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幾十年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是我國人口眾多,貧困人口的數量不容忽視,對於這些貧困家庭,子女上大學的費用是一筆相當大的負擔。我們國家也是非常重視貧困生的學費問題,建立了很完善的資助體系,其中國家助學金就是該資助體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國家助學金體現黨和政府對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關懷,目的是為了幫助貧困生順利完成學業。
國家助學金每年的金額雖然不是很多,但四年累計下來也是不小的數目,以福建省為例,從2010年秋季學期開始,一般貧困生每年的資助金額是2500元,四年下來可是一萬元,真的不是小數目了。因為涉及到金錢利益,所以助學金的評選顯得非常敏感,有不少人盯著這塊肥肉,每年申請國家助學金的學生裡面有真正的貧困生,也有非貧困生。申請的程序一般是遞交材料,班組開會評議,評議公示,上報院系審核,審核通過後就可以拿到助學金了。這裡面輔導員和班組主觀因素就顯得很重要了。
小編當年上大學的時候並沒有注意過入學通知書裡面夾帶的這些介紹國家政策的文件,因為小編家裡條件雖然不怎麼樣,但也算不上貧困生。到了大學之後,開學不久宿舍裡有兩個舍友一起在哪裡遮遮掩掩忙這忙那,當時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兩人是在申請國家助學金。當時小編是非常的驚訝,因為這兩個舍友家裡條件並不差的,一個舍友的爸媽是在某一線城市做小本生意,後來更是在該城市買了房子安家落戶。另一個舍友花錢大手大腳,那日子過得比班上好多同學都要滋潤。可就是這樣的同學,居然偷偷摸摸的申請到助學金,當時覺得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後來的四年,我們的宿舍也是面和心不合。
每年2500雖然不能解決學費問題,但對於貧困生而言,能夠減輕他們的很大負擔。但是相對來說,貧困家庭的孩子都是非常自卑敏感的,大多不善於交際,不能處理好和老師以及同學們之間的關係;同時,有的貧困生根本不想讓自己的同學知道自己的家境,他們害怕被周圍同學嘲笑。而假貧困生大多處事圓滑,在老師和同學之間非常吃得開,其中的一些人更是見好處就上,心理承受能力也是非常強大。希望高校能夠嚴格對待助學金的申請,維護好廣大貧困生的切身利益,將國家的好政策落實到位,幫助貧困生順利度過大學四年。