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研究發現空氣汙染與人的幸福感直接關聯—新聞—科學網

2020-12-25 科學網
壞天氣,壞情緒
中美研究發現空氣汙染與人的幸福感直接關聯

 

空氣品質不好的時候你會感覺心塞嗎?其實你不是一個人。1月22日《自然—人類行為》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空氣汙染的確與人的幸福感有直接關聯。

之前的研究表明,空氣汙染會對人的健康狀況、勞動生產率等產生影響。麻省理工大學教授鄭思齊等人分析2014年3月至11月中國144個城市的微博數據發現,空氣品質也會影響到人們在社交平臺上的情緒表達。

「空氣汙染會帶來情緒成本,因為人們情緒不佳時,有可能在短期內做出不理智的行為。」鄭思齊表示。

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江浩表示,這項研究共分析了2.1億條經地理定位的微博數據,利用自然語言處理算法中的情感分析方法,對微博內容進行情緒判斷。再將當日每個城市的PM2.5與微博情緒數值進行對比,採用計量模型分析結果發現,PM2.5每增加一個標準差,情緒值會降低約4.3%。

研究還發現,女性、高收入群體及沿海地區居民對空氣汙染的敏感度更高。那些居住在空氣狀況極佳和極壞城市的人也更易受空氣汙染帶來的影響。「這可能是因為那些特別在意空氣品質的人會主動搬到環境良好的地區居住,而空氣汙染嚴重的地區,人們更能意識到長期生活在汙染環境中對其健康產生的不利影響。」鄭思齊表示。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上海財經大學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講師孫聰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此前一些對幸福感的研究大多通過問卷獲取人的主觀評價,而社交媒體和大數據分析工具有助於獲取更為即時、客觀的情緒變化。

「這能為霧霾的社會經濟成本測算提供更豐富的視角和信息。」孫聰表示。

研究將大數據與計量經濟學定量分析模型相結合,對空氣汙染之外的情緒影響因素依次排除,進而觀察空氣品質與情緒表達之間存在的關聯。

「大數據越來越關注人的主觀感受,通過大數據研究人的行為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方向,後續我們還將繼續開展空氣汙染如何影響人類行為方面的研究。」王江浩表示。

相關論文信息:DOI: 10.1038/s41562-018-0521-2

相關焦點

  • 麻省理工大學:研究發現空氣汙染與人的幸福感直接關聯
    空氣品質不好的時候你會感覺心塞嗎?其實你不是一個人。1月22日《自然—人類行為》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空氣汙染的確與人的幸福感有直接關聯。之前的研究表明,空氣汙染會對人的健康狀況、勞動生產率等產生影響。麻省理工大學教授鄭思齊等人分析2014年3月至11月中國144個城市的微博數據發現,空氣品質也會影響到人們在社交平臺上的情緒表達。
  • 環境空氣汙染對人類的八宗罪
    空氣汙染已成為威脅各地民眾健康的世界公害,不僅會令人罹患疾病,甚至可能致人死亡。近日,美國趣味科學網刊文,盤點了空氣汙染對人類健康造成的八大危害。1.精子質量差。美國《職業與環境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空氣汙染水平升高同精子質量下降相關聯。
  • 研究發現空氣汙染可能會導致流產
    在同時考慮年齡、職業以及氣溫等其它因素的同時,研究者們發現,流產極有可能同空氣汙染的程度有關. 數據顯示,39歲以上的孕婦、農民以及低端工人,受到汙染侵害從而流產的風險更大。 這份報告的作者認為,空氣汙染源有4類,PM2.5汙染微粒、二氧化硫、臭氧以及一氧化碳。
  • 影響整整一代人!研究發現空氣汙染、氣候變化對孕婦分娩與胎兒健康...
    84%的出生表明,空氣汙染增加、暴露在高溫下(與氣候變化有關)和嚴重的懷孕風險——特別是早產、出生體重過輕和死產——之間存在統計上的顯著關聯。這裡,我們要說的是,我們呼吸的空氣會影響分娩,」Conry說,她不是這項新研究的作者。早產和低出生體重也會增加兒童未來健康和發育問題的風險。納撒尼爾·德尼科拉(Nathaniel DeNicola)博士是該研究的資深作者,也是ACOG的婦產科醫生和環境健康專家,他說:「你挖掘得越多,你就會發現有整整一代的孩子出生時就像『被汙染過』。」
  • 【空氣汙染】以收入與大氣汙染對幸福感影響的邊際替代率來估算空氣品質的貨幣價值
    Data: The Case of China原文作者:Xin Zhang, Xin Zhang, Xi Chen一作單位:National School of Development, Peking University, China期刊名:Ecological Economics期刊月份:2017年3月關鍵詞:空氣汙染
  • 新研究發現:空氣汙染竟會導致脫髮(雙語)
    縮短壽命、皮膚老化、精神疾病……近日空氣汙染又添了「一宗罪」:導致脫髮。新研究發現,汙染空氣中的顆粒物會導致人類頭皮上促進頭發生長、防止脫髮的幾種蛋白質水平下降。如果無矽油洗髮水也挽救不了你的髮際線,不如考慮搬家去空氣清新的地方。
  • 藍藻光合作用功效調控機制研究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科學家發現,藍藻中含有一種名為「Rubisco」的酶在光合作用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但是其工作機制卻長期未被認識。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周叢照和陳宇星課題組經過長期的研究,闡明了藍藻RuBisCO酶組裝的分子機理,發現RuBisCO成熟過程的多層次精細動態調控網絡,為人工改造RuBisCO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奠定了基礎。相關研究成果5月25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植物》。
  • Epidemiology:首次發現空氣汙染與腦癌有關
    2019年12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由燃料燃燒產生的超細顆粒與惡性腦瘤的產生有關。加拿大的空氣汙染,圖片來自Wikipedia Commons。在麥吉爾大學流行病學家Scott Weichenthal的領導下,這些研究人員分析了加拿大蒙特婁市和多倫多市的190萬成年人的醫療記錄和空氣汙染暴露情況。他們發現每立方釐米增加1萬個納米顆粒的空氣汙染,可能導致每10萬暴露於這種空氣汙染的人中再增加一例腦癌。
  • 空氣汙染可能導致禿頭—新聞—科學網
    據外媒報導,在戶外運動有益健康,但新研究指出,空氣汙染可能導致禿頭,改成室內運動可能比較好。
  • 空氣汙染會對機體健康會產生哪些危害?
    這些研究人員測量了大腦中的惡性腫瘤,包括膠質母細胞瘤,它是腦癌的最常見形式,在美國每10萬人中大約有3人患上膠質母細胞瘤。【2】Ecolog Econom:新發現!空氣汙染或會損傷大腦記憶力新聞閱讀:Is there a link between air pollution and impaired memory?
  • 機構研究稱:2019年全球空氣汙染致近50萬嬰兒夭折
    機構研究稱:2019年全球空氣汙染致近50萬嬰兒夭折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10-21 20:18 來源:澎湃新聞
  • 研究發現:空氣汙染讓人更易犯罪-霧霾 ——快科技(驅動之家旗下...
    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呼吸被汙染的空氣的人更容易犯罪。科學家認為,焦慮和不道德行為的增多,和環境汙染也有關係。在英國,近4000萬人生活在重汙染地區,而此數據在美國則高達1.42億,研究人員表示,空氣汙染可能會導致該地區犯罪率上升。
  • 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管理榜單發布—新聞—科學網
    9月28日,亞洲清潔空氣中心在北京發布《大氣中國2020:中國大氣汙染防治進程》(以下簡稱《報告》),連續第六年追蹤並評估中國337個城市的空氣品質表現
  • 科學家揭示大豆異黃酮攝入與冠心病風險下降關聯—新聞—科學網
    日前,西安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馬樂與哈佛大學相關科研人員合作,分析了大豆製品及大豆異黃酮攝入量與冠心病發生之間的關係,發現大豆製品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
  • 科羅拉多大學:研究發現空氣汙染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的風險
    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空氣汙染會嚴重損害人體腸道細菌,增加肥胖、糖尿病、胃腸道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的坦尼婭·奧爾德雷特(Tanya Alderite)教授說「我們先前的研究已經表明,空氣汙染物會對健康產生一系列不良影響,新研究將分析空氣汙染與2型糖尿病、體重增加和炎症性腸病之間的關係。」
  • 空氣汙染帶來的壞情緒,都寫在你的微博裡
    事實上,香港中文大學(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的研究人員 最近發現 ,中國的空氣汙染已經造成每年 110 萬人的過早死亡和 380 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 空氣汙染與大腦萎縮有什麼關係?
    不久前,美國一項涉及 6300 萬人的研究也發現,空氣汙染會讓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病情加重,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2016 年的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發現,汙染空氣中的一種潛在有毒顆粒能夠進入人類的大腦組織。另一項研究發現,在英國倫敦,住宅周圍空氣汙染越嚴重,被診斷為痴呆症的風險越高,兩者存在相關性。
  • 北航副教授研究讓蟲子吃掉白色汙染—新聞—科學網
    在不少人的日常生活中,這只是件令人頭疼的瑣事,而在科學家的眼中,這件瑣事卻可能給令世界頭疼的白色汙染帶來希望——讓蟲子吃掉白色汙染。] 蠟蟲:塑料薄膜真的被降解了 讓蟲子吃掉塑料,這個想法看起來有些荒誕不經,實施起來似乎也有一定難度——要多大數量的蟲子才能消滅掉已經累積了五六十年的塑料製品汙染?楊軍認為,他們的研究最大的意義在於給社會提供了一種塑料降解的途徑,一種從無到有的可能。
  • 研究顯示:高齡女性多吃魚有助於抵抗空氣汙染對大腦的影響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新媒體專電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導,最新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每周吃超過一、兩份烤魚或甲殼類水生動物的老年婦女可能就攝入了足夠的ω-3脂肪酸,從而可以抵抗空氣汙染對大腦的影響。該研究發表在美國神經病學學會的醫學期刊《神經病學》(網絡版)上。
  • 空氣汙染會加重過敏症嗎?
    很多人受到飛絮致敏困擾,出現流鼻涕、流眼淚、打噴嚏、鼻癢、眼及外耳道奇癢、皮膚紅腫等過敏併發症。其中,環境汙染影響過敏症發病率上升問題,受到科學界關注。那麼,有哪些因素易導致過敏?空氣汙染與過敏有何關聯?對此,記者採訪了醫學、衛生、環境等領域專家。   哪些因素易導致人體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