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開頭難。過好第一關,心理上就會有優勢。高考歷史(全國一卷)第24題考查先秦史內容。
2019年高考歷史真題
真題解析:A夏啟開始禪讓制已被王位世襲制取代。C君主壽命信息沒有。D錯在弱化。本題答案選B.
材料信息:數據上分析。17代30位王,商朝多為兄終弟及:11代12位王,西周基本上是父死子繼。這體現的就是王位繼承方式的變化。本題間接考查了西周的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制,以及宗法制的核心嫡長子繼承制。
備考啟示:考查主幹知識,加強對主要政治制度的理解。特別是王位繼承方式上,了解商朝到西周的變化,認識嫡長子繼承制的深遠影響。
史料拓展:
欲觀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異於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 ——王國維《殷商制度論》
2018年高考歷史真題
真題解析:A諸子百家的思想信息沒有,B完整的······體系程度錯誤,D貴族階層史實錯誤。本題答案選C.
材料信息:《墨子》一書記載涉及幾何學、力學、光學、聲學和機械製造等自然科學的探討內容。後人尊稱墨子為「科聖」。墨子是代表底層勞動者的利益說話的人。《墨子》一書包含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備考啟示:諸子百家一般考思想史,本題關注了《墨子》一書中的精華科學部分。高考複習時,要跳出既定的思維習慣和角度。文化史部分挖掘了科學史的內容,並充分體現了唯物史觀這一核心素養的考查立意。
史料拓展:
令陶者為罌,容四十鬥以上,……置井中,使聰耳者伏罌而聽之,審知穴之所在,鑿內迎之。 ——《墨子》
2017年高考歷史真題
真題解析:B君主專制錯誤,C直接錯誤,D確立了錯誤,貴族世襲夏商就已經開始了。本題答案選A。
材料信息:關鍵詞是分封制。涉及衛國、魯國、燕國,地區涉及河南、山東、北京一帶。分封制使周朝的統治區域擴大,有利於中原文化的傳播,推動了文化的交流與認同。
備考啟示:理解周秦之變。比較分封制與郡縣制的利弊。這個主幹知識務必掌握。分封制下地方諸侯有相對獨立性,沒有實現周王室對地方的直接控制。郡縣制下才實現了中央對地方政權直接有效的控制。
史料拓展:
封建之失,其專在下。郡縣之失,其專在上······寓封建之意於郡縣之中。 ——顧炎武《郡縣論》
1、狠抓主要政治制度的變化。
從禪讓到王位世襲,從分封到郡縣。除了弄懂單個制度本身的內涵,釐清兩個制度之間的異同,更要洞悉制度演變過程所反映的階段特徵。
2、強化多角度發散思維的訓練。
諸子百家之墨家,認識其科學成就。分封制的影響,探究其文化傳播。由思想到科學,由政治到文化。歷史思維要有跳躍性,要有通史意識。
3、著力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
唯物史觀排在第一位。如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時空觀念是核心思維。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朝。隨著王朝的更替,疆域的擴大,制度不斷演變。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是根本動力,春秋戰國就是一個重要時間節點和過渡時期。秦朝大統一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正式建立。
結語:
透過三道歷史高考真題的解析,總結先秦史備考的一些方法,為高三歷史複習備考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