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日本早稻田大學校長:培養有自主獨立精神的國民

2020-12-16 科學網

日本早稻田大學校園。圖片由早稻田大學提供

早稻田大學創始人大隈重信塑像。

 

大學簡介

 

早稻田大學於1882年創立,創始人為曾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的大隈重信,其建校宗旨是為日本的現代化培養人才。早稻田大學創立之初校名為東京專門學校,1902年改為「早稻田大學」,現已發展成為具有13個院系、22個研究生院、擁有5.3萬名學生的綜合大學。

 

尊重傳統、激發自豪感,早稻田大學靈活先進的思路孕育出引領日本教育界的教育方法和精神,培養了許多活躍在世界舞臺的人才,包括現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在內,有7位日本首相是早稻田大學的畢業生。除了政界之外,早稻田大學畢業生在財界、商界、文藝界也人才輩出。索尼、卡西歐、優衣庫、樂天、三星等很多優秀企業的創始人和總裁也畢業於早稻田大學。

 

對話校長

 

「亞洲今後的發展,不僅需要我們擁有先進的科技,更需要有前瞻性的應對各種危機的能力,這都需要培養具有更廣闊的視野、能引領世界前進方向的人才。」

 

「創建一所優秀的大學,不僅要引進優秀的教師、招收優秀的學生,更需要開放的胸懷和兼容並包的辦學理念。」

 

「服務他人、社會與國家,這才是早稻田追求的高等教育的真義。」

 

正在進行國際化城市建設的深圳離不開高等教育的支持,而高校培養人才的方向如何與城市發展目標一致,從而更好地為城市發展服務?日前,日本早稻田大學校長

鐮田薰

通過電子郵件接受本報記者採訪對此進行了闡述。

 

57萬校友成為各領域領軍人物

 

深圳特區報:請問早稻田大學的使命和特點是什麼?

 

鐮田薰:早稻田大學的辦學理念包含三個關鍵詞:學術的獨立、學術的活用、造就模範公民。這些理念強調的正是培養全球領導人的觀點:超越眼前利益,在廣闊世界有大作為,為社會作貢獻。通過與現代社會相符的形式將這一使命與理念付諸具體實踐,便是早稻田大學的特點。

 

今天的世界形勢分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亞洲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亞洲今後的發展,不僅需要我們擁有先進的科技,更需要有前瞻性的應對各種危機的能力,這都需要培養具有更廣闊的視野、能引領世界前進方向的人才。

 

這次3·11日本大地震使得這一社會需求進一步加強。社會的各個層面都需要危機管理,面對緊急關頭能夠妥善處理的人才。這非常吻合早稻田大學一直以來努力培養強有力的領導型人才的治學之道。

 

深圳特區報:早稻田大學為日本社會乃至亞洲、全球培養了很多人才。能夠吸引和培養出這麼多優秀人才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鐮田薰:早稻田大學迄今為止培養出許多在各個領域發揮領導作用的人才。其中包括,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富士通前會長秋草直之、索尼前會長出井伸之、迅銷會長柳井正、NHK前會長海老澤勝二、日本國家隊前主教練岡田武史、日本足球協會會長/FIFA前理事小倉純二等等,涉及政治、新聞、實業、法律、學界、教育等廣泛領域,最近還涉足NGO和國際機構等。

 

自創設以來,早稻田大學一直秉承最大程度尊重學術自由和獨創性的校風,不同背景的學生來到這裡,互相切磋與交流,在教育、研究、文化、體育等廣大領域拓展自己的才能。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平臺,教育上也結出碩果,多達57萬人的校友不斷成為各個領域的領軍人物。學校發揮綜合大學的優勢,提供教育和研究方面多種項目的同時,學生可以跨越所屬院系的限制,從基礎教育到健康醫療等尖端科技多領域選修課程,並且也可以通過參加研討會、實習和志願者活動在實踐中得到鍛鍊。

 

所有這些努力,吸引了世界各地、個性豐富的人才,通過院系授課和課外活動來到早稻田大學學習知識。也正因此,我們才會有優秀人才長期的湧現。

 

追求「學術的獨立」體現「在野精神」

 

深圳特區報:可否請您解釋一下早稻田大學的辦學理念之一「學術的獨立」?

 

鐮田薰:我認為,「學術的獨立」是「在野精神」和「反骨精神」相結合的產物。早稻田大學長期以來以培養具有自主獨立精神的國民為理想,不為權力和時勢所左右,開展科學的教育和研究。「學術的獨立」體現了早稻田的「在野精神」,它並不是單純的反權力,而是指在接受西方學術思想的同時加以驗證,強調培養獨創性學問的重要性。我們需要的不是照搬照抄,而是獨立自主的學問。

 

一個世紀前的早稻田人就已經意識到「進口西洋制度」這種社會主流觀點的局限性,認為培養善於運用制度的人才比單純引進西方制度更為關鍵,並努力探尋西方文明融入與民族特色保留的平衡點。所以,「學術的獨立」的思想精神很早就植根在早稻田的土壤之中,激勵著一代代學子不僅在學術研究中進行獨立思考與分析,而且還追求創造性的品格與自由世界的理想。

 

深圳特區報:早大的政治經濟學對日本社會有著重大的影響力。請您介紹一下這個學部的情況?

 

鐮田薰:現在早大政治經濟學院的前身,是我校1882年以東京專門學校為名創辦時開設的政治經濟學科,由政治學科和經濟學科組成。政治學科和經濟學科同屬一個院系,這不僅在日本,在世界大學中也屬罕見。

 

2004年4月除這兩個學科外,我們又新設「國際政治經濟學科」,新學科的宗旨是以政治學、經濟學和公共哲學為三大支柱,培養具有國際性和政策性的學生。現代社會的許多問題背後經濟和政治錯綜交織,相互依存,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同時學習兩個領域的知識。

 

深圳特區報:據說,日本年輕人如果考上早稻田大學,會放棄去哈佛等歐美頂級大學的機會。日本學生是如何看早稻田的?

 

鐮田薰:不同於東京大學等為國家機關培養精英的國立教育機構,早稻田大學自建校之初就因為其對平民教育的推崇而享譽海內外。平民在大學經過教育再回到平民之中,將知識與思想的火種在平民中廣泛傳播,成為國民的模範,服務他人、社會與國家,這才是早稻田追求的高等教育的真義。

 

所以,在日本學生的眼裡,早稻田大學是一所具有創新的氛圍、會為學生提供自主和自由發揮的空間和機會的大學,還是一所面向社會開放的、為社會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的大學。

 

與中國47所大學籤訂校際協議

 

深圳特區報:作為一所世界級名校的校長,您認為如何才能不斷地加強大學自身實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鐮田薰:大學必須回應社會的各種需求以及利益相關者的要求,這是理所當然的。這些使命乍看上去似乎有互相矛盾之處,這是因為,大學的使命中承載著一些短期無法預見的成果和非經濟性因素。剛才所說的教育宗旨已經表明了早稻田背負的使命。

 

現代大學的發展離不開國際化,特別是如何在亞洲地區進一步提高合作水平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深圳特區報:談到國際化,早稻田大學是全球著名研究型大學聯盟U21的成員。加入這樣的國際校級交流組織為早稻田大學帶來了哪些機遇?

 

鐮田薰:國際化是大學發展的重要途徑。早稻田大學從創設之初起便不斷推動國際化,1900年首次派留學生去德國,1905年設清朝留學生部,在隨後的5年裡接收了2000多名中國留學生,20世紀初留學生人數達到全體學生的25%。許多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袖都曾在早大求學。

 

U21現有20所大學參加,日本的大學只有早稻田大學一所。U21的加盟大學數量還不多,我們發揮了重要的引導性作用。另外,我校還計劃和加盟U21的大學之間開展暑期短期留學等項目。通過強化和這些協議院校之間的關係,我們的國際發展戰略從兩校間的合作夥伴關係進展到大學間的聯盟、同盟,發生了質的變化。

 

此外,隨著亞太地區日益成為世界格局的中心,亞洲高等學府之間的對話與合作對於擴大亞太的話語權、引領世界高等院校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努力使類似於聯盟學校之間的教學科研合作成為常態,加強雙方學生的互換交流,使之相互了解、結下友誼,這對增進相互理解,維護東亞乃至世界和平均具有長遠的積極意義。

 

深圳特區報:您格外強調亞洲地區、東亞地區高校之間的合作。請您介紹一下早稻田大學現在與中國高校的合作情況。

 

鐮田薰:是的,我認為要提高早稻田大學的影響力,首先應當進一步加強與中國、韓國等這些近鄰國家教育機構的合作關係,利用相互的協同作用,發展成為世界的早稻田。在立足亞洲、面向世界制定國際化戰略的同時,吸引更多的外國學生在早大進行短期或長期的學習,邀請更多的研究員來我校工作,可以提高早大的潛能。今後,我們將致力於保證國際交流的質量的同時實現量的飛躍。

 

早稻田大學目前與中國47所大學及研究機構籤訂校際協議。其中,1982年起與北京大學開展交流,除教師、學生交流外,還在雙學位制度及共同研究方面取得成果。為加強兩所大學間的交流,我們在北京大學校內設立早稻田大學北京事務所,成立早稻田大學北京大學共同教育研究中心。在這個基礎上,兩所大學正在籌備建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聯合研究生院。雙方共同運營的世界首個研究性的孔子學院也不斷取得研究成果。

 

同樣,早大和清華大學聯合建立了合作促進委員會,雙方共同舉辦大學日等學術活動,在文理各個領域都有活躍的學術交流。在上海,我們與復旦大學建立雙學位制度,與上海交通大學就法律及理工科共同研究和學生交流方面交換備忘錄,持續開展實質性交流。我們還和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頂級研究機構開展人員交流,推進共同研究項目。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日本的早稻田大學和「早稻」、「稻田」有沒有關係呢?
    日本有所早稻田大學(Waseda University),位於日本東京都新宿區,在日本排名約在第10名左右,在世界上也很有名氣,是一所私立研究型綜合大學。早稻田大學培養許多人才,在其國內甚至世界範圍影響力廣泛。出過石橋湛山、竹下登、海部俊樹、小淵惠三、森喜朗、福田康夫、野田佳彥等七位首相畢業於此校。國會議員中近三分之一出身於早稻田大學。
  • 日本早稻田大學簡介
    8日下午在日本著名的早稻田大學發表演講。  以下是早稻田大學的簡介:  早稻田大學是日本最負盛名的大學之一,已風雨走過125年,是一所完整的綜合性大學。   早稻田大學共有4處校園。由地處東京市中心西北部新宿附近的西早稻田校園(本部)、戶山校園、大久保校園和30公裡以外的所澤校園構成。各個校園不僅風景秀麗,大樓林立,而且教學設備齊全,體育活動設施完善。
  • 早稻田大學校長:早稻田是大學排名的「受害者」
    早稻田大學校長鐮田薰。對於本科生教育,日本政府對學生人數和教育設施有規定,但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方式不同,所以很難設定基準。我們本來研究生規模較小,即使增加人數也不會影響教學質量。   廣州日報:作為私立大學,早稻田為何能吸引如此多中國留學生?   鐮田薰:早稻田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最多的來自東亞。第一,在百年前就已經有中國留學生來早稻田留學,有歷史淵源和傳統,這是一種紐帶關係。
  • 早稻田大學校長:早稻田是大學排名的受害者
    早稻田大學校長鎌田薫早稻田大學堪稱最受中國留學生歡迎的外國高校。在早稻田大學留學生中,中國留學生佔近50%,而研究生留學生中的中國留學生佔比更達八成。作為亞洲最成功的私立大學,有哪些辦學經驗值得中國高校學習?近日,早稻田大學校長鐮田薰和理事森田的專訪,談到了以下的問題。談教學增收研究生有利中國學生問:東京大學的學生在減少,早稻田的學生是什麼樣的?
  • 日本名校之你所不知道的早稻田大學(大學+專業分科)
    提到日本的名校,即使對於日本留學不是很了解的人,也知道「早稻田」的名聲,至於為什麼早稻田大學在中國這麼出名呢?今天就讓大輝醬帶大家走進傳說中的早大吧~早稻田大學的前身是1882年10月21日創設的「東京專門學校」。
  • 早稻田大學與中國留學生的百年交集
    日本早稻田大學(下稱早大)在中國久負盛名,提起中國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國共兩黨、抗日戰爭乃至近40年的改革開放的參與人群,都不難見到「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印記。    走過百年風雨,早稻田大學大陸校友會於今年3月19日在北京成立。
  • 胡錦濤主席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發表演講(全文)
    專題:胡錦濤出訪日本  央視網5月8日消息: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天下午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發表重要演講。  演講全文如下:  尊敬的白井克彥校長,尊敬的河野洋平先生,  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  首先,我感謝白井克彥校長的邀請,使我有機會來到著名學府早稻田大學,同青年朋友和老師們相聚一堂,我感到十分高興。我代表中國人民,向在座各位朋友,向日本人民,表示誠摯問候和良好祝願!  早稻田大學是中國人民熟悉的學府,與中國有著很深的淵源。
  • 日本知名大學-早稻田大學
    早稻田大學在中國的知名度,那就是萬年當紅炸子雞,日本大學裡的流量擔當。到日本留學,周圍人問得最多的就是「誒,是不是去的早稻田大學啊?」
  • 片岡寬光:大學的獨立精神如何促進日本成為現代國家?
    在學校建校典禮上,受意於大隈的小野梓做了如下的演說: 回顧起來看,一國之獨立基於國民之獨立,國民之獨立則基於其精神之獨立。而國民精神的獨立其實來自於學問的獨立。可謂一國之獨立,首先必要的是學問的獨立。因為這個演講,精準又簡潔地道出了「國民國家」的本質,以及為了使國民精神獲得獨立,必須先要讓學問獨立的道理。就是這樣,以東京專門學校為前身的早稻田大學的教育方針和基礎就是在大隈的授意下通過小野梓奠定的,他們強調了學問和教育才是國家和社會的基礎。小野梓於明治十九年(1886年)英年早逝,年僅34歲。但是他的遺志被高田早苗、天野為之等教授們一直傳承了下去。
  • 日本著名大學名錄(十二) 早稻田大學
    1882年伴隨著「學問要獨立」的宣言聲,早稻田大學於東京誕生。而今,風雨走過133年的早稻田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世界知名的頂尖學府。早稻田大學作為聞名世界的頂尖名校,其畢業生在政界、財界、商界、文藝界可謂人才輩出。包括前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在內,有七位日本首相是早稻田大學的畢業生,國會議員近三分之一出身於早稻田大學。
  • 日本著名大學名錄(十二)早稻田大學
    1882年伴隨著「學問要獨立」的宣言聲,早稻田大學於東京誕生。而今,風雨走過133年的早稻田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世界知名的頂尖學府。早稻田大學作為聞名世界的頂尖名校,其畢業生在政界、財界、商界、文藝界可謂人才輩出。包括前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在內,有七位日本首相是早稻田大學的畢業生,國會議員近三分之一出身於早稻田大學。
  • 日本早稻田大學中國校友會成立
    中新網北京3月19日電 (記者 馬海燕)日本早稻田大學中國校友會19日在北京成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曹衛洲,北京大學前校長陳佳洱、許智宏等到場,和中日兩國友好人士共慶校友會成立。早稻田大學1882年建校,1899年第一次接收中國留學生,至1910年共接收約2000名中國留學生,其中包括李大釗、陳獨秀、宋教仁、廖仲愷、澎湃、林長民、唐寶鍔、陳溥賢、李士偉等各領域的傑出人才。目前,早稻田大學與中國49所高校籤訂了協議,在各類教育合作項目中互派研究人員和留學生,為日本高校中接收中國留學生最多的學校,如今約有2500名中國學生在該校學習。
  • 日本早稻田大學怎麼樣?
    早稻田大學的就業:  早稻田大學的就業是S級的,從早大畢業的學生名氣較大,年薪也比較高。  早稻田大學的學術水平:  據往屆生反饋,早稻田大學教學非常不錯,選課自由度也較大。商學院的老師很多都是大手企業的管理層,人文專業的名教授也是比比皆是。
  • 新校長上任「三把火」 早稻田大學改革引關注
    《日本新華僑報》刊發文章稱,日本早稻田大學宣布,從2018年11月5日起,該校政治學教授田中愛治將升任新一任校長,任期四年。日後,早稻田大學將更加重視國際化人才的培養。
  • 早稻田日本語別科你了解嗎?
    在2020年QS大學排行榜中的排名日本私立第一位,QS世界大學畢業生就業力排名第26位,有「社會精英的搖籃」之名,與慶應義塾大學並稱日本的「私立雙雄」秉持著「學問獨立」,「學問活用」,「造就模範國民」的建學精神,創辦13個學部,25個研究科,創立了全日本最大的志願者活動組織:WAVOC。
  • 羽生結弦從早稻田大學畢業!上榜早稻田「代表畢業生」
    之所以選擇考取早稻田大學,羽生此前的採訪中曾經透露,是受到了家鄉前輩、都靈冬奧會花滑女單冠軍荒川靜香的影響。「我也是那種在學習時不太能集中精神的人。現在在寫大學的(課程)報告時也還是會覺得「啊,不想寫」。
  • 新校長上任「三把火」 早稻田大學多項改革引關注
    》刊發文章稱,日本早稻田大學宣布,從2018年11月5日起,該校政治學教授田中愛治將升任新一任校長,任期四年。日後,早稻田大學將更加重視國際化人才的培養。  文章摘編如下:  作為一所私立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在中國的知名度不亞於東京大學。該校曾經培養出了石橋湛山、竹下登、海部俊樹、小淵惠三、森喜朗、福田康夫、野田佳彥共七位日本首相,還有索尼之父、優衣庫創始人、卡西歐創始人、村上春樹等也都是早大校友。  眼下,「2018年問題」成為橫亙在日本所有大學面前的一道難題。
  • 日本留學想讀早稻田大學的同學看過來
    早稻田大學的知名度很高,據說每年會有將近2000名留學生申請早大,但是最後被錄取的大約只有200多人。看得出,早稻田大學的競爭十分激烈。那麼,早稻田大學為什麼如此吸引留學生呢?都具有哪些優勢呢?中卓留學了解到,早稻田大學是最早招收中國留學生的學校,在中國有很多名人曾就讀於早大,對日本有所了解的人,大多都對早大有所耳聞。當聽說誰是畢業於早大的時候,都會默默給他點讚,因為這可是名校啊。此外,早大更適合目標是就業的學生。英美國家很多名校,並不是要培養出利於就業的專業性人才的。
  • 中國留日「交大人」早稻田大學探訪前輩留學足跡
    10月1日,中國的國慶節,也是西安交通大學日本校友會迎新會的日子,同時也是「留日交大人」活動掀開序幕的日子——探訪日本私立「雙雄」之一的早稻田大學。  下午2點半左右,十多名西安交通大學日本校友與《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西安交通大學新聞學院客座教授蔣豐老師匯集在早稻田大學大隈紀念講堂前,開始了他們的探訪之旅。
  • 日本早稻田大學相當於中國的什麼高校?
    伴隨著「學問要獨立」的宣言聲,東京專門學校誕生了,它便是早稻田大學的前身。 1902年,代表著「大學之靈魂」的圖書館在東京專門學校落成,擴建的新學校轉而更名早稻田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