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裡最常見的植物,除了種的莊稼,就是樹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樹,每個村子都被樹「重重包圍」。農民都喜歡種樹,只要有土的地方,都見縫插針一般種樹。像村裡的房前屋後、坑塘水渠,村外的大路兩邊、河流小溪邊上,都被種上了樹。
農民種樹,好處很多,除了能夠乘涼,還能減輕大風對莊稼的危害,更重要的是能給農民帶來收入。筆者老家農村人種樹,一般都種速生的楊樹,沒幾年就能長大成材,就能賣錢了。因此,村子裡幾乎每年都有人賣樹。
農民賣樹,販子把樹砍倒之後,只會挑樹幹和大的樹枝,小樹枝都不要,嫌裝車上礙事,都留給農民了。而這些樹枝農民也沒啥用處,一般都是曬乾之後燒柴了。現在燒土灶的少了,這種賣樹之後留下的小樹枝,在村子裡堆得越來越多。
前段時間,筆者在老家見到這樣一個小販,開著小卡車在村子裡吆喝著收購樹枝。筆者之前沒見過,覺得很稀奇,就過去看。這販子不僅收購樹枝,還收購各種碎木,像鋸末、拆房子剩下的破碎木料等等,不同種類價格從每斤1毛到2毛的都有。像這些碎木、樹枝,在農民眼裡除了燒火沒啥用,為啥有人專門收購呢?這不賠錢嗎?
當然不會賠錢了,筆者查詢之後發現,很多地方都有專門做這生意的,每斤碎木、樹枝的價格,從幾分錢到一兩毛的都有。他們收購來之後,主要通過以下方式來賺錢。
1、樹枝、碎木可加工密度板
密度板是一種合成木材,廣泛用於建築、家具、裝修、樂器和包裝等方面應用比較廣泛。而碎木、木屑以及樹枝,都可以用來加工成密度板。而小販收購這些碎米、木屑、樹枝,最大的成本其實不是買這些東西的錢,而是運輸成本,只有離得近,運輸成本低,才有賺錢的機會,離得遠就不划算了。
2、可賣到造紙廠
樹枝、碎木都可以用來造紙,包括莊稼秸稈也是一樣,有的地方就能見到拉秸稈的卡車,秸稈被堆得像山一樣。樹枝、碎木賣到造紙廠,一般每噸能賣400元,有時候便宜點也有二三百塊錢。他們收購樹枝、碎木,都是按幹的收購,有的收了之後,在賣給造紙廠之前,都會灑點水,增加重量,所謂「幹買溼賣」,既賺了差價,又賺了重量,因此能賺不少錢,並且外人還難發覺。
3、發電廠也需要
很多城市都有火力發電廠,火力發電最主要的燃料是煤,但有的小電廠為了節約成本,也會購買樹枝、碎木來當燃料,每噸的收購價格也就二百來塊錢,便宜時一百多,比煤省錢多了。
4、有的可用來種菌菇
現在一些農民搞菌菇生產,靠種菌菇來賺錢,而種菌菇最好的材料就是廢舊木材、樹枝、碎木,有的也可以用玉米芯來種。
因此可以看出,這些碎木、樹枝,其實用途還挺多的,只要能夠收購到一定的量,一般是不愁銷路的,當然要注意運費的問題,多半都是就近收購、就近銷售。因此,有的地方可能有大量的樹枝、碎木,但由於附近沒有需要的企業,像造紙廠、發電廠以及家具廠等,就沒人去收購,這也是有的人沒見過收購碎木小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