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映象》來鵬,楊麗萍再次賦予非物質文化新的生命力

2020-12-23 方圈

與臺灣隔海相望,上世紀初才在福建建縣的平潭,見證了數不清的海上揚帆,也讓生於斯長於斯的當地先民在向海而生的長期勞作中,積澱了豐厚的海島文化,更有南島語族等特色文化。至今,在臺灣、香港、澳門和泉籍華僑聚居地,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等國都有南音社團組織。

以平潭為對象,舞蹈家楊麗萍創作了《平潭映象》,將平潭的山、平潭的水、平潭的浪甚至平潭的石頭都搬上了舞臺。這是繼《雲南映象》《黃山映象》之後,楊麗萍的第三部映象系列作品。第15屆深圳文博會期間,《平潭映像》將於5月15日-16日在深圳保利劇院與深圳觀眾見面。

沉浸式舞臺劇

《平潭映象》共四幕14章,講述了海壇的先民君山王與海的女兒平潭藍相識相戀,共御外敵入侵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也串起了鼓樂、南島語族、藤牌操、提線木偶、舞龍舞獅、媽祖等當地特色民俗文化。

《平潭映象》的演出長達120分鐘,用獨具特色而又充滿詩意的舞蹈語言,構築了宏大而瑰麗的東方海洋神話意境,通過動力學數控機械燈光、投影舞臺特效,以大型多人群舞方式和投影相結合,讓觀眾在第一時間進入沉浸式的現場體驗,感受新石器早期甚至舊石器時代末期近萬年的獨具海島特色的歷史文化積澱。

一直以來,楊麗萍的作品一直以大製作著稱,《平潭映象》裡服化道的數量、大小、製作難度,均突破了她以往的創作,需要6輛13.5米的超長道具車才能裝完。

《平潭映象》秉承楊麗萍高水平的藝術審美追求與藝術哲學呈現,演繹原生態海島生活場景,打造沉浸式的體驗觀感,融合藝術與科技,展示平潭千年中的繁華萬象,是一部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民族文化視覺大片。

國際化水準

翻開史料,南島語族名人數不勝數:海澄人顏思齊拉開了臺灣大規模開發的序幕,被尊稱為「開臺王」;漳浦人藍鼎元提出了許多有效治理臺灣的策略措施,是歷史上涉臺文獻最多的學者,被稱為「籌臺宗匠」;角美人林平侯為開發臺北平原做出貢獻,他熱心臺灣公益事業,成為臺北著名的「板橋林家」;此外還有「臺灣美術開山祖」的詔安人謝琯樵,為抗擊外來侵略、滿門忠烈的平和「霧峰林家」以及文學大師林語堂等。

而曾在美國百老匯浸淫十餘年的馬天宗擔任了《平潭映象》的總顧問,劇本的第一稿就由他完成。儘管後來劇本一改再改,仍能從「花仙子」「多面人」的角色中看到莎士比亞的影子。而城隍爺的「說書人」角色,則是兩岸民間信俗在當代戲劇中的融入。

《平潭映象》既運用了民俗的元素,又配以國際化團隊打破民俗的常規表現,運用國際領先的創作理念,用現代的表現方式來全新演繹民俗的呈現,賦予非物質文化新的生命力,讓傳統得以新生,觀眾會看到時尚感十足的民俗文化。在唱詞方面,還大量運用地方戲劇閩劇唱腔,讓觀者全方位地感受到鮮活獨特的平潭文化。

《平潭映象》來鵬,深圳作為「改革開放對外展示窗口」全面融入「一帶一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的具體實踐,彰顯了深入貫徹落實「文化引進來,走出去」戰略的重要成果。同時讓以特區為平臺,讓優秀文化作品發揮深化兩岸藝術文化交流,推動兩岸同胞共同發展,促進兩岸人民心靈契合。

相關焦點

  • 楊麗萍摔傷造成四處骨折:未感到辛苦和勞累,人生在世有誰不勞作
    今晚是《平潭映象》亞洲巡演廈門站首場演出,原本楊麗萍老師準備親臨舞臺謝幕,並參與澳大利亞天鵝莊組織的舞迷見面會。但就在幾天前,楊麗萍老師因為趕排新舞劇《春之祭》摔傷,造成四處骨折。摔傷後立即做了手術,現在狀態很好,大家不用擔心。
  • 平潭傾力打造「心靈度假島」!
    去年8月,國務院批覆實施《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方案》。經過一年的努力,許多項目已在這個國際海島「開花結果」。旅遊總收入10.19億元 擬造心靈度假島據介紹,一年來,平潭緊緊圍繞國際旅遊島的功能定位,推進規劃設計、產品體系、基礎設施、產業發展、開發合作、品牌形象等關鍵環節,初步探索和構建了富有平潭旅遊特色的新路子、新格局。
  • 楊麗萍攜舞劇《十面埋伏》亮相涪陵,震撼演繹楚漢爭霸
    昨晚(10月15日),由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擔任總編導的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舞劇《十面埋伏》亮相涪陵大劇院,這也是時隔兩年,繼《孔雀》《雲南映象》《平潭映像》之後,涪陵市民再次欣賞到楊麗萍的作品,剪刀陣、京劇魂加上剪紙、皮影等中國元素,帶領觀眾身臨其境感受歷史上那一場精彩的博弈——楚漢爭霸。
  • 楊麗萍接班人水月結婚,另一半圈外人,並沒有看到楊麗萍參加婚禮
    曾在楊麗萍公司製作的大型舞蹈《平潭印象》中擔任女主角的水月,一直有傳是楊麗萍的接班人,今天被曝光和同性戀人結婚,對方來頭不小,是圈外人,還是一家公司的老闆。楊麗萍曾在微博介紹過水月,她其實真名叫肖涵,也是大理白族人,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畢業後的第一個作品就是擔任《平潭印象》的女主角。看來的確是楊麗萍的接班人,參演過很多舞劇。不過水月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楊麗萍身邊的舞者很多,大家都是傳承人,不是說要表演楊麗萍很多著名的舞蹈,而是願意去傳承楊麗萍對舞蹈的執著精神,一生獻給舞蹈事業。
  • 世人對坭興陶的高度評價和欣賞給坭興陶文化賦予了新的藝術生命力
    民國 《 欽縣縣誌 》 和新編 《 欽州市志 》 兩部志書都認為清朝鹹豐年間的本地人胡老六是坭興陶的創始人,是他用欽江西岸紫色硬土製成時興的菸斗及泥偶,其品質比傳統陶器有了新的提高,由此引領了欽州坭興陶業的興起。此後,坭興藝人用欽江西岸的硬土與東岸的軟泥按四六的比例來製作茶壺、筆筒、香護、官帽筒、食具、花瓶等,其精良度可與江蘇之宜興 { 「圖 7 高鼓花蹲陶媲美。
  • 深入挖掘旅遊資源 塑造平潭特色旅遊品牌
    平潭的「藍眼淚」是島上不可多得的一種奇觀。可以策劃平潭的「藍眼淚」旅遊文化節,與馬祖島對接,馬祖島每年「五一」節舉辦的「藍眼淚」旅遊文化節,可以成為平潭的姊妹旅遊文化節,請馬祖的居民與福州周邊的遊客來平潭看「藍眼淚」。還可以邀約全中國的著名攝影師來平潭每年舉辦一次拍攝「藍眼淚」攝影比賽,通過活動帶動宣傳「平潭藍」的旅遊亮點。
  • 從《雀之靈》到《孔雀之冬》 楊麗萍:停不下來的舞步
    演《孔雀》像經歷了四季 1986年,28歲的楊麗萍創作並表演了獨舞《雀之靈》,一舉成名。她用獨特的舞蹈語言,在舞臺上賦予孔雀豐富的神韻。跨越30年,58歲的楊麗萍在2016年帶著《孔雀之冬》,再次用舞蹈叩問生命的意義。《孔雀之冬》是從2012年的經典舞劇《孔雀》春、夏、秋、冬四幕中選取「冬」改編成了完整、獨立的舞劇作品。
  • 「名家名團名劇」精品演出系列來啦,你最期待哪臺好戲?
    暗戀桃花源 搭錯車 第一次約會 戀愛的犀牛 放學後 平潭映象 楊麗萍舞劇《平潭映象》 楊麗萍舞劇《平潭映象》未演先火,時隔不到一年便在廣州重演,足以可見觀眾對楊麗萍作品的喜愛程度
  • 愛了就愛了,楊麗萍弟子同性大婚引發爭議,雙方父母祝福不斷
    今年六月份零晨,跳孔雀舞知名的楊麗萍教師看中的弟子水月,在本人社交網絡平臺上,發布與同性愛人的甜美合影照片,公布二人結婚的喜訊。水月在本人社交網絡平臺上幸福快樂出文:「6.1是我們在一起771天的生活。
  • 深耕「平潭藍」 繪就嵐島旅遊新畫卷
    石牌洋「4年來,通往景區的『最後一公裡』徹底打通了,壇南灣、仙人井、將軍山、石牌洋等傳統景區除了不斷完善景區入口集散廣場、生態停車場、旅遊廁所、遊客服務中心、智慧化設備等要素設施和服務要件之外,還先後植入與環境融合互動的特色化創意性體驗產品,持續提升了景區品質。」
  • 楊麗萍大劇院華麗綻放,大理古城再添標誌性建築
    大理華僑城·楊麗萍大劇院建築概念來源於「水印蒼山」,融於自然、渾然天成,由當代中國美術館及文化建築設計領域影響最大的建築大師朱鉳傾力設計,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擔任劇目藝術總監。大理華僑城·楊麗萍大劇院是雲南省文產辦重點文化產業項目,位於大理古城南國城以東,於2015年12月開建,建設面積為8155平方米,總投資1.5億元。劇院分為演藝空間、商業空間、休閒娛樂空間三大功能區,是展現新雲南、新大理形象的文化藝術中心。「楊麗萍大劇院是華僑城在大理開放的第一個景區項目。
  • 科技,賦予文化新的表現形式、讓文化更具活力!
    如果說文化為科技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的話,科技則賦予文化新的表現形式,讓文化更具活力,在傳播、走出去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文化、尤其是傳統文化,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四大文明古國唯一延續至今當中起到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雲南映象》17周歲的生日演出,命名為49坊「孔雀令之夜」
    此次演出是為了慶祝《雲南映像》17周歲的生日,作為49坊首席藝術官,楊麗萍老師與49坊一年來合作融洽,故將首場開放為49坊專場,並命名為「孔雀令之夜」,來自49坊雲南、西南廣東聯盟和總部的股東以及重要目標客戶
  • 吳志明委員:建議國務院賦予福建平潭島實行離島免稅政策
    吳志明委員:建議國務院賦予福建平潭島實行離島免稅政策 胡美東/中國日報 2020-05-26 15:28
  • 孔雀公主楊麗萍意外摔傷,造成四處骨折緊急住院,腿部腫的真嚇人
    眾所周知,楊麗萍作為一個舞蹈藝術家,得到很多人的青睞,年輕時候她妙曼的身姿,獨特的舞步美的超凡脫俗,曾經憑藉自己的舞蹈「孔雀舞」成為了她一生的傳奇。楊麗萍的一生最鍾愛舞蹈,因為舞蹈漂亮的她至今獨自一人,現如今的她已經60歲的高齡了依然為了自己的事業拼搏,一直沒有放下,足以可以看出她對舞蹈是多麼的熱愛, 如今60歲依然勤加練習,未曾荒廢,足見她對舞蹈是多麼地熱愛,俗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用在楊麗萍的身上最適合不過了。
  • 楊麗萍強調不再上春晚:我的舞蹈不難,鬼都能跳
    今晚,在雲南昆明,對於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來說又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傳承·綻放———楊麗萍文化藝術傳承發布晚會」暨「昆明藝術職業學院-雲南映象藝術傳承中心」將正式成立,這是楊麗萍從藝以來首次以這樣的規模獲得支持,並專門成立傳統文化的科班培訓基地。
  • 封面獨家丨演了那麼多大場面作品 楊麗萍御用舞者大朱想來《一場...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如果永恆會缺席,我們是否應該來一場短暫的墜落?」帶著這樣的疑問,知名青年舞蹈家朱鳳偉(以下簡稱「大朱」)在學舞的第12個年頭,開啟了他的舞劇導演處女作——《一場》,一部從自身出發,借著肢體表達,來喚醒年輕人過往的心動和美好琢磨的作品。「《一場》是我的第一部導演作品,我個人的出發點,就是希望這部作品可以更加的生活、更加的真實,能讓觀眾找到一些共鳴,喚醒那些經歷或者沒經歷過的年輕人的破碎的心動、美好的悲傷。
  • 吳志明:建議賦予平潭綜合實驗區實施離島旅客購物免稅政策
    在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福建省委主委,福建省中華職業教育社主任吳志明提出,建議國務院賦予福建平潭島實行離島免稅政策,助力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  平潭是祖國大陸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地區。加快推動平潭「共同家園」和「國際旅遊島」建設,是黨中央賦予平潭的初心和使命。
  • 楊麗萍御用男主角大朱攜處女作來渝,舞劇《一場》下周亮相
    「我前三年一直在楊麗萍老師的舞劇裡當演員,巡演了很多城市,演了大概兩三百場。我這一次當導演,想要做『一場』真正屬於我自己的作品,於是有了《一場》的誕生。」這份沉穩似乎也成了他挑大梁擔綱多部楊麗萍舞劇男主角的重要理由。2017年,年輕的大朱有幸得到楊麗萍慧眼識珠,陸續詮釋了《十面埋伏》裡的劉邦、《春之祭》中的大祭司、《平潭映象》的馭龍王子等男主角,聲名鵲起;2019年,大朱晉級湖南衛視綜藝《舞蹈風暴》八強選手,讓更多觀眾看到了他的優秀。
  • 楊麗萍愛徒水月和同性結婚,分享771天戀愛經歷,看哭網友
    許多人看到後猜測:楊麗萍準備放棄侄女小彩旗,並將心思花在培養新的接班人上。幾年後,大家發現當年猜測得沒錯。楊麗萍在這兩年裡,放任小彩旗去演藝圈發展,將不少的大型舞蹈如《孔雀之冬》、《十面埋伏》、《雀之靈》交給水月去主舞,連自己以往要親自上陣的《平潭映象》,都放心大膽地讓水月去演繹。楊麗萍對水月評價極高,諸如:她是最認真的舞者,她是最安靜的舞者。她的舞如水,如月光,如詩,如夢。這樣的獻祭有一種美好被撕裂的悲劇感,心碎,卻又讓人能夠有,一切如夢幻泡影的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