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學新聞學院這場助學金發放為貧困生送去冬日暖意

2020-12-14 新華網山西頻道

  正值寒冬時節,山西大學博雅會議中心裡卻暖意濃濃。11日,山西大學新聞學院舉行「比心」貧困生助學金資助儀式。山西大學黨委副書記李富明,尚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孟新利出席資助儀式。山西大學新聞學院院長邢雲文主持儀式。

  此次受捐助的49名學生均來自山西大學新聞學院,其中15人獲助學金3000元,34人獲助學金1000元。

  捐助儀式現場。新華網 發

  捐助儀式上,邢雲文代表新聞學院對孟新利一行表示熱烈歡迎,對孟新利心繫母校,資助新聞學院學子表示感謝。

  孟新利回顧了從母校畢業後的創業經歷,表達了對母校的感謝和學弟學妹們的殷切期望。

  據了解,孟新利1984年畢業於山西大學新聞專業,現任尚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併兼任山西大學校友會理事。從2019年開始,孟新利設立總計150萬元的專項基金,每年30萬,共計5年,用於資助支持新聞學院貧困生和學院各項事業發展。

  「我要以孟學長為榜樣,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受資助學生代表、2019級廣告學專業學生張桐同與會人員分享了自己走出大涼山,在山西大學求學的經歷,並向孟新利學長表示感謝。

  山西大學黨委副書記李富明(右)向孟新利頒發資助證書。新華網 發

  李富明向孟新利頒發資助證書。他表示,希望受資助的學生珍惜機會,勤奮為學,超越自我,奮勇前行,成為更好的自己,成為更好的「山大人」。

  山西大學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部、校友辦有關負責同志及新聞學院班子成員及部分師生參加了資助儀式。

相關焦點

  • 山西大學校友孟新利資助設立新聞學院「比心」貧困生助學金
    12月11日,由山西大學新聞專業84級校友孟新利設立的新聞學院「比心」貧困生助學金資助儀式在山西大學會議中心舉行。該校黨委副書記李富明、尚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孟新利一行出席資助儀式。新聞學院院長邢雲文主持儀式。
  • ...助學薪火相傳 ——山西大學新聞學院舉行「比心」貧困生助學金...
    12月11日,由山西大學新聞專業84級校友孟新利設立的「比心」助學金資助儀式在山西大學舉行。此次共有49名貧困生接受了共7.9萬元專項資助。  資助儀式上,孟新利回顧了當年在山西大學的學生生活,以及畢業後艱苦創業經歷,表達了對母校的感謝和對學弟學妹們的殷切期望。
  • 大學:貧困生助學金,為什麼真正的貧困生不容易得到?
    大家都知道貧困生助學金,是專門用來幫助那些貧困的家庭考上大學的孩子們的,往往就是因為這樣的一筆資金,能夠使這些貧困的家庭順走入到大學校園,擺脫貧困的生活,但如果家庭條件不錯,卻仍霸佔著助學金的資源,那對於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貧困生來說是十分不公平的。
  • 廣州大學松田學院提前發放國家助學金
    大洋網訊 日前,隨著廣州大學松田學院學生處、財務處和相關銀行共同完成相關手續,該校為全校1789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的2019-2020學年度春季國家助學金,共計2643650元,已全部足額分別轉至受助學生銀行卡內——這是松田學院為了切實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疫情期間基本的學習生活需求,全面助力打贏疫情防控戰,幫助困難學生共度疫情難關的
  • 大學貧困生助學金認定程序有變:不需要蓋章證明,取消「比慘」
    前者的適用範圍為全體準大學新生,只要滿足基本條件就可以申請,而且不計利息,大學畢業以後幾年內還清即可。而對於貧困生助學金來說,適用範圍要窄很多。什麼是貧困生助學金?簡而言之,貧困生助學金就是專為符合條件的家庭貧困考生專設的生活補助,每學年評定一次,每次每生收到的助學金從2000塊到4000塊不等,每學期發放一次,一次只發一半,主要用於補貼貧困大學生日常開銷,確保可以心無旁騖在大學認真學習。雖然每個大學評定的程序略有差異,但基本環節還是大概一致的。
  • 天津中醫藥大學經濟困難學生助學金發放靜悄悄
    本報天津11月7日電(記者張國)150件禦寒的冬衣最近被發到天津中醫藥大學的經濟困難學生手中。該校黨委學生工作部、團委為此煞費苦心,採購時特別選了7種款式,儘量讓受助者在這個1萬多人的校園裡不會「撞衫」,也讓其他師生無法依據服裝判斷誰是貧困生。  棉衣的發放也是靜悄悄的,沒有集中發放儀式,由了解貧困生群體情況的學生輔導員和班幹部領走,私下分發給受助者。
  • 蕪湖市貧困生助學金發放對象受家長質疑
    近日,蕪湖一名高中學生的家長劉先生向記者反映,孩子稱自己所在的班級,發現少數看上去家庭條件並不差的孩子也申請到了助學金,並且孩子們中間還發生了一些不該有的攀比現象。他擔心本來用於幫助貧困孩子的助學金是不是確實發放到了那些真正貧困,真正需要經濟幫助的孩子手中。
  • 武邑為貧困大學生發放助學金
    武邑為貧困大學生發放助學金募集助學金167.25萬元,惠及貧困學子346人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陳鳳來)日前,武邑縣舉行2018年貧困大學生助學金發放儀式。此次發放的助學金涵蓋了縣財政出資、愛心企業捐贈、生源地助學貸款、金秋助學、福彩助學等5個類別,共募集助學金167.25萬元,惠及貧困學子346人。據了解,近年來,武邑縣持續加大教育扶貧力度,擴大教育保障範圍,提高教育保障標準,將高三復讀生、省外大學生、民辦學校大學生等5種不在上級政策保障範圍內的貧困生納入保障,並將小學和初中階段寄宿貧困生救助標準分別提高到1000元和1300元。
  • 農行德州陵城支行為400餘名貧困生處理銀行卡保助學金發放
    農行陵城支行以高度的負責精神,利用三個晚上完成陵城區435名貧困生借記卡狀態查詢工作,為區團委啟動助學金發放工作奠定了基礎。3月13日,陵城區團委計劃對轄內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435名貧困生發放助學金。
  • 廣大松田提前發放國家助學金
    信息時報訊(記者 孫小鵬 通訊員 李帆)3月27日上午,隨著廣州大學松田學院學生處、財務處和相關銀行共同完成相關手續,該校為全校1789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的2019-2020學年度春季國家助學金,共計2643650元,已全部足額分別轉至受助學生銀行卡內——這是松田學院為了切實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疫情期間基本的學習生活需求
  • 南京大學助學金隨便領
    為了不耽擱大家正常的學習和娛樂時間,這場評議非常簡單幹脆: 唱票人念學生姓名,有反對意見的舉手提出異議。 都是同學,誰領不是領? 又不是什麼關於考試和畢業的大事。這些把貧困生助學金當作福利的同學們沒有一個提出異議。
  • 虛報家庭收入申請助學金 「貧困生」天天打車上學
    湖北愛心社一負責人吳旭可昨日致電本報稱,湖北省某重點示範高中的一名「貧困生」每天上學放學都坐計程車,竟然還拿著貧困救助金,這讓曾被選為湖北愛心大使的吳旭可很生氣。  吳旭可對於拿著貧困助學基金卻坐計程車上學放學的學生感到很失望,「能夠坐計程車上學放學,就說明他家裡不貧困,並不具備拿助學金的資格,我對這種學生感到很失望,看到那些真正的貧困生拿不到助學金,我感到很痛心。」
  • 因1雙200元耐克鞋取消助學金,引發熱議:貧困生就必須窮酸?
    有申請助學金資格的貧困生,趁著雙十一打折花200元錢買一雙耐克鞋,過分嗎?貧困生因200元耐克鞋被取消助學金,引發熱議這件引發一眾網友議論的事情很簡單:一位被評為貧困生的大學生在雙十一期間,趁著打折購買了一雙200元錢的耐克鞋,同學將這件事舉報到了學校,最終貧困生的助學金被學校取消了。
  • 貧困生們,你們拿到國家助學金了嗎?
    隨著近幾十年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是我國人口眾多,貧困人口的數量不容忽視,對於這些貧困家庭,子女上大學的費用是一筆相當大的負擔。我們國家也是非常重視貧困生的學費問題,建立了很完善的資助體系,其中國家助學金就是該資助體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
  • 拿「低保證」來也沒用, 你用蘋果、穿名牌, 貧困生助學金不能給你!
    大學國家助學金是給予誠實守信、學習勤奮、生活儉樸且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的生活補助,按照不同的貧困標準一般在1500-4000元的範圍內,具體分檔和標準各省市自行確定。貧困生助學金大學貧困生助學金是一個非常好的政策,然而,在實際執行中卻存在很多的問題,如何精準的幫扶、如何認定貧困生成為解決一系列問題的關鍵。
  • 國慶節前 省文聯為理縣佳山村學子送去了助學金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9月30日,省文聯2020年助學扶智助學金發放儀式暨黨建促脫貧工作調研座談會在理縣佳山村舉行,7.3萬元助學金一一發放到了佳山村75名學生手裡,在國慶節、中秋節前為學生們送去了節日的祝福。
  • 大學「助學金」到底怎麼發放的,你真的知道嗎?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距離高考結束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許多考生從欣喜到冷靜,接下來就是面對大學生活了。從一個高中生,到一個大學生,你要適應的有很多,甚至很多同學都是第一次離開爸媽生活。大學中設置有助學金和獎學金,獎學金是學習成績等因素決定,而助學金則是幫助家庭困難的同學而設置的。
  • 江大一教師匿名捐款10萬元 成立「砼心」貧困生勵志獎助學金
    「有件事情一直想做但不知道怎麼做,就是想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幫助那些家庭貧困的學生……」日前,在江蘇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一名普通教師匿名捐出10萬元善款,成立「砼心」貧困生勵志獎助學金,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度過大學生活。
  • 985大學「貧困生」炫富始末,校友:給真貧困生一條活路吧
    985大學「貧困生」炫富始末,校友:給真貧困生一條活路吧前段時間,一則關於「南京大學貧困學生」的帖子引起諸多網友熱議。南京大學一位學生偽裝成貧困學生,向學校成功申請貧困學生名額。但是,據她的同學講述,這位女學生其實家裡一點都不窮,反而家境十分殷實,父親有穩定高薪工作,在高考後還為這名學生買了一臺一萬多的高檔手機。可能有的人想說,可能是在上大學後家境沒落了吧?
  • 貧困生自家人均月收入17元 把助學金分給44同學
    自家人均月收入只有17元,貧困生班長卻做出了一個驚人決定——  把助學金分給同學 幫更多的人  ●貧困班長的決定:把自己的助學金分給同學  李明健,威寧人,就讀於貴州職業技術學院。就是這樣一位極度貧困的學子,在2009年入學時主動放棄了申請國家助學金的機會。李明健說:「我們班47名同學中有44名都是貧困生,作為班長我不能拿這個錢,這個錢應該去幫助更需要的人。」  一年之後,又到了申請國家助學金的時間,李明健此次仍選擇放棄。但是同學們不同意,大家一致推選李明健作為此次申請一等國家助學金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