遠。這些風格的表現皆以古為中心,構成了李由書法與眾不同面目,也是其草書所以為當代人稱道之所在。

最後說「新」。
李由書法不僅有濃厚古意,還有強烈的新意。表現為化古為新,推陳出新。李由草書極具個性之色彩,成就了自家之面目,但悉心究之,其獨特之書風形成還是得益於其博覽眾採,融合貫通之所致。
李由草書之新並不是一味求新,而是不求新而自新。餘幾乎未見其為華眾取寵而作書,或故弄玄虛而作書,或作惡俗之書,或作醜怪之書。

李由書法通古今之變為常人所不能及,正因如此,李由能數十次在全國重大展覽、比賽中獲獎參展便不是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